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185节
  “对,爹,娘你们就收下吧!”王修仁在一旁帮腔。
  “这……”李秀英看向王宗生。
  “既然是儿子媳妇的孝心,那我们就收下吧!”王宗生思考片刻就把红包接下。
  “爹,娘,那我们就先回去收拾屋子了。”林秋见红包被收下了就提出要先回家。
  “你娘家大嫂早两天过来搞的卫生,你娘也帮着晒了被子、席子,你们先去安顿一下,晚点就过来吃饭,族里的几位老人也会过来商量开祠堂祭祖的事。”王宗生叮嘱道。
  “那辛苦爹娘了。”林秋客气周到。
  “记得早些到!”
  “好嘞!”
  第247章 相片
  一家三口步行回到阔别已久的家。
  一层半高的红砖房,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霜雨雪,红砖的颜色都变暗淡了,屋顶深沉的青瓦中夹杂着几块鲜亮,明显被补过,像是穿着褴褛衣衫的老人,在一众新起的房子中略显凄凉。
  前坪的杂草在被拔的干干净净,堆放在前坪左侧的小角落里,被夏日的烈日晒得焦干。
  王修仁掏出钥匙,打开大门,灰尘味儿扑面而来。
  林秋用手扇了扇,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屋子,百感交集。
  这栋房子对她来说意义重大。
  它是前世今生命运截然不同的一个转折点,它让自己相信人生是可以通过努力发生转变的,它也让自己变得敢想敢做。
  “发什么呆呢?快进来!”王修仁伸手在妻子眼前晃了晃。
  林秋回过神来,“我在想,这栋房子我们都没怎么住就变旧了。”
  “是啊!建完以后我们就去鹏城了,十五六年了,就回了三次。”王修仁也感慨不已,“当年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房子,现在在这些新房子的映衬下,看起来有些落魄了。”
  “这还是多亏有大嫂帮忙,每年都找人检修一下,不然估计都不能住人咯!”
  “那是的!”王修仁点点头,“珊珊,还记得这间房不?02年过年的时候你还在这间房住了几天。”
  王珊记忆原本有些模糊,但跟着爸爸进了房间,转悠了一圈以后,脑海深处的记忆慢慢显现。
  王修仁把行李放好,就开始拖地。
  林秋也找出干净的毛巾,打湿,把席子和床擦干净。
  王珊则在屋子里闲逛,饶有兴趣的打量家里那些颇有年代感的老物件,感慨它们的质量之好,快二十年了居然还没坏。
  “那时候东西质量好,一个物件有时候一用就是一辈子。”林秋解释。
  王珊听后啧啧称奇。
  把屋子收拾妥当,王修仁就拿出三把椅子,一家三口排排坐在檐下,看太阳西下,红霞满天飞。
  “乡下就是这点不好,蚊虫多!”王修仁站起来,把妻女身边飞舞的蚊子拍死。
  王珊皮肉细嫩,已经被咬了两个包了。
  “别拍了,我们去老屋吧,时间也不早了。”林秋起身把椅子收进堂屋,“晚点你找你娘拿两盘蚊香,不然今晚怕是没得睡了。”
  “行!”
  说完,“啪”的一声,王修仁又拍死一只蚊子。
  把门关好,王修仁领着妻女从东头的转角抄近路走向老屋。
  王珊紧紧拉着妈妈的手,小路两边都是杂草,她有些担心会有蛇钻出来。
  林秋也怕蛇,但还是小声安抚女儿:“不怕,你爸爸已经走过了,没有蛇的。你当心点,这儿有阶梯。”
  王珊还是提着心,紧紧贴着妈妈。
  走到老屋前坪的时候,王修仁发现车子边上围了一圈孩子。
  他们一走近,孩子就一哄而散,远远打量着这三个陌生人。
  王修仁有些好笑地打开后备箱,拿出一条烟,然后锁好车,带着妻女大步走进堂屋。
  堂屋两边坐了不少人,大家吞云吐雾在讨论着什么。
  见到王修仁一家过来了,王宗生马上迎上来,“老二,快来和这些叔叔伯伯打招呼。”
  王修仁撕开一条烟,拿出两包,又把多余的塞进王宗生怀里,然后走近人堆,一边“叔叔”“伯伯”叫着,一边散烟。
  老人们纷纷起身。
  “修仁回来啦!”
  “这是咱老王家的文曲星吧?”
  “这模样长得真俊!”
  ……
  林秋也领着女儿和人打招呼。
  一圈招呼打完,林秋推了推女儿:“去厨房找你奶奶吧!”
  王珊偷偷松了一口气,然后跑去厨房。
  林秋知道女儿很讨厌烟味,加上刚刚有些老人为表示亲热直接上手摸女儿的头,她是为了自己和王修仁的面子才忍耐着。
  见女儿走进厨房以后,林秋才帮着解释道:“孩子在来的路上念叨着找奶奶。”
  林秋下午来的时候化了妆,头发还特意梳过了,穿了一身紫罗兰色的真丝裙子,脖子上还挂着一串珍珠项链,手里还拎着一个皮包,一看就不是做活地打扮。
  这会儿她笑盈盈地看着族里的老人,但老人们却觉得这王修仁家的堂客好气派,大家看她的眼光不同了。
  王宗生跟在儿子身边,大声插话:“我家珊珊别看不在我们跟前长大,但跟我们还是亲得很!”
  花花轿子有人抬。
  马上就有人接话:“这到底是至亲血脉,隔再远,回来都是亲近的!”
  “就是,祖孙血缘哪会有生疏的!”
  大家热热闹闹的说着话。
  “对了,修仁,能不能把咱文曲星的通知书拿出来让我们这些土老帽开开眼啊?”一个老人突然开口。
  “对啊,老汉我七十多了还没见过清华大学的通知书呢,让我们瞧瞧呗!”
  众人把目光瞄向了王修仁夫妇。
  林秋不急不缓地打开包,从里面掏出几张相片。
  相片?
  众人摸不着头脑。
  “我们怕自己不稳当把通知书给遗漏了,就想了个法子,拿相机拍几张带回来给大家看看。”林秋把相片送到王宗生手上,“爹,你看这是邮政送过来的快递,这是录取通知书,这还有珊珊她们学校公布的光荣榜。这是小区里给珊珊挂的横幅,这是珊珊和通知书的合影。”
  王宗生把大半条烟夹在腋下,把手在衣服上擦了几下,这才拿着相片细细打量。
  几个老人按捺不住也凑了过来,林秋和王修仁赶紧让开地方。
  “啧啧啧,开眼了!咱老王家算是乡里头一份了!”
  “这大城市就是不一样,一个学校考上这么多清华大学的!”
  “是啊,我们县好多年才出一个,不能比啊!”
  ……
  相片相互传阅,不能亲眼目睹、亲手触摸通知书的遗憾慢慢消散。
  老人们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最终汇成一句话:还是老王家风水好!
  王宗生走到儿子跟前,期期艾艾地开口:“老二,这相片能不能留在家里?”
  王修仁看了一眼林秋,林秋不动声色点了点头。
  “爹,就是特意给你拍照带回来的!”王修仁现在说话鸡贼得很,“这烟你也留着慢慢抽。”
  “好嘞!”王宗生回答的很响亮。
  第248章 祭祖
  堂屋里支起了两张圆桌,李秀英和厨房里几个帮忙的婶子把菜一样一样端上桌。
  等到开饭时,女人和辈分小点的自觉去了靠近门口那一桌。
  族里一位大伯却把林秋和王珊叫到靠近神台这一桌,她们母女现在变得有资格和王氏家族里的长辈坐一桌了。
  王修仁也早早地被拉着坐到这一桌,身边就是他爹王宗生。
  席上,族里的老人不断对着王修仁和林秋夸赞,夸他们两口子生了一个光宗耀祖的闺女,夸他们生了这一个闺女顶别人十个儿子。
  就连一直嫌弃王珊是个孙女、嫌弃林秋不肯多生的王宗生也当着一众族老的面,说林秋是个贤惠能干的媳妇,钦点王珊是他最宝贝的孙女。
  林秋只是安静的听着,不时给女儿添点菜。
  等到酒足饭饱之后,等李秀英和几个婶子把桌子收拾干净,又泡好茶送上来,众人终于提起开祠堂祭祖的事情。
  一位年纪最大的伯父脸色潮红的站起来:“今天大家到宗生老弟家里来,就是一起商量一下我们老王家祭祖的事,修仁家的珊珊考上了清华大学,这可是全国最好的大学,必须得告诉祖宗先人。还有就是修谱的事,我们老王家上一次修谱还是八一年的事,离现在都37年了。”
  他说完之后,另外一个伯父也站起来,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也是说祭祖和修谱的事。
  然后就是等众人表态。
  王修仁一家是小辈,轮不到他们插话,他们只需要坐在旁边听着就行了。
  奈何族里这些叔伯太能讲了,一个个长篇大论的,听得王修仁意兴阑珊,林秋母女俩也有点犯瞌睡。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得一个伯伯问:“修仁,你觉得呢?”
  王修仁打起精神,“我没意见,都听各位叔叔伯伯的。不过就是得尽快,珊珊她还得跟着她的老师去外面采风,另外也没必要弄得太张扬,她一个小孩家家的,怕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