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陈益 第200节
郭中朝看了陈益一眼,缓声道:“这位警官啊,盗墓者为的是什么?为的是钱。”
“只要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他们可以对古墓做任何事,大肆破坏,根本不在乎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几十年来,我见过太多被盗的古墓,里面简直如狗啃的一般,有文物历史价值的东西根本剩不下,就连拿不走的重物和墙面,也都被凿开的凿开,炸开的炸开,大大影响研究。”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群王八蛋,间接导致历史出现断层,你认为我应该是什么态度?!”
说着说着,他的情绪又激动起来。
此时郭中朝的妻子端着泡好的茶水走了过来,埋怨道:“老郭啊,好好说话,人家毕竟是警察,而且还这么年轻,都能当你孙子了。”
“再说了,他们这不是来查案的吗?抓了那些盗墓贼,你不也能出一口气?”
听着妻子的话,郭中朝神色稍缓,但仍旧冷哼:“破坏完了再抓又有什么用!”
陈益几人没有生气,反而对郭中朝有了敬重。
对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历史,为了研究,为了消失的文物而痛心疾首。
大公无私,必须敬重,这才是真正的学者,国宝级人物啊。
如此的话……
陶尚立对盗墓侃侃而谈,而且还说有些技术也值得他们学习,这就有点……不太对劲了。
“来,你们喝茶啊。”女子瞪了郭中朝一眼,继而对陈益他们露出笑容。
陈益连忙起身,客气道:“谢谢。”
“没事,坐下坐下,你们聊,我去收拾厨房。”
“老郭啊,好好说话。”
郭中朝小声嗯了嗯。
陈益坐了回去,在思索片刻后,继续问道:“郭教授,您知道支锅,掌眼吗?”
郭中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听过,是那些混蛋常用的说法吧?”
陈益点头:“没错。”
“有个人我提一下,您听听认不认识,陶尚立。”
“陶尚立?”郭中朝讶异,“认识啊,很不错的一个小伙子,怎么了?”
陈益笑道:“没什么,我一个朋友,随口提一句。”
郭中朝哦了一声,道:“陶尚立这小子挺有天分的,我很欣赏他,再过个十几二十年啊,说不定他能成为江城乃至东洲考古界的中流砥柱。”
几人聊了很久,一直到晚上九点半了,陈益起身准备告辞离开。
“那个啥,两宋的龙泉青瓷是是赃物吧?是不是得上交?”郭中朝忍不住问了一句。
陈益笑着回答:“是不是还不一定,如果是的话肯定会的。”
“到时候,我第一个通知郭教授。”
郭中朝:“行,那谢谢了。”
陈益:“您客气。”
离开郭中朝的家来到楼下,赵启明安静的同时,看向陈益。
经过刚才的了解,他们不得不去怀疑那个陶尚立……确实可能有问题。
这就比较尴尬了。
本来是找他帮忙的,现在又开始怀疑,也不知陈益现在怎么想。
深入调查,还是装不知道?反正又没证据证明陶尚立和盗墓有关。
“陈组长,陶尚立他……亲人健在吗?”半响后,赵启明问了一句。
他首先要联想的,肯定是二十五年前,那个时候陶尚立顶多十岁,参与盗墓不太可能,除非是某些狭窄的通道,需要孩子进出。
这种可能性不太大,最大的可能,应该在陶尚立亲人身上。
比如,如果陶尚立的父亲已经死了,而且还刚好是在二十五年前死的,那这件事就有点……
陈益摇头:“他应该和此案无关,父母建在,奶奶建在,爷爷的话……”
“上车,何副支立马查一下。”
何时新:“好。”
车内。
何时新把电脑放在腿上,紧盯屏幕:“他爷爷还在世。”
闻言,陈益略微松了一口气,赵启明也是笑着摇头,看来是自己查案太敏感,想的有点多。
怎么可能这么巧,陈益半年前认识了一个考古学家,半年后来江城查案找对方帮忙,然后发现陶尚立有疑点,最终查到他和本案有关?
这种巧合的几率可以说无限接近于零了。
“那他对盗墓的了解和态度,怎么和郭中朝完全不一样呢?只是因为个人差别吗?”赵启明说道。
郭中朝毕竟年纪大了,年纪大的人比较保守,也比较顽固,而陶尚立年轻很多,思想开放。
也许……他属于不崇尚盗墓者,但会去肯定他们的能力,有褒有贬?
何时新盯着电脑:“我正要说这件事。”
“陶尚立的父亲陶汉辉,是在阳城开古玩店的,而且开了很多年了。”
“可能是受到了家庭教育和环境的影响,陶尚立才会在长大后选择成为一名考古学家。”
“既然是开古玩店,认识的人形形色色,知道的了解的比较驳杂,所以陶尚立是耳熟目染。”
“这就可以解释了。”
赵启明点头:“哦,原来是这样,陈组长觉得呢?”
第147章 华玉斋,乌沐阳
陈益道:“目前来看确实可以解释,没什么问题。”
“我对陶尚立只是存在一丝疑虑而已,想搞清楚,现在既然清楚了,那就回归原本的调查方向。”
“刚才郭教授说的没错,想找盗墓贼,当然去监狱里找最快。”
“在全城走访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也要动起来。”
“陈副支,今晚和明天查一下吧。”
“全东洲,重点是江城,所有因盗墓入狱的罪犯档案,不论是正在服刑还是已经出狱的,出狱的确定地址和活动轨迹,详细资料尽量明后天交给我,最晚大后天。”
何时新点头:“好的。”
陈益:“今天大家都辛苦了,都回去休息吧,养足精神。”
“两个月的期限现在只是开始,我们要查的东西还有很多,任务相当繁重,除非凶手自己跳出来,但这种事根本是不可能的。”
赵启明:“明白。”
……
当晚,宾馆。
暂时睡不着觉的陈益三人,聚在房间里闲聊着,每个人手里,都夹着一根香烟。
话题当然离不开案子,偶尔还会谈起阳城。
“这个案子实在是太复杂了,幸亏是陈哥负责,能用几天的时间搞清楚死者之间的联系,要是其他人,恐怕两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房间内,说话的是秦飞。
卓云看了过去:“你除了拍马屁就没别的话题聊了吗?”
秦飞尴尬了一下,道:“我说的是真心话,反正对我来说此案复杂的有点夸张,要是让我来查,现在肯定还处于蒙的状态。”
卓云只是玩笑吐槽,秦飞想表达的意思他还是很认同的。
虽然新案子有新线索,确实帮了很大的忙,但陈益能敏锐抓住其中每一个细节,不放过每一条线索,精准分析大胆推断,这才让案情在短时间内有了重大突破。
正如秦飞刚才所说,换做自己的话,此刻早就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了。
饶是如此,本案究竟怎么回事此刻依然还不知道,由此可见侦破难度。
在曹家父子还未死亡的十几年前,孔汉勇面对毫无联系的五名受害者,还能坚持那么长时间没有放弃,已经很令人佩服了。
他看向陈益开口道:“陈益,根据现在的调查结果,基本能确定凶手的作案动机和当年的事情有关,但想要找到人,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啊。”
“还剩下一个多月,你……真的有把握吗?”
他知道陈益已经当着方松平以及全东洲支队长的面,立下了军令状。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到时候案子如果破不了的话,职位肯定保不住,哪怕方松平是他未来老丈人都没用,不能强行庇护,否则威信会大减。
因此,他有些担心。
换做自己,想要在这种情况下锁定凶手的身份,一个多月根本不可能。
陈益抽了一口烟,开口道:“事在人为,只要还未进入死胡同,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胜利。”
“调查往前推进一点,我们就能距离凶手更近一分。”
卓云微微点头。
他对自己没信心,但是对陈益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自从认识对方以来,所有案子仿佛都变得简单了不少。
他知道不是案子简单,而是陈益能力太强带来的错觉。
“陈哥。”此时秦飞开口,“查监狱里的盗墓罪犯,目的是什么呢?找到和六名受害者认识的人吗?”
卓云看着陈益,他也想问这个问题。
陈益说道:“这是其中一个目的,虽然不太可能,但总要试一试。”
“另外一个目的的话……其实是想搞清楚第七个人的身份。”
“只要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他们可以对古墓做任何事,大肆破坏,根本不在乎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几十年来,我见过太多被盗的古墓,里面简直如狗啃的一般,有文物历史价值的东西根本剩不下,就连拿不走的重物和墙面,也都被凿开的凿开,炸开的炸开,大大影响研究。”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群王八蛋,间接导致历史出现断层,你认为我应该是什么态度?!”
说着说着,他的情绪又激动起来。
此时郭中朝的妻子端着泡好的茶水走了过来,埋怨道:“老郭啊,好好说话,人家毕竟是警察,而且还这么年轻,都能当你孙子了。”
“再说了,他们这不是来查案的吗?抓了那些盗墓贼,你不也能出一口气?”
听着妻子的话,郭中朝神色稍缓,但仍旧冷哼:“破坏完了再抓又有什么用!”
陈益几人没有生气,反而对郭中朝有了敬重。
对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历史,为了研究,为了消失的文物而痛心疾首。
大公无私,必须敬重,这才是真正的学者,国宝级人物啊。
如此的话……
陶尚立对盗墓侃侃而谈,而且还说有些技术也值得他们学习,这就有点……不太对劲了。
“来,你们喝茶啊。”女子瞪了郭中朝一眼,继而对陈益他们露出笑容。
陈益连忙起身,客气道:“谢谢。”
“没事,坐下坐下,你们聊,我去收拾厨房。”
“老郭啊,好好说话。”
郭中朝小声嗯了嗯。
陈益坐了回去,在思索片刻后,继续问道:“郭教授,您知道支锅,掌眼吗?”
郭中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听过,是那些混蛋常用的说法吧?”
陈益点头:“没错。”
“有个人我提一下,您听听认不认识,陶尚立。”
“陶尚立?”郭中朝讶异,“认识啊,很不错的一个小伙子,怎么了?”
陈益笑道:“没什么,我一个朋友,随口提一句。”
郭中朝哦了一声,道:“陶尚立这小子挺有天分的,我很欣赏他,再过个十几二十年啊,说不定他能成为江城乃至东洲考古界的中流砥柱。”
几人聊了很久,一直到晚上九点半了,陈益起身准备告辞离开。
“那个啥,两宋的龙泉青瓷是是赃物吧?是不是得上交?”郭中朝忍不住问了一句。
陈益笑着回答:“是不是还不一定,如果是的话肯定会的。”
“到时候,我第一个通知郭教授。”
郭中朝:“行,那谢谢了。”
陈益:“您客气。”
离开郭中朝的家来到楼下,赵启明安静的同时,看向陈益。
经过刚才的了解,他们不得不去怀疑那个陶尚立……确实可能有问题。
这就比较尴尬了。
本来是找他帮忙的,现在又开始怀疑,也不知陈益现在怎么想。
深入调查,还是装不知道?反正又没证据证明陶尚立和盗墓有关。
“陈组长,陶尚立他……亲人健在吗?”半响后,赵启明问了一句。
他首先要联想的,肯定是二十五年前,那个时候陶尚立顶多十岁,参与盗墓不太可能,除非是某些狭窄的通道,需要孩子进出。
这种可能性不太大,最大的可能,应该在陶尚立亲人身上。
比如,如果陶尚立的父亲已经死了,而且还刚好是在二十五年前死的,那这件事就有点……
陈益摇头:“他应该和此案无关,父母建在,奶奶建在,爷爷的话……”
“上车,何副支立马查一下。”
何时新:“好。”
车内。
何时新把电脑放在腿上,紧盯屏幕:“他爷爷还在世。”
闻言,陈益略微松了一口气,赵启明也是笑着摇头,看来是自己查案太敏感,想的有点多。
怎么可能这么巧,陈益半年前认识了一个考古学家,半年后来江城查案找对方帮忙,然后发现陶尚立有疑点,最终查到他和本案有关?
这种巧合的几率可以说无限接近于零了。
“那他对盗墓的了解和态度,怎么和郭中朝完全不一样呢?只是因为个人差别吗?”赵启明说道。
郭中朝毕竟年纪大了,年纪大的人比较保守,也比较顽固,而陶尚立年轻很多,思想开放。
也许……他属于不崇尚盗墓者,但会去肯定他们的能力,有褒有贬?
何时新盯着电脑:“我正要说这件事。”
“陶尚立的父亲陶汉辉,是在阳城开古玩店的,而且开了很多年了。”
“可能是受到了家庭教育和环境的影响,陶尚立才会在长大后选择成为一名考古学家。”
“既然是开古玩店,认识的人形形色色,知道的了解的比较驳杂,所以陶尚立是耳熟目染。”
“这就可以解释了。”
赵启明点头:“哦,原来是这样,陈组长觉得呢?”
第147章 华玉斋,乌沐阳
陈益道:“目前来看确实可以解释,没什么问题。”
“我对陶尚立只是存在一丝疑虑而已,想搞清楚,现在既然清楚了,那就回归原本的调查方向。”
“刚才郭教授说的没错,想找盗墓贼,当然去监狱里找最快。”
“在全城走访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也要动起来。”
“陈副支,今晚和明天查一下吧。”
“全东洲,重点是江城,所有因盗墓入狱的罪犯档案,不论是正在服刑还是已经出狱的,出狱的确定地址和活动轨迹,详细资料尽量明后天交给我,最晚大后天。”
何时新点头:“好的。”
陈益:“今天大家都辛苦了,都回去休息吧,养足精神。”
“两个月的期限现在只是开始,我们要查的东西还有很多,任务相当繁重,除非凶手自己跳出来,但这种事根本是不可能的。”
赵启明:“明白。”
……
当晚,宾馆。
暂时睡不着觉的陈益三人,聚在房间里闲聊着,每个人手里,都夹着一根香烟。
话题当然离不开案子,偶尔还会谈起阳城。
“这个案子实在是太复杂了,幸亏是陈哥负责,能用几天的时间搞清楚死者之间的联系,要是其他人,恐怕两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房间内,说话的是秦飞。
卓云看了过去:“你除了拍马屁就没别的话题聊了吗?”
秦飞尴尬了一下,道:“我说的是真心话,反正对我来说此案复杂的有点夸张,要是让我来查,现在肯定还处于蒙的状态。”
卓云只是玩笑吐槽,秦飞想表达的意思他还是很认同的。
虽然新案子有新线索,确实帮了很大的忙,但陈益能敏锐抓住其中每一个细节,不放过每一条线索,精准分析大胆推断,这才让案情在短时间内有了重大突破。
正如秦飞刚才所说,换做自己的话,此刻早就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了。
饶是如此,本案究竟怎么回事此刻依然还不知道,由此可见侦破难度。
在曹家父子还未死亡的十几年前,孔汉勇面对毫无联系的五名受害者,还能坚持那么长时间没有放弃,已经很令人佩服了。
他看向陈益开口道:“陈益,根据现在的调查结果,基本能确定凶手的作案动机和当年的事情有关,但想要找到人,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啊。”
“还剩下一个多月,你……真的有把握吗?”
他知道陈益已经当着方松平以及全东洲支队长的面,立下了军令状。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到时候案子如果破不了的话,职位肯定保不住,哪怕方松平是他未来老丈人都没用,不能强行庇护,否则威信会大减。
因此,他有些担心。
换做自己,想要在这种情况下锁定凶手的身份,一个多月根本不可能。
陈益抽了一口烟,开口道:“事在人为,只要还未进入死胡同,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胜利。”
“调查往前推进一点,我们就能距离凶手更近一分。”
卓云微微点头。
他对自己没信心,但是对陈益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自从认识对方以来,所有案子仿佛都变得简单了不少。
他知道不是案子简单,而是陈益能力太强带来的错觉。
“陈哥。”此时秦飞开口,“查监狱里的盗墓罪犯,目的是什么呢?找到和六名受害者认识的人吗?”
卓云看着陈益,他也想问这个问题。
陈益说道:“这是其中一个目的,虽然不太可能,但总要试一试。”
“另外一个目的的话……其实是想搞清楚第七个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