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49节
这次亦是如此。
树根那堆得雪还有很厚,到了晌午后,这雪便开始飘了。
鹅毛一般的雪,飘飘洒洒,很快天地之间一片雪白,能见度变得极低。
因为下雪,屋子里头的光线变得有些昏暗,即便燃着火盆,片竹篾子时,仍旧看的不是很清楚。
江有成便让作坊里做活的人停了手,喝些热茶暖一暖身子后,早些回去。
腊月十五前,要往郑记那交最后一批货。
是一批装货用的带盖方竹筐,不需要很精细,但是要结实平整,方便堆放、搬运。
江有成让做活的人在用料上用的足,编的也足够厚重。
且先前就怕天气不好出活慢,趁着天气好的那几日,让做活的伙计们紧赶慢赶了几日,这会儿基本上也没剩下几个,剩下几天,完全来的及,不必急在这一时。
否则光线不好,编出来的东西不合格,到是不如不编。
伙计们闻言,便应了下来,将手中剩下的那些活都做完,又把作坊里给拾掇了一下,门窗关好,这才各自回家。
回去的时候,还互相商量着明儿个雪停来做活的时候,记得带上木锹来,好帮着作坊这里的屋顶除雪。
冬日里,最怕的便是大雪压屋顶,若是雪过于厚,便容易影响屋顶的使用寿命。
江有成待他们都不错,他们也不能不懂事。
江有成是最后一个从作坊出来的,出来时,又检查了一遍,确认没事儿,这才落了锁。
还没出作坊院子,江米夏和宋景韫来了。
第74章 帮个忙
原本也是看风雪这么大,江米夏和宋景韫便来看一看,用不用帮忙,顺便帮江有成拿了件厚棉衣来,帮伙计们拿了些家里蒸的热气腾腾的酱肉卷子来。
看江有成已经打发伙计们回家去了,便只收了这些东西,准备先回家。
刚锁好作坊门,江米夏三人便听到了喊声。
“劳驾,帮个忙……”
三人顺着声音找寻,看到茫茫大雪中,两个身影在朝他们走来。
待走近了,这才看个清楚。
是一对父子,男的大约二十四五岁,身边跟着的男童估摸着五六岁,父子两个人大约是在风雪中走路走的时间有些长,身上堆落着厚厚的,不能融化的积雪,两张脸也是冻的通红。
而那位男子,拄着一根树枝当拐杖,只靠一只腿站立,另外一只脚,松垮垮的垂着,脚边和裤腿上蹭了许多的泥水,已经结成了冰。
看样子,那条腿伤着了,而且伤得不轻。
“劳驾几位。”
因为寒冷,男子哆哆嗦嗦,说话全是颤音,“我带着孩子去投奔亲戚,雪天路滑,不小心摔了腿,实在走不动路了……不知道能不能到家里讨碗热水喝,稍微缓一缓?”
“我,我是鲁广县底下朱家村的朱永武,不是流民,我带着户籍和路引的……”
朱永武说着话,冻得像萝卜一样的手往怀里头掏,把东西拿出来给江有成三人瞧。
江有成忙接了过来,看了一眼,见上头确实盖着跟自家户籍上差不多的大印,可见对方的确是正儿八经的百姓,忙让宋景韫扶住了他。
江有成也把一旁已经冻得快要站不住的朱广泰抱了起来,“先去家里歇一歇吧。”
“谢,多谢……”朱永武激动地连声道谢,在宋景韫的搀扶下,进了院子,在堂屋落座。
刘氏知道事情原委,忙往炭盆里加了一些炭火,又倒了两杯热茶来,让这对父子两个抱着暖手,也喝两口暖一暖身子。
烤着炭火,喝上两杯热茶,朱永武觉得自己缓了过来,忙领着朱广泰向江有成一家人磕头道谢,“真是谢谢你们,这冰天雪地的,若不是你们搭把手,兴许我们父子俩,就冻死在外头了……”
“别说这些客气话。”江有成和刘氏急忙把人扶了起来,“这出门在外的,谁还没个难处?搭把手也是应该的。”
江有成早些年还没成家时,还不会编筐手艺,只能跟着跑船做些搬搬抬抬的力气活,有一年冬天时从码头往回家走的时候,也是冰天雪地的,又是大晚上的看不清路,从路上滑到了沟里头。
沟里头有积水,浑身湿透,很快结了冰,冻得人都走不成路了,便到附近村子里头借宿求助。
村口的一户人家收留江有成住了一夜,还帮他烤干了衣裳,江有成这才平安归来。
虽然那次,江有成也留了许多的银钱表示感谢,但那种情况下,对方肯伸手便是恩情,江有成记得许久,还专门去瞧过人家两回。
从前旁人帮过他,在江有成看来,这回帮一帮别人,也是应该的。
“真是谢谢了。”朱永武显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一双手局促地搓了又搓,更是将“谢谢”这两个字,翻来覆去的,说了又说。
“也别太拘束,今天雪这么大,你也走不了了,就安心在这里住下来吧。”
江有成喊刘氏去屋子里头拿一件自己穿的棉裤给朱永武,让他换上,又让江米夏和宋景韫去准备饭食。
热气腾腾的酱肉卷子,软糯糯的大米粥,再配上凉拌的白菜心豆腐干丝和小咸菜,是喷香爽口的家常菜。
朱永武和朱广泰父子俩也是饿得很了,狼吞虎咽的。
吃饱喝足,父子俩也暖和了过来,跟江有成一家闲聊了一番,大致说了说自己的来历。
朱永武是鲁广县底下朱家村人,小时候娘早早过世,爹娶了后娘,给他添了三个弟弟,两个妹妹,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有了后娘,便有后爹,朱父对他越发不待见,五个弟弟妹妹也对他处处针对,忍气吞声了许多年,好不容易熬到了成婚分家单过,平日在朱父手底下做些活,好赖发个工钱,再种上几亩地,日子也过得去。
结果家中接连有了变故。
先是去年朱永武的媳妇儿王氏难产,孩子大人都没有保住,接着是朱父在做活的时候跌倒摔了头,多没久人便没了。
朱父没了后,后娘便打了主意,说什么朱永武不是朱父的亲生孩子,当初分家时也不该从家中得东西,要把朱永武家的房屋,田地都给收回去。
这种荒谬的事儿自然没有人相信,连里正也给朱永武做主,训斥了后娘一通,让她往后不许再胡说八道。
后娘见此计不成,便跟几个孩子变着法儿的欺负朱永武和朱广泰。
不是偷偷拔掉他家地里头种下去的庄稼苗,就是隔着墙头往他家扔死老鼠,或者往家门口泼大粪,但凡朱永武不在家时,更是打骂年岁还小的朱广泰。
朱永武自己吃点苦,受点罪到是没什么,可看着朱广泰被人欺负实在是受不住,便跟后娘一家子打了一架,把房屋和田产全都卖了,带着孩子离了朱家村。
这些事儿原本是私事,朱永武是不愿意跟外人提的。
可瞧着江有成一家都是热心的好人,朱永武心里也放心,也想让江有成一家对他们父子也放心,便大致说了一说。
而江有成一家听罢这些,一阵沉默。
许久后,江有成才张口问,“那你离了村子,这是要去哪儿?”
“原本是想着往西走到安弥县去,我外祖一家在那边,看能不能投奔舅舅,表哥他们,好安个家,沿着官道往西走的时候,遇到下雪天儿,又不小心滑了一跤,摔成这样,就先找附近村子看能不能歇上几日……”
朱永武咧嘴笑了笑,道,“幸亏遇到了成叔和婶子一家。”
“既然遇到了那就是缘分,你这脚伤的不轻,这会儿冷敷一下也只能缓缓,还是得瞧一瞧大夫才行。”江有成道。
第75章 受苦了
“不过咱们附近几个村子,只有大杨树村有个杨大夫,可这会儿风大雪大的,天儿也黑透了,估摸着就算去请他也不肯过来。”
“这样,你安心住下来,等我明儿个一早,就去给你请大夫去,让他来仔细给你瞧一瞧。”
“谢谢叔。”朱永武又是连声道谢。
真的是遇到好心人家了。
朱永武心里头觉得暖暖的。
江有成和刘氏收拾了一间东厢房让他们父子俩住。
屋子平时也一直打扫,干干净净的,只是平时没人住,便没有烧火墙,只放了炭盆进去,又把被子帮着烤的热乎乎的,倒也不冷。
一番收拾,朱永武坐躺在了床上,也趁着只有江有成这个大老爷们在的时候,从小衣里拿了钱袋子出来,要给江有成拿钱。
“叔,刚才婶子和妹子一直都在,我不好拿,我们父子俩在这儿多有打扰,这些你拿着。”
朱永武拿了一块银子,往江有成手中塞,“千万别客气,这是应该的,我这腿还得在这儿打扰叔婶几日,还得去请大夫,里里外外都得让叔和婶子操心,您要是不拿,我这心里头实在过意不去。”
江有成和刘氏好心归他们好心,他们父子可没有白吃白喝的道理。
吃住给钱,这是天经地义的。
江有成想了想,把银子接了下来,“成吧,那我也就先接下来,等你养好伤了,多退少补吧。”
他们家尽心照顾朱永武父子,不亏待了他们,只当房主和房客的关系,这银子倒也拿得。
朱永武见状,嘿嘿笑了笑。
江有成又跟朱永武说了会儿话,帮他预备了一壶热水,又交代了夜壶的位置,防止起夜时找寻不到。
“成,你们也早些睡,晚上要是有啥事喊我们一声,这离我们住的东屋近,喊一声就听得到。”
江有成不放心地多叮嘱了一句,“一定别客气,你既是给了钱,那便是房客了,房主是得尽心尽力照顾的。”
后面这句话,带了些玩笑的成分。
朱永武被逗笑,“放心吧,叔,一定拿这儿当自个儿家,时候不早,叔也赶紧去睡吧。”
“哎。”江有成回自己屋子去了。
朱广泰把门给关上,插上了门栓,脱了衣裳,乖巧地躺在朱永武的旁边。
被窝热乎乎的,小家伙舒服的腿都伸直了。
“爹,你脚脖子还疼不疼?”朱广泰问。
“这会儿好多了,没先前疼了。”朱永武如实回答。
先前在风雪里头走,那根树枝做得拐杖其实派不上多大的用场,在走路的时候,扭伤的脚不得不继续用力,外面冰天雪地,蹭的鞋子和裤腿上全都是泥水,让伤脚承受更大的痛苦。
当时这脚脖子是真的疼,钻心的疼。
但现在暖和了过来,人也能平平稳稳地躺在温暖的床上,脚脖子那也清洗了一番,现在即便是疼,也的确没那么疼了。
“江叔公说明儿个一早就去给请大夫过来给爹瞧。”朱广泰仰着小脸说道。
“嗯,江叔公一家都是好人。”朱永武笑着摸了摸朱广泰的小脑袋,“时候不早了,快睡吧。”
赶了一天的路,朱永武能瞧到朱广泰脸上满都是疲惫。
树根那堆得雪还有很厚,到了晌午后,这雪便开始飘了。
鹅毛一般的雪,飘飘洒洒,很快天地之间一片雪白,能见度变得极低。
因为下雪,屋子里头的光线变得有些昏暗,即便燃着火盆,片竹篾子时,仍旧看的不是很清楚。
江有成便让作坊里做活的人停了手,喝些热茶暖一暖身子后,早些回去。
腊月十五前,要往郑记那交最后一批货。
是一批装货用的带盖方竹筐,不需要很精细,但是要结实平整,方便堆放、搬运。
江有成让做活的人在用料上用的足,编的也足够厚重。
且先前就怕天气不好出活慢,趁着天气好的那几日,让做活的伙计们紧赶慢赶了几日,这会儿基本上也没剩下几个,剩下几天,完全来的及,不必急在这一时。
否则光线不好,编出来的东西不合格,到是不如不编。
伙计们闻言,便应了下来,将手中剩下的那些活都做完,又把作坊里给拾掇了一下,门窗关好,这才各自回家。
回去的时候,还互相商量着明儿个雪停来做活的时候,记得带上木锹来,好帮着作坊这里的屋顶除雪。
冬日里,最怕的便是大雪压屋顶,若是雪过于厚,便容易影响屋顶的使用寿命。
江有成待他们都不错,他们也不能不懂事。
江有成是最后一个从作坊出来的,出来时,又检查了一遍,确认没事儿,这才落了锁。
还没出作坊院子,江米夏和宋景韫来了。
第74章 帮个忙
原本也是看风雪这么大,江米夏和宋景韫便来看一看,用不用帮忙,顺便帮江有成拿了件厚棉衣来,帮伙计们拿了些家里蒸的热气腾腾的酱肉卷子来。
看江有成已经打发伙计们回家去了,便只收了这些东西,准备先回家。
刚锁好作坊门,江米夏三人便听到了喊声。
“劳驾,帮个忙……”
三人顺着声音找寻,看到茫茫大雪中,两个身影在朝他们走来。
待走近了,这才看个清楚。
是一对父子,男的大约二十四五岁,身边跟着的男童估摸着五六岁,父子两个人大约是在风雪中走路走的时间有些长,身上堆落着厚厚的,不能融化的积雪,两张脸也是冻的通红。
而那位男子,拄着一根树枝当拐杖,只靠一只腿站立,另外一只脚,松垮垮的垂着,脚边和裤腿上蹭了许多的泥水,已经结成了冰。
看样子,那条腿伤着了,而且伤得不轻。
“劳驾几位。”
因为寒冷,男子哆哆嗦嗦,说话全是颤音,“我带着孩子去投奔亲戚,雪天路滑,不小心摔了腿,实在走不动路了……不知道能不能到家里讨碗热水喝,稍微缓一缓?”
“我,我是鲁广县底下朱家村的朱永武,不是流民,我带着户籍和路引的……”
朱永武说着话,冻得像萝卜一样的手往怀里头掏,把东西拿出来给江有成三人瞧。
江有成忙接了过来,看了一眼,见上头确实盖着跟自家户籍上差不多的大印,可见对方的确是正儿八经的百姓,忙让宋景韫扶住了他。
江有成也把一旁已经冻得快要站不住的朱广泰抱了起来,“先去家里歇一歇吧。”
“谢,多谢……”朱永武激动地连声道谢,在宋景韫的搀扶下,进了院子,在堂屋落座。
刘氏知道事情原委,忙往炭盆里加了一些炭火,又倒了两杯热茶来,让这对父子两个抱着暖手,也喝两口暖一暖身子。
烤着炭火,喝上两杯热茶,朱永武觉得自己缓了过来,忙领着朱广泰向江有成一家人磕头道谢,“真是谢谢你们,这冰天雪地的,若不是你们搭把手,兴许我们父子俩,就冻死在外头了……”
“别说这些客气话。”江有成和刘氏急忙把人扶了起来,“这出门在外的,谁还没个难处?搭把手也是应该的。”
江有成早些年还没成家时,还不会编筐手艺,只能跟着跑船做些搬搬抬抬的力气活,有一年冬天时从码头往回家走的时候,也是冰天雪地的,又是大晚上的看不清路,从路上滑到了沟里头。
沟里头有积水,浑身湿透,很快结了冰,冻得人都走不成路了,便到附近村子里头借宿求助。
村口的一户人家收留江有成住了一夜,还帮他烤干了衣裳,江有成这才平安归来。
虽然那次,江有成也留了许多的银钱表示感谢,但那种情况下,对方肯伸手便是恩情,江有成记得许久,还专门去瞧过人家两回。
从前旁人帮过他,在江有成看来,这回帮一帮别人,也是应该的。
“真是谢谢了。”朱永武显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一双手局促地搓了又搓,更是将“谢谢”这两个字,翻来覆去的,说了又说。
“也别太拘束,今天雪这么大,你也走不了了,就安心在这里住下来吧。”
江有成喊刘氏去屋子里头拿一件自己穿的棉裤给朱永武,让他换上,又让江米夏和宋景韫去准备饭食。
热气腾腾的酱肉卷子,软糯糯的大米粥,再配上凉拌的白菜心豆腐干丝和小咸菜,是喷香爽口的家常菜。
朱永武和朱广泰父子俩也是饿得很了,狼吞虎咽的。
吃饱喝足,父子俩也暖和了过来,跟江有成一家闲聊了一番,大致说了说自己的来历。
朱永武是鲁广县底下朱家村人,小时候娘早早过世,爹娶了后娘,给他添了三个弟弟,两个妹妹,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有了后娘,便有后爹,朱父对他越发不待见,五个弟弟妹妹也对他处处针对,忍气吞声了许多年,好不容易熬到了成婚分家单过,平日在朱父手底下做些活,好赖发个工钱,再种上几亩地,日子也过得去。
结果家中接连有了变故。
先是去年朱永武的媳妇儿王氏难产,孩子大人都没有保住,接着是朱父在做活的时候跌倒摔了头,多没久人便没了。
朱父没了后,后娘便打了主意,说什么朱永武不是朱父的亲生孩子,当初分家时也不该从家中得东西,要把朱永武家的房屋,田地都给收回去。
这种荒谬的事儿自然没有人相信,连里正也给朱永武做主,训斥了后娘一通,让她往后不许再胡说八道。
后娘见此计不成,便跟几个孩子变着法儿的欺负朱永武和朱广泰。
不是偷偷拔掉他家地里头种下去的庄稼苗,就是隔着墙头往他家扔死老鼠,或者往家门口泼大粪,但凡朱永武不在家时,更是打骂年岁还小的朱广泰。
朱永武自己吃点苦,受点罪到是没什么,可看着朱广泰被人欺负实在是受不住,便跟后娘一家子打了一架,把房屋和田产全都卖了,带着孩子离了朱家村。
这些事儿原本是私事,朱永武是不愿意跟外人提的。
可瞧着江有成一家都是热心的好人,朱永武心里也放心,也想让江有成一家对他们父子也放心,便大致说了一说。
而江有成一家听罢这些,一阵沉默。
许久后,江有成才张口问,“那你离了村子,这是要去哪儿?”
“原本是想着往西走到安弥县去,我外祖一家在那边,看能不能投奔舅舅,表哥他们,好安个家,沿着官道往西走的时候,遇到下雪天儿,又不小心滑了一跤,摔成这样,就先找附近村子看能不能歇上几日……”
朱永武咧嘴笑了笑,道,“幸亏遇到了成叔和婶子一家。”
“既然遇到了那就是缘分,你这脚伤的不轻,这会儿冷敷一下也只能缓缓,还是得瞧一瞧大夫才行。”江有成道。
第75章 受苦了
“不过咱们附近几个村子,只有大杨树村有个杨大夫,可这会儿风大雪大的,天儿也黑透了,估摸着就算去请他也不肯过来。”
“这样,你安心住下来,等我明儿个一早,就去给你请大夫去,让他来仔细给你瞧一瞧。”
“谢谢叔。”朱永武又是连声道谢。
真的是遇到好心人家了。
朱永武心里头觉得暖暖的。
江有成和刘氏收拾了一间东厢房让他们父子俩住。
屋子平时也一直打扫,干干净净的,只是平时没人住,便没有烧火墙,只放了炭盆进去,又把被子帮着烤的热乎乎的,倒也不冷。
一番收拾,朱永武坐躺在了床上,也趁着只有江有成这个大老爷们在的时候,从小衣里拿了钱袋子出来,要给江有成拿钱。
“叔,刚才婶子和妹子一直都在,我不好拿,我们父子俩在这儿多有打扰,这些你拿着。”
朱永武拿了一块银子,往江有成手中塞,“千万别客气,这是应该的,我这腿还得在这儿打扰叔婶几日,还得去请大夫,里里外外都得让叔和婶子操心,您要是不拿,我这心里头实在过意不去。”
江有成和刘氏好心归他们好心,他们父子可没有白吃白喝的道理。
吃住给钱,这是天经地义的。
江有成想了想,把银子接了下来,“成吧,那我也就先接下来,等你养好伤了,多退少补吧。”
他们家尽心照顾朱永武父子,不亏待了他们,只当房主和房客的关系,这银子倒也拿得。
朱永武见状,嘿嘿笑了笑。
江有成又跟朱永武说了会儿话,帮他预备了一壶热水,又交代了夜壶的位置,防止起夜时找寻不到。
“成,你们也早些睡,晚上要是有啥事喊我们一声,这离我们住的东屋近,喊一声就听得到。”
江有成不放心地多叮嘱了一句,“一定别客气,你既是给了钱,那便是房客了,房主是得尽心尽力照顾的。”
后面这句话,带了些玩笑的成分。
朱永武被逗笑,“放心吧,叔,一定拿这儿当自个儿家,时候不早,叔也赶紧去睡吧。”
“哎。”江有成回自己屋子去了。
朱广泰把门给关上,插上了门栓,脱了衣裳,乖巧地躺在朱永武的旁边。
被窝热乎乎的,小家伙舒服的腿都伸直了。
“爹,你脚脖子还疼不疼?”朱广泰问。
“这会儿好多了,没先前疼了。”朱永武如实回答。
先前在风雪里头走,那根树枝做得拐杖其实派不上多大的用场,在走路的时候,扭伤的脚不得不继续用力,外面冰天雪地,蹭的鞋子和裤腿上全都是泥水,让伤脚承受更大的痛苦。
当时这脚脖子是真的疼,钻心的疼。
但现在暖和了过来,人也能平平稳稳地躺在温暖的床上,脚脖子那也清洗了一番,现在即便是疼,也的确没那么疼了。
“江叔公说明儿个一早就去给请大夫过来给爹瞧。”朱广泰仰着小脸说道。
“嗯,江叔公一家都是好人。”朱永武笑着摸了摸朱广泰的小脑袋,“时候不早了,快睡吧。”
赶了一天的路,朱永武能瞧到朱广泰脸上满都是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