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陈益 第641节
  韩跃东沉默片刻,问道:“死亡现场什么样你知道吗?”
  陈益点头:“已经知道了,好像挺古怪的?”
  韩跃东:“走访没有匹配的结果,目前我怀疑宗教,正准备朝这个方向去查呢,没想到受了伤。”
  “宗教?”陈益若有所思,“哪个宗教?”
  佛教和道教不太可能,此案离谱程度更像邪教或者国外的活人祭祀。
  不过,既然四名死者认识,那么作案动机其实就比较局限,陈益更愿意相信是披着“仪式”幌子所完成的复仇杀人。
  没查到,或许是藏的比较深,要是简单直接的案子,夏阑山也不会亲自飞往阳城。
  韩跃没有给出回答,他也仅仅是怀疑而已。
  “凶杀案和失窃案有可能存在联系吗?”陈益问。
  韩跃东:“为什么这么说?”
  陈益:“随便问问,我还没有看过卷宗,现在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瞎猜,所有案子包括韩队长中断调查的线索,不都和翡翠有关吗?”
  韩跃东:“这倒是,不过云州本就是翡翠主要供货地,很多案子都和翡翠沾边。”
  他想说的是巧合。
  陈益想了想,道:“丢失的镯子不是从瑞城买的吧?”
  韩跃东:“不是,失主在明城买的,自一个收藏家手里高价收购。”
  陈益微微点头,没有追问细节,明天看了卷宗就都知道了。
  若凶杀案和失窃案没啥关系,那么还是要优先调查凶杀案,一件死物和四条人命,当然是人命最为重要。
  诚然,四条人命在某些人眼里可能根本不值一个亿,但对警察来说人权至上,物权其次。
  “韩队长首先查的是仇杀吧?”陈益问。
  韩跃东:“当然,四名熟人被杀,那么凶手也是熟人的可能性最大,但并没有收获。”
  陈益:“所以……尝试转到民俗禁忌的方向?”
  韩跃东:“对,瑞城前几年有过破除陈规陋习的专项行动,抵制封建迷信,但我们都清楚,不可能扫清的,这就跟扫黄一样,无法完全杜绝。”
  陈益:“那也不太可能盯上四个相互认识的人啊,有点巧了。”
  韩跃东叹气:“希望陈队长能找到答案吧,我这个腿……十天半月是好不了了。”
  第478章 会议,观看卷宗
  过了午夜十二点,陈益和方书瑜离开了医院。
  玉树,是那位向导的名字,姓什么不知道,陈益记在了脑子里。
  已经很晚了,两人没有去逛街,返回酒店休息,养精蓄锐准备明天省厅的会议。
  何时新他们好像还没回来,陈益也懒得管,心中有数就行,不要影响到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工作是首位的。
  洗刷上床,方书瑜忍不住问道:“你怎么突然怀疑向导是故意的呢,有什么确切依据吗?”
  陈益靠在床头玩着手机,口中说道:“我能有什么确切依据,就是直觉上有些不太对劲,所以问问韩跃东看看能不能想起什么忽略的细节,雨落村一定要去,到了就知道了,快睡吧。”
  方书瑜:“嗯。”
  一夜无话。
  翌日,陈益几人在酒店吃了早饭,出门的时候已经有专车在等待了,大家上车前往省厅。
  夏阑山不在,应该是提前去了省厅安排,集合专案组的人。
  对方提过,鉴于案情重大,专案组人数不少已经超过了五十,韩跃东受伤后群龙无首,目前的处境比较尴尬。
  那起手镯失窃案,也在专案组的工作范围之内,由明城市局刑侦支队的支队长亲自带人负责。
  看来失主在明城的确有点地位,能让省厅专案组派专人专查。
  话说回来,一亿价值的盗窃案,已经算金额特别巨大的情况了,倒也合理。
  【陈益,直接来会议室。】
  收到夏阑山的消息,到达省厅的陈益在警员的领路下走楼梯上了三楼,沿途所有人看到后都在打量,东洲陈益来云州的消息并不是秘密。
  对于这位在近几年堪称警队传奇的人物,大家好奇居多,真人似乎比想象中更加年轻。
  “陈队。”
  有性格开朗胆子大的,直接打起了招呼。
  “你好。”
  陈益微笑回应,脚步不停。
  来到会议室,专案组全体已经在等待了,看到陈益到达,除夏阑山以外的所有人站起身。
  “陈队。”
  “陈队。”
  职位相对较高的人接连开口,其中就包括明城市局的支队长。
  落座后,夏阑山重复之前的话:“陈益是我从阳城请来的,接替韩跃东领导专案组,继续调查瑞城四名受害者离奇被杀一案和失窃案,大家没有意见吧?”
  “没有!”
  声音倒是挺齐,陈益知道夏阑山是做给他看的,早就提前通好气了,消除自己的心理压力。
  毕竟是“外来的”,威信不足,有些人心里也许还存在芥蒂。
  当然,就算有也不会表现在脸上,反正陈益是没看到。
  他不在乎这些,把案子查完也就走了,未来不太可能存在交集,他是来查案的,不是来交朋友的,更不是来砸场子的。
  正常处理人际关系即可。
  夏阑山继续道:“其他这几位都是阳城的同事,自我介绍一下吧,先认识认识,未来一段时间大家需要并肩作战。”
  何时新等人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和职位,算初步认识了。
  专案组的人员抽调大部分来自瑞城,少部分来自明城,调查命案的警员主要以瑞城为主,本地人做起事情来比较方便。
  瑞城市局刑侦支队长梁其东,就坐在陈益的右手边,两人点头彼此打招呼。
  明城市局支队长胡庆志负责失窃案,瑞城市局支队长负责命案,上面由韩跃东负责案件的整体指导工作。
  本来韩跃东并未亲自下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案情推进极为缓慢,急了,便干起老本行跑到一线。
  下面的人在走访调查的时候,出现疏忽也是有可能的。
  但谁也不会想到,韩跃东会突然受伤,当时在外等待的梁其东那个后悔啊,吓的赶紧把韩跃东送到了医院。
  早知如此,就不该让韩跃东进山,没拦住。
  韩跃东要是出事,他也别想干了。
  “梁队长,那个村子还得再去一趟,我带两个人亲自去。”陈益提前和梁其东说了一声。
  梁其东有些傻眼,这两位组长怎么一个性格,非得亲自下场,有啥命令就说呗,我们去做就是了。
  要是陈益也受伤住院,那乐子可就大了。
  不相信瑞城警员的能力还是怎么着?
  “一切听陈益的,不要质疑。”夏阑山说了一句,看向负责大屏幕的警员,“卷宗调出来,先看瑞城的命案。”
  “是!”
  投影仪亮起,陈益几人转头,去了解命案全貌。
  命案发生时间都是在去年,时间间隔还是比较近的,全案经历了两个月。
  两个月的时间内,凶手连杀四人,四个案发现场,作案手法完全一致,除了死者身份和作案地点不同外,其他的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头骨的贯穿伤、现场的“仪式”、呼吸道和肺部迷药。
  凶手的反侦察能力极强,警方连受害者失踪地点都没有找到,显然是提前踩好点,在受害者必经之路上突然发难,带到荒无人烟的野外杀害。
  案发现场有陌生脚印,还有三轮车的车辙印,这是仅有的线索,凶手应该把自己武装的非常严实。
  卷宗非常详细,从现勘到尸检,从监控到走访,毫无遗漏,可以说该查的都查了,到目前为止并未锁定任何嫌疑人。
  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
  第一,凶手是受害者的熟人,但外人并不知道,也没有任何网络上的联系。
  第二,凶手是陌生人。
  没有依据能够判断哪种可能性更大。
  陈益有心理准备,既然云州省厅专案组的调查一直没有进展,说明难度还是比较高的,按部就班的刑侦手段起不到作用,也没有一定的范围供侦查员去摸排。
  真正的死胡同,前面有堵墙挡着,需要想办法把它砸开。
  第一名死者叫郝震伦,二十八岁,瑞城本地人,自己开了一家旅行社。
  第二名死者叫涂向南,三十二岁,瑞城本地人,自己开了一家酒店。
  第三名死者叫米德力,三十五岁,瑞城本地人,在瑞城最大的翡翠商场有自己的档口,遇害的时候正准备扩张生意,新店正在装修中。
  第四名死者叫饶家武,三十二岁,瑞城本地人,和米德力一样在瑞城最大的翡翠商场拥有档口,主做中高端翡翠手镯生意,一枚手镯动辄几十上百万,流水大几千万。
  看起来,都是比较年轻的成功人士。
  四人在十多年前就认识,经常混在一起,每个人都是高中辍学后进入社会,干过很多散活,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累积,渐渐发展到现在。
  过完受害者的基本资料后,陈益的注意力立即放在了四人的事业成功上。
  既然人际关系已经全面过了一遍,那么他来到云州接手此案,就要剑走偏锋从其他小概率方向切入,切入的关键,便是寻找可能存在的疑点。
  比如,这四个人是怎么成功的。
  从经历看……四人说白了都是街溜子,无学历无背景无技术,运气好成功一个两个倒也罢了,四个人整整齐齐全都小有成就,感觉上有点脱离现实。
  成功的背后,是不是有其他原因呢?是不是牺牲了他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