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原来是这本。
明明还是那本有年代感的书,但是,重新修复过的《千家诗》,更像是这些年被保存得很好一样,只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却没有任何破损的地方。
沈弈耐心十足地说:“修好了,您拿回去以后密封好,一般情况不会再坏了。”
“哎,好,好!”
吴奶奶的女儿在手机上付过尾款,又感谢了沈弈一次,有些激动:“太谢谢了,我妈小时候没上过学,就是靠着这本书一点一点把字认全的。这本书对她来说很重要,谢谢你修复了它!”
在那个年代,女儿家普遍不能上学,更不认得什么字,吴奶奶渴望念书,但家里实在太穷了,供不起她,她很懂事地放弃了。
但还是不甘心,隔壁的哥哥去学堂念书,她就跟着偷偷去听。教室里传来书声琅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等下了学,她又跟隔壁的哥哥借书,问他今天学的是哪一段,然后对照自己听到的,强行把字认下来。
再后来,隔壁哥哥升学了,这本书就送给了吴奶奶。
再后来,吴奶奶想尽办法,把这本书上的生字认全了。
等长大一点,吴奶奶进了城工作,因为认识字,找到了一份还算可以的工作。
而其他不识字的同龄人,则远没有她这样幸运……
这么多年,吴奶奶都把这本书带在身边,时不时翻看。对她来说,这本书意义非凡,可以说是改变了她的命运。
说到这,吴奶奶特别开心地走过来,皱纹也变深了,拉着沈弈的手:“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好!活了这么大岁数,都不知道还有干这个的,还是我孙女经常上网才知道的,我回去一定要多发朋友圈帮你宣传,让更多人知道你!”
老人家的感谢就是这么朴素,她认为沈弈需要网上宣传,而她认为互联网就是“微信”,发在微信上,一定就会被很多人看到!
沈弈也不反驳,只微笑着连声说好,谢谢吴奶奶帮他宣传,就这样在感谢声中把吴奶奶以及她的女儿送回了小区。
天色渐暗,路灯亮起,不知名的高大树影投下来,程灵靠在车边,看到沈弈从老旧小区里走回来。
“走吧,上车。”
再次上了车子,驶向另一个方向。
程灵看着不断倒退的一盏盏路灯,突然冒出一句:“能把一个损坏的东西复原,这事儿确实挺酷的。”
沈弈定了一下,抬眉看她:“怎么了?”
“没有。”
程灵摇头,紧接着,又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有没有价值这件事,谁也说的不算,对不对?”
听到吴奶奶女儿说出的那番话,程灵突然想起拍摄那天发生的事情。
那天,康以不让沈弈修《千家诗》,要求换一本更有价值的古籍。
可是对吴奶奶而言,《千家诗》真的就比《永类钤方》差吗?
沈弈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淡淡地说:“从普世价值来说,《千家诗》肯定是不值钱的。”
可是,一个物品的价值究竟如何衡量?
单纯的依凭价格,稀有程度?绝世珍品?依凭这些世俗的眼光吗?
“但是,平平无奇的东西,也会是别人无价之宝。”
“而我能做的,就是修好每一本书,无论它是多么微不足道。”
不知道为什么,程灵忽然就想起了她转学那天,看到别的班女生给沈弈递情书这件事。
她以为沈弈这样性格的人,势必会丢到垃圾桶里,或者不屑一顾,不把这情书当回事。
没想到他也是用心收下了,没有不尊重别人的喜欢。
这样说来,对沈弈的好感,应该就是从那个时候产生的。
虽然他这个人看起来凶凶的,有点高冷,还有点刻薄,不好接近,还有点少爷毛病。
但是。
她就是莫名觉得,这样一个人,他对陌生人尚且有这样的善意。
那么被他喜欢的人,又该有多幸福。
所以后来和沈弈做了同桌,她也没怎么怕过沈弈。
他很好,她一直知道。
-
沈弈订了个星逸广场附近的一家私人会员餐厅,在一栋高层里面,顺着窗边,可以看到整个星逸广场。
这里是榕华最大的广场,也是外地人必打卡的地方,流光溢彩的电子大屏,除了耀眼的广告,还打着“我i榕华”这种各个城市都有的电子字幕,上面还有一个电子钟表,很多人在广场上等着倒计时。
程灵没想到在下面经过无数次的高层上,居然会有这样的餐厅,这里的隐私性特别好,如果不是乘电梯上来,根本不知道这一层还藏着一个餐厅,没有任何招牌。
确认过会员名字,穿西装马甲的服务生带着他们向内走。
餐厅似乎是一个上百层的大平层,桌与桌之间位置很大,隐私性做的特别好,餐厅里放着舒缓的音乐,除了偶尔餐具相触以及很小的说话声之外,没有任何额外的声音。
程灵跟着接待的服务生向里面走,路过的几桌客人,看他们的衣着非富即贵,还有一个她甚至在哪里见过,不知是那个小明星。
服务生把他们带到一个临窗的位置,为他们拉开椅子,轻声细语请他们坐下,很快有人给他们倒水,并送上小而精致的菜单。
程灵翻开菜单,不由被上面的价格吓得咋舌。
从前在北樟跟着主编到处出差时,有需要吃饭的场合她也去过,这样的地方,她不至于怯场,但公司承担费用和私人承担还是不一样的。
她默默放下菜单,掏出手机给沈弈发消息。
程灵:【这家餐厅会不会有点贵0.0,太破费了……我们换一家吧。】
沈弈看了眼消息,放下手机,对旁边等待的服务生说:“你好,我们看会儿菜单,看好再叫您。”
服务生点头:“好的。”
脚步放轻离开。
沈弈靠在椅子上,闲闲地笑着:“怎么了,破费不至于,吃不穷我。”
程灵说:“我知道吃不穷你,但是来这里有点……”
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其实也不是消费不起的地方,但
对她来说,一顿饭吃掉大几千块还是有点压力的。
他喝了口水,说:“我这不是想找个人少的地方。”
“……”
那倒也不用这么极端。
沈弈继续说:“节假日找不到餐厅这种事我不想经历第二回 了。”
“……。”
真是十足的大少爷行径。
“点菜吧,饿死了。这里的肉类品质都很不错,不过,我更推荐甜品,因为不甜。”
程灵被他的话逗笑,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来都来了,确实不好再离开。
她碎碎念说:“一下会员餐厅,一下路边摊,说出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跟同一个人的约会……”
两人点了一些菜,不多时菜品上来,程灵的确是开了眼界,比她吃过的任何一家餐厅都好吃。
她此前很难相信,牛肉可以这样软嫩,甚至带有奶香味,无比好吃。
她这种对食物一般般的人也能品出来有多好吃。
沈弈还点了一道手工提拉米苏,入口即化的奶油,不带一丝多余甜味,恰到好处,无论爱不爱吃甜食都无法拒绝。
程灵突然觉得这个价格也没那么不能接受了。
大约九点半的时候,星逸广场突然开始放烟花,绚烂夺目绽放夜空,这是榕华市政掏钱燃放的,时间长达二十分钟。
没有选在深夜燃放,是怕有扰民影响。
从地面看,那些烟花遥远而绚烂,为了观看烟花,广场上的人像蚂蚁一样挤得不行,全都高举手机。
而别人眼中的遥不可及,就在餐厅的落地窗外,全都绽放在程灵面前。
程灵从来没有离烟花这样近。
“好漂亮……”她看着窗外的烟花,忍不住感叹。
五光十色的烟火不断在脸上跳跃,一双眼睛神采奕奕,侧脸线条流畅而饱满,嘴巴因为期待而微张,露出一点点白牙齿。
程灵听见坐在对面的人轻轻附和着。
“嗯,确实很漂亮。”
-
沈弈让服务员帮他和程灵在烟花背景下拍一张照片。
服务员乐得帮忙,接过手机,像模像样地站到后面帮他们拍了好几张。
然后把手机交还给沈弈,说:“您看看可以吗,如果不满意可以再拍。”
沈弈下巴一抬,说:“她看就行。”
于是手机又递到了程灵面前。
程灵接过来一看,险些两眼一黑,每一张都可以列入直男摄影大赏的地步。
但也不能全怪这服务员。
后面的烟花放着,餐厅里光线也不是特别亮的,全都是散射光线,甚至找不着灯在哪,只有光线没有灯,这样才符合这个餐厅的私密氛围。
加上餐桌距离的问题,两个人看起来并不算亲密,就算发到朋友圈,也只会被人看作是朋友聚餐。
明明还是那本有年代感的书,但是,重新修复过的《千家诗》,更像是这些年被保存得很好一样,只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却没有任何破损的地方。
沈弈耐心十足地说:“修好了,您拿回去以后密封好,一般情况不会再坏了。”
“哎,好,好!”
吴奶奶的女儿在手机上付过尾款,又感谢了沈弈一次,有些激动:“太谢谢了,我妈小时候没上过学,就是靠着这本书一点一点把字认全的。这本书对她来说很重要,谢谢你修复了它!”
在那个年代,女儿家普遍不能上学,更不认得什么字,吴奶奶渴望念书,但家里实在太穷了,供不起她,她很懂事地放弃了。
但还是不甘心,隔壁的哥哥去学堂念书,她就跟着偷偷去听。教室里传来书声琅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等下了学,她又跟隔壁的哥哥借书,问他今天学的是哪一段,然后对照自己听到的,强行把字认下来。
再后来,隔壁哥哥升学了,这本书就送给了吴奶奶。
再后来,吴奶奶想尽办法,把这本书上的生字认全了。
等长大一点,吴奶奶进了城工作,因为认识字,找到了一份还算可以的工作。
而其他不识字的同龄人,则远没有她这样幸运……
这么多年,吴奶奶都把这本书带在身边,时不时翻看。对她来说,这本书意义非凡,可以说是改变了她的命运。
说到这,吴奶奶特别开心地走过来,皱纹也变深了,拉着沈弈的手:“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好!活了这么大岁数,都不知道还有干这个的,还是我孙女经常上网才知道的,我回去一定要多发朋友圈帮你宣传,让更多人知道你!”
老人家的感谢就是这么朴素,她认为沈弈需要网上宣传,而她认为互联网就是“微信”,发在微信上,一定就会被很多人看到!
沈弈也不反驳,只微笑着连声说好,谢谢吴奶奶帮他宣传,就这样在感谢声中把吴奶奶以及她的女儿送回了小区。
天色渐暗,路灯亮起,不知名的高大树影投下来,程灵靠在车边,看到沈弈从老旧小区里走回来。
“走吧,上车。”
再次上了车子,驶向另一个方向。
程灵看着不断倒退的一盏盏路灯,突然冒出一句:“能把一个损坏的东西复原,这事儿确实挺酷的。”
沈弈定了一下,抬眉看她:“怎么了?”
“没有。”
程灵摇头,紧接着,又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有没有价值这件事,谁也说的不算,对不对?”
听到吴奶奶女儿说出的那番话,程灵突然想起拍摄那天发生的事情。
那天,康以不让沈弈修《千家诗》,要求换一本更有价值的古籍。
可是对吴奶奶而言,《千家诗》真的就比《永类钤方》差吗?
沈弈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淡淡地说:“从普世价值来说,《千家诗》肯定是不值钱的。”
可是,一个物品的价值究竟如何衡量?
单纯的依凭价格,稀有程度?绝世珍品?依凭这些世俗的眼光吗?
“但是,平平无奇的东西,也会是别人无价之宝。”
“而我能做的,就是修好每一本书,无论它是多么微不足道。”
不知道为什么,程灵忽然就想起了她转学那天,看到别的班女生给沈弈递情书这件事。
她以为沈弈这样性格的人,势必会丢到垃圾桶里,或者不屑一顾,不把这情书当回事。
没想到他也是用心收下了,没有不尊重别人的喜欢。
这样说来,对沈弈的好感,应该就是从那个时候产生的。
虽然他这个人看起来凶凶的,有点高冷,还有点刻薄,不好接近,还有点少爷毛病。
但是。
她就是莫名觉得,这样一个人,他对陌生人尚且有这样的善意。
那么被他喜欢的人,又该有多幸福。
所以后来和沈弈做了同桌,她也没怎么怕过沈弈。
他很好,她一直知道。
-
沈弈订了个星逸广场附近的一家私人会员餐厅,在一栋高层里面,顺着窗边,可以看到整个星逸广场。
这里是榕华最大的广场,也是外地人必打卡的地方,流光溢彩的电子大屏,除了耀眼的广告,还打着“我i榕华”这种各个城市都有的电子字幕,上面还有一个电子钟表,很多人在广场上等着倒计时。
程灵没想到在下面经过无数次的高层上,居然会有这样的餐厅,这里的隐私性特别好,如果不是乘电梯上来,根本不知道这一层还藏着一个餐厅,没有任何招牌。
确认过会员名字,穿西装马甲的服务生带着他们向内走。
餐厅似乎是一个上百层的大平层,桌与桌之间位置很大,隐私性做的特别好,餐厅里放着舒缓的音乐,除了偶尔餐具相触以及很小的说话声之外,没有任何额外的声音。
程灵跟着接待的服务生向里面走,路过的几桌客人,看他们的衣着非富即贵,还有一个她甚至在哪里见过,不知是那个小明星。
服务生把他们带到一个临窗的位置,为他们拉开椅子,轻声细语请他们坐下,很快有人给他们倒水,并送上小而精致的菜单。
程灵翻开菜单,不由被上面的价格吓得咋舌。
从前在北樟跟着主编到处出差时,有需要吃饭的场合她也去过,这样的地方,她不至于怯场,但公司承担费用和私人承担还是不一样的。
她默默放下菜单,掏出手机给沈弈发消息。
程灵:【这家餐厅会不会有点贵0.0,太破费了……我们换一家吧。】
沈弈看了眼消息,放下手机,对旁边等待的服务生说:“你好,我们看会儿菜单,看好再叫您。”
服务生点头:“好的。”
脚步放轻离开。
沈弈靠在椅子上,闲闲地笑着:“怎么了,破费不至于,吃不穷我。”
程灵说:“我知道吃不穷你,但是来这里有点……”
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其实也不是消费不起的地方,但
对她来说,一顿饭吃掉大几千块还是有点压力的。
他喝了口水,说:“我这不是想找个人少的地方。”
“……”
那倒也不用这么极端。
沈弈继续说:“节假日找不到餐厅这种事我不想经历第二回 了。”
“……。”
真是十足的大少爷行径。
“点菜吧,饿死了。这里的肉类品质都很不错,不过,我更推荐甜品,因为不甜。”
程灵被他的话逗笑,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来都来了,确实不好再离开。
她碎碎念说:“一下会员餐厅,一下路边摊,说出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跟同一个人的约会……”
两人点了一些菜,不多时菜品上来,程灵的确是开了眼界,比她吃过的任何一家餐厅都好吃。
她此前很难相信,牛肉可以这样软嫩,甚至带有奶香味,无比好吃。
她这种对食物一般般的人也能品出来有多好吃。
沈弈还点了一道手工提拉米苏,入口即化的奶油,不带一丝多余甜味,恰到好处,无论爱不爱吃甜食都无法拒绝。
程灵突然觉得这个价格也没那么不能接受了。
大约九点半的时候,星逸广场突然开始放烟花,绚烂夺目绽放夜空,这是榕华市政掏钱燃放的,时间长达二十分钟。
没有选在深夜燃放,是怕有扰民影响。
从地面看,那些烟花遥远而绚烂,为了观看烟花,广场上的人像蚂蚁一样挤得不行,全都高举手机。
而别人眼中的遥不可及,就在餐厅的落地窗外,全都绽放在程灵面前。
程灵从来没有离烟花这样近。
“好漂亮……”她看着窗外的烟花,忍不住感叹。
五光十色的烟火不断在脸上跳跃,一双眼睛神采奕奕,侧脸线条流畅而饱满,嘴巴因为期待而微张,露出一点点白牙齿。
程灵听见坐在对面的人轻轻附和着。
“嗯,确实很漂亮。”
-
沈弈让服务员帮他和程灵在烟花背景下拍一张照片。
服务员乐得帮忙,接过手机,像模像样地站到后面帮他们拍了好几张。
然后把手机交还给沈弈,说:“您看看可以吗,如果不满意可以再拍。”
沈弈下巴一抬,说:“她看就行。”
于是手机又递到了程灵面前。
程灵接过来一看,险些两眼一黑,每一张都可以列入直男摄影大赏的地步。
但也不能全怪这服务员。
后面的烟花放着,餐厅里光线也不是特别亮的,全都是散射光线,甚至找不着灯在哪,只有光线没有灯,这样才符合这个餐厅的私密氛围。
加上餐桌距离的问题,两个人看起来并不算亲密,就算发到朋友圈,也只会被人看作是朋友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