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医院西门柏油路的尽头,一群穿戴非常厚实的人正在忙碌。
供应科的保科长,正在替保安队长王强上安全绳,确定安全扣都系好,又用力拉了好几下。
供应科其他科员努力挥动铁铲,尽可能清理尽头覆盖的厚厚沙土,很快就铲了两小堆出来,铲着铲着忽然就有了新发现:
“哎,快看,这是大砖块吧?”
大家立刻围过来,踩了又踩:“唉,还真是。”
这一发现让大家铲得更快更用力了。
半小时后,硬是凭人力铲出了一条向下的砖石阶梯。
王强踩着阶梯下去的同时,还拿把铲子,边下边铲,忽然铲子碰到了什么,哗啦一下,覆盖的厚厚尘砾大片大片滑落。
下一秒,王强就被大家紧急提了上去。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保科长吓得心脏乱动,但穿越就是这么刺激,忽然回来的这一年多时间,老觉得生活有那么一点平淡。
王强随手扯了根树枝,在薄沙上画:“医院可能落在了这个城中心的最高处,刚才沙土崩了一大块,我看到下面不远的地方有个屋顶,还有一段土墙。”
???
“啊?我们医院在什么塔顶?”
“不可能,要多大多结实的塔才能撑得住我们医院?”
王强想了想:“你们把我放下去,我让你们拉再拉。”说完,就背了两把铲子下去,边下边敲边挖,沙土层就像预想的,层层崩裂散落。
“放!”
王强每喊一声,就放下半米。
“放!”
“放!”
王强的声音还在继续,保科长有点慌了:“放多少米了?怎么还不停?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话音未落,勒在大家胳膊腰间的绳子忽然松了,承重全无。
吓得保科长向下面扯着嗓子喊:“王强?强哥!”
没有回答。
这下都急了,纷纷喊:“强哥!”
保科长赶紧掏出手机,刚要拨号才反应过来没信号,气得差点把手机扔了,忽然,别在腰间的对讲机响了:“保哥别慌,我踩在墙头上,没事。”
“真没事?”
对话机的声音很清晰:“你们把绳子全都放下来,我到处看看。”
“行!保持联系。”保科长和科员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偏偏这时,好不容易缓和的风又吹起来。
即使戴着护目镜和口罩,飞舞的灰黄沙尘都让保科长眼前一黑的程度,不夸张,风一大,护目镜很快就蒙一层灰沙,过五分钟就要擦一下,不然什么都看不清。
守在上面的科员也一样,好在是医院,口罩护目镜要什么有什么,不然让他们这样守在外面,估计一小时就被活活呛死了。
等待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尤其下面还有同事在冒险,虽然全院都知道“强哥”的厉害,但这沙尘漫天、沓无人烟的地方太吓人了。
保科长擦了不知道多少次护目镜,被口罩憋得满脸通红,紧张得心砰砰直跳,再看一眼同事们,好吧,都一样,但都两眼放光是怎么回事?
就在他们焦急等待的时候,各科医护们都在努力做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邵院长根据之前的总结经验,把抢救大厅和二楼留观室的病人全都送入病区,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消毒清理工作,准备迎接新病人。
抢救大厅和留观室的清理工作一完成,急诊蒋主任和护士长周洁已经重新排班完毕,大厅和留观各留两个人,其他人抓紧时间休息。
邵院长坐在办公室里,整理人才统计表,喝了一口茶,暗自庆幸院内增添了设备,不然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病人……不敢想。
忽然,对讲机传出器械科荆科长的声音:“邵院长,现在有件棘手的事情。”
“你说。”
“我们医院新风系统和层流室的过滤膜三个月换一次,本来下个月才要换,现在外面风沙吹不停,滤芯和过滤膜消耗很快。”
“一年换四次的过滤膜和滤芯不会准备很多……”
“库存还能撑多久?”
“最多三天,”荆科长急得不行,“本来下一批滤膜滤芯后天就能收到。”谁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
“好,我知道了。”邵院长特别淡然地接话。
对讲机关闭,办公室里静得吓人。
平时习以为常、总是被忽略的事情,总是在失去时才知道珍贵。
医院新风系统有三层过滤,保证医院内空气相对干净;而烧伤病房、手术室和重症监护病房等等层流室,可以减少危重病人感染的机会。
这一切都归功于及时更换的滤芯和滤膜,哪怕像上次一样穿到山青水秀的地方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可这次,偏偏遇到沙尘暴。
也就是说,如果三天内不能开启自净系统,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等科室都将关闭,之后不久,全院就只能呼吸未过滤净化的空气……
到时候,全院各处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就会集体大狂欢,后果不堪设想。
邵院长摘了眼镜,捏了捏鼻梁,深呼吸,然后拿起对讲机联系保科长。
关掉对讲机,邵院长的头隐隐作痛,好消息是医院下面有城墙和屋顶,保安队长艺高人胆大解开绳子自己下去了,坏消息是一个半小时了还没上来还联系不上。
这可怎么办?
再组织一批人下去?还是静静地等?
当然,相对于邵院长,保科长他们对王强有“最强队长”的滤镜,完全不担心。
事情总是一桩接一桩,尤其是让人头大的事。
五分钟后,邵院长接到更抓狂的消息:“消化内科、骨科和呼吸科共七名病人家属偷偷溜出医院,现在下落不明。”
反应是立刻的,邵院长通知各科室关闭病区大门,没有外出手环,一概不得离开。
第3章 送清凉
下午三点,抢救大厅里只剩蒋主任和护士长周洁留守,看着一张张备用床,既期待又忐忑,不知道王强在下面探路怎么样 ,会不会有危险?
实在忍不住,蒋主任拿着对讲机直接联系王强,试了好几次都没接通,倒是接到了邵院长的通知,如果不能在三天内完成系统任务,后果不堪设想。
两个人那个愁啊。
文浩走进抢救大厅:“强哥还没消息吗?要不,我去看看?”
“不用,保科长他们都在等。”蒋主任不同意,文浩所谓的战斗力也就在现代还能唬弄人,放古代也是战五渣。
文浩自从和魏璋在跆拳道馆里过了几招后,对自己的战斗力有了深刻认识,不得不承认面对这种突发状况,王强和魏璋能组个冒险搭档,感叹:“要是魏璋在就好了。”
这家伙文能诗词歌赋还能当译语人,见多识广还战斗力爆表,适应能力超强,在现代过得如鱼得水。
走廊外传来三个响亮的喷嚏声。
周洁有些纳闷,刚接到邵院长通知,各科室严守状态,外面怎么还有人走动?
出人意料的是,剪了利落短发,穿卡通白t沙滩裤运动鞋的魏璋,推了满满一车的奶茶、冰淇淋、慕斯蛋糕,大声道:“夏日炎炎,我来送清凉了,是不是很贴心?”
???
!!!
文浩喜出望外:“你怎么来了?”
魏璋嘿嘿:“带我爸复查,来介绍一下,蛋糕是古丽和小葛警官做的,奶茶冰淇淋是我刚才买的,这辆推车是消过毒的。”
“金老也来了?!”蒋主任大喜过望,“复查得怎么样?”
“唉,别提了,我给这些装车的时候,我爸在门诊大厅等报告,忽然就通知报告出不了。检验科钱主任悄悄告诉我们,医院又穿了。”
“他们有一大堆报告要手工打,反正我们也不急,先等着。”
“我爸说要去老年病房转转,不要我跟,我就来送清凉啦。”魏璋说完喜滋滋,这生活可太有意思了。
面对大半车的“送清凉”,周洁突然伸手:“让我检查一下。”
魏璋立刻举手保证:“我告诉店家不要那些水果,还列了清单,绝对不会再有上一次的事情发生!”
嗯,今年立春特别冷,魏璋送金老来复查,顺便送急诊“春天的第一杯奶茶”,意外拉满了所有禁忌点。
玄学就是这么说不清,道不明。
那天120救护车一共送进抢救大厅66名病人,护士长周洁把备班、休假的医生护士都摇来了。
但急诊只是医院收治链上的第一环,连带的,影像科被急诊病人占领,预约ct、核磁共振的病人统一后延;各病人对应的病区、麻醉科忙上加忙。
从此以后,抢救大厅的大家看到魏璋就喜忧掺半。
周洁仔细检查了一遍,叹气:“这次确实没有,可现在缺病人!”
魏璋无语望天,啊这,谁知道呢?
周洁摆了摆手:“言归正传,强哥去探路了,到现在都没消息,对讲机也不通……我们都有些担心。”
供应科的保科长,正在替保安队长王强上安全绳,确定安全扣都系好,又用力拉了好几下。
供应科其他科员努力挥动铁铲,尽可能清理尽头覆盖的厚厚沙土,很快就铲了两小堆出来,铲着铲着忽然就有了新发现:
“哎,快看,这是大砖块吧?”
大家立刻围过来,踩了又踩:“唉,还真是。”
这一发现让大家铲得更快更用力了。
半小时后,硬是凭人力铲出了一条向下的砖石阶梯。
王强踩着阶梯下去的同时,还拿把铲子,边下边铲,忽然铲子碰到了什么,哗啦一下,覆盖的厚厚尘砾大片大片滑落。
下一秒,王强就被大家紧急提了上去。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保科长吓得心脏乱动,但穿越就是这么刺激,忽然回来的这一年多时间,老觉得生活有那么一点平淡。
王强随手扯了根树枝,在薄沙上画:“医院可能落在了这个城中心的最高处,刚才沙土崩了一大块,我看到下面不远的地方有个屋顶,还有一段土墙。”
???
“啊?我们医院在什么塔顶?”
“不可能,要多大多结实的塔才能撑得住我们医院?”
王强想了想:“你们把我放下去,我让你们拉再拉。”说完,就背了两把铲子下去,边下边敲边挖,沙土层就像预想的,层层崩裂散落。
“放!”
王强每喊一声,就放下半米。
“放!”
“放!”
王强的声音还在继续,保科长有点慌了:“放多少米了?怎么还不停?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话音未落,勒在大家胳膊腰间的绳子忽然松了,承重全无。
吓得保科长向下面扯着嗓子喊:“王强?强哥!”
没有回答。
这下都急了,纷纷喊:“强哥!”
保科长赶紧掏出手机,刚要拨号才反应过来没信号,气得差点把手机扔了,忽然,别在腰间的对讲机响了:“保哥别慌,我踩在墙头上,没事。”
“真没事?”
对话机的声音很清晰:“你们把绳子全都放下来,我到处看看。”
“行!保持联系。”保科长和科员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偏偏这时,好不容易缓和的风又吹起来。
即使戴着护目镜和口罩,飞舞的灰黄沙尘都让保科长眼前一黑的程度,不夸张,风一大,护目镜很快就蒙一层灰沙,过五分钟就要擦一下,不然什么都看不清。
守在上面的科员也一样,好在是医院,口罩护目镜要什么有什么,不然让他们这样守在外面,估计一小时就被活活呛死了。
等待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尤其下面还有同事在冒险,虽然全院都知道“强哥”的厉害,但这沙尘漫天、沓无人烟的地方太吓人了。
保科长擦了不知道多少次护目镜,被口罩憋得满脸通红,紧张得心砰砰直跳,再看一眼同事们,好吧,都一样,但都两眼放光是怎么回事?
就在他们焦急等待的时候,各科医护们都在努力做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邵院长根据之前的总结经验,把抢救大厅和二楼留观室的病人全都送入病区,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消毒清理工作,准备迎接新病人。
抢救大厅和留观室的清理工作一完成,急诊蒋主任和护士长周洁已经重新排班完毕,大厅和留观各留两个人,其他人抓紧时间休息。
邵院长坐在办公室里,整理人才统计表,喝了一口茶,暗自庆幸院内增添了设备,不然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病人……不敢想。
忽然,对讲机传出器械科荆科长的声音:“邵院长,现在有件棘手的事情。”
“你说。”
“我们医院新风系统和层流室的过滤膜三个月换一次,本来下个月才要换,现在外面风沙吹不停,滤芯和过滤膜消耗很快。”
“一年换四次的过滤膜和滤芯不会准备很多……”
“库存还能撑多久?”
“最多三天,”荆科长急得不行,“本来下一批滤膜滤芯后天就能收到。”谁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
“好,我知道了。”邵院长特别淡然地接话。
对讲机关闭,办公室里静得吓人。
平时习以为常、总是被忽略的事情,总是在失去时才知道珍贵。
医院新风系统有三层过滤,保证医院内空气相对干净;而烧伤病房、手术室和重症监护病房等等层流室,可以减少危重病人感染的机会。
这一切都归功于及时更换的滤芯和滤膜,哪怕像上次一样穿到山青水秀的地方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可这次,偏偏遇到沙尘暴。
也就是说,如果三天内不能开启自净系统,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等科室都将关闭,之后不久,全院就只能呼吸未过滤净化的空气……
到时候,全院各处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就会集体大狂欢,后果不堪设想。
邵院长摘了眼镜,捏了捏鼻梁,深呼吸,然后拿起对讲机联系保科长。
关掉对讲机,邵院长的头隐隐作痛,好消息是医院下面有城墙和屋顶,保安队长艺高人胆大解开绳子自己下去了,坏消息是一个半小时了还没上来还联系不上。
这可怎么办?
再组织一批人下去?还是静静地等?
当然,相对于邵院长,保科长他们对王强有“最强队长”的滤镜,完全不担心。
事情总是一桩接一桩,尤其是让人头大的事。
五分钟后,邵院长接到更抓狂的消息:“消化内科、骨科和呼吸科共七名病人家属偷偷溜出医院,现在下落不明。”
反应是立刻的,邵院长通知各科室关闭病区大门,没有外出手环,一概不得离开。
第3章 送清凉
下午三点,抢救大厅里只剩蒋主任和护士长周洁留守,看着一张张备用床,既期待又忐忑,不知道王强在下面探路怎么样 ,会不会有危险?
实在忍不住,蒋主任拿着对讲机直接联系王强,试了好几次都没接通,倒是接到了邵院长的通知,如果不能在三天内完成系统任务,后果不堪设想。
两个人那个愁啊。
文浩走进抢救大厅:“强哥还没消息吗?要不,我去看看?”
“不用,保科长他们都在等。”蒋主任不同意,文浩所谓的战斗力也就在现代还能唬弄人,放古代也是战五渣。
文浩自从和魏璋在跆拳道馆里过了几招后,对自己的战斗力有了深刻认识,不得不承认面对这种突发状况,王强和魏璋能组个冒险搭档,感叹:“要是魏璋在就好了。”
这家伙文能诗词歌赋还能当译语人,见多识广还战斗力爆表,适应能力超强,在现代过得如鱼得水。
走廊外传来三个响亮的喷嚏声。
周洁有些纳闷,刚接到邵院长通知,各科室严守状态,外面怎么还有人走动?
出人意料的是,剪了利落短发,穿卡通白t沙滩裤运动鞋的魏璋,推了满满一车的奶茶、冰淇淋、慕斯蛋糕,大声道:“夏日炎炎,我来送清凉了,是不是很贴心?”
???
!!!
文浩喜出望外:“你怎么来了?”
魏璋嘿嘿:“带我爸复查,来介绍一下,蛋糕是古丽和小葛警官做的,奶茶冰淇淋是我刚才买的,这辆推车是消过毒的。”
“金老也来了?!”蒋主任大喜过望,“复查得怎么样?”
“唉,别提了,我给这些装车的时候,我爸在门诊大厅等报告,忽然就通知报告出不了。检验科钱主任悄悄告诉我们,医院又穿了。”
“他们有一大堆报告要手工打,反正我们也不急,先等着。”
“我爸说要去老年病房转转,不要我跟,我就来送清凉啦。”魏璋说完喜滋滋,这生活可太有意思了。
面对大半车的“送清凉”,周洁突然伸手:“让我检查一下。”
魏璋立刻举手保证:“我告诉店家不要那些水果,还列了清单,绝对不会再有上一次的事情发生!”
嗯,今年立春特别冷,魏璋送金老来复查,顺便送急诊“春天的第一杯奶茶”,意外拉满了所有禁忌点。
玄学就是这么说不清,道不明。
那天120救护车一共送进抢救大厅66名病人,护士长周洁把备班、休假的医生护士都摇来了。
但急诊只是医院收治链上的第一环,连带的,影像科被急诊病人占领,预约ct、核磁共振的病人统一后延;各病人对应的病区、麻醉科忙上加忙。
从此以后,抢救大厅的大家看到魏璋就喜忧掺半。
周洁仔细检查了一遍,叹气:“这次确实没有,可现在缺病人!”
魏璋无语望天,啊这,谁知道呢?
周洁摆了摆手:“言归正传,强哥去探路了,到现在都没消息,对讲机也不通……我们都有些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