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往日上班,程灵只简单画个眉毛口红,让自己看起来有精神就行。
而今天,程灵特意早起了二十分钟化妆,她希望自己能够漂亮一点。
小曹和康以,一个摄影师一个导演,都懂化妆,程灵没想到自己一上班就栽到他们俩手里。
首先,她希望看到的人是沈弈,而不是这两个人。
其次,看过就看过好了,为什么要说出来,为什么要当沈弈的面,把她化的妆全都说出来!
程灵脚趾抓地,脸上还是很淡定的表情:“是吗。”
小曹一脸看穿一切的表情,眉毛八卦地飞起:“都说女孩子突然开始打扮,是因为有了在意的人,程灵姐,有情况?”:
“!!!”天啊,谁来把小曹的嘴巴缝上……
当着沈弈的面,程灵内心都要崩溃了,早知道小曹这张破嘴这么坏事,她今天素颜来也比现在好。
程灵尽量面不改色:“女孩子化妆,不化妆,都是看心情的,今天心情好,所以就化妆咯。”
小曹肉眼可见地失望了。
电梯到了,话题自然结束,大家从电梯出来,沈弈开了门锁,其他人陆续走进去。
程灵走在最后,进门路过沈弈,听见他在耳边问了一句:“今天心情很好?”
程灵:“……嗯。”
沈弈:“我也是。”
程灵转头看他。
他一手搭着门站在那,微微低头将她望着,目光不加掩饰。
她被这眼神烫了一下,错开眼,抿了抿唇,说:“预祝今天工作顺利。”说完赶忙进门。
沈弈关门,说:“刚那小曹挺不会说话的。”
程灵:“习惯就好。”
沈弈:“不是今天才漂亮,明明一直这么漂亮。”
“……”
程灵脸热了,回头看他一眼,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沈弈:“美人计,又来。”
程灵受不了了,不想继续受他影响,一脸正色地说:“夸张了,我还挺普通的。”
“是吗。”沈弈又认真将她看了一遍,陷入迟疑,“难道是我眼里出西施了?”
“……”
程灵彻底红脸了,她再次败阵,举手投降:“你能不能正经一点。”
还以为他只在微信上才这么放肆,没想到见面了居然更加放肆,她根本招架不住。
沈弈看着眼前红脸的女孩,微微俯身,凑近,带着好闻的,衣物残留味道。
“你喜欢正经的?”
“……”
程灵心跳得快要炸开,血液流速都加快了。
她捏紧手指,头偏到一边,飞快地说:“我说不过你,我要干活了。”
说完,灰溜溜地败走。
沈弈看着她的背影,唇角勾动。
机器试拍了几个镜头,沈弈的工作室又大又宽敞,光线十足,不知是不是找人设计过,拍出来还挺有艺术感。
这是程灵第一次见到他的工作室,一想到这是他平日里工作的地方,就有一种想把这里看遍的冲动,不过她忍住了。
吸取了胡则勇的教训,这次拍摄,康以决定直接从修复古籍开始。
他说了想法之后,沈弈问:“需要我修复什么?”
康以坐在机器后面,问:“你手里有在修复的古籍吗?”
“有。”
“就修那个吧。”
“行。”
沈弈走到工作台前,拿起一本泛黄的旧书,封面因为泡过水甚至有些褶皱。
这边开了机,沈弈俯下身,把书页摊开,找到页角缺损最严重的一页,然后从一旁寻找合适的工具。
镜头推进,正要对他挑选工具进行特写,沈弈突然站直,说:“抱歉,能给我两分钟准备一下吗?”
众人一愣,似乎都没想到这话会从沈弈口中说出来。
但康以还是说:“ok。”
程灵从机器后面走过去,问沈弈:“怎么了?”
“没什么。”他无所谓地笑笑,“其实这是个很无聊的工作,我一直都是一个人面对,也习惯了,突然多出这么多人,还要拍下来,感觉自己在作秀。”
他不习惯展示过程,更习惯给出结果。
程灵能懂他的感受,不知道能安慰什么,最终拍了拍他的肩:“能理解。”
沈弈靠在工作台边缘,双手反撑:“当然,也有紧张的原因。”
程灵脸上浮现惊讶:“我以为你从来不会紧张。”
“为什么?”
程灵想了一下,回答:“因为,无论你做什么,看起来都游刃有余,总是很有把握,我一直都很羡慕你。”
以至于,她很难把紧张这个词跟沈弈联系到一起。
沈弈盯着她的脸,认真地看了一会儿,摇头:“程灵,我不是做什么都很有把握。”
第25章 第二十五场雨这一刻的感觉。
短暂调整过后,准备二次开拍。
拍之前,康以突然叫停,他抻脖子看着沈弈手里的古籍,问:“等等,你这本是《千家诗》?什么时期的?”
沈弈动作顿了下,直起身,看向康以:“是民国扫叶山房出版的。”
康以皱了下眉,想了想,“是不是《笠翁对韵》那个《千家诗》?”
“嗯。”
康以沉思:“换一本吧,这本书太大众了,拍出来没什么效果,观众更喜欢看修复珍本,最好是拯救珍贵文物,能满足观众的救赎情绪。太大众的东西没什么价值。”
沈弈没说话,转眼看向程灵,他瞧了她一会儿,这才答应:“行。”
也没说别的,把泛黄的《千家诗》装到塑封袋里,放回到书架上,又从上面挑了一本别的。
“这是元刻本《永类钤方》,传世稀有,国宝级藏品,是国家图书馆的修复工作。”
康以一听是珍贵古籍,点点头:“就这本吧,观众爱看。”
这本书的书口基本上都已经断裂,部分书页出现酸化和脆裂问题,一看就是一本年纪很大的书。
沈弈边拆书边作叙述:“古籍修复,其实就是书生病了,给书做手术;而古籍修复师,就是给书看病的医生。我们拿到古籍的第一步,就是要查看它的病情,再根据病症做手术,为书籍延长寿命。”
他仔细检查了这本书的问题,对着镜头一一展示出问题所在。
然后说:“不过现在科技发达,修复古籍的技术已经来到了数字化修复。”
为了修复书页,找到与原书最相近的纸张,沈弈给这本书做了个纤维检测。
他选了很多种纸,都没有找到颜色相近的。
光是这个过程,就耗费了很长时间。
纪录片虽然不用时时开机拍摄,但沈弈却要实打实的工作。
他就坐在仪器前,眉目微沉,十分专注,仿佛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
而拍摄团队并不能离开,只能一直等着他的结果。
几个小时后,沈弈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纸张,最终,他做了一个决定:“只能自己染纸了。”
小曹震惊:“自己染!?不是有化学染料吗,有那么费劲?”
沈弈看着他,解释:“化学染料会伤害纸张,失去原有的纤维感。”
小曹:“你自己怎么染?”
“用栗子壳、橡碗子、茶叶煮成染料。”
好在这些东西工作室里都有,沈弈停下工作,去厨房煮东西。
煮染料本就需要时间,煮好之后,他用一片白纸试染色,再烘干,和原色对比,发现颜色不够深,又要调配染料比例,重新煮。
镜头不断跟进,适时特写,纪录了很多素材。
沈弈就这样反复试色,试了很多次都没有结果。
有一回,颜色已经很相近了,只不过仔细看会发现染出来的颜色要更深一些,大家都以为可以了,没想到沈弈对比完,默默把染纸放在废纸堆里,又去重新调配比例了。
程灵在厅里静静地看。厨房里打光的,扛机器的,举话筒收音的,时不时变换拍摄位置。
而沈弈的身形掩映在其中,背影薄而宽阔,透着一股别样的坚定。
总是听说古籍修复的工作枯燥,上次拍摄胡则勇,程灵还没什么感触,因为拍胡则勇是自己的工作,她更多还是在关注自己。
而这一次,她没有再当自己是来工作的。
她只是想看看沈弈工作的样子。
想对沈弈再多几分了解,好去填补这些年的空白,在他今后说自己“在工作”的时候,对他的想象能够更具体一些。
但没想到,这份工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枯燥。
现在想来,他的心性,也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枯燥中,打磨得更加沉稳,不似少年尖锐了。
但程灵还是有些想不通,他为何愿意沉浸在这样的枯燥里。
沈弈反复试了十多次,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摄影组已经疲惫了。
沈弈看出来,一边将废纸排列好,一边说:“今天就先拍到这吧,能不能试出颜色还不知道,如果试出来,我把染料留着,明天再来补拍。”
而今天,程灵特意早起了二十分钟化妆,她希望自己能够漂亮一点。
小曹和康以,一个摄影师一个导演,都懂化妆,程灵没想到自己一上班就栽到他们俩手里。
首先,她希望看到的人是沈弈,而不是这两个人。
其次,看过就看过好了,为什么要说出来,为什么要当沈弈的面,把她化的妆全都说出来!
程灵脚趾抓地,脸上还是很淡定的表情:“是吗。”
小曹一脸看穿一切的表情,眉毛八卦地飞起:“都说女孩子突然开始打扮,是因为有了在意的人,程灵姐,有情况?”:
“!!!”天啊,谁来把小曹的嘴巴缝上……
当着沈弈的面,程灵内心都要崩溃了,早知道小曹这张破嘴这么坏事,她今天素颜来也比现在好。
程灵尽量面不改色:“女孩子化妆,不化妆,都是看心情的,今天心情好,所以就化妆咯。”
小曹肉眼可见地失望了。
电梯到了,话题自然结束,大家从电梯出来,沈弈开了门锁,其他人陆续走进去。
程灵走在最后,进门路过沈弈,听见他在耳边问了一句:“今天心情很好?”
程灵:“……嗯。”
沈弈:“我也是。”
程灵转头看他。
他一手搭着门站在那,微微低头将她望着,目光不加掩饰。
她被这眼神烫了一下,错开眼,抿了抿唇,说:“预祝今天工作顺利。”说完赶忙进门。
沈弈关门,说:“刚那小曹挺不会说话的。”
程灵:“习惯就好。”
沈弈:“不是今天才漂亮,明明一直这么漂亮。”
“……”
程灵脸热了,回头看他一眼,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沈弈:“美人计,又来。”
程灵受不了了,不想继续受他影响,一脸正色地说:“夸张了,我还挺普通的。”
“是吗。”沈弈又认真将她看了一遍,陷入迟疑,“难道是我眼里出西施了?”
“……”
程灵彻底红脸了,她再次败阵,举手投降:“你能不能正经一点。”
还以为他只在微信上才这么放肆,没想到见面了居然更加放肆,她根本招架不住。
沈弈看着眼前红脸的女孩,微微俯身,凑近,带着好闻的,衣物残留味道。
“你喜欢正经的?”
“……”
程灵心跳得快要炸开,血液流速都加快了。
她捏紧手指,头偏到一边,飞快地说:“我说不过你,我要干活了。”
说完,灰溜溜地败走。
沈弈看着她的背影,唇角勾动。
机器试拍了几个镜头,沈弈的工作室又大又宽敞,光线十足,不知是不是找人设计过,拍出来还挺有艺术感。
这是程灵第一次见到他的工作室,一想到这是他平日里工作的地方,就有一种想把这里看遍的冲动,不过她忍住了。
吸取了胡则勇的教训,这次拍摄,康以决定直接从修复古籍开始。
他说了想法之后,沈弈问:“需要我修复什么?”
康以坐在机器后面,问:“你手里有在修复的古籍吗?”
“有。”
“就修那个吧。”
“行。”
沈弈走到工作台前,拿起一本泛黄的旧书,封面因为泡过水甚至有些褶皱。
这边开了机,沈弈俯下身,把书页摊开,找到页角缺损最严重的一页,然后从一旁寻找合适的工具。
镜头推进,正要对他挑选工具进行特写,沈弈突然站直,说:“抱歉,能给我两分钟准备一下吗?”
众人一愣,似乎都没想到这话会从沈弈口中说出来。
但康以还是说:“ok。”
程灵从机器后面走过去,问沈弈:“怎么了?”
“没什么。”他无所谓地笑笑,“其实这是个很无聊的工作,我一直都是一个人面对,也习惯了,突然多出这么多人,还要拍下来,感觉自己在作秀。”
他不习惯展示过程,更习惯给出结果。
程灵能懂他的感受,不知道能安慰什么,最终拍了拍他的肩:“能理解。”
沈弈靠在工作台边缘,双手反撑:“当然,也有紧张的原因。”
程灵脸上浮现惊讶:“我以为你从来不会紧张。”
“为什么?”
程灵想了一下,回答:“因为,无论你做什么,看起来都游刃有余,总是很有把握,我一直都很羡慕你。”
以至于,她很难把紧张这个词跟沈弈联系到一起。
沈弈盯着她的脸,认真地看了一会儿,摇头:“程灵,我不是做什么都很有把握。”
第25章 第二十五场雨这一刻的感觉。
短暂调整过后,准备二次开拍。
拍之前,康以突然叫停,他抻脖子看着沈弈手里的古籍,问:“等等,你这本是《千家诗》?什么时期的?”
沈弈动作顿了下,直起身,看向康以:“是民国扫叶山房出版的。”
康以皱了下眉,想了想,“是不是《笠翁对韵》那个《千家诗》?”
“嗯。”
康以沉思:“换一本吧,这本书太大众了,拍出来没什么效果,观众更喜欢看修复珍本,最好是拯救珍贵文物,能满足观众的救赎情绪。太大众的东西没什么价值。”
沈弈没说话,转眼看向程灵,他瞧了她一会儿,这才答应:“行。”
也没说别的,把泛黄的《千家诗》装到塑封袋里,放回到书架上,又从上面挑了一本别的。
“这是元刻本《永类钤方》,传世稀有,国宝级藏品,是国家图书馆的修复工作。”
康以一听是珍贵古籍,点点头:“就这本吧,观众爱看。”
这本书的书口基本上都已经断裂,部分书页出现酸化和脆裂问题,一看就是一本年纪很大的书。
沈弈边拆书边作叙述:“古籍修复,其实就是书生病了,给书做手术;而古籍修复师,就是给书看病的医生。我们拿到古籍的第一步,就是要查看它的病情,再根据病症做手术,为书籍延长寿命。”
他仔细检查了这本书的问题,对着镜头一一展示出问题所在。
然后说:“不过现在科技发达,修复古籍的技术已经来到了数字化修复。”
为了修复书页,找到与原书最相近的纸张,沈弈给这本书做了个纤维检测。
他选了很多种纸,都没有找到颜色相近的。
光是这个过程,就耗费了很长时间。
纪录片虽然不用时时开机拍摄,但沈弈却要实打实的工作。
他就坐在仪器前,眉目微沉,十分专注,仿佛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
而拍摄团队并不能离开,只能一直等着他的结果。
几个小时后,沈弈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纸张,最终,他做了一个决定:“只能自己染纸了。”
小曹震惊:“自己染!?不是有化学染料吗,有那么费劲?”
沈弈看着他,解释:“化学染料会伤害纸张,失去原有的纤维感。”
小曹:“你自己怎么染?”
“用栗子壳、橡碗子、茶叶煮成染料。”
好在这些东西工作室里都有,沈弈停下工作,去厨房煮东西。
煮染料本就需要时间,煮好之后,他用一片白纸试染色,再烘干,和原色对比,发现颜色不够深,又要调配染料比例,重新煮。
镜头不断跟进,适时特写,纪录了很多素材。
沈弈就这样反复试色,试了很多次都没有结果。
有一回,颜色已经很相近了,只不过仔细看会发现染出来的颜色要更深一些,大家都以为可以了,没想到沈弈对比完,默默把染纸放在废纸堆里,又去重新调配比例了。
程灵在厅里静静地看。厨房里打光的,扛机器的,举话筒收音的,时不时变换拍摄位置。
而沈弈的身形掩映在其中,背影薄而宽阔,透着一股别样的坚定。
总是听说古籍修复的工作枯燥,上次拍摄胡则勇,程灵还没什么感触,因为拍胡则勇是自己的工作,她更多还是在关注自己。
而这一次,她没有再当自己是来工作的。
她只是想看看沈弈工作的样子。
想对沈弈再多几分了解,好去填补这些年的空白,在他今后说自己“在工作”的时候,对他的想象能够更具体一些。
但没想到,这份工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枯燥。
现在想来,他的心性,也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枯燥中,打磨得更加沉稳,不似少年尖锐了。
但程灵还是有些想不通,他为何愿意沉浸在这样的枯燥里。
沈弈反复试了十多次,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摄影组已经疲惫了。
沈弈看出来,一边将废纸排列好,一边说:“今天就先拍到这吧,能不能试出颜色还不知道,如果试出来,我把染料留着,明天再来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