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付言诚被自己的爱徒调侃,老脸上有点挂不住。
不过他是个温和的人,一向不会生气,反而心知肚明,自己的爱徒是在担心他的身体。
但是有的人,就是年纪越大,越有一颗孩童的心,也就是俗称的‘老小孩’。
付言诚又在宋知昭的搀扶下,原地跳了两下脚,以证明自己身强体壮。
“你瞧我现在能跑能跳的,哪里就需要注意了?”
他说得理直气壮,甚至还大手一挥,不准宋知昭再扶他,“都说了上次是一场意外!分明是那个路上有块小石子儿,一不小心绊了我,才让我崴了脚。不过你瞧瞧,我现在不是已经好好的了吗?”
宋知昭看着自己老师如此幼稚,有些哭笑不得:“老师的身体自然好得很,只不过师娘可都告诉我了,那段时间,每当吃药换药的时候,您都对那些药避而远之,恨不得将自己关在房间里。”
“你师娘那是胡说!”付言诚老先生急声反驳,试图用音量来掩盖事实,“我可从来没有过!我当时可是很积极配合治疗,不然我能好得这么快吗?”
“是是是,一定是师娘当时记错了。”宋知昭强忍着笑意附和着,“不过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您啊,还是别成天乱蹦乱跳了。”
付言诚老先生明显不满于宋知昭的这句说辞,脖子一扭,就冷哼一声开口反驳:“我才——”
“老师,要我说,您就听知昭的话吧。”
结果老先生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宋知昭就听到了一个熟悉且令他眉头紧皱的声音。
宋知昭猛然抬头,目光骤然变得冷冽,直直地像那道声音的主人看去。
紧接着,他就看到了贺云景那张让他现在心生厌烦的脸。
贺云景在看到宋知昭后,眸光明显发亮,整个人都肉眼可见的愉悦了起来。
他当着付言诚老先生的面,快走到宋知昭身边,柔声向人询问道:“知昭,我们得有小半个月没见了吧?你最近还好吗?”
宋知昭眼皮微颤,不知怎的,他总觉得人话中有话,似是在暗嘲他这两日跟沈时闻之间的那点小矛盾。
如果老师不在旁,他非得回顶一句:“我好不好的跟你有什么关系?管好你自己就得了。”
可是奈何付言诚老先生现在就在旁侧,而且还笑眯眯地看着他们,逼得宋知昭只能将那句话吞咽进肚子里。
于是宋知昭面带着虚伪的假笑,默不作声地后退了一步,与贺云景保持着距离,平淡道:“我很好啊,我现在每天不是作画,就是带着那三个孩子,可谓惬意舒心得很,能有什么不好的?”
他言外之意也很明确,那就是让贺云景哪凉快哪待着去。
只要没有他贺云景的打扰,那他宋知昭就会生活幸福,快乐且安逸。
第20章
宋知昭把话说得太客套,听起来他们犹如不甚相熟的路人。
这让贺云景一时间很是尴尬,他唇边勉强挂着笑容,偷瞄了旁侧的老师一眼。
付言诚老先生原本不想掺和这群小年轻们的事情,可眼见着宋知昭面色愈发清冷,贺云景也在跟他用眼神求助,只好出面打圆场。
“好了,我估摸着你们师娘的早点也快做好了,都别站在这说话了。”
听到老师这么说,宋知昭面上才重新扬起了真挚笑容:“老师说得对,正巧我也饿了,我们快去餐桌边等着吧。而且老师您不知道,我已经好久没吃到师娘做的早点了,这一路都在想着师娘的手艺呢!”
“你瞧瞧他!”付言诚老先生指着宋知昭,跟贺云景笑骂道,“这小馋鬼,从小就爱吃他师娘做的饭。小时候每次来家的时候,听说是他师娘给他做饭,都乐得根本合不拢嘴,每次不到十分钟就得问我一句,‘师娘什么时候做好啊?我都饿了!’但是那饭如果是我做的,就恨不得撒腿就跑,都不带迟疑一下的。”
宋知昭听闻老师提及旧事,稍微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还是低着头老老实实地答道:“可是师娘的厨艺就是好啊,能娶到师娘,都是老师您的福气。”
听到人如此夸赞自己的妻子,付言诚老先生骄傲地昂首,面上尽是喜色:“那是,能娶到你师娘这么温柔贤惠的老婆,我这辈子都值了!”
随后他又迅速反应过来,抬手轻拍了宋知昭后背一掌,佯装不悦道:“你小子反了天了是吧,竟然敢嫌弃你老师做饭难吃?我宣布,你以后就只能吃到我做的饭了!”
“不要啊老师!”宋知昭一边躲着人巴掌,一边委屈道:“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老师您怎么还生气了呢?要我说,您做的那些饭菜其实也能下咽,就是……”
“就是什么?”付言诚老先生瞪他一眼。
宋知昭没敢吭声,可一切也尽在不言中。
贺云景真以为老师心生不悦,借机出声替宋知昭解围:“老师,知昭不是那个意思,他只是——”
“他就是嘴馋而已。”付言诚老先生打断了贺云景的话,坐到餐桌旁侧的主位上,继续道:“从小他师娘就惯着他,成天变着法子给他做饭。要我说,如果一直都吃我做的饭,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多话了!”
意识到自己在不合时宜时开了口,贺云景顿时噤了声,他颇为拘谨地站在旁侧,一时间进退两难。
反观宋知昭,倒真是如同回到了自己家里一般,不仅松弛感满满地坐到老师旁侧,还熟练的为人斟茶倒水。
他弯了下唇角,将茶杯推到老师面前,轻笑一声道:“明明是老师当时把我惯成这样的。是您当时说我看上去太瘦了,所以就心疼我,每次来都让师娘给我做一大桌好吃的。”
“哎呦你这熊孩子,如今长大了,还惯会顶嘴了是吧?”付言诚虽然嘴上埋怨着,可却笑眯眯地端起茶杯小啜了一口。
“冤枉啊老师。”宋知昭故作委屈地撇了下嘴,“我哪里敢顶撞您老人家啊,明明就是您自己心疼我还不肯承认。”
宋知昭的声音越说越弱,正巧他师娘陈妤惠端着盘热气腾腾的水晶虾饺从厨房走出来,听到了他这段疑似委屈至极的话语。
师娘将那盘水晶虾饺放到宋知昭的手边,没好气地捅了付言诚一下,瞪着他斥责道:“付言诚,你这个坏老头子!人家小昭那么孝顺,你干什么欺负孩子?”
“我哪有欺负他。”被自己老婆骂了的付言诚老先生顿时语塞,他想要为自己争辩一番,却在回头对上夫人警告般的眼神后识趣地选择了闭嘴。
宋知昭目光自然被那盘晶莹剔透的虾饺吸引过去了,他拿起了摆在桌上的筷子,忍不住吞咽了下口水。
付言诚老先生见状,连忙招呼着仍然站在旁侧的贺云景坐下:“云景啊,快坐下来一起吃吧,你之前几次来,都没有尝到你师娘的厨艺,这回你定能大饱口福。”
贺云景听到这话,方才挨着宋知昭坐下,口中连声道着:“谢谢老师,谢谢师娘。”
而在贺云景坐下的那一瞬间,宋知昭拿着筷子的手略微一顿,瞬间觉得那盘虾饺都不太香了。
但是碍于老师的颜面,他不能多言,只能强撑着对人浅笑了一下。
付言诚老先生早就察觉到这二人间的微妙气氛,此时也静默地于旁侧观察着。
其实他大清早给宋知昭打电话,就是因为贺云景昨日跟他诉苦。
贺云景说自打大学毕业后,宋知昭就跟他的关系越来越淡,如今更是近乎形同陌路。可他却不想失去这个朋友、这个师兄,所以特意拜托恩师相助。
付言诚对于贺云景这个学生,其实也算不上多亲近。只是因为人与宋知昭相识得早,还极具天赋,故而才时常多加指点。
贺云景也是个懂人情世故的圆滑人,大学毕业后,在鱼龙混杂的美术界内,不仅做到了独善其身,还凭借自己的努力小有一番名气,这倒让付言诚颇为欣赏。
不过欣赏归欣赏,人如今竟然跑到自己家中,恨不得声泪俱下地道他关门弟子的‘错处’,这就难免让付言诚老先生心生厌恶。
所以老先生才特意将宋知昭叫回家中,打算静观其变,然后再试图维护一下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
毕竟宋知昭在美术界内的友人不多,若能有三两知心好友相伴,以后的路还能走得更顺畅些。
想到这里,付言诚温声说道:“小昭啊,听云景说,你最近忙得都没空跟他出去聚聚了?”
宋知昭听到这话,心道果然如此。
他今天看到贺云景的那一刻,就知道人定是在老师这里嚼了舌根。
他放下筷子,深吸一口气后恭敬回复道:“老师您知道的,我这第一次带学生嘛,难免有些不熟练,所以就在他们身上花费的精力多了些,故而也就没什么闲心去陪‘朋友们’了。”
付言诚老先生见他对那三名学生如此上心,打心底是欣慰的,不过他还是忍不住叮嘱道:“你如今愿意带他们是好事,可是也不能纯粹的将一门心思都放在他们身上。你与云景也算是自幼相识,彼此知根知底的,平日里多走动一些,相互照顾着也是好事。”
不过他是个温和的人,一向不会生气,反而心知肚明,自己的爱徒是在担心他的身体。
但是有的人,就是年纪越大,越有一颗孩童的心,也就是俗称的‘老小孩’。
付言诚又在宋知昭的搀扶下,原地跳了两下脚,以证明自己身强体壮。
“你瞧我现在能跑能跳的,哪里就需要注意了?”
他说得理直气壮,甚至还大手一挥,不准宋知昭再扶他,“都说了上次是一场意外!分明是那个路上有块小石子儿,一不小心绊了我,才让我崴了脚。不过你瞧瞧,我现在不是已经好好的了吗?”
宋知昭看着自己老师如此幼稚,有些哭笑不得:“老师的身体自然好得很,只不过师娘可都告诉我了,那段时间,每当吃药换药的时候,您都对那些药避而远之,恨不得将自己关在房间里。”
“你师娘那是胡说!”付言诚老先生急声反驳,试图用音量来掩盖事实,“我可从来没有过!我当时可是很积极配合治疗,不然我能好得这么快吗?”
“是是是,一定是师娘当时记错了。”宋知昭强忍着笑意附和着,“不过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您啊,还是别成天乱蹦乱跳了。”
付言诚老先生明显不满于宋知昭的这句说辞,脖子一扭,就冷哼一声开口反驳:“我才——”
“老师,要我说,您就听知昭的话吧。”
结果老先生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宋知昭就听到了一个熟悉且令他眉头紧皱的声音。
宋知昭猛然抬头,目光骤然变得冷冽,直直地像那道声音的主人看去。
紧接着,他就看到了贺云景那张让他现在心生厌烦的脸。
贺云景在看到宋知昭后,眸光明显发亮,整个人都肉眼可见的愉悦了起来。
他当着付言诚老先生的面,快走到宋知昭身边,柔声向人询问道:“知昭,我们得有小半个月没见了吧?你最近还好吗?”
宋知昭眼皮微颤,不知怎的,他总觉得人话中有话,似是在暗嘲他这两日跟沈时闻之间的那点小矛盾。
如果老师不在旁,他非得回顶一句:“我好不好的跟你有什么关系?管好你自己就得了。”
可是奈何付言诚老先生现在就在旁侧,而且还笑眯眯地看着他们,逼得宋知昭只能将那句话吞咽进肚子里。
于是宋知昭面带着虚伪的假笑,默不作声地后退了一步,与贺云景保持着距离,平淡道:“我很好啊,我现在每天不是作画,就是带着那三个孩子,可谓惬意舒心得很,能有什么不好的?”
他言外之意也很明确,那就是让贺云景哪凉快哪待着去。
只要没有他贺云景的打扰,那他宋知昭就会生活幸福,快乐且安逸。
第20章
宋知昭把话说得太客套,听起来他们犹如不甚相熟的路人。
这让贺云景一时间很是尴尬,他唇边勉强挂着笑容,偷瞄了旁侧的老师一眼。
付言诚老先生原本不想掺和这群小年轻们的事情,可眼见着宋知昭面色愈发清冷,贺云景也在跟他用眼神求助,只好出面打圆场。
“好了,我估摸着你们师娘的早点也快做好了,都别站在这说话了。”
听到老师这么说,宋知昭面上才重新扬起了真挚笑容:“老师说得对,正巧我也饿了,我们快去餐桌边等着吧。而且老师您不知道,我已经好久没吃到师娘做的早点了,这一路都在想着师娘的手艺呢!”
“你瞧瞧他!”付言诚老先生指着宋知昭,跟贺云景笑骂道,“这小馋鬼,从小就爱吃他师娘做的饭。小时候每次来家的时候,听说是他师娘给他做饭,都乐得根本合不拢嘴,每次不到十分钟就得问我一句,‘师娘什么时候做好啊?我都饿了!’但是那饭如果是我做的,就恨不得撒腿就跑,都不带迟疑一下的。”
宋知昭听闻老师提及旧事,稍微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还是低着头老老实实地答道:“可是师娘的厨艺就是好啊,能娶到师娘,都是老师您的福气。”
听到人如此夸赞自己的妻子,付言诚老先生骄傲地昂首,面上尽是喜色:“那是,能娶到你师娘这么温柔贤惠的老婆,我这辈子都值了!”
随后他又迅速反应过来,抬手轻拍了宋知昭后背一掌,佯装不悦道:“你小子反了天了是吧,竟然敢嫌弃你老师做饭难吃?我宣布,你以后就只能吃到我做的饭了!”
“不要啊老师!”宋知昭一边躲着人巴掌,一边委屈道:“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老师您怎么还生气了呢?要我说,您做的那些饭菜其实也能下咽,就是……”
“就是什么?”付言诚老先生瞪他一眼。
宋知昭没敢吭声,可一切也尽在不言中。
贺云景真以为老师心生不悦,借机出声替宋知昭解围:“老师,知昭不是那个意思,他只是——”
“他就是嘴馋而已。”付言诚老先生打断了贺云景的话,坐到餐桌旁侧的主位上,继续道:“从小他师娘就惯着他,成天变着法子给他做饭。要我说,如果一直都吃我做的饭,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多话了!”
意识到自己在不合时宜时开了口,贺云景顿时噤了声,他颇为拘谨地站在旁侧,一时间进退两难。
反观宋知昭,倒真是如同回到了自己家里一般,不仅松弛感满满地坐到老师旁侧,还熟练的为人斟茶倒水。
他弯了下唇角,将茶杯推到老师面前,轻笑一声道:“明明是老师当时把我惯成这样的。是您当时说我看上去太瘦了,所以就心疼我,每次来都让师娘给我做一大桌好吃的。”
“哎呦你这熊孩子,如今长大了,还惯会顶嘴了是吧?”付言诚虽然嘴上埋怨着,可却笑眯眯地端起茶杯小啜了一口。
“冤枉啊老师。”宋知昭故作委屈地撇了下嘴,“我哪里敢顶撞您老人家啊,明明就是您自己心疼我还不肯承认。”
宋知昭的声音越说越弱,正巧他师娘陈妤惠端着盘热气腾腾的水晶虾饺从厨房走出来,听到了他这段疑似委屈至极的话语。
师娘将那盘水晶虾饺放到宋知昭的手边,没好气地捅了付言诚一下,瞪着他斥责道:“付言诚,你这个坏老头子!人家小昭那么孝顺,你干什么欺负孩子?”
“我哪有欺负他。”被自己老婆骂了的付言诚老先生顿时语塞,他想要为自己争辩一番,却在回头对上夫人警告般的眼神后识趣地选择了闭嘴。
宋知昭目光自然被那盘晶莹剔透的虾饺吸引过去了,他拿起了摆在桌上的筷子,忍不住吞咽了下口水。
付言诚老先生见状,连忙招呼着仍然站在旁侧的贺云景坐下:“云景啊,快坐下来一起吃吧,你之前几次来,都没有尝到你师娘的厨艺,这回你定能大饱口福。”
贺云景听到这话,方才挨着宋知昭坐下,口中连声道着:“谢谢老师,谢谢师娘。”
而在贺云景坐下的那一瞬间,宋知昭拿着筷子的手略微一顿,瞬间觉得那盘虾饺都不太香了。
但是碍于老师的颜面,他不能多言,只能强撑着对人浅笑了一下。
付言诚老先生早就察觉到这二人间的微妙气氛,此时也静默地于旁侧观察着。
其实他大清早给宋知昭打电话,就是因为贺云景昨日跟他诉苦。
贺云景说自打大学毕业后,宋知昭就跟他的关系越来越淡,如今更是近乎形同陌路。可他却不想失去这个朋友、这个师兄,所以特意拜托恩师相助。
付言诚对于贺云景这个学生,其实也算不上多亲近。只是因为人与宋知昭相识得早,还极具天赋,故而才时常多加指点。
贺云景也是个懂人情世故的圆滑人,大学毕业后,在鱼龙混杂的美术界内,不仅做到了独善其身,还凭借自己的努力小有一番名气,这倒让付言诚颇为欣赏。
不过欣赏归欣赏,人如今竟然跑到自己家中,恨不得声泪俱下地道他关门弟子的‘错处’,这就难免让付言诚老先生心生厌恶。
所以老先生才特意将宋知昭叫回家中,打算静观其变,然后再试图维护一下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
毕竟宋知昭在美术界内的友人不多,若能有三两知心好友相伴,以后的路还能走得更顺畅些。
想到这里,付言诚温声说道:“小昭啊,听云景说,你最近忙得都没空跟他出去聚聚了?”
宋知昭听到这话,心道果然如此。
他今天看到贺云景的那一刻,就知道人定是在老师这里嚼了舌根。
他放下筷子,深吸一口气后恭敬回复道:“老师您知道的,我这第一次带学生嘛,难免有些不熟练,所以就在他们身上花费的精力多了些,故而也就没什么闲心去陪‘朋友们’了。”
付言诚老先生见他对那三名学生如此上心,打心底是欣慰的,不过他还是忍不住叮嘱道:“你如今愿意带他们是好事,可是也不能纯粹的将一门心思都放在他们身上。你与云景也算是自幼相识,彼此知根知底的,平日里多走动一些,相互照顾着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