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戚大伯这辈子都没在村里被人这样热情欢迎过。
  毕竟是这么大的一个村子,谁家没几个能干活的人呢?谁家不眼红他们能够拿回来的银钱呢?
  ——可找戚大伯也没有用啊!
  戚长夜和赵岁岁才是这工坊的主人, 夫夫二人对这间工坊抓得极紧, 戚长夜没什么大的志向,重活一世只想在村中安稳养老,如今工坊每月所能赚到的银钱已经足够他们彻底放松下来了,戚长夜对于外界的酱料推广商业拓展等方面也不太上心, 一切全凭着那些商贩代理自由推销, 他只要在村中把控住原料和成品质量就好。
  他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供货源头。
  事实上戚家的人其实也没有几个真的能进到工坊里做活的,戚渔算是其中的一个,归根结底戚长夜只和寥寥几个戚家人相熟,没必要也没义务给所有的人都安排事情,再一个也是他给了他们不少摆摊的小食方子, 露天摆摊虽然辛苦,赚的却远比上工要多,戚长夜又不准备将工坊给发展成家族企业,现在这般正是他想象中的最好发展。
  据他所知戚家的人早已分散开来各自去到镇子里的不同地方摆摊,每日的利润都还不错,至于戚家的其他家眷则要帮着他们准备摆摊用的各种材料,与此同时还要抽人兼顾着地里的活计,确实也分不出太多人手了。
  也不知晓戚老太太是如何平衡这些子孙的,这种时候一个家族里只有一个大家长的好处就这样显现出来,他只知道戚家人对当前现状都非常满意,如今戚家偌大一个家族每个人都忙忙碌碌各司其职,就连那些四五岁的小孩都能帮着爹娘备菜洗菜,没一个人是空闲着的。
  这次工坊再度招人,村子里的不少人家都早早地得到了消息,不得不说自戚长夜建立工坊以后大部分村人的生活条件都要比先前好了一大截。扩建工坊所需要的砖石瓦料、在村里和其他几个地方招来的劳工力工、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式原材料……光是在戚长夜这儿接到的生意就比过去一年还多。
  就连那些郑家的族老在见到戚长夜和赵岁岁时都笑眯眯的,慈祥和蔼得宛如多么亲近的长辈,其他几个村落的人在见到了戚长夜时脸上也都挂满了笑容,巴不得能让戚长夜在他们村里多招上一些。
  明哥儿就是其中之一。
  明哥儿的小姑姑早在十几年前就嫁到了杨溪村里,这些年来倒是一直都没断了联系,在村子里得了消息以后甚至专门花了两个铜板坐了牛车过来将消息给告知他们。
  明哥儿家的日子极苦,前几年村里的一户人家要盖房子在村里招人,他爹爹想要趁着农闲多赚几个铜板便赶了过去报名做工,结果在房子上梁的时候大梁突地砸了下来——直直砸在了明哥儿爹爹的腰上。
  这一下子直接将一个好端端的汉子给砸成了瘫子,也砸垮了家里的顶梁柱,同村几个上梁的人在事发以后生怕担责,一口咬死了是他爹爹自己手滑没能撑住那根大梁。
  他爹爹当时昏迷不醒也没法为自己辩驳,明哥儿随了他的阿父说话细声细语斯文温和,根本吵不过那些村人,甚至那户盖房的人家还跑了过来反咬一口要他家倒赔自己银钱,说什么没盖好的新房沾了血晦气、说什么不敢再用那根大梁要他们出了梁木的银钱和其他汉子的误工费用……总之这事情在村子里面沸沸扬扬地吵了好一段时间,一大家子差一点就没挺过来。
  明哥儿现在都不敢回忆那段日子是怎么过的,他爹爹为了不拖累家里甚至想要偷偷自尽,好在最后一大家子终于都是挺了过来。
  再回过神时姑母还在一旁念叨:“十五那日有大集,所以工坊特意选在了十六日招工,听说这次要招的人没上一回多,打听的人却比上回翻了足足一倍,十六日你一定要早早过来,咱们一起占个好位置,别排在最后让人给忘了……”。
  还没等到将话说完妇人就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不行,你这村子离着太远了,夜里过来也不安全……这样,十五日你就来到村里到我家里住上一晚,十六日一早咱们就去工坊外头排着!”
  明哥儿不由得睁圆了眼睛,声音也是磕磕绊绊的:“这、这可以吗……”。
  这些年来姑母没少帮扶他们家里,明哥儿知晓她的夫家那边多少对此有些怨言,不过最后也没拦她,要不是有着她家的接济明哥儿家早就撑不下去了。
  她夫家的条件也不是很好,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口肉来,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身上的衣服都打满了补丁,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给他们挤出些吃食……明哥儿实在是不好意思面对那一大家人。
  明哥儿的阿父也站在一旁,布满裂口的手无意识地搅着洗得发白的衣服。
  “行了行了,就这么定了,十五日下午你早些出发,别摸黑走着夜路过来。”
  妇人家里还有孩子,着急早些赶回村里,嘱咐完后就想离开,走了两步又回过头:“工坊喜欢性子沉稳做事细致的人,能耐得性子坐得住椅子,明哥儿你刚好符合。你做起活来干脆利落,肯定能被他们选上的,也莫要再多想那些事了,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明哥儿点了点头。
  ------
  十五日下午他便早早离了村里,明哥儿和他阿父都不放心将他爹爹独自留在家中,最终只得让明哥儿自己过来。瘦小的哥儿背着背篓一步一趔趄地走在村里的泥泞土路之上,他的家里实在是太穷,拿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也不能空手去到人家家里,阿父连着两日早起进到山里待了一天,最后才挖出了一背篓的野菜让他带到姑母家里。
  这是他家能够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了。
  姑母家里还没有分家,他和家里的几个孩子挤在同一个房间里面,这一整夜都没怎么睡着,闭上眼睛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画面,明哥儿就这样睁着眼睛挨到了天亮,早早地起床洗漱换好衣服到工坊外等了起来。
  明明说好的辰时开始,如他这般提前过来的人却不在少数,工坊门前很快就等候了不少的人,明哥儿安静地站在一旁直勾勾地盯着大门,脑子里却一片空白。
  夏冬两季工坊有着不同的上工时间,农忙那几日也都有着假期可用,几个在此处做工的村人结伴走到了工坊门前,迎着众人的艳羡目光迤迤然地走进了里面。
  他早就听人提过这座工坊,戚五的改变实在是太大,至今还仍被十里八乡的村民百姓时不时地提起,在很多的村民眼中戚五这人神秘又不可捉摸,他们至今仍旧觉得戚五是好命搭上了镇上的老爷才能因此一飞冲天,却没人知晓他究竟是怎么和那些“大人物们”搭上关系的,总觉得这一切都发生得太过突然,仿佛就在转瞬之间。
  明哥儿以前没少听过杨溪村的戚五有多可怕,却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竟然会见到他,他在门前紧张了许久,直到大门被人拉开才抬起头来,一个面容清秀的哥儿站在门前唤了一声:“应征的人请排好队,和我一起进院子里。”
  明哥儿同手同脚地走了进去。
  工坊的院墙造得极高,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在深夜里攀爬进去,进门便是一个格外宽敞空旷的院子。左侧角落整整齐齐地堆着数十个约至他的小腿那般高的陶制坛子,右面则并列排着三架板车,看那样子就知晓是新做出来的,每隔几日工坊都会用它们在镇上往返送货。
  门前不远处卧着一只灰褐色的大狗,神情倦怠地趴在角落,一身毛发粗长浓密,见着戚渔带了这么多人进来也不乱叫,只抬起头来看了一眼便又恹恹地趴了回去。
  院子后方是一间间排列整齐的房屋,每一间屋子的面积都不算小,靠近了些便能隐约听到门内传来的些许声音,应当是那些雇佣的村人正在屋子里面做活。
  戚渔带着他们穿过了好几间房间,最终停在了一间房门虚掩着的屋前,渔哥儿让他们停了下来,伸手轻轻敲了几下,门内便传来了一道低沉的男声:“进。”
  戚渔伸手将门推开。
  明哥儿一眼便瞧见了个身材高挑面容冷峻的汉子。
  他不由得心头一凛。
  也不止他自己被那汉子惊到,他甚至还听到了身后一个与他一同进来的哥儿的吸气声音,明哥儿以前忙于生存很少和同村的汉子相处,更不用说是在这样的密闭房间里了,不过屋中有着这么多人,倒是也没什么值得害怕的。
  只是一想到要在这么多人面前介绍自己,多少还是有些紧张。
  戚长夜似是也清楚这点,见人进来便站起了身子,顺便伸手帮着身边的人理了几下有些褶皱的衣领。他平时显然没少去做这些事情,一举一动自然又温柔,像是早已在无数日夜里养成了习惯。
  明哥儿悄悄抬头看了过去。
  对方的长相非常精致,穿着一身水青色的外衫,脑后束了根同色的发带,不似村里的一些哥儿般会在脸上妆点些脂粉,也不如他曾经在镇上见到的那些公子小姐那样满身珠翠光华,瞧着干干净净简简单单的,眉眼间也格外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