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修士对于天地,有的是敬畏,有的是不忿,有的则是无感,但从没有一个修士想过增强天地力量。因为他们没有这个需求,既然没有需求,就不会引起讨论和钻研。
  希衡和玉昭霁将书籍翻遍,一无所获。
  这时,玉昭霁倒是忽然想起了一点:“我在金麓王朝时,天武皇帝自诩为天之子,时常朝天祈福,他认为天有几帝,自己是白帝之子,所以专门豢养了道士,用来增强白帝的力量。”
  天武皇帝认为,自己是白帝之子,是正统,背靠一条白帝龙脉。
  可是,机缘巧合之下,天武皇帝知道世间有许多龙脉,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帝王,白帝只是其中一位。
  于是,天武皇帝畏惧其余帝王的龙脉也养出新的帝王,颠覆他的江山,便让道士在金麓王朝地界内斩断除开本朝龙脉之外的所有龙脉。
  同时,他让道士做法,加强白帝的力量。
  天武皇帝的做法,不一定有效,因为他的江山还是颠覆了,而且他请来的道士也没什么厉害的,连修真界的筑基大圆满都不如。
  可是,这的确是希衡和玉昭霁目前能知道的唯一一个线索了。
  希衡道:“金麓王朝没有灵力,道士却能修炼到筑基,足以说明,他们也许自成一套。当初我作为破杀时,没有修炼这方面的法术,我主修杀,但据我所知,白云道也有如何斩龙脉、扶龙脉的记载,也有如何增强龙脉的记载。”
  增强金麓王朝的龙脉,其实也就是增强天武皇帝认为的白帝力量。
  从某种角度来说,和增强天地的力量挂了一点钩。
  希衡和玉昭霁谈到这里,已经确认要下界一趟,再去金麓王朝……不,应该是破杀所建立的润朝,查查这方面的东西。
  两人携同出门。
  一路上春风送暖,神界的风光的确是诸界最佳。
  玉昭霁忽然道:“你我第一次行使神职,就是去金麓王朝,也是因为这个经历,得知了最普通的凡界反而有如何增强天地力量的记载,倒是有些一饮一啄、皆有定数之意。”
  希衡和玉昭霁是不相信定数的,修士顺天之余也要逆天,如果全部相信定数,那就不必修炼了。
  现在,玉昭霁所说的定数,不如说是一种机会。
  一种大道在冥冥之中给的机会。
  比如说大道给了第一劫的神明发现正确修炼方法的机会。
  大道又给了第二劫的巫族发现正确修炼方法的机会。
  到了第三劫……大道青睐之人,成了希衡和玉昭霁,他们因为去行使神职,从而从凌虚神君口中得知了第一劫神明的遗址,然后发现了正确修炼方式,又因为在金麓王朝的历练,摸到了增强天地力量的门槛。
  这些种种,不是大道给希衡和玉昭霁的定数。
  而是大道给他们的机会,幸而,希衡和玉昭霁会抓住每一个机会。
  他们朝润朝飞去。
  第569章 天地为笼
  润朝。
  神界一日,地上一年,自从金麓王朝彻底被推翻,润朝开启之后,整个凡界一改金麓王朝时的战乱、灾祸,虽说达不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步,但已经是一个太平盛世了。
  希衡和玉昭霁要去润朝的文渊阁,文渊阁在金麓王朝,以及之前的朝代,就是凡界最大的藏书楼。
  后来金麓王朝虽然战乱连连,但是,京都是最后才乱起来的。
  希衡的军队进入京都后,也井然有序,军纪严明,所以并没有任何烧杀抢掠的行动。
  文渊阁作为最大的藏书楼,自然也保存了下来。
  文渊阁内,藏书数十万卷,就连几个朝代以前、还没有纸张时所用的竹简书、锦帛书,都堆了几百卷在这里,而且全都是孤品。
  希衡和玉昭霁来到润朝,并没有显露形迹。
  因为此时离他们在金麓王朝行使神职的时代,也就只过去了几十年,如果有那种曾经见过他们的人又在街上看见他们的模样,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希衡和玉昭霁隐了身形,他们走在润朝的大街上,避开川流的人群。
  偶尔会有人不小心要撞上他们,他们也能避开。
  润朝热闹的气息、喧哗的人群伴着阵阵摊贩的吆喝声,行人的谈笑声散开,在这其中,有一个说书先生的声音最为洪亮。
  说书先生在街边茶馆里,他惊堂木一拍,整个茶馆顿时寂静起来。
  说书先生中气十足道:“要说本朝的昭烈圣皇帝,那可真是,一生戎马天下,未逢敌手。无论是曾经的暴君天武皇帝,还是曾经王朝末年的群雄四起,都不是咱们这位昭烈圣皇帝的对手。”
  “当初,昭烈圣皇帝可谓是神人降世,未逢敌手,还有传言,说当初的金麓王朝末年,有地下的亡者复生,那可真是百鬼日行,全无王法!诸位看管可想想,若是你们,碰见了百鬼日行,拦路于前,你们会怎么做?”
  茶馆里的客人们纷纷道:“别说百鬼日行了,就算是一只夜行我也怕啊。”
  “对,大家想想,照理这些阴物,都该怕白天的太阳才是,能在白天出来的,得有多凶啊。”
  说书先生见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再将惊堂木一拍,用神秘莫测的语气:“是啊,这世上,谁人不怕亡者?哪怕是咱们村里杀猪的屠户,大晚上路过坟场时也会觉得凉飕飕的呢,诸位说是不是这个理?”
  茶馆里的客人们不由得哈哈大笑。
  说书先生见场子已经彻底热了起来,就开始说正题:“可是这昭烈圣皇帝就不怕,什么百鬼日行,什么阴兵过境,在昭烈圣皇帝面前,那都是纸糊的老虎,一吹就散了。昭烈圣皇帝推翻暴虐的天武皇帝、弹压四起的群雄,诛杀日行的百鬼,这桩桩件件事情做下来,统共没有超过十年时间!这是多么大的功绩呀,诸位看官可能觉得,十年也不短啊,那你们可就想错了。”
  “昭烈圣皇帝的这十年,是从一无所有,到登临帝位的十年,而且,这昭烈圣皇帝从小,就有怪道想要杀她,她还是个女儿身,在当初的金麓王朝,女儿身可不好办事啊。”
  茶馆中,说书人饱含赞扬、甚至在希衡看来已经算得上吹嘘了……
  玉昭霁饶有兴致地站着听,希衡抚额:“说书人之语,恐怕也有本朝颂圣的考量,你知道,颂圣的诗文一向是夸大其词的,魔族没有颂圣诗吗?”
  颂圣,也就是褒扬皇帝。
  玉昭霁身为魔族之君,当然被许许多多的魔赞扬过。
  不过,他听着希衡被赞扬,又是另外的一种心境了,尤其是见到希衡还有些害羞,更让玉昭霁觉得有趣。
  玉昭霁道:“魔族虽有颂圣诗,不过……”
  他故意拉长语调:“魔族颂圣诗都是私下里作来呈上魔宫,倒不会这样在茶馆里,当着诸多人的面就……”
  “好了。”希衡连忙岔开此话,她望向别处,表面风平浪静,但是实际上耳根已经红完了,“我们快些去文渊阁。”
  说完,希衡就大步走开。
  玉昭霁急忙跟上去,他不再起逗弄之心,而是宽慰道:“你何必觉得不好意思,他们说的本来就是实话,如今四海升平,河清海晏,百姓们能坐在茶馆内听书,正是盛世景象,你该感到高兴才是。”
  希衡也知道玉昭霁说的后半段是正确的,但对于前半段,她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苟同。
  玉昭霁道:“这倒奇了,你从来就是被一路夸赞过来的,修真界人人夸你,神界人人夸你,你以前早就习惯,安之若素,为何今日如此的不好意思?”
  希衡轻轻叹息:“我在修真界和神界时,所有人同为修士、同为神,他们虽夸赞我,但我知道他们夸赞得事出有因,可我身为神明,来凡间行使一次神职,岂不如同大象来到蚂蚁群,这种情况下,我得到一些夸赞,我只会觉得汗颜。”
  因为希衡觉得神来插手人世间的事,本就算是降维打击。
  玉昭霁则不赞同:“当初你我来到金麓王朝,难道不是封印了修为和记忆?更别提后来还有鬼君、凌虚神君以及上古东海遗泽,这些事哪一件不棘手?”
  两人正说这话,文渊阁已经到了。
  文渊阁太过重要,有重兵把守。
  但是这些训练有素的精兵看不见希衡和玉昭霁,文渊阁门上的门神倒是看得见他们,但门神心知他们是谁,所以并不阻拦,一气放行。
  希衡和玉昭霁进入文渊阁。
  文渊阁之中藏书太多,两人分门别类寻找,很快找到了增强天地力量的只言片语。
  这些只言片语之中,还有好些是错误的。
  比如某一任国师记载的方法,就是朝神明借力——这样的方法怎么可能增强天地力量呢?
  这位国师应当是想借助神明的力量来维护帝王的统治,仅此而已。
  希衡和玉昭霁仔细看过这些记载下来的事例和方法,一条条的筛查,终于找到了一条靠谱的、也许能增强天地力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