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被贬的路,被李白过成了跟朋友们的见面会。
  他像是一个明星,一站接着一站巡演。
  表演内容:吃饭,喝酒,玩儿。
  天幕下那群悲伤的,甚至眼泪都还没擦干净的人都傻了。
  啊?
  谁来告诉他们,天幕上的那个正在一边喝酒一边跟朋友吹牛逼的那个李白,真的是在被流放着的吗?
  他们刚刚在真心实意地替李白担忧:这一路风吹日晒,得多波折啊。
  所以波折呢,波折究竟在哪里?
  【李白自出蜀之后,除了在京城的那几年,其他的时间都被他用来旅游了,再加上李白的名气实在是大,他的朋友也非常的多。】
  【从浔阳到夜郎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接应李白,照顾李白的人。所以李白过的不算凄苦,他真正做到了不让自己“不得开心颜”。】
  【李白感激朋友们在这时候仍旧能真心招待他,又觉得自己去了夜郎之后,可能终其一生都不能再跟这些朋友们见面了。于是李白写了一大批送别诗。】
  【是的,一大批送别诗向你走来。】
  【《到乌江了,宗十六把我招待的很好,我现在得跟他道别》、《故地重游——写给小良》、《家人们到巴陵了,小贾招待我(比心)》、《在湖泽听到小崔去世的消息,难过(心碎)》、《小卢值得在我心里拥有一席之地》、《洞庭湖真好看,我狂写五首诗!》】
  天幕下的所有人瞠目惊舌,李白能不能配合他们难过一点啊?
  难道真的是只有他们受伤的世界达成了吗?
  天幕上,李白站在船上,一手拿着朋友给的包裹,一手不知道在跟江边上的哪个朋友挥挥。
  时间紧任务重,他要赴下一场约去了。
  第142章 (大结局) 千千万万的人都是李太白
  [哈哈哈哈哈, 这才是李白啊!]
  [那可是谪仙人呀。]
  [很羡慕李白,从来不精神内耗。]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听了这么多年,但是今天才真的有了些感慨。]
  [还是感叹李白有一群好朋友啊, 这个时候带着“政治污点”的李白应该是别人都避之不及的存在。]
  [李白不是俗人,交的朋友也不会拘泥俗事。]
  贺知章被挥手的李白给震住了。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李白会是这样的反应,更没想到李白从没自怨自艾, 他甚至是把被贬当成了游山玩水的一场游戏。
  诗仙诗仙, 李白不仅仅写的诗大开大合宛如仙人之语, 他的一言一行也都像仙人所为啊!
  “他诗仙李太白, 当如是啊!”
  年迈的贺知章笑出了声,这一笑之间,倒像是阔别了他人生在官场几十年的谨小慎微。
  他是贺知章, 他是四明狂客!
  他要去跟诗仙李白做至交好友, 他要畅快作诗,大口喝酒,他要遍览这盛唐的名山大川!
  天幕上,李□□神极好, 临老身形都没有佝偻半分。
  他站在小船上面对着岸边的友人挥手,背后就是蜿蜒的山峦。
  清晨的雾气朦朦胧胧, 将渺远山峦笼罩其中。
  几近黑白的山水背景之下, 一轮旭日缓缓升起, 给这黑白背景涂上的浓烈的色彩。
  而李白就站在这背景之前, 像是超脱凡间的仙人, 天地万物都成了他的陪衬。
  【李白以为自己此生都没有机会再见到这些朋友们了, 他念念不舍, 写了众多的赠别诗, 但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 李白身上是带着些大气运的。这夜郎李白是去不成了,他晃晃悠悠三年还没有走到夜郎,就赶上了朝廷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是什么意思呢,是那些要被杀了的人可以从轻被判流放,而像李白这样被判流放的人,可以改无罪。李白不用去夜郎了。】
  [好耶!我的李太白不用受罪去。]
  [虽然李白在哪都会过的很开心,但是我还是希望李白不要被流放。]
  [哈哈哈,李白真会赶时候。]
  李林甫呵呵一笑:“你跟诗仙也是蛮像的,不仅都被判了流放,还都没到流放的地方。”
  李林甫事不关己,优哉游哉道:“诗仙没到流放地方是因为遇上了大赦天下,你呢,你为什么没有到流放的地方,是因为不想被流放吗?”
  宇文融连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他为什么没到流放的地方,那还不是因为一路太苦了,他没到流放的地方就嗝屁了!
  李林甫,杀人诛心!他跟李林甫势不两立!
  宇文融马上就要气死了。
  但悲伤也只是宇文融一个人的悲伤,除宇文融以外的文武百官都是激动而兴奋的。
  这下诗仙李白是彻底不用死了,这得是什么样的好运气,碰上了大赦天下啊。
  百姓啧啧称奇。
  “大赦天下也没有几回,偏偏被李白给碰到了。”
  “这确实得用李白的确身负大运来解释吧?”
  “身负大气运者的李白,上一辈子的身份是个神仙,这不过分吧?”
  百姓议论纷纷,最终一锤定音:“李白他就是神仙!”
  人潮又逐渐流动了起来。
  喝酒,为了李白碰到大赦天下,为了那“天生我材必有用”,更为了“与尔同销万古愁”,接着喝酒去!
  人群之中,李白看了看天幕,又恢复了欢快的步伐。
  是啊,这样洒脱不羁,才是他李太白啊。
  李白扇着扇子,脚步带风,往城隅的小酒馆走去。
  周围人说的没错,为了他碰到大赦天下,更为了“与尔同销万古愁”,喝酒去!
  想了想,李白又摇头失笑。
  愁,何来愁?
  他李太白无愁可愁啊。
  天幕之上,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往东流去,而将的两侧是起伏的山峰。
  一叶扁舟行于河的正中央,船上白帆高挂。
  初升旭散发出的光从山峦之间溜了过来,照在了船上,也照在了李白的身上。
  山的尽头,地平线之上,是缓缓升起的朝阳。
  宇文融小声嘀咕:“怎么又倒回来了。”
  其他官员也在疑惑:“是啊,这不就是李白刚出蜀时的画面吗?”
  还有人自信开口:“那诗我都还能背下来呢,‘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对对对,没错,确实是这样的。”
  “莫不是天幕搞错了吧?”
  “是啊 ,只是这李白的影子在磅礴之景中,显得有些小的,不能从面容来分辨此时的李白究竟是何年岁。”
  “我看李白挺年轻的啊,老人哪里有这样昂扬的精神。”
  “我同意,这时候的李白可是经历了大悲大喜,不但经历下狱之苦,更是饱受死亡的威胁,流放一路上虽不算苦,但那毕竟是流放啊,谁心里又能真的不难过呢。”
  就在众人几乎都要以为天幕上的人是青年时期刚出蜀李白的时候,神音传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李白得知大赦天下消息而作的诗,这年李白五十八岁。】
  文武百官皆惊:“这居然是李白五十八岁所作?”
  “我只当这是个年轻人。”
  “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日还……是了,李白以为是与好友们永别,在这时知道大赦的消息,肯定是迫不及待踏上回程之路的。”
  张九龄叹息:“哀伤的猿啼在李白听来都不觉得悲伤了,小舟轻快,能带他驶过绵延不绝的山峰。”
  “‘轻舟已过万重山’,死亡的威胁,流放的苦楚,竟被李白这样简单带过了。”
  “这轻舟带他驶过绵延的山峦,竟像是带他驶去了刚出蜀的那片水。”
  天幕上,李白依旧在乘船。
  那远看如意气风发青年的李白,脸上皱纹清晰可见。
  但他是笑着的,眼中清明,没有半分浑浊。
  他看着面前初升的朝阳,恍然迎来了自己的新生。
  一如三十四年前,一人一剑出蜀,带着一双新奇的眼睛来瞧瞧这盛世是如何模样。
  而如今李白看尽了盛世。
  盛世坠入李白的眼睛里。
  恍然之间,众人觉得李白的眼睛之中竟出现了那已故去,却至今依旧备受尊敬的老丞相姚崇。
  “这是……谁啊?”
  有年轻的官员从未见过宰相姚崇,开口问道。
  贺知章的眼泪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流出来了。
  出现在李白眼睛中的画面里,他看到年轻的帝王带着几分青涩坐在了高高的龙椅上。
  而三代宰相姚崇将他牢牢扶住,助他坐稳了皇位。
  贺知章开口:“这是与房玄龄、杜如晦齐名的四大贤相之一,姚公姚崇。”
  他的声音像是穿透时空,至击开元之初,沧桑又厚重:“他的‘十要事说’给朝廷立了纲领,大唐有了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