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诸葛玉的死讯传出来时,玉昭霁正坐在希衡的营帐里,陪她下棋。
  听到诸葛玉的死讯后,玉昭霁手持黑子:“过了整整两个月,终于舍得传死讯了。”
  也幸好这是寒冬腊月,尸体保存得比较好,若这是炎炎夏日,恐怕诸葛玉的尸身已经臭到能和咸鱼比肩了。
  玉昭霁倒是看得很开,帝王将相的身后事,十个有九个是不体面的。
  这一场身后事,是各个势力的角逐,人心的测量,帝王本身尸身腐烂与否,是最不重要的。
  玉昭霁这样的权力生物,很能接受这个结果。
  希衡也认真和玉昭霁下棋:“两个月,该动的人事调动都动了,木已成舟,现在传出死讯来,刚好给各方一个讯息。”
  玉昭霁再下一子:“不服从景的人很多,有异心的人也有很多,这些日子联系你的人应该不少?”
  希衡回答:“的确,还有提出要与我里应外合,攻破京城的人,众生乱象。”
  “乱才好,乱中求活,把该暴露的弊病暴露了,之后才能长存,否则极力掩饰的太平才是遗祸的根本。”
  玉昭霁轻轻落下一子,他道:“这场棋下了太久,暂封棋局,等回去再下吧。”
  正午阳光炽盛,希衡收了棋盘,这时,营帐外走来竹唤青。
  竹唤青看不到玉昭霁,在希衡耳边耳语几句,希衡便起身,和她出去处理要事了。
  等到了帐外,竹唤青急匆匆道:“法师,咱们真的要接纳于将军吗?他是几朝元老,一直忠于金麓王朝,对咱们的态度,一直是喊打喊杀。后来诸葛玉把持朝政,他投了诸葛玉,也是因为诸葛玉是皇族中人。这样一个迂腐的人,会是真心顺服咱们吗?”
  竹唤青说不出有多少担忧,她忧心忡忡:“我只怕投降是假,诈降是真。”
  希衡略微沉吟:“于将军的确视皇权如命,如今从景封王,相当于继承了诸葛玉的一切。从景的出身,是于将军最看不上的奴隶,说于将军不愿意在昔日奴隶手下做事也有可能。”
  “总之,既然别人远道而来,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我们也得好好接待,一则看看他们到底想做什么,二则也显示我们有容人之量。”
  竹唤青点点头,赶紧随希衡去了。
  接下去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诸葛玉一死,北方不再如铁桶一块,从景身份特殊,也不能弹压金麓王朝那些旧的勋贵。
  许多人都不服从景,势力分崩离析,不再是希衡的对手。
  于将军也确然是真心投降,不过,这时的于将军,不是因为从景出身奴隶,更是为了整个家族的考量。
  从景不具备和希衡抗衡的实力,如若他继续效力,只怕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从家族的角度来说,于将军希望家族兴旺。从天下的角度来说,于将军也希望天下能有明主。
  过往他觉得天武皇帝血统高贵,是不二之君,后来于将军才知道,他大错特错。
  有了于将军这个堂堂国之柱石投诚希衡得到善果后,其余人也有样学样,能举家投诚的都举家投诚了。
  旧日的勋贵、于将军的同袍……于将军就像是泄洪时的第一道水流,开启了整个洪水滔滔。
  希衡的势力越来越大,剿皇军如日中天。
  到了第三年年末时,天下大多数地盘全部落入希衡囊中,就连京城,也成了希衡囊中之物。
  从景不敌,带着人离开京城,到了一个叫做阳郡的地方,在那里安置下来。
  可是,这时候的从景,势力十不存一,犹如丧家之犬。
  第四年年初的时候,幼帝——也就是当初玉昭霁扶上帝位的皇帝,下了诏书。
  诏书上说白云法师破杀,驱赶妖人有功,平定天下功勋卓著,特授予齐王一爵,封地辽阔。
  同时,幼帝还下达了罪己诏,诏书内容是写自己的父皇天武皇帝倒行逆施,戕害百姓,他希望上天若降下罪责,就降在他身上,他要代父受过,同时,幼帝因罪自愿辞谢皇帝之位,成了昌平郡公。
  天下没有皇帝,齐王代使皇帝之职。
  这些上层的事情,在上层搅动风云,丝毫没有吹入百姓心中。
  百姓们只管日子好过不好过,哪里会管皇帝是谁呢?他们只觉得天武皇帝在时,赋税严苛,他们活不下去,小皇帝在时,兵祸四起,而齐王在的时候,不仅能弹压敌人,还能减免赋税。
  人人都爱齐王破杀。
  至于齐王破杀的女儿身份,更是无人会在意了。天下没有女人,何来男人?每个男人都靠着女人出生,现在让他们给女人跪拜,也只是让他们重温旧梦罢了。
  多好。
  于是,日子就这么过下去。
  希衡只需要稳定发育,就能彻底拖垮从景。从景孤掌难鸣,绝不是她的对手。
  她迟迟没有强攻,也不过是记着从景当初英勇作战的功劳,也是想让这些跟着玉昭霁打过天下的人,有一个善终。
  终于,到了第五年年末时,从景差人递信,愿归顺希衡。
  他是真心的。阳郡都被希衡的势力包围着,他独木难支,只会被困死在里面,再不投诚,那就真是给脸不要脸了。
  从景投降那天,希衡带去了封他为王的旨意。
  她手拿圣旨,宣读完旨意后,对从景道:“这些年,你骨头最硬,对他最难以忘怀。只是,人是向前看的,想必他若在,也想看到天下归一,海清河晏。”
  从景跪着接旨,他这些年征战四方,身上也多了许多伤疤。
  从景道:“我知齐王之意,这些年来,我一直和你作对,不是因为不看好你是天下明主,我是心中憋着一股气。殿下死前,为这么多人想好了去处,可谓是殚精竭虑,可他们,一个个的都背叛了殿下,投奔你。我心中实在迈不过去这个坎儿,其实,我根本就不适合王爷的位置,我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是为了替殿下讨一口气,不坐这个位置,是因为意识到这口气没有必要。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掌权者,只是一个江湖中人的思维罢了。”
  希衡立即说:“先摄政王已被追封,入文、武庙,他的功绩,天下无人不知。”
  从景闭眼:“那,就多谢齐王。”
  同年年末,在昌平郡公、田先生、从景等人的力谏下,希衡登基为帝。
  第555章 回神界
  金麓王朝的历史彻底被翻篇了。
  过往的暴君天武皇帝已经永久沉睡,连灵魂都被吞噬。
  他的一生,给许多人带来了灾难,最后他的死亡,似乎也没有给太多人带来愉悦。
  因为只要帝位还在,只要还有一个人能够生杀予夺,那么,在一个朝代的中后期,就一定会出现一个这样的君王。
  暴君,绝非偶然。
  如今的新朝名为润朝,希衡为帝,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田先生自然是封王拜相,张将军等人也都得了爵位,竹唤青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希衡想要竹唤青为侯为官,竹唤青却只想浪迹天涯,做一个江湖人士。
  她知道不可能得到希衡的爱,就想离她远远的,这样的话,自己可以不那么伤心。
  而且竹唤青也一点不想当官,她对希衡说,当官难免应酬,觥筹交错间,挂着虚伪的微笑,说着自己一点也不想说的话,和自己一点也不想打交道的人吃饭喝酒,饭和酒一下肚,都能浸泡出馊了一样的味道。
  这样的生活,竹唤青一点儿也不想过。
  希衡听完竹唤青请求归隐田园的打算,却没有像对其余功臣一样同意,而是道:“唤青,你真的想好了吗?归隐田园,你能得到你想要的平静,可最后,却会丢失数千年的平静。”
  竹唤青一愣:“我不懂。”
  希衡从御座之中走下,走到方正的金銮殿外,眺望远方的皇城,和皇城中来来去去的官员。
  希衡道:“我为女帝,身处万人之高,可唤青,你觉得我们的军中朝中,女子多吗?”
  竹唤青脱口而出:“不多。”
  岂止是不多,简直是很少。在当下,能够读书认字的女人本就少之又少,许多人家都认为女子学些女红便足矣。而那些能够读书认字的女子,又大都早早成婚,要操持家庭、养育孩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是希衡招揽人才不限男女,却也是男多女少。
  希衡问:“你认同这样的现象吗?”
  竹唤青都不必思考,便道:“当然不!我自小学武,爹说我比不过隔壁家的小子,我就日练夜练,自从我十岁起,隔壁那小子再没有赢过我一次,娘说我不如隔壁小子稳重持家,说我满脑子离经叛道,可看我如今,我能和陛下说话,能站在金銮殿前,我隔壁小子却不过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希衡点头:“敏慧如你,都在想要走上一条不相夫教子的路时,受到颇多阻力,何况是别人?我观许多女子,并非没有远大志向,只是还没来得及实践,便被自己的至亲父母、挚爱亲朋、乃至枕边人泼了冷水,打了退堂鼓。再加上她们目之所及,见不到太多女子身处高位,便会从众地选择一条被大多数人选择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