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他此番受伤,也不知欠下了沈宣多少人情。说好了之后报答,如今倒不知怎么偿还的清了!
沈宣拿上一把镰刀,背着背篓走出门,瞧着就是一副上山打柴的模样。
他之前每日都会山上打柴,王家人早就习惯了。
不过这几日沈宣上山,却并不是去捡柴禾,而是偷偷去山上赚钱的。
只见沈宣走到一条无人的小溪边,便蹲下身子在溪边的草丛与石头上翻找起来。
这些溪流附近的地方都长有螺蛳,特别是现在刚刚快要入秋,正是螺蛳最肥美的时候。
螺蛳这种东西,肉少味儿腥,需要用重口味的调料烹调。
调料价高,村里人舍不得多用,做出的螺蛳不好吃,因此也没什么人会特地来溪边捡螺蛳吃。
不过村里人不爱吃,不代表城里有钱的老爷们不爱吃。
沈宣小的时候,沈国公府里宴请客人,也是会准备酿螺蛳这道菜的。
城里的酒楼里,炒螺蛳更是一道出名的下酒菜,一道可以卖得上二十文钱,与猪肉也差不多价格了。
不一会儿,沈宣见背篓装的差不多满了,便在背篓里装了一些水,再拿几片叶子盖住螺蛳,朝着山下的官道走去。
沈宣穿越过来的第二日,便发现官道上经常会有城里酒楼下来的采买。
从村里进城,若是徒步需要走整整一天。但这些采买都是驾着马车,在村庄中往来收菜就十分方便。
因此官道边经常也会有一些机灵的农户,将山里打的野鸡野兔或是蔬菜拿出来卖。采买直接在路边就收了,也比去村子里一户户问更加方便。
发现了这个门道以后,沈宣就每日摸了螺蛳拿到官道上卖。
这些螺蛳送去酒楼,少说也能出十道菜。沈宣也不贪心,以一百文一篓的价格就便宜卖了。
那些采买见收回去的螺蛳卖得不错,利润也颇丰,这几日便每日都有人过来收。
沈宣在路边等了一会儿,果然就有酒楼的采买马车靠边停下,问他将那一篓螺蛳全都买下了。
沈宣拿到钱后,便掏出一块布包好放进了袖袋。
袖袋里装着他这几日穿越以后赚得的全部收入。除开他买柴花用掉的,一共还剩二百九十多文,沉甸甸的。
沈宣揣着这些钱,走到官道旁一个卖柴的农户那里,花两文买下了一捆柴禾。
这几日他每天都会买上一捆柴回家,也免得被王家人看出端倪。
背上柴后,他想了想,又找到一个卖野鸡的猎户,咬咬牙花二十文买下了一只野鸡和一窝鸟蛋。
林叶伤的那么重,不吃些营养的怕是不行。沈宣虽然心疼,但活人还是比钱重要,这钱花了也就花了。
沈宣最后又花十文钱买了一袋玉米面,才和往常一样回了沈家。
他先去茅草屋后面的稻草堆里把吃的藏好,然后才将柴禾背到厨房后面摆好。
“马上要入秋了,记得每日多打些柴禾。”大房李氏点了点角落的柴堆,对沈宣说道。
沈宣点点头,装出一副似懂非懂的迷茫神色。李氏看他那样,便不耐烦的摆摆手道:“吃午饭去吧”。
她心想沈宣这么傻,也不知他到底听懂了没有。
沈宣这时才回到厨房,果然王家人已经吃过了午饭。这次倒是给他留了一碗菜粥,瞧着没甚油水,但也勉强能饱腹,
沈宣把那碗菜粥分成两碗,一口气喝了一碗,剩下的准备带回去给林叶喝。
第4章
沈宣回到屋后,从稻草堆里摸出那只野鸡。
他在外面就早将这野鸡给拔了毛洗好了,现在抹了盐巴,用稻叶包好后。就用泥巴裹住埋在了草木灰里。
草木灰上沈宣还是用枯枝升起一堆火。他倒了一些井水在煎药的罐子里,放在火堆上烧。
过了一会儿,药罐里的水沸腾起来,药煎好了。沈宣把药倒进空碗里,再将底下的野鸡挖出来,砸开外面的泥土。
里面稻叶混合着鸡肉的清香扑面而来。沈宣怕被人闻到了,连忙用稻草包了起来。
接着才端着一碗菜粥和草药一起走进房中。
“饿了吧,吃午饭了。”沈宣出去的有些久了,时辰已经过了午时。
薛凤麟知道他事情很多,虽然肚子饿了很久,但自是不可能有什么怨言。
此时他不过是一个被沈宣救助的陌生人,沈宣肯照顾他,给他一口吃喝,就已经十分心善。
薛凤麟虽然贵为世子,但也不是那等不通人情之人。相反的,他在侯府见多了人情世故,在此道上颇为老练。
沈宣打开稻叶,从里面撕了一只鸡腿递给薛凤麟道:“林叶,我弄了一只野鸡,给你补补,你先吃着。”
薛凤麟愣住,以为沈宣特地去山上抓的野鸡。想了想后,他又把鸡腿递还给沈宣道:“累了一天了,还是你吃鸡腿吧。”
沈宣见状笑道:“这不还有一只腿么?”说着便扯下另一只腿吃了,把这只塞到薛凤麟碗里。
林叶倒是个知道感恩的,沈宣心中想到。
他救人虽然只为良心不求回报,但对方知道感恩,总比忘恩负义要好。
难得吃上了一回肉,沈宣也没客气,狼吞虎咽的就吃掉了半只鸡。
待薛凤麟也吃完以后,沈宣才把碗筷全都收拾了。只是吃剩的鸡骨架却没丢,他还留着有用。
沈宣拿着一只旧竹篓又出了门,这竹篓口小肚大,是村民们用来抓河鱼的。
大多数村民都会去水流湍急且较深的地方抓鱼,沈宣却反其道行之,拿着竹篓去了一弯平静的小河沟附近。
这河沟不深,平日里就没什么鱼,因此此时也没有其他人。
沈宣把鸡骨架放进竹篓里,扔进河沟里。不一会儿,鸡骨架的腥味就从竹篓的缝隙间飘散到了水里。
沈宣在河沟边四处逛逛,找到了几颗野茭白。挖好茭白后,就去把竹篓收了上来。
不过半个多时辰,竹篓里就已经装满了活蹦乱跳的河虾。
因为有了鸡骨架的引诱,这一次捕到的河虾格外多。
沈宣满意颠了颠竹篓,提着河虾回了茅草屋。
傍晚,在厨房里烧完了火后,沈宣提着一张杂粮饼子回来了。
一张杂粮饼子,若是沈宣一个人吃便罢了,两个人吃自是不够。
于是他便把药罐洗了,将水烧开。又把茭白和河虾扔进去一起烧,煮了一锅河虾汤。
这次沈宣抓到的河虾实在是多,便是光吃虾肉两人都吃圆了肚皮。
待美美吃完晚饭,收拾好了碗筷,沈宣才看着薛凤麟的腿说道:“林叶,你这只脚踝,好像是消肿了一些。看来是草药起了一些作用。”
薛凤麟低头一看,脚踝上之前绑着的止血布条已经松了。
沈宣将布条解开一看,果然,之前紫胀可怕的伤口已经合拢。那里的皮肤颜色也没有之前那么黑了。
虽说林叶的身上还是浮肿着,但整体也都在好转。且他的体温今天下午已经正常了,想来性命已是无忧。再恢复一段时间,就能正常下床行走了。
“也不知你是哪里人?”沈宣帮薛凤麟重新绑好伤口后问道:“你出来外面行走,这么长时间没有回家,家里人怕是要担心死了。”
“你不若给他们报个信,也好让他们早些过来接你。”
沈宣这一问,倒是戳到了薛凤麟的痛处。
他瞬间沉默下来,有些嘲讽的勾了勾嘴角,却没有说话。
只想到自己出事了这么久,怕是父亲压根都不知道。
薛老侯爷一向与他不够亲厚,反倒是对白氏所出的弟弟薛凤鲤更加溺爱。
为了在侯府立足,薛凤麟处处争强,什么都要做到最好。
薛凤鲤做到十分,他就要比对方还要多一分,否则压根就入不了薛侯爷的眼。
只是这般做派,又惹到了白氏。只怪他处处都要压了亲儿子一头,更是把他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若是白氏知晓了他在此处,必定还要派人来杀他!
沈宣见薛凤麟神色有异,便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他又一思量,若是别人,怕是早就托自己去寻找家人了。林叶到现在都没提过家中之事,定是与家里关系不好。
此间人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沈宣自己也有不少秘密。
他以己推人,心想林叶若不愿回家,自己又何必逼他。于是便略过此事不提,只话锋一转,对他说道:“左右我这里也住得下,你若是不嫌弃,那便等身子大好了再回去。”
薛凤麟闻言目光微闪,看向沈宣道:“你不嫌弃我白吃白喝你的?”
“你不是说好了以后必定报答我么?”沈宣玩笑道:“怎么会白吃白喝?”
他笑着低下头,脸庞被昏暗的灯光下映出一片金色,一双眼睛倒被衬的水汪汪的。
薛凤麟心中又是一跳,脑中竟接连闪过了许多狐妖报恩,女鬼路遇书生以身相许的狗血桥段。
沈宣拿上一把镰刀,背着背篓走出门,瞧着就是一副上山打柴的模样。
他之前每日都会山上打柴,王家人早就习惯了。
不过这几日沈宣上山,却并不是去捡柴禾,而是偷偷去山上赚钱的。
只见沈宣走到一条无人的小溪边,便蹲下身子在溪边的草丛与石头上翻找起来。
这些溪流附近的地方都长有螺蛳,特别是现在刚刚快要入秋,正是螺蛳最肥美的时候。
螺蛳这种东西,肉少味儿腥,需要用重口味的调料烹调。
调料价高,村里人舍不得多用,做出的螺蛳不好吃,因此也没什么人会特地来溪边捡螺蛳吃。
不过村里人不爱吃,不代表城里有钱的老爷们不爱吃。
沈宣小的时候,沈国公府里宴请客人,也是会准备酿螺蛳这道菜的。
城里的酒楼里,炒螺蛳更是一道出名的下酒菜,一道可以卖得上二十文钱,与猪肉也差不多价格了。
不一会儿,沈宣见背篓装的差不多满了,便在背篓里装了一些水,再拿几片叶子盖住螺蛳,朝着山下的官道走去。
沈宣穿越过来的第二日,便发现官道上经常会有城里酒楼下来的采买。
从村里进城,若是徒步需要走整整一天。但这些采买都是驾着马车,在村庄中往来收菜就十分方便。
因此官道边经常也会有一些机灵的农户,将山里打的野鸡野兔或是蔬菜拿出来卖。采买直接在路边就收了,也比去村子里一户户问更加方便。
发现了这个门道以后,沈宣就每日摸了螺蛳拿到官道上卖。
这些螺蛳送去酒楼,少说也能出十道菜。沈宣也不贪心,以一百文一篓的价格就便宜卖了。
那些采买见收回去的螺蛳卖得不错,利润也颇丰,这几日便每日都有人过来收。
沈宣在路边等了一会儿,果然就有酒楼的采买马车靠边停下,问他将那一篓螺蛳全都买下了。
沈宣拿到钱后,便掏出一块布包好放进了袖袋。
袖袋里装着他这几日穿越以后赚得的全部收入。除开他买柴花用掉的,一共还剩二百九十多文,沉甸甸的。
沈宣揣着这些钱,走到官道旁一个卖柴的农户那里,花两文买下了一捆柴禾。
这几日他每天都会买上一捆柴回家,也免得被王家人看出端倪。
背上柴后,他想了想,又找到一个卖野鸡的猎户,咬咬牙花二十文买下了一只野鸡和一窝鸟蛋。
林叶伤的那么重,不吃些营养的怕是不行。沈宣虽然心疼,但活人还是比钱重要,这钱花了也就花了。
沈宣最后又花十文钱买了一袋玉米面,才和往常一样回了沈家。
他先去茅草屋后面的稻草堆里把吃的藏好,然后才将柴禾背到厨房后面摆好。
“马上要入秋了,记得每日多打些柴禾。”大房李氏点了点角落的柴堆,对沈宣说道。
沈宣点点头,装出一副似懂非懂的迷茫神色。李氏看他那样,便不耐烦的摆摆手道:“吃午饭去吧”。
她心想沈宣这么傻,也不知他到底听懂了没有。
沈宣这时才回到厨房,果然王家人已经吃过了午饭。这次倒是给他留了一碗菜粥,瞧着没甚油水,但也勉强能饱腹,
沈宣把那碗菜粥分成两碗,一口气喝了一碗,剩下的准备带回去给林叶喝。
第4章
沈宣回到屋后,从稻草堆里摸出那只野鸡。
他在外面就早将这野鸡给拔了毛洗好了,现在抹了盐巴,用稻叶包好后。就用泥巴裹住埋在了草木灰里。
草木灰上沈宣还是用枯枝升起一堆火。他倒了一些井水在煎药的罐子里,放在火堆上烧。
过了一会儿,药罐里的水沸腾起来,药煎好了。沈宣把药倒进空碗里,再将底下的野鸡挖出来,砸开外面的泥土。
里面稻叶混合着鸡肉的清香扑面而来。沈宣怕被人闻到了,连忙用稻草包了起来。
接着才端着一碗菜粥和草药一起走进房中。
“饿了吧,吃午饭了。”沈宣出去的有些久了,时辰已经过了午时。
薛凤麟知道他事情很多,虽然肚子饿了很久,但自是不可能有什么怨言。
此时他不过是一个被沈宣救助的陌生人,沈宣肯照顾他,给他一口吃喝,就已经十分心善。
薛凤麟虽然贵为世子,但也不是那等不通人情之人。相反的,他在侯府见多了人情世故,在此道上颇为老练。
沈宣打开稻叶,从里面撕了一只鸡腿递给薛凤麟道:“林叶,我弄了一只野鸡,给你补补,你先吃着。”
薛凤麟愣住,以为沈宣特地去山上抓的野鸡。想了想后,他又把鸡腿递还给沈宣道:“累了一天了,还是你吃鸡腿吧。”
沈宣见状笑道:“这不还有一只腿么?”说着便扯下另一只腿吃了,把这只塞到薛凤麟碗里。
林叶倒是个知道感恩的,沈宣心中想到。
他救人虽然只为良心不求回报,但对方知道感恩,总比忘恩负义要好。
难得吃上了一回肉,沈宣也没客气,狼吞虎咽的就吃掉了半只鸡。
待薛凤麟也吃完以后,沈宣才把碗筷全都收拾了。只是吃剩的鸡骨架却没丢,他还留着有用。
沈宣拿着一只旧竹篓又出了门,这竹篓口小肚大,是村民们用来抓河鱼的。
大多数村民都会去水流湍急且较深的地方抓鱼,沈宣却反其道行之,拿着竹篓去了一弯平静的小河沟附近。
这河沟不深,平日里就没什么鱼,因此此时也没有其他人。
沈宣把鸡骨架放进竹篓里,扔进河沟里。不一会儿,鸡骨架的腥味就从竹篓的缝隙间飘散到了水里。
沈宣在河沟边四处逛逛,找到了几颗野茭白。挖好茭白后,就去把竹篓收了上来。
不过半个多时辰,竹篓里就已经装满了活蹦乱跳的河虾。
因为有了鸡骨架的引诱,这一次捕到的河虾格外多。
沈宣满意颠了颠竹篓,提着河虾回了茅草屋。
傍晚,在厨房里烧完了火后,沈宣提着一张杂粮饼子回来了。
一张杂粮饼子,若是沈宣一个人吃便罢了,两个人吃自是不够。
于是他便把药罐洗了,将水烧开。又把茭白和河虾扔进去一起烧,煮了一锅河虾汤。
这次沈宣抓到的河虾实在是多,便是光吃虾肉两人都吃圆了肚皮。
待美美吃完晚饭,收拾好了碗筷,沈宣才看着薛凤麟的腿说道:“林叶,你这只脚踝,好像是消肿了一些。看来是草药起了一些作用。”
薛凤麟低头一看,脚踝上之前绑着的止血布条已经松了。
沈宣将布条解开一看,果然,之前紫胀可怕的伤口已经合拢。那里的皮肤颜色也没有之前那么黑了。
虽说林叶的身上还是浮肿着,但整体也都在好转。且他的体温今天下午已经正常了,想来性命已是无忧。再恢复一段时间,就能正常下床行走了。
“也不知你是哪里人?”沈宣帮薛凤麟重新绑好伤口后问道:“你出来外面行走,这么长时间没有回家,家里人怕是要担心死了。”
“你不若给他们报个信,也好让他们早些过来接你。”
沈宣这一问,倒是戳到了薛凤麟的痛处。
他瞬间沉默下来,有些嘲讽的勾了勾嘴角,却没有说话。
只想到自己出事了这么久,怕是父亲压根都不知道。
薛老侯爷一向与他不够亲厚,反倒是对白氏所出的弟弟薛凤鲤更加溺爱。
为了在侯府立足,薛凤麟处处争强,什么都要做到最好。
薛凤鲤做到十分,他就要比对方还要多一分,否则压根就入不了薛侯爷的眼。
只是这般做派,又惹到了白氏。只怪他处处都要压了亲儿子一头,更是把他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若是白氏知晓了他在此处,必定还要派人来杀他!
沈宣见薛凤麟神色有异,便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他又一思量,若是别人,怕是早就托自己去寻找家人了。林叶到现在都没提过家中之事,定是与家里关系不好。
此间人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沈宣自己也有不少秘密。
他以己推人,心想林叶若不愿回家,自己又何必逼他。于是便略过此事不提,只话锋一转,对他说道:“左右我这里也住得下,你若是不嫌弃,那便等身子大好了再回去。”
薛凤麟闻言目光微闪,看向沈宣道:“你不嫌弃我白吃白喝你的?”
“你不是说好了以后必定报答我么?”沈宣玩笑道:“怎么会白吃白喝?”
他笑着低下头,脸庞被昏暗的灯光下映出一片金色,一双眼睛倒被衬的水汪汪的。
薛凤麟心中又是一跳,脑中竟接连闪过了许多狐妖报恩,女鬼路遇书生以身相许的狗血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