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因为按照天武皇帝的性格,他一定会惩治诸葛清,但是天武皇帝没有,这就是一个异常的信号。
希衡能猜到,实际掌权的人或许已经不是天武皇帝了。
不是天武皇帝的话,那很有可能就成了玉昭霁,因为他一直在和希衡通信,而且心情还很不错。
同时,玉昭霁其实一直认为白云法师是最值得注意的叛军,他和希衡之间,感情归感情,立场归立场,如果说现在掌权的人是玉昭霁,那么,他就会做出不宣扬吉妃之死,稳住诸葛清,掣肘希衡的事情来。
希衡只是有所猜测,但不知她已经将真相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田名和竹唤青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将这件事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那就是他们在下棋,但是,也许连对手都没看清楚。
和他们一起下棋的人,早就从天武皇帝变成了其余人?
田名沉吟:“法师的意思是,这个人的目的是掣肘我们,那名小兵,也许就是他故意派来,打入我们内部的人?”
竹唤青这时也道:“仔细想来,那个小兵说的话本就很值得深思,他的确说了一些真话,但是那些真话,我们找其余人问也能知道,我们再问他更深的消息时,他就说干爹没有告诉他,现在想想,那个干爹给他的一些信息,不也是为了取信于我们吗?”
田名仔细思索:“的确有这个可能性,但是,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也说得通。”
希衡说:“去仔细查查他就行了。”
这个大眼小兵如果真是细作,希衡就可以反利用这个细作了。
竹唤青自动请缨去查此事,田名倒是唉声叹气:“法师,是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田名现在深觉太险了,看来这个大眼小兵重情重义、至纯至孝的人设对应的就是他,如果他真的很喜欢他,一路提拔他,那可就危险了。
希衡仍然道:“田先生不必自责,先生乃是大才,这等小巧之计,一时疏忽也很正常。”
田名和竹唤青刚好互补。
希衡等在帐内,等着竹唤青回来,她也想看看,玉昭霁——诸葛玉到底要怎样对她?
之前玉昭霁来过几次信,说他们目的一致,让希衡和他一起合作,他不想和她成为敌人了,和她成为敌人的日子,实在是很苦。
现在看来,果然那时他就是在游说她,游说不成,他就想用其他的方法,让她和他合作。
这个人真是,既有热烈的情爱,又有冰冷的肃杀。
第488章 交锋二
竹唤青做事很卖力。
竹唤青比起田名来说,欠缺了许多,比如她的生活经验太少、阅历也很少,对于官场、对于政治都缺乏敏锐的把控,只有一种近乎天真的侠客般的感觉。
但她的优点也很鲜明,竹唤青做事快、风风火火,常常天马行空多出奇计,如果说田名是稳健的谋士,竹唤青就是狡黠的策士。
竹唤青到军中去转悠了一圈儿,和一些人士兵拉了家常,几句话的功夫,关于那位大眼小兵的身份,就已经全落在竹唤青的脑海里了。
竹唤青回希衡帐中去,她胸有成竹地禀报:“法师,那位小兵的确有问题。”
希衡问:“哦?”
竹唤青说:“我不过去军中走那么一圈儿,居然大多士兵都知道那个小兵有一个当太监的干爹。照理说,他生怕别人因为他干爹的身份嫌弃他的干爹,自该好好隐瞒此事才对,怎么会刻意宣扬呢?属下特意问过,是他自己说的干爹是太监,还是他们不小心看到的?军中人皆说这小兵心无城府,大大咧咧,自己将自己的背景捅了个底儿掉。”
竹唤青说到这里时,唇角漫起一丝冷冷的笑意。
“他能从京城一路来到萧郡,又投入军中,怎么可能是真大大咧咧?”
真正大大咧咧心无城府的人,怕是早就死在半路了。
能够在乱世走了这么长一段距离的人,别的不说,谨慎是一定的。
何况,白云法师的起义军本就和金麓王朝针尖对麦芒,他干爹曾是宫中的太监,他哪怕是个正常人,也该瞒好此消息才是,他刻意大着嘴巴宣扬,简直就像是刻意在说他自己重情重义,也是刻意在告诉希衡,他的干爹知道宫内的一些消息。
这个人的种种行径,就像是在告诉希衡:快来重用我啊。
田名有种被玩弄的愤怒,他愤然道:“真是岂有此理,法师,不若咱们现在就把他抓起来,严刑拷打,让他吐出他背后到底是谁?”
田名不敢想,如若这次他真的中招,一路提携那个大眼小兵,会给他们造成多大的损失。
烛火映照下,希衡眼中若有幽微的光芒。
她起身,动作潇然:“先派人盯着他即可,看还没有和他接头的人。无论是各个军中,还是各个城中,都不缺细作,尤其是我们近来扩张速度很快,更有利于这些细作改变形貌,混入我们内部,正好,我们现在可以根据他,顺藤摸瓜,再找到一些人。”
田名和竹唤青深以为然。
田名道:“法师高见。”
有这样一位明主,是他们的幸运。
希衡道:“比起那位小兵,我更在意眼前的碧水城,碧水城我是非拿不可,怎么将吉妃已死的消息,传到诸葛清耳中,我们又有何证据呢?”
……
夜风呼啸,夜空中无星无月,下了整整一夜的雨。
今夜,帐中的烛光一直亮了半夜。
翌日,昨夜下了一夜雨,今日阳光晴好。
碧水城中,则大多军民都是一脸菜色,他们正值缺乏粮食的季节,被围困在城中,碧水城一直是矿藏丰富的城市,富裕,军备力量强大,但是少产粮,粮食就是碧水城最大的弱点。
诸葛清坐在城主府上首,两旁分别坐着一些武将和谋臣,其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气势格外厚重,令人刮目相看。
这位老将军就是郭源。
两名小将押解着一位主簿模样的人进来,那位主簿被押着跪在下方,这群将军谋臣似乎认识他,纷纷侧目。
诸葛清抿直了嘴角:“蓝主簿,为何会是你?”
他重重发问:“本皇子想过叛贼是任何人,独独没有想过你,你是最开始跟着本皇子来碧水城的人,本皇子待你不薄啊。”
蓝主簿面有羞惭:“殿下,臣自知有罪,你杀了臣吧。”
诸葛清走下来,站在蓝主簿的面前:“杀你之前,本皇子想问为什么?为什么背叛我?”
蓝主簿仰起脸来:“殿下,您要死战到底,臣愿意捐躯为殿下奉献,可是臣的母亲……臣身为人子,又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母亲活活饿死呢?殿下,城中已经饿死许多老人了,他们都是谁的父亲母亲,谁的祖父,本该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啊殿下。”
诸葛清脸颊抽动几下,像是在压抑着什么。
他深深吸一口气,尽量稳住呼吸:“天伦之乐?本皇子问你,若碧水城失守,国将不国,何谈家为?届时,这些人将站在哪个王朝的土地上享天伦之乐?”
蓝主簿的眼中像盛着什么,但他不敢说出来。
他想说,无论在哪个王朝,都不会不接纳下层的百姓,因为上层的王公贵族还要靠着这些人养呢。
何况,哪个王朝来,会做得比金麓王朝差呢?
这话,蓝主簿不敢说,哪怕他曾经是诸葛清的心腹,但是,诸葛清这样的皇子,所思所想、所在的立场和他仍然是不同的。
蓝主簿最后只是叹息一声:“螳臂当车,除了制造无谓的牺牲,又有何用?”
……
诸葛清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杀意,从腰间拔出长剑,一剑挥下,蓝主簿的头颅滚落在地,鲜血溅了一屋。
一屋的将军和谋士都是见过大场面的人,面对此景,也稳了稳心神才不至于失态。
诸葛清手背上都洒满了血,他将剑咣当一声扔在地上:“诸位看清楚了,这就是叛徒的下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君分忧,我等生受金麓王朝的俸禄,自该为之死战。”
他的声音压低下去:“何况,各位将军的家眷都在京城……诸位,唯有死战。”
将军们知道只有这个选择,全都抱拳行礼,表达忠心:“我等誓死追随殿下,血战到底!”
各位将军宣誓完,便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诸葛清刚杀了蓝主簿,心绪不太平稳,倒是打算回房休息一二。
他一路失魂落魄走到房内,脚步沉重得如同灌了铅。
蓝主簿,是跟了他七八年的老人,他跟着他一路从被贬出京城的落魄皇子打拼至今天,他们的情谊可谓是早就超越了主仆,更是知己、好友,是莫逆之交。
可是,蓝主簿怎么能在所有人面前说出那般动摇军心的话?
蓝主簿有母亲,诸葛清也有母亲啊。
他们两个人,只是都为了各自的母亲,背叛了彼此。
希衡能猜到,实际掌权的人或许已经不是天武皇帝了。
不是天武皇帝的话,那很有可能就成了玉昭霁,因为他一直在和希衡通信,而且心情还很不错。
同时,玉昭霁其实一直认为白云法师是最值得注意的叛军,他和希衡之间,感情归感情,立场归立场,如果说现在掌权的人是玉昭霁,那么,他就会做出不宣扬吉妃之死,稳住诸葛清,掣肘希衡的事情来。
希衡只是有所猜测,但不知她已经将真相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田名和竹唤青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将这件事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那就是他们在下棋,但是,也许连对手都没看清楚。
和他们一起下棋的人,早就从天武皇帝变成了其余人?
田名沉吟:“法师的意思是,这个人的目的是掣肘我们,那名小兵,也许就是他故意派来,打入我们内部的人?”
竹唤青这时也道:“仔细想来,那个小兵说的话本就很值得深思,他的确说了一些真话,但是那些真话,我们找其余人问也能知道,我们再问他更深的消息时,他就说干爹没有告诉他,现在想想,那个干爹给他的一些信息,不也是为了取信于我们吗?”
田名仔细思索:“的确有这个可能性,但是,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也说得通。”
希衡说:“去仔细查查他就行了。”
这个大眼小兵如果真是细作,希衡就可以反利用这个细作了。
竹唤青自动请缨去查此事,田名倒是唉声叹气:“法师,是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田名现在深觉太险了,看来这个大眼小兵重情重义、至纯至孝的人设对应的就是他,如果他真的很喜欢他,一路提拔他,那可就危险了。
希衡仍然道:“田先生不必自责,先生乃是大才,这等小巧之计,一时疏忽也很正常。”
田名和竹唤青刚好互补。
希衡等在帐内,等着竹唤青回来,她也想看看,玉昭霁——诸葛玉到底要怎样对她?
之前玉昭霁来过几次信,说他们目的一致,让希衡和他一起合作,他不想和她成为敌人了,和她成为敌人的日子,实在是很苦。
现在看来,果然那时他就是在游说她,游说不成,他就想用其他的方法,让她和他合作。
这个人真是,既有热烈的情爱,又有冰冷的肃杀。
第488章 交锋二
竹唤青做事很卖力。
竹唤青比起田名来说,欠缺了许多,比如她的生活经验太少、阅历也很少,对于官场、对于政治都缺乏敏锐的把控,只有一种近乎天真的侠客般的感觉。
但她的优点也很鲜明,竹唤青做事快、风风火火,常常天马行空多出奇计,如果说田名是稳健的谋士,竹唤青就是狡黠的策士。
竹唤青到军中去转悠了一圈儿,和一些人士兵拉了家常,几句话的功夫,关于那位大眼小兵的身份,就已经全落在竹唤青的脑海里了。
竹唤青回希衡帐中去,她胸有成竹地禀报:“法师,那位小兵的确有问题。”
希衡问:“哦?”
竹唤青说:“我不过去军中走那么一圈儿,居然大多士兵都知道那个小兵有一个当太监的干爹。照理说,他生怕别人因为他干爹的身份嫌弃他的干爹,自该好好隐瞒此事才对,怎么会刻意宣扬呢?属下特意问过,是他自己说的干爹是太监,还是他们不小心看到的?军中人皆说这小兵心无城府,大大咧咧,自己将自己的背景捅了个底儿掉。”
竹唤青说到这里时,唇角漫起一丝冷冷的笑意。
“他能从京城一路来到萧郡,又投入军中,怎么可能是真大大咧咧?”
真正大大咧咧心无城府的人,怕是早就死在半路了。
能够在乱世走了这么长一段距离的人,别的不说,谨慎是一定的。
何况,白云法师的起义军本就和金麓王朝针尖对麦芒,他干爹曾是宫中的太监,他哪怕是个正常人,也该瞒好此消息才是,他刻意大着嘴巴宣扬,简直就像是刻意在说他自己重情重义,也是刻意在告诉希衡,他的干爹知道宫内的一些消息。
这个人的种种行径,就像是在告诉希衡:快来重用我啊。
田名有种被玩弄的愤怒,他愤然道:“真是岂有此理,法师,不若咱们现在就把他抓起来,严刑拷打,让他吐出他背后到底是谁?”
田名不敢想,如若这次他真的中招,一路提携那个大眼小兵,会给他们造成多大的损失。
烛火映照下,希衡眼中若有幽微的光芒。
她起身,动作潇然:“先派人盯着他即可,看还没有和他接头的人。无论是各个军中,还是各个城中,都不缺细作,尤其是我们近来扩张速度很快,更有利于这些细作改变形貌,混入我们内部,正好,我们现在可以根据他,顺藤摸瓜,再找到一些人。”
田名和竹唤青深以为然。
田名道:“法师高见。”
有这样一位明主,是他们的幸运。
希衡道:“比起那位小兵,我更在意眼前的碧水城,碧水城我是非拿不可,怎么将吉妃已死的消息,传到诸葛清耳中,我们又有何证据呢?”
……
夜风呼啸,夜空中无星无月,下了整整一夜的雨。
今夜,帐中的烛光一直亮了半夜。
翌日,昨夜下了一夜雨,今日阳光晴好。
碧水城中,则大多军民都是一脸菜色,他们正值缺乏粮食的季节,被围困在城中,碧水城一直是矿藏丰富的城市,富裕,军备力量强大,但是少产粮,粮食就是碧水城最大的弱点。
诸葛清坐在城主府上首,两旁分别坐着一些武将和谋臣,其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气势格外厚重,令人刮目相看。
这位老将军就是郭源。
两名小将押解着一位主簿模样的人进来,那位主簿被押着跪在下方,这群将军谋臣似乎认识他,纷纷侧目。
诸葛清抿直了嘴角:“蓝主簿,为何会是你?”
他重重发问:“本皇子想过叛贼是任何人,独独没有想过你,你是最开始跟着本皇子来碧水城的人,本皇子待你不薄啊。”
蓝主簿面有羞惭:“殿下,臣自知有罪,你杀了臣吧。”
诸葛清走下来,站在蓝主簿的面前:“杀你之前,本皇子想问为什么?为什么背叛我?”
蓝主簿仰起脸来:“殿下,您要死战到底,臣愿意捐躯为殿下奉献,可是臣的母亲……臣身为人子,又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母亲活活饿死呢?殿下,城中已经饿死许多老人了,他们都是谁的父亲母亲,谁的祖父,本该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啊殿下。”
诸葛清脸颊抽动几下,像是在压抑着什么。
他深深吸一口气,尽量稳住呼吸:“天伦之乐?本皇子问你,若碧水城失守,国将不国,何谈家为?届时,这些人将站在哪个王朝的土地上享天伦之乐?”
蓝主簿的眼中像盛着什么,但他不敢说出来。
他想说,无论在哪个王朝,都不会不接纳下层的百姓,因为上层的王公贵族还要靠着这些人养呢。
何况,哪个王朝来,会做得比金麓王朝差呢?
这话,蓝主簿不敢说,哪怕他曾经是诸葛清的心腹,但是,诸葛清这样的皇子,所思所想、所在的立场和他仍然是不同的。
蓝主簿最后只是叹息一声:“螳臂当车,除了制造无谓的牺牲,又有何用?”
……
诸葛清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杀意,从腰间拔出长剑,一剑挥下,蓝主簿的头颅滚落在地,鲜血溅了一屋。
一屋的将军和谋士都是见过大场面的人,面对此景,也稳了稳心神才不至于失态。
诸葛清手背上都洒满了血,他将剑咣当一声扔在地上:“诸位看清楚了,这就是叛徒的下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君分忧,我等生受金麓王朝的俸禄,自该为之死战。”
他的声音压低下去:“何况,各位将军的家眷都在京城……诸位,唯有死战。”
将军们知道只有这个选择,全都抱拳行礼,表达忠心:“我等誓死追随殿下,血战到底!”
各位将军宣誓完,便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诸葛清刚杀了蓝主簿,心绪不太平稳,倒是打算回房休息一二。
他一路失魂落魄走到房内,脚步沉重得如同灌了铅。
蓝主簿,是跟了他七八年的老人,他跟着他一路从被贬出京城的落魄皇子打拼至今天,他们的情谊可谓是早就超越了主仆,更是知己、好友,是莫逆之交。
可是,蓝主簿怎么能在所有人面前说出那般动摇军心的话?
蓝主簿有母亲,诸葛清也有母亲啊。
他们两个人,只是都为了各自的母亲,背叛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