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勉强躺到天亮,她便睡不着了,唤来女官,更衣出宫去了。
待秦逸来找人,殿里已经空了,不仅她傻眼,新来的女官杜沁也是一脸愁色。
“你怎地让陛下出宫了?”
“陛下要走,我如何拦得住,您怎么过来了?”
“我奉皇后旨意给陛下送汤药的。”
杜沁:“……”药没喝就跑了。
皇帝跑去见岳母了,吓得陈卿容从被窝里爬出来,匆匆梳洗,刚出来就见到皇帝坐在自己的食案前用早膳。
她往外看了一眼,不见皇后跟来,她多了心眼,帝后肯定吵架了。
“夫人坐下,朕和你有话说。”循齐扬起下颚,指了指对面的座位,“今日初二,皇后回不来,朕代她来见见母亲。”
陈卿容讪笑一声,俯身坐了下来,皇帝低头喝粥,姿态清贵,一时间,她也只好先用早膳。
用至一半,皇帝放下筷子,陈卿容见识过她的手段,当真不敢托大,忙等着她开口。
皇帝似乎故意的,停下来,看着碗中的膳食,复又继续吃。
陈卿容:“……”不生气,不敢生气,忍着。
捱过一顿早膳,陈卿容恨不得到宫里将女儿拖出来,问问她到底和皇帝闹什么。
婢女进来收拾残羹,奉上热茶,皇帝端起茶,慢慢地喝了口,陈卿容跟着喝茶,实在忍不住了,道:“陛下,您想说什么?”
“日后你不用给皇后送钱,她不缺。钱有什么用,朕一句话,可以让她都拿出来。”循齐笑容冷冽,双眼如黑夜般蕴着化不开的浓墨,“她不想要,你别逼她。”
“你想要的是什么,朕都明白,朕会给她的。”
陈卿容听出一身冷汗,一时间喉咙似被堵住,竟说不出一句话。
皇帝放下茶盏,站起身,道:“朕先回宫了。”
陈卿容忙跟着去送,看着皇帝登上马车,灰白的天空下,看不见阳光。
初二这日,是阴天。
皇帝过来,阖府不宁,陈卿容也没心思过年了,她今日是打算去镇国公府去玩的,这么一来,浑身发软,躺在榻上休息。
刚闭上眼睛,皇后姗姗来迟,惊得她复又坐起来,骂道:“你惹她干什么,大过年来折腾我,颜执安,我年岁大了,经不起你这么折腾,你让我安度晚年,成不成?”
“陛下来了?”颜执安恍若没有听到她说的话,只想知道皇帝有没有来。
陈卿蓉没好气道:“来过了,吓得我魂都没了,来了又不说话,你不给她用早膳吗?来我家吃饭就算了,还给我摆脸色,颜执安,我要回金陵去。你们吵架别拉上我。”
“走了?”
“她不走,你就要给我披麻戴孝了。”
“母亲怎地不留她,她身上还有伤。”
“伤?她活蹦乱跳,一个眼神就吓得我想去找你外祖母,哪里像有伤。”
陈卿容复又躺了回去,呼呼哀哉,幸好不是昨日来的,若不然一年都不顺。
颜执安也不多留,转身走了,陈卿容躺在榻上哼哼两声,最好别来了,来一回吓一回。
她口中的祖宗溜达一圈,回宫去歇着了,门口遇上内侍长。
“陛下去哪里了?今日天气不好,您别乱跑,身上还有伤呢。”内侍长大过年的跟着提心吊胆。
皇帝的性子看似沉稳,可不爱惜自己的身子,有伤也往外跑,若再出事,先帝的棺材板可真的压不住了。
循齐摆摆手,如常地走进去,内侍长便停在门外,杜沁忙去端汤药。
皇帝唯有这点好,喝药从不拖延,一口喝下,没有拖泥带水。
喝过药,医女来换药,院正回家去了,大过年的也轮得到他休息了。
医女伺候过皇帝,熟悉她的性子,换药时不喊疼,配合得很好。
简单换过药,伤者终于感觉一阵疲惫,屏退宫人,自己先躺下歇息。
皇后晚来半步,见她吃药、换药后休息,便也放心了,转身离开。
初三这日,季秦来信,衣裳粮食都已送到灾区,死了上万人,路有饿死骨,当真如书中所言。
皇帝歇到初五,院正从家来了,先给皇帝诊脉,询问近日状况,皇帝年轻,伤口恢复得不错。
随后,院正被皇后召去,询问皇帝的伤势。
院正正是不解,皇帝怎地换住处了,见到皇后关切的询问,便掩下疑惑,专心给皇后解答。
帝后分居两处,再是隐秘也传了出去,应殊亭闻讯后顾不得其他,初六这日巴巴地入宫见老师。
新年期间只是免朝,各地的奏疏依旧送入宫,这几日都是皇后在处理,朝臣虽说有怨言,但刺杀皇帝的案子悬在头顶上,人人提心吊胆,也顾不得皇后干预朝政了。
应殊亭彷徨不安,见到老师后先说了外面的谣言,颜执安莫名,道:“陛下伤重,不过是搬回自己的寝殿居住,我这里日日有人来,会影响陛下养伤。”
“可是外面说帝后不和,还说您揽权。学生实在是担心您。”应殊亭愁死了,老师的性子,她十分清楚,绝对不会揽权的,不过是陛下受伤,她才代为监国,哪里像外面说的那般野心勃勃。
颜执安听后,略有些恍惚,她深处后宫,无论做什么都会传来不好的声音。
事已至此,她已习惯了,便道:“不必理会他们。”
应殊亭坐下饮了杯茶,见老师无恙,便又起身走了。
细细一算,已有七八日不见皇帝了。
转眼至开朝,皇帝伤重,朝政暂托付于皇后,朝臣遇事也面禀皇后。时日渐久,朝臣疑心,皇帝去了哪里?
皇帝实则在寝殿养病,初十这日露出处理了江南赈灾银贪污一案,参与此案的皆斩首,家眷流放,无人敢求情。
旨意由皇帝颁布的,事后继续养伤,也不再露面,皇后继续监国。
转眼至正月底,外间传来帝后不和的消息,皇帝也不出面澄清,任由谣言发展。
二月初的时候,皇后出面,惩治始作俑者,这才让京城归于宁静。
转眼至上巳节,皇帝再度露面,在升平楼内设宴,并未令皇后前来。两人忽而换了个身份,皇后处理政事,皇帝沉迷玩乐。
皇帝心血来潮设宴的事,由宫人告知皇后。
皇后并未在意,放下朱笔,看了一眼批注,道:“随陛下去。”
宫人这才退下去。
****
皇帝富有四方,掌万民生死,循齐初次觉得皇帝也有好处,歌舞笙箫,曲水流觞宴。
朝臣见皇帝看着献舞的伶人,骤然觉得不对劲,皇后哪里去了?
酒过三巡,歌舞换了几波,皇帝吩咐朝臣散了,自己却依旧看着伶人,眼色明亮。临走前,应殊亭看了一眼,心中暗道不好,小皇帝是要做什么?
升平楼内酒气充盈,脂粉香气浓郁,皇帝托腮,眼神迷离,似在看人又似在透过伶人想什么。
朝臣散尽后,皇帝一人独坐,自顾自抿了口酒,觉得无趣,挥挥手让人退下。
伶人都退下,殿内恢复平静,香气弥漫散开,她托腮等了许久,也不见人来。
她轻轻叹了口气,伸手去拿酒杯,酒杯没摸到,反而被人握住了手,酒意醉人,她略一迷蒙,直起身子,看向对方。
“你来了。”皇帝声音轻轻的,此刻听上去,带着些委屈。
颜执安将酒杯挪开,免得她又去摸,自己跟着坐下来,道:“今日是想做什么,营造皇帝沉迷享受的假象吗?”
“我不想和你说话。”
皇帝嘀咕一句,但身子很老实地靠了过去,单手圈住皇后的脖颈。
两人分离两月,明明都在宫城内,相近不远,却没人迈一步。那么近,圈地为牢,仿若自己被困住,怎么都迈不出那一步。
两人相拥在一起,熟悉又陌生,颜执安身上的气味让人沉迷。皇帝身上沾染着酒气,像是一蹶不振的酒鬼,故意找酒喝,借此发泄心中不满。
“你生气了,对吗?”颜执安轻叹一声,伸手去抱住她,熟悉的触感让她心口悸动,心底处的愧疚不知不觉地露了出来。
“生气、你言而无信。”皇帝呢喃一句,再无二话。
颜执安也是无言,不知该说什么,看不清她的神色,摸不透她的心思,正踌躇时,颈间湿热。
哭了。
颜执安抬手,犹豫了下,抚摸她的后颈,轻轻吐息。她想道歉,却不知该怎么说。
宫人都退了出去,殿内酒气弥漫,处处透着奢靡。
皇帝压着哭声,极力克制,处处透着隐忍。颜执安听着她的哭声,由愧疚化为心疼。
哭了一通,发泄过了,循齐便又推开颜执安,板起面孔:“你来作甚?”
哭过就翻脸不认人了,颜执安提醒她:“不是你设局让我来的吗?”
“朕不过是露面,让他们知晓朕的皇后并没有囚禁朕罢了。”循齐转身,兀自坐好,伸手去桌上摸索,摸了一圈,什么都没摸到。
待秦逸来找人,殿里已经空了,不仅她傻眼,新来的女官杜沁也是一脸愁色。
“你怎地让陛下出宫了?”
“陛下要走,我如何拦得住,您怎么过来了?”
“我奉皇后旨意给陛下送汤药的。”
杜沁:“……”药没喝就跑了。
皇帝跑去见岳母了,吓得陈卿容从被窝里爬出来,匆匆梳洗,刚出来就见到皇帝坐在自己的食案前用早膳。
她往外看了一眼,不见皇后跟来,她多了心眼,帝后肯定吵架了。
“夫人坐下,朕和你有话说。”循齐扬起下颚,指了指对面的座位,“今日初二,皇后回不来,朕代她来见见母亲。”
陈卿容讪笑一声,俯身坐了下来,皇帝低头喝粥,姿态清贵,一时间,她也只好先用早膳。
用至一半,皇帝放下筷子,陈卿容见识过她的手段,当真不敢托大,忙等着她开口。
皇帝似乎故意的,停下来,看着碗中的膳食,复又继续吃。
陈卿容:“……”不生气,不敢生气,忍着。
捱过一顿早膳,陈卿容恨不得到宫里将女儿拖出来,问问她到底和皇帝闹什么。
婢女进来收拾残羹,奉上热茶,皇帝端起茶,慢慢地喝了口,陈卿容跟着喝茶,实在忍不住了,道:“陛下,您想说什么?”
“日后你不用给皇后送钱,她不缺。钱有什么用,朕一句话,可以让她都拿出来。”循齐笑容冷冽,双眼如黑夜般蕴着化不开的浓墨,“她不想要,你别逼她。”
“你想要的是什么,朕都明白,朕会给她的。”
陈卿容听出一身冷汗,一时间喉咙似被堵住,竟说不出一句话。
皇帝放下茶盏,站起身,道:“朕先回宫了。”
陈卿容忙跟着去送,看着皇帝登上马车,灰白的天空下,看不见阳光。
初二这日,是阴天。
皇帝过来,阖府不宁,陈卿容也没心思过年了,她今日是打算去镇国公府去玩的,这么一来,浑身发软,躺在榻上休息。
刚闭上眼睛,皇后姗姗来迟,惊得她复又坐起来,骂道:“你惹她干什么,大过年来折腾我,颜执安,我年岁大了,经不起你这么折腾,你让我安度晚年,成不成?”
“陛下来了?”颜执安恍若没有听到她说的话,只想知道皇帝有没有来。
陈卿蓉没好气道:“来过了,吓得我魂都没了,来了又不说话,你不给她用早膳吗?来我家吃饭就算了,还给我摆脸色,颜执安,我要回金陵去。你们吵架别拉上我。”
“走了?”
“她不走,你就要给我披麻戴孝了。”
“母亲怎地不留她,她身上还有伤。”
“伤?她活蹦乱跳,一个眼神就吓得我想去找你外祖母,哪里像有伤。”
陈卿容复又躺了回去,呼呼哀哉,幸好不是昨日来的,若不然一年都不顺。
颜执安也不多留,转身走了,陈卿容躺在榻上哼哼两声,最好别来了,来一回吓一回。
她口中的祖宗溜达一圈,回宫去歇着了,门口遇上内侍长。
“陛下去哪里了?今日天气不好,您别乱跑,身上还有伤呢。”内侍长大过年的跟着提心吊胆。
皇帝的性子看似沉稳,可不爱惜自己的身子,有伤也往外跑,若再出事,先帝的棺材板可真的压不住了。
循齐摆摆手,如常地走进去,内侍长便停在门外,杜沁忙去端汤药。
皇帝唯有这点好,喝药从不拖延,一口喝下,没有拖泥带水。
喝过药,医女来换药,院正回家去了,大过年的也轮得到他休息了。
医女伺候过皇帝,熟悉她的性子,换药时不喊疼,配合得很好。
简单换过药,伤者终于感觉一阵疲惫,屏退宫人,自己先躺下歇息。
皇后晚来半步,见她吃药、换药后休息,便也放心了,转身离开。
初三这日,季秦来信,衣裳粮食都已送到灾区,死了上万人,路有饿死骨,当真如书中所言。
皇帝歇到初五,院正从家来了,先给皇帝诊脉,询问近日状况,皇帝年轻,伤口恢复得不错。
随后,院正被皇后召去,询问皇帝的伤势。
院正正是不解,皇帝怎地换住处了,见到皇后关切的询问,便掩下疑惑,专心给皇后解答。
帝后分居两处,再是隐秘也传了出去,应殊亭闻讯后顾不得其他,初六这日巴巴地入宫见老师。
新年期间只是免朝,各地的奏疏依旧送入宫,这几日都是皇后在处理,朝臣虽说有怨言,但刺杀皇帝的案子悬在头顶上,人人提心吊胆,也顾不得皇后干预朝政了。
应殊亭彷徨不安,见到老师后先说了外面的谣言,颜执安莫名,道:“陛下伤重,不过是搬回自己的寝殿居住,我这里日日有人来,会影响陛下养伤。”
“可是外面说帝后不和,还说您揽权。学生实在是担心您。”应殊亭愁死了,老师的性子,她十分清楚,绝对不会揽权的,不过是陛下受伤,她才代为监国,哪里像外面说的那般野心勃勃。
颜执安听后,略有些恍惚,她深处后宫,无论做什么都会传来不好的声音。
事已至此,她已习惯了,便道:“不必理会他们。”
应殊亭坐下饮了杯茶,见老师无恙,便又起身走了。
细细一算,已有七八日不见皇帝了。
转眼至开朝,皇帝伤重,朝政暂托付于皇后,朝臣遇事也面禀皇后。时日渐久,朝臣疑心,皇帝去了哪里?
皇帝实则在寝殿养病,初十这日露出处理了江南赈灾银贪污一案,参与此案的皆斩首,家眷流放,无人敢求情。
旨意由皇帝颁布的,事后继续养伤,也不再露面,皇后继续监国。
转眼至正月底,外间传来帝后不和的消息,皇帝也不出面澄清,任由谣言发展。
二月初的时候,皇后出面,惩治始作俑者,这才让京城归于宁静。
转眼至上巳节,皇帝再度露面,在升平楼内设宴,并未令皇后前来。两人忽而换了个身份,皇后处理政事,皇帝沉迷玩乐。
皇帝心血来潮设宴的事,由宫人告知皇后。
皇后并未在意,放下朱笔,看了一眼批注,道:“随陛下去。”
宫人这才退下去。
****
皇帝富有四方,掌万民生死,循齐初次觉得皇帝也有好处,歌舞笙箫,曲水流觞宴。
朝臣见皇帝看着献舞的伶人,骤然觉得不对劲,皇后哪里去了?
酒过三巡,歌舞换了几波,皇帝吩咐朝臣散了,自己却依旧看着伶人,眼色明亮。临走前,应殊亭看了一眼,心中暗道不好,小皇帝是要做什么?
升平楼内酒气充盈,脂粉香气浓郁,皇帝托腮,眼神迷离,似在看人又似在透过伶人想什么。
朝臣散尽后,皇帝一人独坐,自顾自抿了口酒,觉得无趣,挥挥手让人退下。
伶人都退下,殿内恢复平静,香气弥漫散开,她托腮等了许久,也不见人来。
她轻轻叹了口气,伸手去拿酒杯,酒杯没摸到,反而被人握住了手,酒意醉人,她略一迷蒙,直起身子,看向对方。
“你来了。”皇帝声音轻轻的,此刻听上去,带着些委屈。
颜执安将酒杯挪开,免得她又去摸,自己跟着坐下来,道:“今日是想做什么,营造皇帝沉迷享受的假象吗?”
“我不想和你说话。”
皇帝嘀咕一句,但身子很老实地靠了过去,单手圈住皇后的脖颈。
两人分离两月,明明都在宫城内,相近不远,却没人迈一步。那么近,圈地为牢,仿若自己被困住,怎么都迈不出那一步。
两人相拥在一起,熟悉又陌生,颜执安身上的气味让人沉迷。皇帝身上沾染着酒气,像是一蹶不振的酒鬼,故意找酒喝,借此发泄心中不满。
“你生气了,对吗?”颜执安轻叹一声,伸手去抱住她,熟悉的触感让她心口悸动,心底处的愧疚不知不觉地露了出来。
“生气、你言而无信。”皇帝呢喃一句,再无二话。
颜执安也是无言,不知该说什么,看不清她的神色,摸不透她的心思,正踌躇时,颈间湿热。
哭了。
颜执安抬手,犹豫了下,抚摸她的后颈,轻轻吐息。她想道歉,却不知该怎么说。
宫人都退了出去,殿内酒气弥漫,处处透着奢靡。
皇帝压着哭声,极力克制,处处透着隐忍。颜执安听着她的哭声,由愧疚化为心疼。
哭了一通,发泄过了,循齐便又推开颜执安,板起面孔:“你来作甚?”
哭过就翻脸不认人了,颜执安提醒她:“不是你设局让我来的吗?”
“朕不过是露面,让他们知晓朕的皇后并没有囚禁朕罢了。”循齐转身,兀自坐好,伸手去桌上摸索,摸了一圈,什么都没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