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这可不是伊拉拉期待的反应!
她看向两位满脸担忧的小姐,深谙对方并非阻挠自己,而是单纯害怕伊拉拉的健康有损。
原来被同龄人担忧是这样的滋味呀。
虽说伊拉拉很感激迈克罗夫特与歇洛克的支持,但两位兄长的关心可不会如此直接。
那一刻,伊拉拉只觉得壁炉里的火钻进了心底,暖洋洋的。
“我没有接触过原材料,只是在夜校帮忙,”伊拉拉隐去了参与罢工的事实,“何况现在辉光火柴厂在罢工,厂门都锁着呢,请你们放心。”
简还是有些不安:“如果原材料有毒,那我们平时用的火柴岂不是也有毒?这辉光火柴厂,太恶劣了。”
伊拉拉说完,小客厅的门扉打开。
加德纳太太端着蛋糕进来,恰好听到伊拉拉的话。
“原来福尔摩斯小姐在帮辉光火柴厂的工人?”她插嘴,“这件事,我也有所听闻。工厂主真是太过分了!加德纳先生正与街上几个铺子商议,要拒绝从辉光火柴厂进货呢。除非火柴厂接受工人们的要求。”
咦?这倒是个意外收获。
伊拉拉转头:“真的吗?”
加德纳太太颔首:“反正工人不工作,辉光火柴厂也会断货。但火柴还是要卖的,我们开店铺的,怎么都要更换货源。做做样子,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这……还真是。
对店面商铺来说,火柴厂断货,商店可不能断货。
伦敦这么多厂,也不是非要从一家进货。而商人们同样需要名声,如此摆出姿态支持工人,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坏处。
小店面尚且如此,那更大的零售公司呢?
伊拉拉的念头自然而然落在了宾利先生身上。
他可是马歇尔零售公司的股东,若非如此,詹姆斯·莫里亚蒂也不会前往梅里顿、进而与伊拉拉相遇。
更重要的是,宾利先生是个原著里所有人都盖章的好人。
若是能说服他和加德纳夫妇一样,同样发出声明,这就是从销售线向辉光火柴厂施压,也许比工人抗议还管用。
但——
伊拉拉可是从宾利先生的内瑟菲尔德庄园逃走的,这堪称丑闻。之所以没有闹大,是迈克罗夫特和宾利先生都没计较。
再好的人,也不能随便给对方添麻烦。直接去找宾利先生谈判,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得想个别的法子。
而简听舅妈这么说,也忍不住出言:“有没有什么是我和伊莱扎能帮忙的?在朗博恩,母亲偶尔也会带着我与伊莱扎去给穷人送衣服。”
啊……是了!这是个好机会。伊拉拉双眼一亮。
贵族妇女可是十九世纪的社会慈善活动主力军。
现实历史中,十九世纪中期,仅伦敦就有六百余个运作中的慈善机构。中产阶级和贵族妇女们积极参与其中,能够增加自己在公共领域的地位,以及博得好名声。
这些夫人、小姐,也不仅仅是为自己挣脸面,也是为丈夫、父亲,甚至整个家族出一分力。
像班纳特家这般乡下地主,夫人会带着女儿给穷人赠送淘换下来的用品、衣物。而在伦敦,家族更富有的女眷,则以丈夫或者父兄的名义出面捐款、义卖、撰写文章,乃至创办报刊,参加社会活动。
如此既满足了贵族在道德层面的优越,也可以增加家族在议院的影响。
甚至是在政治党派、抉择分歧时,她们的行为还会展现整个家族的倾向,亦可算作政治活动。
伊拉拉觉得,别说是百余年前,就是二十一世纪也很重要,那些政客、富豪的女性亲属们,不也在参与福利机构和慈善机构的经营运作吗。
简姑且这么想,那在《傲慢与偏见》原著没写到的地方,宾利小姐与赫斯特夫人参加的慈善活动只会更多。
现实世界里,安妮·贝赞特女士同样为火柴厂的女工募集来自贵妇人和慈善机构的资金和救助。而伊拉拉觉得,现实中再富有的慈善机构,也没有简·奥斯汀女士大笔一挥,写的几位未婚小姐有钱。
反正对她们来说,帮穷人都是一样的,怎么就不能帮帮火柴厂的女工们呢?
“这是个好办法,”伊拉拉认同道,“由我来组织义卖会吧!我有位外国朋友,名叫艾琳·艾德勒,是位很有名的歌唱家。她正愁在伦敦举目无亲,无法融入这里的社交圈。她一定很高兴提供义卖会的场地,只是……”
她做出为难之色。
“我毕竟是让宾利先生和宾利小姐丢了脸面,虽说他们不做计较,还有意邀请我去做客,”伊拉拉苦笑几声,“但终究不好觍颜邀请宾利小姐出席,能由二位代劳吗?”
伊拉拉算盘打的噼啪作响:身边的朋友,以及不是朋友的熟人,一个也别想跑。
第46章 巧妙利用竞争之心。
义卖会是十九世纪很常见的慈善活动。
像伦敦这种大城市, 贫富差距远大于城镇,穷人的数量是富人的百倍有余。班纳特家那般亲自到乡下赠送衣物、食物是行不通的。
所以就得由人组织,统一接受捐赠,或者将不用的首饰、物品拿去售卖, 卖出的钱也是直接由组织人购买物资, 发放给需要的人。
这次的义卖会, 组织者是艾琳·艾德勒女士。
艾琳正愁在伦敦无事可做,伊拉拉一经提议, 她立刻拿出了十二万分兴致。
她主动联系了哈德利女士,了解情况后, 从置办场地、确定时间和宾客名单,仅花了三天。
第四天, 伊拉拉乘坐马车, 来到塞彭泰恩大街。
布里翁尼府第热闹非凡,伊拉拉进门之后,只感觉自己掉入夫人小姐们的脂粉香水海洋。
好,好多人啊!
伊拉拉很是意外:原来艾琳·艾德勒女士说的“谁也不认识”, 只是自谦。
想想也是, 她可是波西米亚国王的情人, 怎能没有自己的人脉?
“伊拉拉,这边!”
艾琳的女中音穿透性十足, 她得到女仆报信, 遥遥冲着伊拉拉挥了挥手。
伊拉拉扬起笑容。
穿过人群,她走到艾琳·艾德勒面前。
“这个给你。”艾琳将手中清单递过去。伊拉拉定睛一看,是本次义卖会的所有物品。
艾琳显然经验丰富,清单上项目、价值一应俱全。伊拉拉迅速扫了一眼,不禁蹙眉:“有些不够。”
“我猜也是, ”艾琳毫不意外,“需要多少?”
伊拉拉飞快算了算:“大概需要两千英镑。”
这是什么概念?简和伊丽莎白的嫁妆加起来才两千英镑!这足够一个工人大家庭衣食无忧二十年。
可火柴厂的工人数量众多,一天不发工资,就一天吃不上饭。
这罢工怎么也要持续近月余,数百人的日常开销、医疗费用加起来,以至于达到了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
艾琳闻言,不禁蹙眉。
这三岁孩童也能看出来,清单上的义卖品绝对达不到这个数字。
“也不能指望一次筹清,”艾琳说,“别着急,我再想想——”
她话还没说完,女仆贝拉凑到面前,低声同艾琳说了几句话。
艾琳闻言扭头看向门前。
“宾利小姐和赫斯特夫人来了,”她说,“是你今天的猎物吗?”
伊拉拉同样看过去,站在门前同几名贵妇人寒暄的,不是许久未见的宾利姐妹,还能是谁?
同时她也不免因艾琳的打趣笑出声:猎物还成!这言谈之间,分明把宾利小姐当成了冤大头。
艾琳见她展露笑颜,登时会意:“你有主意说服宾利小姐捐款。”
伊拉拉压低声音:“宾利小姐钦慕兄长的友人达西先生许久,但很不幸地是,我觉得达西先生喜欢伊丽莎白·班纳特小姐。”
艾琳:“啊……”
这一个“啊”,足足带上了三四个声调,艾琳·艾德勒瞥了一眼正与简·班纳特站在一起的伊丽莎白。
而后情场老手露出一个颇具深意地笑容。
“没问题,”艾琳笑道,“我和你配合,一准能成。”
伊拉拉和艾琳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
言谈期间,宾利小姐与赫斯特夫人已然走了过来。
“艾德勒女士,”宾利小姐礼貌开口,“感谢你能邀请我与姐姐参加义卖会。我还是到了才听几位夫人说,这次的义卖会,居然是福尔摩斯小姐发起的。”
“很久不见,宾利小姐。”伊拉拉笑眯眯地打招呼,“上次不辞而别,我向你道歉。”
时隔这么久,连兄长都不追究了,宾利小姐自然不好说什么。
她看向两位满脸担忧的小姐,深谙对方并非阻挠自己,而是单纯害怕伊拉拉的健康有损。
原来被同龄人担忧是这样的滋味呀。
虽说伊拉拉很感激迈克罗夫特与歇洛克的支持,但两位兄长的关心可不会如此直接。
那一刻,伊拉拉只觉得壁炉里的火钻进了心底,暖洋洋的。
“我没有接触过原材料,只是在夜校帮忙,”伊拉拉隐去了参与罢工的事实,“何况现在辉光火柴厂在罢工,厂门都锁着呢,请你们放心。”
简还是有些不安:“如果原材料有毒,那我们平时用的火柴岂不是也有毒?这辉光火柴厂,太恶劣了。”
伊拉拉说完,小客厅的门扉打开。
加德纳太太端着蛋糕进来,恰好听到伊拉拉的话。
“原来福尔摩斯小姐在帮辉光火柴厂的工人?”她插嘴,“这件事,我也有所听闻。工厂主真是太过分了!加德纳先生正与街上几个铺子商议,要拒绝从辉光火柴厂进货呢。除非火柴厂接受工人们的要求。”
咦?这倒是个意外收获。
伊拉拉转头:“真的吗?”
加德纳太太颔首:“反正工人不工作,辉光火柴厂也会断货。但火柴还是要卖的,我们开店铺的,怎么都要更换货源。做做样子,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这……还真是。
对店面商铺来说,火柴厂断货,商店可不能断货。
伦敦这么多厂,也不是非要从一家进货。而商人们同样需要名声,如此摆出姿态支持工人,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坏处。
小店面尚且如此,那更大的零售公司呢?
伊拉拉的念头自然而然落在了宾利先生身上。
他可是马歇尔零售公司的股东,若非如此,詹姆斯·莫里亚蒂也不会前往梅里顿、进而与伊拉拉相遇。
更重要的是,宾利先生是个原著里所有人都盖章的好人。
若是能说服他和加德纳夫妇一样,同样发出声明,这就是从销售线向辉光火柴厂施压,也许比工人抗议还管用。
但——
伊拉拉可是从宾利先生的内瑟菲尔德庄园逃走的,这堪称丑闻。之所以没有闹大,是迈克罗夫特和宾利先生都没计较。
再好的人,也不能随便给对方添麻烦。直接去找宾利先生谈判,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得想个别的法子。
而简听舅妈这么说,也忍不住出言:“有没有什么是我和伊莱扎能帮忙的?在朗博恩,母亲偶尔也会带着我与伊莱扎去给穷人送衣服。”
啊……是了!这是个好机会。伊拉拉双眼一亮。
贵族妇女可是十九世纪的社会慈善活动主力军。
现实历史中,十九世纪中期,仅伦敦就有六百余个运作中的慈善机构。中产阶级和贵族妇女们积极参与其中,能够增加自己在公共领域的地位,以及博得好名声。
这些夫人、小姐,也不仅仅是为自己挣脸面,也是为丈夫、父亲,甚至整个家族出一分力。
像班纳特家这般乡下地主,夫人会带着女儿给穷人赠送淘换下来的用品、衣物。而在伦敦,家族更富有的女眷,则以丈夫或者父兄的名义出面捐款、义卖、撰写文章,乃至创办报刊,参加社会活动。
如此既满足了贵族在道德层面的优越,也可以增加家族在议院的影响。
甚至是在政治党派、抉择分歧时,她们的行为还会展现整个家族的倾向,亦可算作政治活动。
伊拉拉觉得,别说是百余年前,就是二十一世纪也很重要,那些政客、富豪的女性亲属们,不也在参与福利机构和慈善机构的经营运作吗。
简姑且这么想,那在《傲慢与偏见》原著没写到的地方,宾利小姐与赫斯特夫人参加的慈善活动只会更多。
现实世界里,安妮·贝赞特女士同样为火柴厂的女工募集来自贵妇人和慈善机构的资金和救助。而伊拉拉觉得,现实中再富有的慈善机构,也没有简·奥斯汀女士大笔一挥,写的几位未婚小姐有钱。
反正对她们来说,帮穷人都是一样的,怎么就不能帮帮火柴厂的女工们呢?
“这是个好办法,”伊拉拉认同道,“由我来组织义卖会吧!我有位外国朋友,名叫艾琳·艾德勒,是位很有名的歌唱家。她正愁在伦敦举目无亲,无法融入这里的社交圈。她一定很高兴提供义卖会的场地,只是……”
她做出为难之色。
“我毕竟是让宾利先生和宾利小姐丢了脸面,虽说他们不做计较,还有意邀请我去做客,”伊拉拉苦笑几声,“但终究不好觍颜邀请宾利小姐出席,能由二位代劳吗?”
伊拉拉算盘打的噼啪作响:身边的朋友,以及不是朋友的熟人,一个也别想跑。
第46章 巧妙利用竞争之心。
义卖会是十九世纪很常见的慈善活动。
像伦敦这种大城市, 贫富差距远大于城镇,穷人的数量是富人的百倍有余。班纳特家那般亲自到乡下赠送衣物、食物是行不通的。
所以就得由人组织,统一接受捐赠,或者将不用的首饰、物品拿去售卖, 卖出的钱也是直接由组织人购买物资, 发放给需要的人。
这次的义卖会, 组织者是艾琳·艾德勒女士。
艾琳正愁在伦敦无事可做,伊拉拉一经提议, 她立刻拿出了十二万分兴致。
她主动联系了哈德利女士,了解情况后, 从置办场地、确定时间和宾客名单,仅花了三天。
第四天, 伊拉拉乘坐马车, 来到塞彭泰恩大街。
布里翁尼府第热闹非凡,伊拉拉进门之后,只感觉自己掉入夫人小姐们的脂粉香水海洋。
好,好多人啊!
伊拉拉很是意外:原来艾琳·艾德勒女士说的“谁也不认识”, 只是自谦。
想想也是, 她可是波西米亚国王的情人, 怎能没有自己的人脉?
“伊拉拉,这边!”
艾琳的女中音穿透性十足, 她得到女仆报信, 遥遥冲着伊拉拉挥了挥手。
伊拉拉扬起笑容。
穿过人群,她走到艾琳·艾德勒面前。
“这个给你。”艾琳将手中清单递过去。伊拉拉定睛一看,是本次义卖会的所有物品。
艾琳显然经验丰富,清单上项目、价值一应俱全。伊拉拉迅速扫了一眼,不禁蹙眉:“有些不够。”
“我猜也是, ”艾琳毫不意外,“需要多少?”
伊拉拉飞快算了算:“大概需要两千英镑。”
这是什么概念?简和伊丽莎白的嫁妆加起来才两千英镑!这足够一个工人大家庭衣食无忧二十年。
可火柴厂的工人数量众多,一天不发工资,就一天吃不上饭。
这罢工怎么也要持续近月余,数百人的日常开销、医疗费用加起来,以至于达到了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
艾琳闻言,不禁蹙眉。
这三岁孩童也能看出来,清单上的义卖品绝对达不到这个数字。
“也不能指望一次筹清,”艾琳说,“别着急,我再想想——”
她话还没说完,女仆贝拉凑到面前,低声同艾琳说了几句话。
艾琳闻言扭头看向门前。
“宾利小姐和赫斯特夫人来了,”她说,“是你今天的猎物吗?”
伊拉拉同样看过去,站在门前同几名贵妇人寒暄的,不是许久未见的宾利姐妹,还能是谁?
同时她也不免因艾琳的打趣笑出声:猎物还成!这言谈之间,分明把宾利小姐当成了冤大头。
艾琳见她展露笑颜,登时会意:“你有主意说服宾利小姐捐款。”
伊拉拉压低声音:“宾利小姐钦慕兄长的友人达西先生许久,但很不幸地是,我觉得达西先生喜欢伊丽莎白·班纳特小姐。”
艾琳:“啊……”
这一个“啊”,足足带上了三四个声调,艾琳·艾德勒瞥了一眼正与简·班纳特站在一起的伊丽莎白。
而后情场老手露出一个颇具深意地笑容。
“没问题,”艾琳笑道,“我和你配合,一准能成。”
伊拉拉和艾琳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
言谈期间,宾利小姐与赫斯特夫人已然走了过来。
“艾德勒女士,”宾利小姐礼貌开口,“感谢你能邀请我与姐姐参加义卖会。我还是到了才听几位夫人说,这次的义卖会,居然是福尔摩斯小姐发起的。”
“很久不见,宾利小姐。”伊拉拉笑眯眯地打招呼,“上次不辞而别,我向你道歉。”
时隔这么久,连兄长都不追究了,宾利小姐自然不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