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行,成了的话我把你微信推他,让他把钱转你。”
“给你就行。”樊青说,“算下个月的房租。”
“说了不收你的。”男人对上樊青眼睛,有点无奈。“不攒钱了啊。”
“暑假人多,生意好。”
“口气挺大。”对方笑着说:“刚考完几天啊,生活费是不是挣够了。”
“还差点。”樊青揉揉狗,上楼进屋。
房间是单间,有点小,但够他一个人住了。樊青洗漱完躺在床上回消息,明天有人去峡谷徒步,找他做向导。
樊青定了出发时间,又连发了好几条注意事项,等一切敲定才放下手机。
时间已经不算早了,但樊青有点睡不着,脑子里又过了一遍明天需要注意的细节。
想着想着又想到了今晚遇见的那个男人。
他停车时还以为对方迷路了,毕竟天黑还在国道走的人挺少见。车灯下,对方个子很高,头发在脑后扎成一个小啾,挺露出没什么表情的一张脸。皮肤很白,能看出是外地人。
平心而论,对方长得挺不错,第一眼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但是后来他一直不说话的时候,樊青已经有点不耐烦了,态度不算好。
不仅不好,还问人家能不能说话。
樊青叹了口气,感觉自己有点睡不着了。
作者有话说:
ps:柏明川不是前夫哥(哇哦,悬疑起来了)
第4章
雨淅淅沥沥下到了半夜,第二天又是一个晴天。
可能是夜雨的凉气还没过,又或者是这里海拔有些高,太阳照在身上并不太热,暖洋洋的很舒服。院子里铺的是青石板,被雨一冲又被太阳一晒,显得格外的透亮。院墙上的三角梅开得挺热闹。
院子中央的大青树底下放了小小一套竹桌竹椅,桌子上压了块厚厚的玻璃。茶室的木桌子上有个养生小茶壶,栾也烧了壶热水,坐在院子里慢吞吞地喝。
洗完澡睡了一觉,又喝了些水。栾也现在勉强能发出几个字音,就是嘶哑得有点不忍细听。
木阿奶背着竹背篓从外面进来,栾也先冲她点了个头打招呼。
“起这么早啊。”阿奶说。
这时候已经快要到下午一点钟,栾也没揣摩出来这句话是问候还是嘲讽。对方已经接着宣布:“中午煮米线吃,你能吃米线吧。”
栾也点点头,酝酿了几秒,尝试发声:“能吃。”
“哎哟!昨天还好好的!”对方扬起眉毛,有些不可思议。“怎么搞成这样子哦。”
栾也心说,那是你没看见昨晚我说不出话被人当哑巴爱心助残的时候。
但这段话实在是太复杂了,现在的嗓子条件他说不出口,只能冲人笑了一下。
木阿奶把背篓放在厨房门口,又问:“发不发烧,流不流鼻涕?”
瘦瘦小小一老太太,嗓门还挺大,栾也摇摇头。
木阿奶伸手在他额头上搭了一下,又飞快拿开,速度快得栾也都没反应过来。
“光嗓子的毛病,好治。”她迅速下了诊断。“下午我去玉花家要几片枇杷叶来煮水,你把它喝掉。晚上蒸个梨子。”
栾也愣住了半晌:“……哦。”
“那臊子不能做辣的了。”
木阿奶把马褂袖子挽起来,风风火火往厨房里走,语气非常理所当然。
“吃酸菜肉沫的。”
厨房里锅碗瓢盆开始咣咣作响,栾也好半天才回过神。
这么多年栾也为了拍照去过很多地方,也见过不少人——防备的,友好的,善良的,冷漠的。
但是木阿奶不太能用上面任何一种概括,她应该是……自然。
就是那种小学时中午放学回家,外婆已经给你做好了饭,催你赶紧吃下午别迟到,走之前又在书包里塞了一块钱让你买冰棍那种自然。
但因为栾也已经太久没有接触过这种自然感,一下子不知道做什么反应合适。
厨房的窗户对着小院,酸菜肉沫的香气传出来,栾也突然感觉饿了。
他又低头喝了口热水,背后“哐嘡”一声,有人开门。
栾也回头,自己楼下那间房的门开了,有人汲着拖鞋往外走,穿了套背心裤衩,头发染得金灿灿的。在太阳底下有点晃眼睛。
那人明显还没睡醒,看到院子里的栾也时脚步顿了一下,反应了两秒才走过来:“你……”
“刚搬来的,你楼上!”木阿奶在窗口接了一句。
“哦!”金头发明显热情了起来,嗓门洪亮地回应了一声,拉过一把椅子坐在栾也旁边。
“终于又有人来了。你来旅居啊,什么时候到的,昨天我出门的时候楼上还空着呢。”
栾也喝了口水顺顺嗓子,答:“昨天。”
“难怪,昨天我上班,回来的时候你们都睡了。”对方立刻接话。“你从哪过来的,打算待多久啊。我从山东来的,淄博你知道吗,就前段时间烧烤特别火那个地方。你下次旅游可以去试试。”
“……”栾也点点头,“行。”
“我叫乔飞白,你叫我小乔就行,这的人都这么叫我。”金头发——乔飞白笑得挺灿烂。“就那个游戏里的小乔,我可厉害了,国标。你打游戏吗,打的话我带你。诶,你叫什么?”
栾也:“……”
栾也光听他说话嗓子又开始疼了,只能在对方山路十八弯的聊天里挑有重点的回应:“栾也。”
乔飞白“哦”了一声“我今年二十二,你哪年的呀,看起来应该和我差不多大。”
栾也又喝了一口水:“我二十八。”
乔飞白点点头,非常自然的接话:“也哥。”
栾也:“……”
木阿奶救世主似的端着两海碗米线出来,往两人面前一放。
“你别问了,他嗓子坏了。”
乔飞白眼睛瞪得像只猫:“嗓子怎么了?病了?我有药啊,吃完饭拿给你。什么治嗓子的药我都有,我还有胖大海呢。”
栾也看他一眼,木阿奶接话:“他酒吧唱歌的。有时候也在村中央戏台旁边卖唱。”
“那不叫卖唱。”乔飞白鼻子一皱,指正,“街头艺术。”
“刚来的时候也老把嗓子唱哑。”木阿奶不理他,“我也给他吃枇杷水和梨子,管用。”
乔飞白疯狂点头佐证,扭过头又看向栾也。
“你刚来还没逛过这儿吧。这比景区那几个古镇小,但有意思的店挺多的,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待一天。我唱歌的店就在村西边,一三五六七上班,你来我请你喝酒——嗓子好了以后。”
栾也笑了一下。
乔飞白挑起米线吹了吹,嘴上还没停:“村里逛完了还可以找个靠谱点的向导进山玩,风景特别好。”
栾也点点头:“行。”
虽然说要出门逛一逛,但刚开始那几天,栾也依旧没出门。
他每天睡到中午起来吃饭,吃完饭木阿奶会把枇杷叶给他煮上再出门。栾也待在院子或者茶室里,一喝就是一下午。
等晚上八九点,又等着木阿奶蒸梨子。本地的梨,长得挺丑,就着蜂蜜蒸挺甜。
就这么吃了三天,加上乔飞白给的药,嗓子终于恢复正常。又在房间躺了两天,栾也终于决定出门逛逛。
或许是因为白天,加上车子不好开进村,路上的人比他那天晚上出门找超市时多一些。有条溪流一路沿着道路旁的排水沟顺流而下,曲曲折折穿过整个村子。水很清澈,栾也碰了一下,冷冰冰的,估计是山上融化的雪水。
顺着水流走了一会儿,他才发现村子虽然不大,但巷道小路挺复杂。村子里虽然没有大型超市,但店挺多。除了客栈,最多的居然是咖啡馆。装修看起来都挺有特色,毫无例外都对着雪山的方向,挺多游客坐在窗台前面打卡。
斜对面那家叫来福咖啡,栾也愣了一下,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一下子没想起来在哪听过。
他推门进去,门口挂着一串铜制小铃铛,推门时清脆作响。
吧台后的男人有点胖,抬起头笑得一团和气。
“看看喝点什么?”
栾也选一杯拿铁,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
咖啡店窗户很大,阳光投射进来,很舒服。外面人群三三两两走过。巷口有穿着民族服饰的老奶奶在卖纪念品。
有只拉布拉多趴在街边晒太阳,路过的游客正在喂它吃烤肠。
栾也愣了一下,觉得这只狗也似曾相识。
这个品种都长这个体型吗?
老板把咖啡放在他桌上,走到门口吼了一声:“来福!”
烤肠还没吃完的狗胖成这样还挺灵活,立刻弹射起来,往咖啡店狂奔。
栾也:“……”
行,现在想起来了。
老板一脚把狗踹进店里,转头对喂东西游客笑着解释:“它减肥呢,太胖了。”
来福夹着尾巴进了咖啡馆,转头看见栾也,立刻跑到他身边打转。栾也摸了它两下,问:“这狗是你的啊。”
“给你就行。”樊青说,“算下个月的房租。”
“说了不收你的。”男人对上樊青眼睛,有点无奈。“不攒钱了啊。”
“暑假人多,生意好。”
“口气挺大。”对方笑着说:“刚考完几天啊,生活费是不是挣够了。”
“还差点。”樊青揉揉狗,上楼进屋。
房间是单间,有点小,但够他一个人住了。樊青洗漱完躺在床上回消息,明天有人去峡谷徒步,找他做向导。
樊青定了出发时间,又连发了好几条注意事项,等一切敲定才放下手机。
时间已经不算早了,但樊青有点睡不着,脑子里又过了一遍明天需要注意的细节。
想着想着又想到了今晚遇见的那个男人。
他停车时还以为对方迷路了,毕竟天黑还在国道走的人挺少见。车灯下,对方个子很高,头发在脑后扎成一个小啾,挺露出没什么表情的一张脸。皮肤很白,能看出是外地人。
平心而论,对方长得挺不错,第一眼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但是后来他一直不说话的时候,樊青已经有点不耐烦了,态度不算好。
不仅不好,还问人家能不能说话。
樊青叹了口气,感觉自己有点睡不着了。
作者有话说:
ps:柏明川不是前夫哥(哇哦,悬疑起来了)
第4章
雨淅淅沥沥下到了半夜,第二天又是一个晴天。
可能是夜雨的凉气还没过,又或者是这里海拔有些高,太阳照在身上并不太热,暖洋洋的很舒服。院子里铺的是青石板,被雨一冲又被太阳一晒,显得格外的透亮。院墙上的三角梅开得挺热闹。
院子中央的大青树底下放了小小一套竹桌竹椅,桌子上压了块厚厚的玻璃。茶室的木桌子上有个养生小茶壶,栾也烧了壶热水,坐在院子里慢吞吞地喝。
洗完澡睡了一觉,又喝了些水。栾也现在勉强能发出几个字音,就是嘶哑得有点不忍细听。
木阿奶背着竹背篓从外面进来,栾也先冲她点了个头打招呼。
“起这么早啊。”阿奶说。
这时候已经快要到下午一点钟,栾也没揣摩出来这句话是问候还是嘲讽。对方已经接着宣布:“中午煮米线吃,你能吃米线吧。”
栾也点点头,酝酿了几秒,尝试发声:“能吃。”
“哎哟!昨天还好好的!”对方扬起眉毛,有些不可思议。“怎么搞成这样子哦。”
栾也心说,那是你没看见昨晚我说不出话被人当哑巴爱心助残的时候。
但这段话实在是太复杂了,现在的嗓子条件他说不出口,只能冲人笑了一下。
木阿奶把背篓放在厨房门口,又问:“发不发烧,流不流鼻涕?”
瘦瘦小小一老太太,嗓门还挺大,栾也摇摇头。
木阿奶伸手在他额头上搭了一下,又飞快拿开,速度快得栾也都没反应过来。
“光嗓子的毛病,好治。”她迅速下了诊断。“下午我去玉花家要几片枇杷叶来煮水,你把它喝掉。晚上蒸个梨子。”
栾也愣住了半晌:“……哦。”
“那臊子不能做辣的了。”
木阿奶把马褂袖子挽起来,风风火火往厨房里走,语气非常理所当然。
“吃酸菜肉沫的。”
厨房里锅碗瓢盆开始咣咣作响,栾也好半天才回过神。
这么多年栾也为了拍照去过很多地方,也见过不少人——防备的,友好的,善良的,冷漠的。
但是木阿奶不太能用上面任何一种概括,她应该是……自然。
就是那种小学时中午放学回家,外婆已经给你做好了饭,催你赶紧吃下午别迟到,走之前又在书包里塞了一块钱让你买冰棍那种自然。
但因为栾也已经太久没有接触过这种自然感,一下子不知道做什么反应合适。
厨房的窗户对着小院,酸菜肉沫的香气传出来,栾也突然感觉饿了。
他又低头喝了口热水,背后“哐嘡”一声,有人开门。
栾也回头,自己楼下那间房的门开了,有人汲着拖鞋往外走,穿了套背心裤衩,头发染得金灿灿的。在太阳底下有点晃眼睛。
那人明显还没睡醒,看到院子里的栾也时脚步顿了一下,反应了两秒才走过来:“你……”
“刚搬来的,你楼上!”木阿奶在窗口接了一句。
“哦!”金头发明显热情了起来,嗓门洪亮地回应了一声,拉过一把椅子坐在栾也旁边。
“终于又有人来了。你来旅居啊,什么时候到的,昨天我出门的时候楼上还空着呢。”
栾也喝了口水顺顺嗓子,答:“昨天。”
“难怪,昨天我上班,回来的时候你们都睡了。”对方立刻接话。“你从哪过来的,打算待多久啊。我从山东来的,淄博你知道吗,就前段时间烧烤特别火那个地方。你下次旅游可以去试试。”
“……”栾也点点头,“行。”
“我叫乔飞白,你叫我小乔就行,这的人都这么叫我。”金头发——乔飞白笑得挺灿烂。“就那个游戏里的小乔,我可厉害了,国标。你打游戏吗,打的话我带你。诶,你叫什么?”
栾也:“……”
栾也光听他说话嗓子又开始疼了,只能在对方山路十八弯的聊天里挑有重点的回应:“栾也。”
乔飞白“哦”了一声“我今年二十二,你哪年的呀,看起来应该和我差不多大。”
栾也又喝了一口水:“我二十八。”
乔飞白点点头,非常自然的接话:“也哥。”
栾也:“……”
木阿奶救世主似的端着两海碗米线出来,往两人面前一放。
“你别问了,他嗓子坏了。”
乔飞白眼睛瞪得像只猫:“嗓子怎么了?病了?我有药啊,吃完饭拿给你。什么治嗓子的药我都有,我还有胖大海呢。”
栾也看他一眼,木阿奶接话:“他酒吧唱歌的。有时候也在村中央戏台旁边卖唱。”
“那不叫卖唱。”乔飞白鼻子一皱,指正,“街头艺术。”
“刚来的时候也老把嗓子唱哑。”木阿奶不理他,“我也给他吃枇杷水和梨子,管用。”
乔飞白疯狂点头佐证,扭过头又看向栾也。
“你刚来还没逛过这儿吧。这比景区那几个古镇小,但有意思的店挺多的,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待一天。我唱歌的店就在村西边,一三五六七上班,你来我请你喝酒——嗓子好了以后。”
栾也笑了一下。
乔飞白挑起米线吹了吹,嘴上还没停:“村里逛完了还可以找个靠谱点的向导进山玩,风景特别好。”
栾也点点头:“行。”
虽然说要出门逛一逛,但刚开始那几天,栾也依旧没出门。
他每天睡到中午起来吃饭,吃完饭木阿奶会把枇杷叶给他煮上再出门。栾也待在院子或者茶室里,一喝就是一下午。
等晚上八九点,又等着木阿奶蒸梨子。本地的梨,长得挺丑,就着蜂蜜蒸挺甜。
就这么吃了三天,加上乔飞白给的药,嗓子终于恢复正常。又在房间躺了两天,栾也终于决定出门逛逛。
或许是因为白天,加上车子不好开进村,路上的人比他那天晚上出门找超市时多一些。有条溪流一路沿着道路旁的排水沟顺流而下,曲曲折折穿过整个村子。水很清澈,栾也碰了一下,冷冰冰的,估计是山上融化的雪水。
顺着水流走了一会儿,他才发现村子虽然不大,但巷道小路挺复杂。村子里虽然没有大型超市,但店挺多。除了客栈,最多的居然是咖啡馆。装修看起来都挺有特色,毫无例外都对着雪山的方向,挺多游客坐在窗台前面打卡。
斜对面那家叫来福咖啡,栾也愣了一下,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一下子没想起来在哪听过。
他推门进去,门口挂着一串铜制小铃铛,推门时清脆作响。
吧台后的男人有点胖,抬起头笑得一团和气。
“看看喝点什么?”
栾也选一杯拿铁,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
咖啡店窗户很大,阳光投射进来,很舒服。外面人群三三两两走过。巷口有穿着民族服饰的老奶奶在卖纪念品。
有只拉布拉多趴在街边晒太阳,路过的游客正在喂它吃烤肠。
栾也愣了一下,觉得这只狗也似曾相识。
这个品种都长这个体型吗?
老板把咖啡放在他桌上,走到门口吼了一声:“来福!”
烤肠还没吃完的狗胖成这样还挺灵活,立刻弹射起来,往咖啡店狂奔。
栾也:“……”
行,现在想起来了。
老板一脚把狗踹进店里,转头对喂东西游客笑着解释:“它减肥呢,太胖了。”
来福夹着尾巴进了咖啡馆,转头看见栾也,立刻跑到他身边打转。栾也摸了它两下,问:“这狗是你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