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后,在路上捡到忠犬杀手 第29节
要不劝他出家,自己以前以前也是这么干的,能解一时之困。
“要不,你出家吧,出了家就能不成亲啦,像我一样,这也算做生意吧。”
出家,王知洺可从未想过,这可不是容易事,而且他母亲还在府里呢。
佛说:世人皆苦,只可自渡。
世人皆苦,但却总有人甜。
“罢了罢了,万事自由定数,说不定会峰会路转呢,说不定我和那我小姐会真心相爱呢。”
话说到现在,看着眼眶泛红的谢月凌,王知洺反而暗卫起来了。
说完那番话,王知洺似乎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了许多。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准备离开。
谢月凌见状,本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她伸手入怀,想要掏出银两,这是先前说好的,却被王知洺制止了。
“道长,你我今日有缘,这钱便算是我付了卦金。你日后莫要一见到有钱人,就狮子大开口了,旁人可不像本公子这般宽宏大量。”
王知洺说完,打开手中折扇,脸上挂着淡然的微笑,似是释然,似是惋惜,随即转身大步离去。
谢月凌眼神空洞地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呆了好久,心中五味杂陈。
“渺渺,你在看什么?怎么不说话”
昕寒在一旁好奇地问道,他见谢月凌半日无言,心中不禁有些担忧,渺渺好像,不开心了。
“我在看曾经的自己。”
谢月凌顿了顿,不知何时,眼泪慢慢留下,滴落到她的手心里。
“如果我和苏棠、杨慎留在上京,无忧无虑地长大,或许也会如这公子一般,肆意洒脱。不像如今,各怀鬼胎,天各一方。”
“渺渺现在不开心吗。”
“像我们这样的人,虽然失去了太多,也得到了很多,比旁人已经好很多了。再自怨自艾,便是矫情了。”
“可以和我说,我不会觉得你矫情的,我喜欢你和我说话。”
他缓缓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谢月凌的肩头,那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她心中的涟漪。
手指沿着她肩胛骨的轮廓轻轻拍着,是安抚,也是陪伴,
谢月凌坐在凳子上,手中摩挲着几枚铜钱,愣了好久,才出声。
“我从来没有见过我娘,还没记事的时候她就死了,我以为她是病死的,原来她是郁郁而终。
后来,我见到林家那个人,他是我母亲的旧情人,我母亲行走江湖的时候,与她结缘,私定终身。
我又天真的以为,母亲是因为他而伤心的。可我错了,她是被最爱的母后和皇兄抛弃了,原来在权利和地位面前,亲情真的不值一提。
母亲用她的死,换来太后与陛下愧疚,对她孩子一辈子的愧疚。有时候我的好恨,我恨父亲的利欲熏心,却又与他同流合污,恨外祖母的一腔慈爱,却又忍不住贪恋温暖,恨舅舅的无尽掌控,却又不得不低头顺从。
其实我最恨的,是我的母亲,为何答应嫁了我父亲,为何不远走高飞,为何在怀我的时候忧思过度,让我有了这副孱弱不堪的身子,又为何不杀了我,让我在这世间挣扎不停。”
她一边说,一边陷入无尽的回忆之中。
她自小嚣张跋扈,仗着他们的宠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目空一切。所作所为无不离经叛道,她以为她是特别的,原来不过是做了别人补偿的棋子罢了。
昕寒静静地听着谢月凌的倾诉,他从未见过如此脆弱的谢月凌。
“渺渺,你有我,我会一直陪着你,我会赚钱,会让你喜欢,不会让你为难。我还会去学做好吃的,给你吃,不会让你受饿。我会变的更强,不让你像任何人低头。”
谢月凌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昕寒,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从未想过,原来这个冷冰冰的又爱哭的大石头,这么不会说情话,若是旁人,早就被她赶走了,不过他呆呆的,倒是可爱。
第34章 许久不见
岁末年初,时值隆冬,天地间银装素裹,一派祥和宁静之景。
上京之内,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红绸高挂,喜气盈门。街巷间,贩夫走卒,络绎不绝,叫卖之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庙会之上,人声鼎沸,杂耍、戏曲、小吃,琳琅满目。艺人献技,掌声雷动,年味愈发浓厚。
晨曦初破,薄雾轻绕,皇城的琉璃瓦上,尚挂着晶莹的霜花,宫墙之内,亦是忙碌非凡,为迎新春,宫中上下皆着新衣,宫灯高悬,梅花傲雪绽放,暗香浮动。
民间巷弄,孩童们身着新袍,手持糖葫芦,穿梭于人群之中,偶或放飞纸鸢,其乐融融。家家户户门前,春联贴就,墨香四溢,字里行间,尽诉心愿。
且说那谢国公府,坐落于上京城一隅,府邸宏大,气势非凡,每逢佳节,更是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
今年过年,因郡主回府,国公更是大赏全府,上下人等皆沐浴在节日的喜悦之中。
月梢苑,因院内有一棵百年老月桂,月华如练之时,桂影婆娑,故得此名。
谢月凌此刻正身着狐裘,手执红炉,与昕寒、琪关几人,在院中嬉戏。他们身旁,已堆起一个半人高的雪人,憨态可掬,引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听说宫里送了鹿肉,今日便炙鹿肉吃,给月梢苑的人都分些。”
谢月凌说完这话,从袖中取出一方锦帕,系在雪人的脖颈上。
“奴这就去准备。”琪关福了福身,退下了。
正当谢月凌打算接着堆一个新雪人时,昕寒忽地眉头一蹙,侧耳倾听,最终定格在院角一处高耸的屋檐上,那里,几片残雪轻轻滑落,却掩不住一丝细微的响动。
“有人,渺渺快回去。”
昕寒低声对谢月凌说道,同时身形一晃,已施展轻功,如一片落叶般轻盈地跃上了屋顶,动作之快,令人咋舌。
谢月凌闻言,已不觉大惊小怪,刺客嘛,不是稀客了,往日崔诏在,今日昕寒在。
她不慌不忙的步入房中,掩上门扉,而后坐在交椅上,等着结果。
昕寒手中的长剑已经出鞘,剑光在晨光中闪烁着寒芒,在屋顶上几个起落,便已将那企图潜入的白衣人制服在地,手法干净利落,未让对方发出一丝声响。
此时,崔诏,亦闻讯赶来,见状立刻指挥手下将刺客五花大绑,准备押往地牢严加看管。
“崔统领,此人如何处理?”
“拿下刺客,关入地牢,等候处置。”
谢月凌在房里听着外面的动静,心中却是波澜不惊。她轻叹一声,自语道:“现在的人越来越不讲究,怎么派的刺客这么弱,我连面还没见上呢。”
崔诏沉吟片刻,忽觉刺客身上似乎藏有异物,遂伸手一探,果然从其衣襟中搜出一封密封的信件。
正欲拆开查看,却发现信封上的字迹熟悉,心中不由一惊,连忙将信件原封不动地交给了刚走出房门的谢月凌。
谢月凌接过信,目光在信封上停留了片刻,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崔诏见谢月凌不语,便问道:“郡主,这刺客如何处置?”
“...悄悄处理了吧,别让月梢苑里任何人走漏风声,不要让父亲和兄长知晓此事,他们来打听,搪塞过去就好。”
崔诏闻言,虽心中疑惑重重,却也明白郡主必有她的考量,遂点头应允,亲自监督将刺客秘密处置。
月梢苑内,再次恢复了先前的宁静,仿佛一切未曾发生,只有那雪人颈间的锦帕,在寒风中轻轻摇曳。
谢月凌回到房中,独自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拆开信笺,看了起来,她的脸色渐渐凝重,眉头紧锁,似是风雪浸入心扉。
信封上写着一句诗: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倒没什么,只是这字迹是她的。她从没写过这句诗,这世上能将她的字临摹的这么像的只有两人,一个是谢克己,一个便是苏棠了。
谢克己传信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想来只能是苏棠了。
这人还真是不知死活,不好好躲在江南,还敢回上京,是生怕自己长命吗。
信上,除了那熟悉的字迹所书写的诗句外,还附有一行小字——“三日后午时,春风不夜楼天字雅间。”
谢月凌读完信,手指轻轻摩挲着信纸,怎么又是春风不夜楼,就不能换个别的地方吗。
“苏棠...”她低声轻唤,如今,他竟胆敢回到上京,是查到了什么不成。
她不想有一天,手上沾上他的血。
三日后,午时,春风不夜楼内,人声鼎沸,丝竹之音不绝于耳。天字雅间,一扇雕花木门轻轻开启,
谢月凌身着青色的浮锦,步入其间,心中越想越郁闷,自己好歹也算个官家小姐,怎么日日同做贼一般与人见面,难道不应该人家上门来拜见自己吗,真是‘世风日下’。
谢月凌让昕寒在陪着她同去,整个春风不夜楼也已布置好,崔诏的人也埋伏周全了。
时隔多年不见,她已不知苏棠如今是何模样,若真有万不得已之时,也只好兵戎相见了。
室内,一人已等候多时,一身素衣,面容清癯。
见谢月凌进来,他缓缓起身,拱手行礼,“郡主安康。”
“苏棠?你怎么变得...”丑了些,后半句话谢月凌没好意思说,许是这些年疲于生活,他已不复当年清风明月的样子。
“郡主,奴是苏彦,是少爷的贴身小厮,您可还记得。”
谢月凌一愣,她记得苏彦,眼前的确是当年跟在苏棠身边的那个机敏伶俐的小厮。只是岁月流转,昔日的少年如今也已添了几分沉稳与风霜之色。
“原来是苏彦,倒是久违了,苏棠为何不来见我?”
苏彦低下头,斟酌着言辞,“郡主,少爷他...有苦衷。”
“在本郡主这里,没有什么所谓的苦衷,既然耗了本郡主的心力,就是他死了,魂也得来见我。”谢月凌冷冷地说道。
“郡主恕罪,少爷是怕他出现,会连累了郡主。这些年来,那些人对少爷的追杀从未停止。”苏彦解释道。
“要是怕连累我,还给我传什么信,不该夹紧尾巴,一辈子都不要出现在我面前吗。”
“少爷是...”
“好了,不必说了,既然今日相约于此,不妨开门见山,他究竟有何用意?”谢月凌不耐烦地打断了苏彦的话。
苏彦跪在地上,目光坚定地望向椅子上坐着的谢月凌:“郡主,您可知道当年苏家被抄一事的真相?”
谢月凌闻言,脸色微微一变,“我所知有限,只听说是因为苏将军涉嫌通敌卖国,才被抄家问斩。但具体真相如何,我并不清楚。”
“将军他冤呐,那所谓的通敌证据,完全是有人伪造,栽赃陷害。”
“哦?”谢月凌眉头紧锁,追问道,“那你知道是谁做的吗?”
与此同时,她也握紧了袖中的匕首,蓄势待发。
苏彦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他压低声音,一字一顿地说:“是王兼文。”
“王家?”谢月凌故作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心中暗想,王家今年还真是流年不利,谢克己要对付,杨慎也要对付,现在连苏棠也掺上一脚。
不对,杨慎?
“要不,你出家吧,出了家就能不成亲啦,像我一样,这也算做生意吧。”
出家,王知洺可从未想过,这可不是容易事,而且他母亲还在府里呢。
佛说:世人皆苦,只可自渡。
世人皆苦,但却总有人甜。
“罢了罢了,万事自由定数,说不定会峰会路转呢,说不定我和那我小姐会真心相爱呢。”
话说到现在,看着眼眶泛红的谢月凌,王知洺反而暗卫起来了。
说完那番话,王知洺似乎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了许多。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准备离开。
谢月凌见状,本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她伸手入怀,想要掏出银两,这是先前说好的,却被王知洺制止了。
“道长,你我今日有缘,这钱便算是我付了卦金。你日后莫要一见到有钱人,就狮子大开口了,旁人可不像本公子这般宽宏大量。”
王知洺说完,打开手中折扇,脸上挂着淡然的微笑,似是释然,似是惋惜,随即转身大步离去。
谢月凌眼神空洞地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呆了好久,心中五味杂陈。
“渺渺,你在看什么?怎么不说话”
昕寒在一旁好奇地问道,他见谢月凌半日无言,心中不禁有些担忧,渺渺好像,不开心了。
“我在看曾经的自己。”
谢月凌顿了顿,不知何时,眼泪慢慢留下,滴落到她的手心里。
“如果我和苏棠、杨慎留在上京,无忧无虑地长大,或许也会如这公子一般,肆意洒脱。不像如今,各怀鬼胎,天各一方。”
“渺渺现在不开心吗。”
“像我们这样的人,虽然失去了太多,也得到了很多,比旁人已经好很多了。再自怨自艾,便是矫情了。”
“可以和我说,我不会觉得你矫情的,我喜欢你和我说话。”
他缓缓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谢月凌的肩头,那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她心中的涟漪。
手指沿着她肩胛骨的轮廓轻轻拍着,是安抚,也是陪伴,
谢月凌坐在凳子上,手中摩挲着几枚铜钱,愣了好久,才出声。
“我从来没有见过我娘,还没记事的时候她就死了,我以为她是病死的,原来她是郁郁而终。
后来,我见到林家那个人,他是我母亲的旧情人,我母亲行走江湖的时候,与她结缘,私定终身。
我又天真的以为,母亲是因为他而伤心的。可我错了,她是被最爱的母后和皇兄抛弃了,原来在权利和地位面前,亲情真的不值一提。
母亲用她的死,换来太后与陛下愧疚,对她孩子一辈子的愧疚。有时候我的好恨,我恨父亲的利欲熏心,却又与他同流合污,恨外祖母的一腔慈爱,却又忍不住贪恋温暖,恨舅舅的无尽掌控,却又不得不低头顺从。
其实我最恨的,是我的母亲,为何答应嫁了我父亲,为何不远走高飞,为何在怀我的时候忧思过度,让我有了这副孱弱不堪的身子,又为何不杀了我,让我在这世间挣扎不停。”
她一边说,一边陷入无尽的回忆之中。
她自小嚣张跋扈,仗着他们的宠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目空一切。所作所为无不离经叛道,她以为她是特别的,原来不过是做了别人补偿的棋子罢了。
昕寒静静地听着谢月凌的倾诉,他从未见过如此脆弱的谢月凌。
“渺渺,你有我,我会一直陪着你,我会赚钱,会让你喜欢,不会让你为难。我还会去学做好吃的,给你吃,不会让你受饿。我会变的更强,不让你像任何人低头。”
谢月凌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昕寒,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从未想过,原来这个冷冰冰的又爱哭的大石头,这么不会说情话,若是旁人,早就被她赶走了,不过他呆呆的,倒是可爱。
第34章 许久不见
岁末年初,时值隆冬,天地间银装素裹,一派祥和宁静之景。
上京之内,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红绸高挂,喜气盈门。街巷间,贩夫走卒,络绎不绝,叫卖之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庙会之上,人声鼎沸,杂耍、戏曲、小吃,琳琅满目。艺人献技,掌声雷动,年味愈发浓厚。
晨曦初破,薄雾轻绕,皇城的琉璃瓦上,尚挂着晶莹的霜花,宫墙之内,亦是忙碌非凡,为迎新春,宫中上下皆着新衣,宫灯高悬,梅花傲雪绽放,暗香浮动。
民间巷弄,孩童们身着新袍,手持糖葫芦,穿梭于人群之中,偶或放飞纸鸢,其乐融融。家家户户门前,春联贴就,墨香四溢,字里行间,尽诉心愿。
且说那谢国公府,坐落于上京城一隅,府邸宏大,气势非凡,每逢佳节,更是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
今年过年,因郡主回府,国公更是大赏全府,上下人等皆沐浴在节日的喜悦之中。
月梢苑,因院内有一棵百年老月桂,月华如练之时,桂影婆娑,故得此名。
谢月凌此刻正身着狐裘,手执红炉,与昕寒、琪关几人,在院中嬉戏。他们身旁,已堆起一个半人高的雪人,憨态可掬,引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听说宫里送了鹿肉,今日便炙鹿肉吃,给月梢苑的人都分些。”
谢月凌说完这话,从袖中取出一方锦帕,系在雪人的脖颈上。
“奴这就去准备。”琪关福了福身,退下了。
正当谢月凌打算接着堆一个新雪人时,昕寒忽地眉头一蹙,侧耳倾听,最终定格在院角一处高耸的屋檐上,那里,几片残雪轻轻滑落,却掩不住一丝细微的响动。
“有人,渺渺快回去。”
昕寒低声对谢月凌说道,同时身形一晃,已施展轻功,如一片落叶般轻盈地跃上了屋顶,动作之快,令人咋舌。
谢月凌闻言,已不觉大惊小怪,刺客嘛,不是稀客了,往日崔诏在,今日昕寒在。
她不慌不忙的步入房中,掩上门扉,而后坐在交椅上,等着结果。
昕寒手中的长剑已经出鞘,剑光在晨光中闪烁着寒芒,在屋顶上几个起落,便已将那企图潜入的白衣人制服在地,手法干净利落,未让对方发出一丝声响。
此时,崔诏,亦闻讯赶来,见状立刻指挥手下将刺客五花大绑,准备押往地牢严加看管。
“崔统领,此人如何处理?”
“拿下刺客,关入地牢,等候处置。”
谢月凌在房里听着外面的动静,心中却是波澜不惊。她轻叹一声,自语道:“现在的人越来越不讲究,怎么派的刺客这么弱,我连面还没见上呢。”
崔诏沉吟片刻,忽觉刺客身上似乎藏有异物,遂伸手一探,果然从其衣襟中搜出一封密封的信件。
正欲拆开查看,却发现信封上的字迹熟悉,心中不由一惊,连忙将信件原封不动地交给了刚走出房门的谢月凌。
谢月凌接过信,目光在信封上停留了片刻,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崔诏见谢月凌不语,便问道:“郡主,这刺客如何处置?”
“...悄悄处理了吧,别让月梢苑里任何人走漏风声,不要让父亲和兄长知晓此事,他们来打听,搪塞过去就好。”
崔诏闻言,虽心中疑惑重重,却也明白郡主必有她的考量,遂点头应允,亲自监督将刺客秘密处置。
月梢苑内,再次恢复了先前的宁静,仿佛一切未曾发生,只有那雪人颈间的锦帕,在寒风中轻轻摇曳。
谢月凌回到房中,独自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拆开信笺,看了起来,她的脸色渐渐凝重,眉头紧锁,似是风雪浸入心扉。
信封上写着一句诗: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倒没什么,只是这字迹是她的。她从没写过这句诗,这世上能将她的字临摹的这么像的只有两人,一个是谢克己,一个便是苏棠了。
谢克己传信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想来只能是苏棠了。
这人还真是不知死活,不好好躲在江南,还敢回上京,是生怕自己长命吗。
信上,除了那熟悉的字迹所书写的诗句外,还附有一行小字——“三日后午时,春风不夜楼天字雅间。”
谢月凌读完信,手指轻轻摩挲着信纸,怎么又是春风不夜楼,就不能换个别的地方吗。
“苏棠...”她低声轻唤,如今,他竟胆敢回到上京,是查到了什么不成。
她不想有一天,手上沾上他的血。
三日后,午时,春风不夜楼内,人声鼎沸,丝竹之音不绝于耳。天字雅间,一扇雕花木门轻轻开启,
谢月凌身着青色的浮锦,步入其间,心中越想越郁闷,自己好歹也算个官家小姐,怎么日日同做贼一般与人见面,难道不应该人家上门来拜见自己吗,真是‘世风日下’。
谢月凌让昕寒在陪着她同去,整个春风不夜楼也已布置好,崔诏的人也埋伏周全了。
时隔多年不见,她已不知苏棠如今是何模样,若真有万不得已之时,也只好兵戎相见了。
室内,一人已等候多时,一身素衣,面容清癯。
见谢月凌进来,他缓缓起身,拱手行礼,“郡主安康。”
“苏棠?你怎么变得...”丑了些,后半句话谢月凌没好意思说,许是这些年疲于生活,他已不复当年清风明月的样子。
“郡主,奴是苏彦,是少爷的贴身小厮,您可还记得。”
谢月凌一愣,她记得苏彦,眼前的确是当年跟在苏棠身边的那个机敏伶俐的小厮。只是岁月流转,昔日的少年如今也已添了几分沉稳与风霜之色。
“原来是苏彦,倒是久违了,苏棠为何不来见我?”
苏彦低下头,斟酌着言辞,“郡主,少爷他...有苦衷。”
“在本郡主这里,没有什么所谓的苦衷,既然耗了本郡主的心力,就是他死了,魂也得来见我。”谢月凌冷冷地说道。
“郡主恕罪,少爷是怕他出现,会连累了郡主。这些年来,那些人对少爷的追杀从未停止。”苏彦解释道。
“要是怕连累我,还给我传什么信,不该夹紧尾巴,一辈子都不要出现在我面前吗。”
“少爷是...”
“好了,不必说了,既然今日相约于此,不妨开门见山,他究竟有何用意?”谢月凌不耐烦地打断了苏彦的话。
苏彦跪在地上,目光坚定地望向椅子上坐着的谢月凌:“郡主,您可知道当年苏家被抄一事的真相?”
谢月凌闻言,脸色微微一变,“我所知有限,只听说是因为苏将军涉嫌通敌卖国,才被抄家问斩。但具体真相如何,我并不清楚。”
“将军他冤呐,那所谓的通敌证据,完全是有人伪造,栽赃陷害。”
“哦?”谢月凌眉头紧锁,追问道,“那你知道是谁做的吗?”
与此同时,她也握紧了袖中的匕首,蓄势待发。
苏彦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他压低声音,一字一顿地说:“是王兼文。”
“王家?”谢月凌故作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心中暗想,王家今年还真是流年不利,谢克己要对付,杨慎也要对付,现在连苏棠也掺上一脚。
不对,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