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14节
  房东听说是想找个托儿所照看孩子,非常热心地把她们带到自家阿豪上的那个托儿所,并且帮她和所长沟通好相关事宜。
  所长登记好林秋的身份信息和王珊的基本情况,就告诉林秋明天带上暂住证就可以把王珊送过来。
  托儿所收费一个月三十元,其中代管费十二元,午餐费十三元,点心糖果费五元。托管时间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七点半,正好一天的时间。
  林秋真的庆幸自己遇到的都是好人,真诚地感谢了房东和所长一番才出来。
  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解决的,林秋终于放下心中的石头,就是不晓得王珊第一天去托儿所会不会哭。
  第18章 琐碎
  解决完王珊上托儿所的事情以后,林秋三人就和房东道别,去了菜市场。
  林秋一手牵着王珊,一手提着菜和调料回租房,张桂香帮着把一袋米和一桶油送上了楼。
  林秋留张桂香吃晚饭,张桂香摆手拒绝,“我和老赵这两天要赶快把从老家带的腊肉腊鱼吃掉,这边温度高,容易坏,坏了可惜。”
  林秋想想也是,没再挽留。
  张桂香看着天色也没多留,“明日早上我喊你一起去厂里!”
  林秋逗了一下王珊,抬手看了看腕上的海鸥手表,五点三十二,要准备淘米做饭了。
  六点半左右,王修仁兴奋地进来,身上还沾着木屑。
  “林秋,你晓得赵哥老表开我多少钱一天不?”
  也不等林秋回答,王修仁伸手比划,“三十块!比在广市整整多了十块一天!”
  “听你的来鹏城果然来对了!一天多十块,十天多一百块,一百天多一千块,一年就可以多三千多块!”王修仁掰着手指头做起了美梦,“我要发财了!”
  “那也要每日都有事做!”林秋泼了一盆冷水,“这边的开销也大。”
  “那也比在广市划得来!”王修仁不在乎这点冷水,“等我发财了,你们娘俩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喝啥!”
  “那我和珊珊就等着你带我们过好日子!”林秋阴阳怪气,“王老板,洗手吃饭咯!”
  “嗨,你别不相信!”王修仁有些讪讪,转身去洗手。
  “珊珊,你自己吃啊!”
  林秋夹了些肉和青菜放到碗里,递给她一个勺子。
  王珊欢喜地拿起勺子自己舀。
  “珊珊,等下爸爸喂你!”王修仁看着她舀得到处都是,赶紧制止。
  “让她自己吃!”林秋吞下口里的青菜,“明日就要送托儿所了,要学着自己吃,不然我怕她饿肚子。”
  闻言,王修仁筷子搭在碗边,“你找到事做啦?这么快?”
  “嗯,刚好碰到招工就去试了一下,桂香嫂子也招进去了!”林秋说得轻飘飘,但脸上的得意谁都看得出。
  “看不出啊,我老婆这么厉害!”王修仁很捧场,“桂香嫂子不是不会踩缝纫机吗?”
  “制衣厂还招剪线头的!”
  林秋当作看不到王珊吃得到处是饭粒,又给她添了一筷子菜,夸奖:“珊珊真棒!吃的真好!”
  王修仁看着林秋睁眼说瞎话有些无语,话锋一转,“托儿所你是怎么找到的?靠谱不?别被别人给骗了!”
  林秋狠狠白了王修仁一眼。
  “我又不蠢!我去问了房东,他孙子也在这个托儿所。”
  “我这不是担心嘛!”王修仁住了嘴。
  “对了,你吃完饭买点水果送去房东家,今天得亏他帮忙,不然这个托儿所没那么好进!”林秋吃完放下碗提醒。
  王修仁一边扒饭一边点头。
  林秋趁机敲了敲警钟,“托儿所一个月可要三十块钱,你得勤快点做事,不要偷懒!”
  “再说我现在要上班,从今以后,谁回来的早谁就去托儿所接女儿、买菜做饭。”林秋继续补充,“以后说不定我还要加完班,我们那是多劳多得,我也想多赚点钱。”
  “我回来的早可以去接女儿买菜。”王修仁皱着眉,“但做菜还是你来吧!我怕吃死人!”
  “也行吧!那你负责洗碗。”林秋想了想,为了女儿的肠胃,炒菜还是自己来吧!
  吃完饭,王修仁自觉地去洗碗,林秋拿着扫把清扫王珊掉在地上的饭粒,王珊则跟在妈妈屁股后面转悠。
  当日晚上,在林秋给女儿洗澡的空档,王修仁提着水果去了房东家。房东要他不要那么客气,又说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过来找他。王修仁笑着答应了。
  从房东家出来,王修仁又马不停蹄地去老乡开的小店,按照林秋的嘱托买了小书包,水杯,小碗,小勺子。
  第二天醒的时候,林秋下意识摸出枕头下的手表。借着窗帘透出来的光,她勉强看清楚时针已经指向六了。
  翻身起床,掀开被子穿好衣服去卫生间洗漱。
  洗漱完,林秋恍又把睡得正香的父女俩叫醒。
  待父女俩洗漱好,林秋赶紧把昨晚用开水烫过的小杯子什么的装进书包,又往里面塞了一套衣服。
  三人一起出门去吃早餐。
  王修仁领着母女俩去了昨天买早餐的那条街。今天早上两公婆的是油条和豆浆,又给王珊买了个茶叶蛋和一瓶牛奶。
  油条里有油水,茶叶蛋是给王珊补充营养,而牛奶则是王修仁看到女儿渴望的眼神咬牙添的。这样一顿就是一块四,加上晚餐那一餐,柴米油盐算下来,一天算下来差不多将近四块钱。
  真不便宜啊!
  这里的花费跟老家比起来几乎是翻了两番,再算上每个月的房租加上女儿的托管费用,王修仁觉得自己得攒劲加油了。
  当然这里的工资比老家也是高出了一大截。他不怕事情多,就怕不挣钱,毕竟出来外面总比在屋里种田还是好很多。
  抱着这种心理,吃完早餐,他干劲十足地和林秋一起把王珊送进了托儿所,把暂住证交给老师确认信息后就马不停蹄地去租屋门口等赵哥,他俩约好一起去工地。
  林秋依依不舍地看着王珊被老师牵进教室,忧心忡忡,不晓得女儿适不适应托儿所?会不会哭?
  但没得办法,她和王修仁都得上班挣钱。
  林秋打起精神往回走,想着张桂香可能在等自己,加快了脚步。
  果然,林秋隔了好远就看到张桂香站在自家租屋楼下。
  “嫂子,我在这里!”林秋招手。
  张桂香扭头,跑向林秋,“珊珊送去托儿所了?你舍不得吧?”
  “舍不得也没得办法!”林秋叹了口气,“倒害你久等了。”
  “我也是才到。”张桂香第一天上班有些紧张,“我们不会迟到吧?”
  林秋抬手看看手表,“不会,时间还有余。”
  “那就好那就好!”张桂香松了口气,“我就怕迟到了,他们不要我了。”
  “怎么会!”
  ……
  两人一边闲聊一边走向制衣厂。
  第19章 上班
  进了厂,刘主管把林秋送到车间师傅面前,就领着张桂香去了车间隔壁的剪线打包区。
  车间师傅是昨天考验车线的那个,姓廖,是个三十多岁的妇女,烫着泡面头,耳朵上还挂着一对金耳环,脸上堆着笑,看起来很和气。
  “林秋是吧?之前做过整件衣服吗?”廖师傅亲切地问。
  做一件完整的衣服,要会剪裁,缝制,锁边,锁眼钉扣,熨烫等多种工序,一般要跟着师傅学三四年才出师,真正能够完整做出来的人不是很多。
  林秋一点也不怵,“做过。”
  这倒不错,廖师傅拿了个衣领和一件衣身过来,“上个领看看。”
  上领的难度不小,领底和领圈要对齐,正面相叠,起落手领底比门里襟要缩进一点点。领子在领圈肩缝处还要拉宽一点,最重要的是领圈一定不能大于领子。总结起来,上领子必须眼睛要准手要稳。
  林秋好多年没用过这种老式缝纫机了,用起来有点生疏,速度难免慢下来,但衣领板正,针脚均匀。
  廖师傅点点头,“行,你坐到李丽边上去,以后那台缝纫机就归你用!”
  她大声喊道:“李丽!”
  叫李丽的女孩就站起来,林秋赶忙走到她边上。
  “新来的?”
  李丽年纪不大,二十出头的样子,一头利落的短发,袖子撸到手肘处,看起来很是麻利。
  “是的。”林秋坐到她边上,左右摸摸,还踩了踩踏脚,确认缝纫机是好的。
  李丽上下扫了一圈林秋,眼珠滴溜溜地转。“你叫什么?”
  林秋不是很喜欢她的眼神,但她还是笑了笑,回答:“林秋。”
  “秋姐好!”李丽嘴巴很甜,“你老家是哪里的?”
  林秋随口回答,“衡县。”
  “没听说过。”李丽撇了撇嘴。
  林秋只能假装没看到,拿起身边筐子里的一匝货,开始上领子。
  李丽也不再说话,赶紧做手上的活,缝纫机踩得飞快。
  “对了,这筐货是我领的,你要领货得去找廖师傅签字。”李丽看到林秋上好一件衣领才开口提醒,笑得像偷腥的猫。
  林秋有些生气,但确实是自己没问清楚,直接拿起货就干,也不能怪别人。
  林秋找到廖师傅,签了货单,拉着一个大麻袋到自己的工位上,开始哒哒哒哒地踩起缝纫机。
  林秋很快和缝纫机磨合好,衣领也越上越快,旁边的李丽看着也加快速度。
  中午吃饭的时候,和张桂香坐到一起。两人也不挑,火急火燎的吃完饭,就各自回到工位去干活。毕竟多劳多得,能多上一件领子,就意味着工资就多了几毛钱。
  最近活不多,为了省电,夜里是不开工的。一到六点,廖师傅就站到车间门口,检查有没有人将车间的东西带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