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红梨哭丧着脸应“欸”,哭丧着脸宣布游戏开始,哭丧着脸躲进了柴房,哭丧着脸被找到。
然而这张脸却没哭丧过两刻钟——游戏结束的时候,沈知书与姜虞只找到了十一人。
还有五人不知是因为藏得太好,还是某人偷偷放水,没在规定时间内被揪出来。
红梨得了两根钗子并两个银锭,高兴得上了天,回房后便与其余侍子琢磨着如何将姜虞拐回将军府。
“我瞧着将军与殿下并非无意,只是将军不愿成家。”红梨老神在在地说,“据我看,莫若咱们从长公主殿下入手,搞定了殿下,还怕搞不定将军么?”
“怎么搞?”另一侍子问。
“你等着。”红梨道,“我下回跟着将军出门,先跟淮安殿下身边的侍子打好关系,探听些内部消息,再做打算。”
另一侍子忙道:“我也去。”
“如此有趣之事,必然带我一个。”
……
于是第二日沈知书出门时,足有十余名侍子请命陪同游街。
沈知书:?
沈知书挑着眉问:“你们十二人是要去凑一个戏班子么?又非唱戏,用不着那么些人。倘或有人认出我来,第二日弹劾的帖子就递圣上面前了,说我排场大,不讲礼,恃恩而骄。”
结果侍子们一个说“好久没出门了”,一个说“在家呆得无聊”,一个说“想念外头街上卖的方糕”,一个又说“上回上街买东西没给钱,这回补上”,十二种借口没一个相同的。
沈知书:……
沈知书长叹一声,带着十二只小尾巴上了街,去城东买了两壶酒。
此后她却没前往长公主府,而是径直往家的方向行去,徒留红梨她们面面相觑。
红梨张张嘴,大着胆子问:“将军这便回了?”
“不回作甚?”沈知书瞥她一眼,“外头怪冷的,街上也没什么人,溜达着也没趣。你等会儿着人将这红罐子的酒送谢瑾府上去,她去岁帮了我许多,我也该谢上一谢,这酒她大约爱喝。”
“那淮安殿下呢?”
“我还没说完呢,这蓝罐子的酒便送与淮安殿下,你看着安排安排。”
红梨顿了一下,问:“将军不亲自送去啊?”
“不了。”沈知书随口道,“明儿要随着沈娘入宫面圣,今儿便暂且不去寻她了,免得又被她灌酒。”
而后她便听得,身后传来了齐刷刷十二声“啊——”。
声线拖得长长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沈知书顿悟,转头笑道:“我算是明白你们打的什么主意了——出来游街是假,想见淮安殿下是真。你们何故如此想见她?把你们送与她府上好不好?”
红梨将脑袋摇成了拨浪鼓,大睁着眼表忠心:“我等生是将军府的人,死是将军府的鬼!”
“快得了,大年初一就死啊活的,也不忌讳。”沈知书道,“说罢,为何想见淮安殿下?”
红梨嘿嘿一笑,嗫嚅道:“淮安殿下风姿绰约,倾国倾城,谁人不想见?”
“……”沈知书说,“我定会替你转达爱慕之情,倘或殿下知晓了,她大约也会开心。”
红梨道:“那将军呢?”
“嗯?”
“将军便没有爱慕之情么?”
晃悠悠的北风抚过裤管,沈知书的步子一滞。
……有么?
有。
忆起前世后,沈知书便自然而然地想清了一些事——
她此前常常觉得某人可爱,总不自觉想对某人好,时而因着某人的行径而心如擂鼓,对某人一些出格的举止并不排斥……倘或这不算爱慕,那什么才算呢?
前世相处了几十载才朦胧意识到风月情愫,今生倒是一个月不到便有了感情。
此情岁月不可平。
可……自己是将军,是要挂帅亲征的战士,保不齐哪日便会血溅当场,徒留亡魂荡悠悠。
前世,她看着利刃穿透姜虞心脏时,感觉自己似乎也被捅了一刀,痛楚蔓延至四肢百骸,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那……倘或今生的自己真的和姜虞彼此心悦,面对自己突如其来的死讯,某人能承受得了么?
是故既然姜虞并不知晓前世,现如今最好的处理方法便是按捺不动,佯装自己也不知。
沈知书漫不经心地瞥红梨一眼,似笑非笑地说:“怎的如此八卦?活派少了是不是?”
红梨忙道:“那哪能呢,不过是关心关心将军。”
身后有旁的侍子压着嗓子交头接耳:“将军居然没反驳!”
“我就知将军有情!”
“咱们定要见着长公主府上的侍子,同她们商榷商榷!”
“附议!”
“……”
沈知书:……
不是,众位密谋得有点大声了吧……
-
春节似乎与往日里没什么不同,不过是外头的炮竹声多了一点,街上众人穿得红了一点,晚间的灯会热闹了一点。
沈知书原也是这么想的,直到她跟随着沈寒潭进宫。
春节官员进宫谢恩是常有的事,春节休沐七日,六部尚书常携家带口面见圣上。
沈知书原想躲懒不去的,被沈寒潭大批“成何体统”,只得不甘不愿地套上厚重的朝服,五更便睡眼惺忪地爬起来梳洗,天蒙蒙亮就站在殿外,屏息候着。
她进殿后并未抬头,一直盯着自己的脚尖看,是故并未发觉上首除了皇上,还立了另一人。
那人的视线懒洋洋在屋内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沈知书身上,眸色渐深。
皇上说了一大通核心思想为“去年辛苦了,今年继续”诸如此类的话,六部官员们也齐声应着。
沈知书夹在人群之中,跟着何娘沈娘一块儿喊口号,同皇上你来我往了约有一刻钟,殿内重归平静。
忽闻上首之人朗声道“沈卿”。
沈知书没应声,知晓皇上叫的应是她娘。
果见沈寒潭出了列,恭恭敬敬应着。
皇上笑道:“去岁礼部办事得当,仪典严明,凡朝贺祭祀,皆无一差,朕心甚慰。特赐白银五千两,以彰其勤。另有沈卿治礼有方,谨慎持重,特赐各色绸缎五十匹,加俸一年。”
沈寒潭忙歇何夫人与沈知书跪下谢恩。
皇上三两步跨下高台,亲手扶起了沈寒潭,温声道:“爱卿不必多礼。”
沈寒潭颤巍巍道:“承蒙圣上厚爱,臣等感怀于心。”
皇上收了声,低低地笑道:“爱卿还是拘礼,女儿也随你,如此守节,进殿两刻钟,竟连头也没抬过。”
她说着,转向了沈知书,又道:“今儿又非上朝,沈将军不必如此拘谨,抬起头来,与朕瞧瞧。”
沈知书敛了眸光,心想,还是避不开。
她是不想与皇上见面的——对方勤勤恳恳将姜虞养大,却又有意无意中伤姜虞。
是故她总不知如何面对姜初。若心无波澜,未免无情无义;而若起了其余心思,又是为不忠。
沈知书静了几息,方抬起头,对上了那张与姜虞很像的脸。
上回见皇上,是在长公主府。皇上与长公主将话说开,自此桥归桥,路归路。
皇上的眼眯了一下,道:“半月没见,沈将军倒是愈发光彩夺目。”
沈知书只道:“托陛下之福。”
她眼睛看着皇上,余光恰对着高台。
高台上立着的那个身影往旁边跨了一小步,陡然撞入她的视线之内。
沈知书一开始没怎么注意,以为是某个贴身伺候皇上的内侍。然而待皇上转身向上首走去时,她不经意间瞥了一眼,这一瞥就是一愣。
她又不可置信地看了好几眼,慌忙贴到沈寒潭身边,低低地问:“皇上身边那人是谁?”
“国师啊。”沈寒潭道,“这张脸你不认得?”
沈知书霎时间有些恍惚。
认得啊。她想。怎么不认得。
前世的十二仙之一,不爱同旁人打交道,与其他十一仙仅是点头之交。据说她身边只有一个小仙相伴,放在山头养着,从不带出来与人瞧。
国师的脸与记忆里那人一模一样。
……是转世么?可国师据说活了三百多年。
明面上活了三百多年,暗里只会更久。
所以……
或许这位故人当年压根儿就没死?
第88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国师知道自己的存在么?必然是知晓的。
她同自己直视的时候,沉沉望过来,眼里的熟稔与戏谑丝毫不加掩饰。
沈知书忽然明白为何自己一回京,国师便递帖子说想见自己了——
在千年万年之后与故人重逢,就像在无边的沙漠里猛地撞见曾经生活的小木屋。即便知晓那极有可能是空中楼阁,也耐不住陡然升起的错愕与惊喜。
况且这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板上钉钉的真事。
然而这张脸却没哭丧过两刻钟——游戏结束的时候,沈知书与姜虞只找到了十一人。
还有五人不知是因为藏得太好,还是某人偷偷放水,没在规定时间内被揪出来。
红梨得了两根钗子并两个银锭,高兴得上了天,回房后便与其余侍子琢磨着如何将姜虞拐回将军府。
“我瞧着将军与殿下并非无意,只是将军不愿成家。”红梨老神在在地说,“据我看,莫若咱们从长公主殿下入手,搞定了殿下,还怕搞不定将军么?”
“怎么搞?”另一侍子问。
“你等着。”红梨道,“我下回跟着将军出门,先跟淮安殿下身边的侍子打好关系,探听些内部消息,再做打算。”
另一侍子忙道:“我也去。”
“如此有趣之事,必然带我一个。”
……
于是第二日沈知书出门时,足有十余名侍子请命陪同游街。
沈知书:?
沈知书挑着眉问:“你们十二人是要去凑一个戏班子么?又非唱戏,用不着那么些人。倘或有人认出我来,第二日弹劾的帖子就递圣上面前了,说我排场大,不讲礼,恃恩而骄。”
结果侍子们一个说“好久没出门了”,一个说“在家呆得无聊”,一个说“想念外头街上卖的方糕”,一个又说“上回上街买东西没给钱,这回补上”,十二种借口没一个相同的。
沈知书:……
沈知书长叹一声,带着十二只小尾巴上了街,去城东买了两壶酒。
此后她却没前往长公主府,而是径直往家的方向行去,徒留红梨她们面面相觑。
红梨张张嘴,大着胆子问:“将军这便回了?”
“不回作甚?”沈知书瞥她一眼,“外头怪冷的,街上也没什么人,溜达着也没趣。你等会儿着人将这红罐子的酒送谢瑾府上去,她去岁帮了我许多,我也该谢上一谢,这酒她大约爱喝。”
“那淮安殿下呢?”
“我还没说完呢,这蓝罐子的酒便送与淮安殿下,你看着安排安排。”
红梨顿了一下,问:“将军不亲自送去啊?”
“不了。”沈知书随口道,“明儿要随着沈娘入宫面圣,今儿便暂且不去寻她了,免得又被她灌酒。”
而后她便听得,身后传来了齐刷刷十二声“啊——”。
声线拖得长长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沈知书顿悟,转头笑道:“我算是明白你们打的什么主意了——出来游街是假,想见淮安殿下是真。你们何故如此想见她?把你们送与她府上好不好?”
红梨将脑袋摇成了拨浪鼓,大睁着眼表忠心:“我等生是将军府的人,死是将军府的鬼!”
“快得了,大年初一就死啊活的,也不忌讳。”沈知书道,“说罢,为何想见淮安殿下?”
红梨嘿嘿一笑,嗫嚅道:“淮安殿下风姿绰约,倾国倾城,谁人不想见?”
“……”沈知书说,“我定会替你转达爱慕之情,倘或殿下知晓了,她大约也会开心。”
红梨道:“那将军呢?”
“嗯?”
“将军便没有爱慕之情么?”
晃悠悠的北风抚过裤管,沈知书的步子一滞。
……有么?
有。
忆起前世后,沈知书便自然而然地想清了一些事——
她此前常常觉得某人可爱,总不自觉想对某人好,时而因着某人的行径而心如擂鼓,对某人一些出格的举止并不排斥……倘或这不算爱慕,那什么才算呢?
前世相处了几十载才朦胧意识到风月情愫,今生倒是一个月不到便有了感情。
此情岁月不可平。
可……自己是将军,是要挂帅亲征的战士,保不齐哪日便会血溅当场,徒留亡魂荡悠悠。
前世,她看着利刃穿透姜虞心脏时,感觉自己似乎也被捅了一刀,痛楚蔓延至四肢百骸,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那……倘或今生的自己真的和姜虞彼此心悦,面对自己突如其来的死讯,某人能承受得了么?
是故既然姜虞并不知晓前世,现如今最好的处理方法便是按捺不动,佯装自己也不知。
沈知书漫不经心地瞥红梨一眼,似笑非笑地说:“怎的如此八卦?活派少了是不是?”
红梨忙道:“那哪能呢,不过是关心关心将军。”
身后有旁的侍子压着嗓子交头接耳:“将军居然没反驳!”
“我就知将军有情!”
“咱们定要见着长公主府上的侍子,同她们商榷商榷!”
“附议!”
“……”
沈知书:……
不是,众位密谋得有点大声了吧……
-
春节似乎与往日里没什么不同,不过是外头的炮竹声多了一点,街上众人穿得红了一点,晚间的灯会热闹了一点。
沈知书原也是这么想的,直到她跟随着沈寒潭进宫。
春节官员进宫谢恩是常有的事,春节休沐七日,六部尚书常携家带口面见圣上。
沈知书原想躲懒不去的,被沈寒潭大批“成何体统”,只得不甘不愿地套上厚重的朝服,五更便睡眼惺忪地爬起来梳洗,天蒙蒙亮就站在殿外,屏息候着。
她进殿后并未抬头,一直盯着自己的脚尖看,是故并未发觉上首除了皇上,还立了另一人。
那人的视线懒洋洋在屋内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沈知书身上,眸色渐深。
皇上说了一大通核心思想为“去年辛苦了,今年继续”诸如此类的话,六部官员们也齐声应着。
沈知书夹在人群之中,跟着何娘沈娘一块儿喊口号,同皇上你来我往了约有一刻钟,殿内重归平静。
忽闻上首之人朗声道“沈卿”。
沈知书没应声,知晓皇上叫的应是她娘。
果见沈寒潭出了列,恭恭敬敬应着。
皇上笑道:“去岁礼部办事得当,仪典严明,凡朝贺祭祀,皆无一差,朕心甚慰。特赐白银五千两,以彰其勤。另有沈卿治礼有方,谨慎持重,特赐各色绸缎五十匹,加俸一年。”
沈寒潭忙歇何夫人与沈知书跪下谢恩。
皇上三两步跨下高台,亲手扶起了沈寒潭,温声道:“爱卿不必多礼。”
沈寒潭颤巍巍道:“承蒙圣上厚爱,臣等感怀于心。”
皇上收了声,低低地笑道:“爱卿还是拘礼,女儿也随你,如此守节,进殿两刻钟,竟连头也没抬过。”
她说着,转向了沈知书,又道:“今儿又非上朝,沈将军不必如此拘谨,抬起头来,与朕瞧瞧。”
沈知书敛了眸光,心想,还是避不开。
她是不想与皇上见面的——对方勤勤恳恳将姜虞养大,却又有意无意中伤姜虞。
是故她总不知如何面对姜初。若心无波澜,未免无情无义;而若起了其余心思,又是为不忠。
沈知书静了几息,方抬起头,对上了那张与姜虞很像的脸。
上回见皇上,是在长公主府。皇上与长公主将话说开,自此桥归桥,路归路。
皇上的眼眯了一下,道:“半月没见,沈将军倒是愈发光彩夺目。”
沈知书只道:“托陛下之福。”
她眼睛看着皇上,余光恰对着高台。
高台上立着的那个身影往旁边跨了一小步,陡然撞入她的视线之内。
沈知书一开始没怎么注意,以为是某个贴身伺候皇上的内侍。然而待皇上转身向上首走去时,她不经意间瞥了一眼,这一瞥就是一愣。
她又不可置信地看了好几眼,慌忙贴到沈寒潭身边,低低地问:“皇上身边那人是谁?”
“国师啊。”沈寒潭道,“这张脸你不认得?”
沈知书霎时间有些恍惚。
认得啊。她想。怎么不认得。
前世的十二仙之一,不爱同旁人打交道,与其他十一仙仅是点头之交。据说她身边只有一个小仙相伴,放在山头养着,从不带出来与人瞧。
国师的脸与记忆里那人一模一样。
……是转世么?可国师据说活了三百多年。
明面上活了三百多年,暗里只会更久。
所以……
或许这位故人当年压根儿就没死?
第88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国师知道自己的存在么?必然是知晓的。
她同自己直视的时候,沉沉望过来,眼里的熟稔与戏谑丝毫不加掩饰。
沈知书忽然明白为何自己一回京,国师便递帖子说想见自己了——
在千年万年之后与故人重逢,就像在无边的沙漠里猛地撞见曾经生活的小木屋。即便知晓那极有可能是空中楼阁,也耐不住陡然升起的错愕与惊喜。
况且这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板上钉钉的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