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向遥眉眼微垂,斜睨着向秀秀,直接道:“向秀秀,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你就眼睁睁看着丽丽去呢?你爹的女儿到底是她还是你啊?”
向秀秀脸色十分难看,但一抬眼,见向丽丽果然也愤愤地看向自己,也不好意思再装死了,认
命:“别说了,我去叫,我去叫行了吧。”
向遥见她起身,满意地点头:“这才像话嘛,你爹娘都活着呢,多尽孝,眼下还轮不到我们当侄女的鞍前马后。”
众人被这话刺得一顿,不免想起死去不久的向粮生。
张菊花当年生了七个,夭折了两个,剩下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女儿多年就嫁出去了,儿子们都还没有分家,又各自生了子女,一大家子十几口人住在一起,每天虽然小摩擦不断,但整体上也还算和谐。
但向粮生死了之后,这种和谐就被打破了。
先是刘巧云被张菊花给赶走,后来向遥又性子大变,到现在,这个家眼见着像是一锅即将烧开的水,气泡不断往上冒,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彻底沸腾起来了。
众人心思各异,想着向粮生死了之后,某些队长的福利就拱手让人了;
想着少了一个老把式的劳力,他们一家子赚的工分更吃紧了;
想着刘巧云也回娘家了之后,他们二房的屋子那么宽敞,却只有向遥一个人住了……
而向遥则想着,等双抢完了,还是得去看看刘巧云过得怎么样。
她既然现在是向家湾这个向遥了,也得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来。
不多一会儿,向金生和向亮都被叫回来了。
众人齐齐坐在一张大四方桌的周围,总算是等到了张菊花盛饭了。
在老向家,饭勺是掌握在张菊花手上的。
谁多谁少,谁稠谁稀,全凭张菊花的分配。
当然,如向遥和向丽丽这种以往存在感极低的孙女,又如周爱华、刘巧云这种备受嫌弃的儿媳妇,每次都是吃得最少、最差的那一列。
向遥看着自己碗里一个拳头大小的饭,又看着向秀秀、向亮碗里堆得满满的饭,不高兴了。
“奶,怎么我的饭这么少啊,我干了一天的活,中午也没有吃,下午都饿得在地里晕倒了,到了晚上,还只给我这么多,是想饿死我吗?”
碗底落在木桌上,发出一道轻轻的“咄”声,一下子又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周爱华干巴巴地重复:“晕倒了啊,怎么会晕倒了呢……”
“你们跟我不在一片儿,当然不知道了,去问问小红婶子她们,大伙儿都亲眼见着的。”向遥沉着声音,“下午要不是她帮我割稻子,我就是干到晚上都干不完。”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张菊花,昏暗的光线下,眼睛格外黑沉:“现在倒好了,辛苦一天,晚上连饭都只给这么点儿,没干活的倒是分得多呢,那饭都堆成小山了。”
原本,饭分得多跟少的问题,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在以往天天都是这样,并没有人敢提出意见。
只要不拿到台面上来说,那就还能粉饰太平。
但现在向遥不仅拿到台面上来比较了,还说出了下午当着很多社员的面饿晕了的事儿。
这事儿,就显得很不地道,且十分丢人了。
张菊花也没有想到,她不过就是饿了这丫头一顿,竟然外人都知道了,当即就感到面皮发烫。
她为人刻薄,但是呢,又很要面子,一想到别人这会儿在饭桌上还指不定怎么议论这事儿,骂她张菊花没良心,就感到一阵难受。
“吃吃吃,又没少了你的,嫌不够就说呗!”张菊花又往向遥的碗里甩下一勺子白色中夹杂着淡黄米糠的饭,这下是一整碗了,“不够再添,家里又没在吃上苛待你!”
向遥笑眯眯的:“奶说得对。等会儿我还添,吃一碗可吃不饱。”
张菊花:……
其他人听了,吃饭的时候都默默加快了速度。
向遥多吃一口,他们就少分一口,可不得吃快点么。
因着向遥席间这番话,吃完饭之后,刘小兰都不敢叫小一辈的去洗碗了,自己赶紧收拾收拾,主动去了厨房。
要说以前,都是周爱华做饭,刘巧云收拾家里。
现在刘巧云走了,向遥又一副滚刀肉的样子,还动不动就刺人,她再想偷懒,难得很!
第11章 瓜瓜瓜你还是年轻,只看到了表面。……
夏日乡间的夜晚不算太热。
比起后世空调之下的凉爽,向遥觉得,这种天然的微凉似乎更能让人好眠。
月光从窗外泻进来,将蚊帐的格子印儿打在了身上。
蚊子是多,但刘巧云走的时候,并没有将她当年陪嫁的老蚊帐给带走,因此这些吸血怪也只能在蚊帐外围嗡嗡地扇动翅膀,徒劳无功。
向遥闭着眼睛,看似睡得沉沉,实则人已经在瓜田里,哼哧哼哧地挖花生了。
她的脚边放了一个碧油油的大西瓜,堆了一小堆新鲜的花生,颗颗湿润饱满,瞧着很是喜人。
西瓜不顶饱,吃多了还总是要上厕所,所以向遥只把它当做解渴的调剂,最重要的,还是离入口最近的花生。
她太缺油水了,一想起周爱华炒的茄子、豆角里头,一滴油都看不见,简直到了难以下咽的程度,她就恨不得自己开火,将那半罐子猪油都给倒进锅里。
但这半罐子的油,那是要吃到过年的。
要是能榨点花生油就好了!
蹲着挖,坐着挖,盘腿挖,伸直腿挖,各种挖……
准入时间还剩下十分钟的时候,向遥结束了今天最后的劳动,揣了一把鲜花生放兜里,剩下的都摊平在一块平地上,等待着它们晒干。
从瓜田里出来,向遥满足地进入了梦乡。
翌日。
天刚蒙蒙亮,院子里摔摔打打的声音就愈发大了起来。
猪棚里的猪开始四处乱拱,叫嚣着要吃早食,养的几只鸡也叽叽咯咯地啄着土,试图找出一条新鲜的虫子来。
向遥扒拉了一下睡得凌乱的头发,睡眼惺忪地出房门洗漱。
早饭跟昨晚的晚饭并没有什么差别,依旧是水淋淋的豆角和茄子,倒是多了一大盆稀米汤,各个儿沿着碗边喝得吸溜溜的。
向遥对米汤,喝了不少。
吃完早饭,上工的去上工,张菊花则忙着开始煮猪潲。
向家只有一口锅,人的一日三餐和猪的一日三餐都是这口锅。
有时候煮完猪潲,锅没淘洗干净,下一顿饭菜里头,还会出现猪潲里的烂菜叶子。
向遥刚穿来的时候就见着过一次,讲究着饿了一回之后,也就不讲究了,凑合着吃吧。
她自我安慰,反正猪潲也无非是用米糠和菜叶子、猪草混合在一起煮的,跟人吃的玩意儿差别也不是很大。
为了填饱肚子,还是得不拘小节。
晒谷场上,临时队长袁大山先说了一通鼓舞人心的话,紧接着就开始分工。
向遥今天被分到插秧组,要去的田在山坳子里头,不是昨天那一块。
她正遗憾今天不能跟杨小红一块儿上工呢,就看见同组的何月芝亲亲热热地走了过来。
大概是杨小红那个大嘴巴给她说了,除了昨天中午那把花生,后来下午又得了一把,何月芝看向遥的目光,就像看金疙瘩似的。
嘿,还别说,向遥巴不得这看热闹三人组都围在自己身边。
当即看向何月芝的眼睛也明亮起来,充满了热切。
两人迅速对上了眼神,很快就并肩站在了一块儿。
外人瞧着,还开玩笑说这两人可真像母女哩!
前几天向遥都是被分到割稻子组,割稻子她是已经成为熟练工了,但论插秧,她属实是还只在电视上看到过,操作方面还是个生瓜蛋子。
但没关系,她长了一张嘴,能问!
“月芝婶,我听说你可是远近有名的铁姑娘,种地很有一手嘞!我插秧不太行,待会儿多教教我,成吗?”
何月芝的手被挎住,扭头就看见一张笑嘻嘻的脸,紧接着,手里就多了一小把花生。
她微微错愕,脸上马上就更加和蔼了起来:“没问题没问题,婶子一定帮衬你!”
要不杨小红说这姑娘爽利大气呢,瞧瞧,不过是昨天一起看热闹的情分,现在活还没有开始干了,人家就先给她送了吃的!
何月芝以为向遥此举是想要她帮忙完成插秧任务,但其实向遥只是想请教她一些种地的技巧。
果然,接下来向遥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从脚步往后退的姿势,到秧苗要插进去多高,怎么辨别是稗子还是秧苗……
何月芝不由
得感叹,向粮生家过去是不是太宠小孩儿了,这些活计,她家几岁的娃娃都会哩!
不过她也就是心里想想,反而教得更认真了。
乡下鲜少有人需要这样手把手教地里活儿,这一来二去的,何月芝竟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向秀秀脸色十分难看,但一抬眼,见向丽丽果然也愤愤地看向自己,也不好意思再装死了,认
命:“别说了,我去叫,我去叫行了吧。”
向遥见她起身,满意地点头:“这才像话嘛,你爹娘都活着呢,多尽孝,眼下还轮不到我们当侄女的鞍前马后。”
众人被这话刺得一顿,不免想起死去不久的向粮生。
张菊花当年生了七个,夭折了两个,剩下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女儿多年就嫁出去了,儿子们都还没有分家,又各自生了子女,一大家子十几口人住在一起,每天虽然小摩擦不断,但整体上也还算和谐。
但向粮生死了之后,这种和谐就被打破了。
先是刘巧云被张菊花给赶走,后来向遥又性子大变,到现在,这个家眼见着像是一锅即将烧开的水,气泡不断往上冒,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彻底沸腾起来了。
众人心思各异,想着向粮生死了之后,某些队长的福利就拱手让人了;
想着少了一个老把式的劳力,他们一家子赚的工分更吃紧了;
想着刘巧云也回娘家了之后,他们二房的屋子那么宽敞,却只有向遥一个人住了……
而向遥则想着,等双抢完了,还是得去看看刘巧云过得怎么样。
她既然现在是向家湾这个向遥了,也得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来。
不多一会儿,向金生和向亮都被叫回来了。
众人齐齐坐在一张大四方桌的周围,总算是等到了张菊花盛饭了。
在老向家,饭勺是掌握在张菊花手上的。
谁多谁少,谁稠谁稀,全凭张菊花的分配。
当然,如向遥和向丽丽这种以往存在感极低的孙女,又如周爱华、刘巧云这种备受嫌弃的儿媳妇,每次都是吃得最少、最差的那一列。
向遥看着自己碗里一个拳头大小的饭,又看着向秀秀、向亮碗里堆得满满的饭,不高兴了。
“奶,怎么我的饭这么少啊,我干了一天的活,中午也没有吃,下午都饿得在地里晕倒了,到了晚上,还只给我这么多,是想饿死我吗?”
碗底落在木桌上,发出一道轻轻的“咄”声,一下子又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周爱华干巴巴地重复:“晕倒了啊,怎么会晕倒了呢……”
“你们跟我不在一片儿,当然不知道了,去问问小红婶子她们,大伙儿都亲眼见着的。”向遥沉着声音,“下午要不是她帮我割稻子,我就是干到晚上都干不完。”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张菊花,昏暗的光线下,眼睛格外黑沉:“现在倒好了,辛苦一天,晚上连饭都只给这么点儿,没干活的倒是分得多呢,那饭都堆成小山了。”
原本,饭分得多跟少的问题,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在以往天天都是这样,并没有人敢提出意见。
只要不拿到台面上来说,那就还能粉饰太平。
但现在向遥不仅拿到台面上来比较了,还说出了下午当着很多社员的面饿晕了的事儿。
这事儿,就显得很不地道,且十分丢人了。
张菊花也没有想到,她不过就是饿了这丫头一顿,竟然外人都知道了,当即就感到面皮发烫。
她为人刻薄,但是呢,又很要面子,一想到别人这会儿在饭桌上还指不定怎么议论这事儿,骂她张菊花没良心,就感到一阵难受。
“吃吃吃,又没少了你的,嫌不够就说呗!”张菊花又往向遥的碗里甩下一勺子白色中夹杂着淡黄米糠的饭,这下是一整碗了,“不够再添,家里又没在吃上苛待你!”
向遥笑眯眯的:“奶说得对。等会儿我还添,吃一碗可吃不饱。”
张菊花:……
其他人听了,吃饭的时候都默默加快了速度。
向遥多吃一口,他们就少分一口,可不得吃快点么。
因着向遥席间这番话,吃完饭之后,刘小兰都不敢叫小一辈的去洗碗了,自己赶紧收拾收拾,主动去了厨房。
要说以前,都是周爱华做饭,刘巧云收拾家里。
现在刘巧云走了,向遥又一副滚刀肉的样子,还动不动就刺人,她再想偷懒,难得很!
第11章 瓜瓜瓜你还是年轻,只看到了表面。……
夏日乡间的夜晚不算太热。
比起后世空调之下的凉爽,向遥觉得,这种天然的微凉似乎更能让人好眠。
月光从窗外泻进来,将蚊帐的格子印儿打在了身上。
蚊子是多,但刘巧云走的时候,并没有将她当年陪嫁的老蚊帐给带走,因此这些吸血怪也只能在蚊帐外围嗡嗡地扇动翅膀,徒劳无功。
向遥闭着眼睛,看似睡得沉沉,实则人已经在瓜田里,哼哧哼哧地挖花生了。
她的脚边放了一个碧油油的大西瓜,堆了一小堆新鲜的花生,颗颗湿润饱满,瞧着很是喜人。
西瓜不顶饱,吃多了还总是要上厕所,所以向遥只把它当做解渴的调剂,最重要的,还是离入口最近的花生。
她太缺油水了,一想起周爱华炒的茄子、豆角里头,一滴油都看不见,简直到了难以下咽的程度,她就恨不得自己开火,将那半罐子猪油都给倒进锅里。
但这半罐子的油,那是要吃到过年的。
要是能榨点花生油就好了!
蹲着挖,坐着挖,盘腿挖,伸直腿挖,各种挖……
准入时间还剩下十分钟的时候,向遥结束了今天最后的劳动,揣了一把鲜花生放兜里,剩下的都摊平在一块平地上,等待着它们晒干。
从瓜田里出来,向遥满足地进入了梦乡。
翌日。
天刚蒙蒙亮,院子里摔摔打打的声音就愈发大了起来。
猪棚里的猪开始四处乱拱,叫嚣着要吃早食,养的几只鸡也叽叽咯咯地啄着土,试图找出一条新鲜的虫子来。
向遥扒拉了一下睡得凌乱的头发,睡眼惺忪地出房门洗漱。
早饭跟昨晚的晚饭并没有什么差别,依旧是水淋淋的豆角和茄子,倒是多了一大盆稀米汤,各个儿沿着碗边喝得吸溜溜的。
向遥对米汤,喝了不少。
吃完早饭,上工的去上工,张菊花则忙着开始煮猪潲。
向家只有一口锅,人的一日三餐和猪的一日三餐都是这口锅。
有时候煮完猪潲,锅没淘洗干净,下一顿饭菜里头,还会出现猪潲里的烂菜叶子。
向遥刚穿来的时候就见着过一次,讲究着饿了一回之后,也就不讲究了,凑合着吃吧。
她自我安慰,反正猪潲也无非是用米糠和菜叶子、猪草混合在一起煮的,跟人吃的玩意儿差别也不是很大。
为了填饱肚子,还是得不拘小节。
晒谷场上,临时队长袁大山先说了一通鼓舞人心的话,紧接着就开始分工。
向遥今天被分到插秧组,要去的田在山坳子里头,不是昨天那一块。
她正遗憾今天不能跟杨小红一块儿上工呢,就看见同组的何月芝亲亲热热地走了过来。
大概是杨小红那个大嘴巴给她说了,除了昨天中午那把花生,后来下午又得了一把,何月芝看向遥的目光,就像看金疙瘩似的。
嘿,还别说,向遥巴不得这看热闹三人组都围在自己身边。
当即看向何月芝的眼睛也明亮起来,充满了热切。
两人迅速对上了眼神,很快就并肩站在了一块儿。
外人瞧着,还开玩笑说这两人可真像母女哩!
前几天向遥都是被分到割稻子组,割稻子她是已经成为熟练工了,但论插秧,她属实是还只在电视上看到过,操作方面还是个生瓜蛋子。
但没关系,她长了一张嘴,能问!
“月芝婶,我听说你可是远近有名的铁姑娘,种地很有一手嘞!我插秧不太行,待会儿多教教我,成吗?”
何月芝的手被挎住,扭头就看见一张笑嘻嘻的脸,紧接着,手里就多了一小把花生。
她微微错愕,脸上马上就更加和蔼了起来:“没问题没问题,婶子一定帮衬你!”
要不杨小红说这姑娘爽利大气呢,瞧瞧,不过是昨天一起看热闹的情分,现在活还没有开始干了,人家就先给她送了吃的!
何月芝以为向遥此举是想要她帮忙完成插秧任务,但其实向遥只是想请教她一些种地的技巧。
果然,接下来向遥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从脚步往后退的姿势,到秧苗要插进去多高,怎么辨别是稗子还是秧苗……
何月芝不由
得感叹,向粮生家过去是不是太宠小孩儿了,这些活计,她家几岁的娃娃都会哩!
不过她也就是心里想想,反而教得更认真了。
乡下鲜少有人需要这样手把手教地里活儿,这一来二去的,何月芝竟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