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今天是个大大的团圆年,公公、婆婆、赵华、刘夏莲、二妹赵琳、三妹赵凌都在家,而且刘夏莲还有喜了,小腹已经微微的隆起,预产期在农历七月份,正是天热的时候。
  二妹赵琳今年十九,原本已经中专毕业,考虑去上班呢,在刘夏莲的建议下参加了高考,这年头参加考试的人少吉省经贸大学,财会专业。
  三妹赵凌,才十七,上学晚,还留级,今年刚上初三,明年下半年才中考。
  赵凌缠着嫂子:“嫂子,咱们去玩马拉雪橇好不好,听说林场虎园旁边有个游乐园,马拉雪橇好玩的不行,爆米花、关东煮、烤地瓜、烤雪梨,啥啥都有,你带我去好不好。”
  刘夏莲摸了摸小姑子的马尾辫:“你这孩子,寒假作业估计都没写完,小心到了学校罚站。”
  “嫂子,大过年的咱能不能不扫兴。”
  “好好,不扫兴,让你哥做吧,咱们自己做一个玩,这不是小意思吗。”
  第544章 看春晚,吃年夜饭
  婆婆在那板着脸训话:“又胡闹了,你嫂子怀孕了,大冷天的带你去坐马拉雪橇。”
  赵凌可怜巴巴的看着刘夏莲,自从这个嫂子进了门,见到的机会都不多。
  刘夏莲提议:“这样吧,大过年也没啥事,家里那么多马,木头也是现成的,让你哥做一个吧。”
  赵凌又去缠着赵华,赵华无奈,说:“好吧,那我就弄个雪橇,我记得以前家里有一个。”
  刘夏莲和小姑子帮着婆婆弄饭,公公和赵华去柴房翻腾东西,很快就把一个雪橇抬到了堂屋里。
  这两天有些阴天,天气非常的冷,玩雪橇正当时。
  大东北的雪橇可不是用狗拉的,而是用重型马拉的,一千五六百斤的大重型马拉着雪橇很轻松的,在冰面上最省力,在雪地上稍微有些吃力。
  这是一个老旧的雪橇,总体结构还好,部分木板破损了,赵华拿工具做了几个配件加上,一个能用的雪橇新鲜出炉了。
  不过家里事情太多,就是吃饭的功夫闲着。赵家沟这里有一个马场,一个梅花鹿养殖场,两个大场,虽然有雇佣的工人看着,但是大过年的,到处都放炮,堆积如山的草料防火是重中之重。
  父亲去了梅花鹿场,刘夏莲和赵华去了蒙古马场。
  这几天到处放炮,为了避免惊了马群,所以一直都没放出去,红砖围墙的活动场地完全露天,揉草机加工的过的苞米秸秆撒在木制的料槽里,撒上少量的玉米、大麦、豆饼,这就是完美的饲料。二百多匹蒙古马撒欢的在场地上到处跑,跑累了就去吃料。
  旁边小场地里,两匹黄骠马,这是铁蹄马的种公,为了避免串种,或者咬伤其他的马所以单独饲养了。
  刘夏莲指着前几天进货回来的数十匹黑马,问:“这几十匹真的要用汗血宝马配种?”
  “嗯,我问过老养马的老人,他说当年小日子的马比咱们的草原马还要矮小,后来引进了盎格鲁马改良,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他们培育了个头高大的东洋马出来,外观相当的俊朗。所以我感觉汗血宝马改良蒙古马,那效果肯定明显。如果培育的后代,具有汗血宝马的俊朗帅气的外形,和蒙古耐力、抗病力、抗寒冷,那就是百分百的完美。如果只具有汗血宝马的俊朗外观,那也成功了八成,毕竟货卖一张皮,买这种骑乘马的人压根就不图它干粗活。”
  马场有两个工人,赵华安排他们回家休息两天,等初二再来,都是本村的,回去过个年也是应该的。
  其实蒙古马养殖太省心了,简单的很。平常就是喂草,早一次,晚一次,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喂一次水就行了。
  今天除夕,晚上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
  所以刘夏莲提议:“现在都下午四点了,咱们早点喂水,喂料,晚上还能从马场看会春节联欢晚会。”
  “那行吧,我来喂,你歇着吧,没多点活,几车草料就够了。”
  “没事,多活动活动,生娃快。”
  用的是刘大强造的电动大三轮,车厢加高加宽了,大铁叉子没多一会儿就加满了草丝,揉丝机作用太大了,如果不加工直接喂马,吃掉的没有三分之一。先草放进料槽里,然后撒精料。
  而且蒙古马特别精明,得赶紧的把料和草混合一下,不然这些马光吃精料,不吃秸秆了。
  有匹马使坏,见刘夏莲是个生面孔,吃着吃着过来调过头来,拿屁股踢,其实刘夏莲早看了,悄悄躲开,没搭理它。
  大花不干了,从老远的地方冲过来,照着马脸,上去就是两个大比斗,打的那马委屈的四处跑。
  刘夏莲骂道:“该,给你喂草,还想着过来踢我。”
  一般马场工人都是熟人,不会轻易更换,马认识人的。
  拉了三车草,基本就够今天下午吃的了。料也用不了多少,每匹平均半斤左右就行。因为有马棚,晚上马棚进棚里,能躲避风雪,如果是野外状态,马群会进行布阵,强壮的站在外面迎战风雪,老弱的在里面。别小看位置的不同,里外能相差好几度呢。
  李家屯刘夏莲的马场管理的还不如赵华这里呢,现在只有一百多匹母马,两匹公马。以铁蹄马为主,以纯种繁育为辅佐,以杂交繁育为主打。
  主要是铁蹄马杂交重型马,铁蹄马和毛驴杂交,这是挽马繁殖的重要方法。
  喂过马匹,赵华把马场的大铁锁子都锁上了,朝着外面扔了几个二踢脚,这才把四条护卫犬撒开了。
  两口子到房间里,把火炕烧的滚烫,大除夕,中午热闹过了,年夜饭就小两口吃了。
  刘夏莲做了两个菜,一个临沂炒鸡,一个红烧鲤鱼。年夜饭,鸡和鱼那是必须要有的。
  另外炖了一锅难闻的野猪肉,这是赵勇前几天打了一头二百多斤的公猪,肉腥味难闻,供销社的人都愿意要,只好留下来喂狗了。
  四条大狗、一条大花猞猁就吃这些了,辛苦了一年,过年了总得吃点好的。
  这年头生活节奏慢,没手机,也省了许多拜年的烦恼。
  天色渐渐的黑了,晚八点,赵华早就调好了天线,黑白电视机开始播放春晚了,看得是有些不过瘾,远没有新房那的彩电看着过瘾,但是这二百多匹马的马场肯定不能离开人的。
  热闹的春晚开始了,当年的主持人都还年轻,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庞精彩的歌舞表演,热闹非凡。
  又过了几个节目,也没啥好看的了,就调到了本地台,刘夏莲指着屏幕说:“快看,赵大山,谢二嫂。”
  赵华也惊呆了:“人真的有无限可能,在饭店里,她只是个前台接待,到了赵大山那里,他居然上电视了,这是春晚吗?”
  “不是,是辽省台的姐妹,比春晚还有意思。”
  外面护卫犬传来汪汪的吠叫声,这是有情况了。
  两人操起猎枪,打着手电就出去了。马群都已经进去马厩了,大铁门外面一头块头很大的黑熊在那里徘徊呢,估计是没吃上年夜饭。
  第545章 给坐垫找了个老婆
  刘夏莲打着手电筒一看,好家伙,这熊也太大了吧,差不多七八百斤了分量了,看样子应该是受伤了。
  “这还是头母棕熊,刚才没看清,难得啊。”
  赵华看了也是惊讶:“这么大的棕熊,咬马,一口就咬断脊椎骨了,这要是盘踞在咱们马场周围那麻烦可就大了,不如打死算了。”
  刘夏莲连阻止:“大过年的,不宜动枪见血,你去拿块野猪肉过来,打发走就算了。”
  赵华点点头:“行吧,我去拿点野猪肉,你小心点啊。”
  “好的,放心吧。”
  赵华提着猎枪回去拿猪肉了,刘夏莲拿手电筒照着铁门外的母棕熊,还挺眉清目秀的,啧啧,给坐垫当个女朋友吧。
  刘夏莲心念一动,嗖的一下,给收到空间里去了。
  赵华挺实在,提了一条大野猪腿过来了:“熊呢?”
  “走了,可能是看到我手里有枪吓跑了吧。”
  赵华把枪压满子弹,打开铁门,朝天咣咣放了两枪,四条护卫犬跟着,四下一阵猛找,也没看到。
  刘夏莲憋着笑:“算了,回去看春晚了。”
  电视机咿咿呀呀的唱歌,刘夏莲拿了圆珠笔简单的写了一下新的一年的计划,原有产业继续发展不再赘述,重点还是新的产业。
  总结一下一共四点:一,新种六千亩林下参,林场承包了三千亩林地,隔壁红松县承包了三千亩林地,这六千亩都要种上林下参。林下参收获周期相当的长,二三十年以后了。
  刘夏莲把这六千亩承包林地作为一个长期投资,因为这个时候人工便宜,一人一天两块钱,出苗之后就不管理了,浇水、施肥,不,不存在的,一旦人工干预就成了园参,不值钱了。荒山野岭,让人参自生自灭,留下来的才是精华。
  第二个项目,重建农机厂医院,这是刘夏莲当初给马县长的承诺,县城只有两家医院,县医院、县中医院。至于其他的只能算是卫生所,农机厂医院曾经辉煌过,现在只有三个医生,两个护士,这年月医院收费很低,更多的是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