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不第一个进场也好,先看看搜检的人是个什么态度,要是粗蛮些就把态度放得更缓和些,这个
时候没道理讲,要进考场的人都得过这一关。”
“进了考场,外边的事就不要操心了,考试的事情尽力就好。千万别着急千万别钻牛角尖,咱们母子能走到今日什么都不缺,家里有九九当家也……”
本来关令仪想说也用不着你操心,话到了嘴边又觉得这话说出来不合适,说得自己儿子这姑爷着实没什么用处一般,便又把话给咽回去了。
“总之好好的,今年天气冷,实在受不住了就出来,往后日子还长,不怕考不中。”
关令仪拉着儿子的手絮絮叨叨叮嘱了好一会儿,直到后面赶来的人越来越多,这才放手让儿子去前面排队。
裴元准备转身,又往回倒了两步走到谢九九跟前,“你呢,还有没有什么要跟我说的。”
“没了,该说的早就说了。”谢九九摇摇头,这个时候了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了,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都在他自己心里,该怎么考能考成什么样子,旁人是死活帮不上的了。
举人们排队入贡院,直到寅时最后一个考生进去,贡院门口才没那么拥挤了。谢九九转身去看裹紧了氅衣冷得唇色发白的关令仪和于氏,这两人冷得都直哆嗦了,还不肯进马车里避避风。
还是谢九九一手牵着一个往回走,才把人给哄上马车,“好了好了,回去喝碗姜汤再睡一觉,就不操心里头的人了。这事咱们又帮不上,急也急不来。”
第98章
裴元排到等待入贡院的队伍里,就没法再跟家里人说话了。
送考的家人只能站在外围,即便有关家的奴仆把四周拦出小小一个圈来,关家人和谢九九站的位置也不算太好,裴元稍微往前走一走,就只能勉强看见他镶着兔毛边的风帽尖尖。
裴元没有回头,只是更加用力地裹紧了裘袍,呵出的白气在贡院点的灯笼的映衬下像是朦胧的薄雾,拢在自己眼前又很快散去。
裴远舟有些幼稚的又连着呵了几口,直到排在他身后的沈霁拿手肘戳了戳他的腰窝,马上就要进贡院考试的裴相公才停下这般冒傻气的行径。
“瞧见没有,你左手边有几个人一直看着你。”
“看见了,我又不是木头,不用看也感觉到了。”
裴元早就用余光装作不经意地打量过他们了,这个本事他之前就有,但关宁业嫌他技术太菜,趁着过年那段时间又传授给他许多秘诀。
现在裴元要是想偷偷打量一个人,绝对不会惊动对方。这是关宁业入锦衣卫之后练出来的本事,不管是进宫面圣还是在诏狱里审那些个大人们,都用得上。
当时关宁业的原话是:“那些个读书人最是口是心非,想从他们身上套出实情,就必不能只听他们说了什么。”
书读得多了心眼子也多,只有看清楚他们不经意间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才能抽丝剥茧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说这话的时候关宁业多少有些自得,毕竟整个府里除了裴元,还真没人听他说那一套。
就是说完之后,转头看见身后站在脸比锅底还黑的关如璋被吓得不轻,想说话愣是被自己的口水呛着,打起嗝来。
还是关侍郎懒得在大过年的时候跟儿子为了这点小事掰扯,只幽幽反问关宁业一句:难不成入了锦衣卫就不是读书人了?
想起那日关宁业青一阵红一阵的脸色,裴元忍不住勾了勾嘴角。他知道左边那几个人一直在看着自己,也知道自己现在这副要笑不笑的样子,已经让几人中为首的那个举子,皱紧了眉头。
“别看了,要看就大大方方的看。”
沈霁没裴这个本事,几句话的功夫就已经往那几个人的方向看了好几下。他以为自己看得很小心,但其实瞎子也知道他在看谁。
“看一看怎么了,又不会看少他们一块肉。”沈霁收回视线,脸上莫名多了几分愠色。
“你认识?”裴元抬手他肩膀上用力捏了几下,“马上要进考场了,定一定心。什么了不得的人物,让我们沈老爷这么瞧不上。”
“穿着最华贵那个,是去年南直隶的解元。”沈霁自己给自己在心口摩挲了几下,才算稳了下来。
“今年参加会试又连中二元的举人,除了你就是他。”
连中三元,本朝开国一百多年也就一个。连中二元在很多地方也是几十年才能出一个,眼下这一科除了两个连中二元的举人,谁都想看看,他俩有没有这个命,再中一元。
“明白了,这是觉得我这个从偏远南地来的解元,分了他的风头,是吧。”
“对咯~”
沈霁双手一拍,可不就是这点小心思。迁都之前南直隶就是都城,在本朝之间那也是历经好几朝的古都。
人家那是什么钟灵毓秀地界出来的天之骄子,南直隶连中二元的解元,跟潭州来的解元那能是一码事吗?怪不得人家不高兴。
“况且你来了京城以后先是入了关府,之后又去了严学士府上。虽没拜师,但严学士跟章先生还有你和关家之间的联系,早就被他们扒了个干干净净。”
裴元除了岳州会馆去过两次,左大人那里去拜见了一趟,其余时候并没有把自己竖成一杆旗,让整个潭州的举人都围在自己身边。
现在岳州乃至潭州的举人中,最出风头的是当初那个芝兰玉树的汤亚元,其次是貌不惊人但身手不凡,来了京城不作诗会友,反而已经跟人越了好几场冬猎的陆经魁。
再之后才是裴元这个,背靠大树好乘凉,又一条歪路走到黑走了入赘这条路就死活不肯回头的解元老爷。
“我听说他也带着自己的文章去严学士府上求见了,就是没见着人。”
过完正月十五,裴元拉着关宁业,让他作陪带着沈霁去了一趟严府。谈不上拜师或是什么,就是让沈霁在严学士跟前混个眼熟。
往后要是沈霁考中了进士,想要留在京城,到时候参加翰林院的馆选,有这一分面子情在,就比没有要好。
“明白了,那他不光是看我,还是在看你。咱们俩谁也别谦虚,都是他们眼里攀炎附势的那一个,人家这是盼着我俩最好都落第那才是老天有眼呢。”
“去你的,马上就要进贡院了,你说些好听的行不行。”
两人说话的声音不高,至少隔着老长距离的左边那条等待入贡院的队伍就听不见。但那几人又不是瞎子,光是看裴元和沈霁的样子就知道两人定是在蛐蛐他们。
那个富贵公子打扮的举人莫名就来了怒意,当下就要抬腿往裴元这边来,还是他身边的友人把他扯住,这才没让他冲动。
不过一个小小的插曲,等贡院门口的人搜捡过后,拿着号牌找到自己的号舍的裴元就已经把这事抛在脑后,浑然不知自己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好大的麻烦。
会试跟乡试一样也是考三场,第一场也同样最要紧也最难。四书五经分别出三道和四道题目,都需以八股文的形式来解题。
每一道题答出来字数不但要公正,还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拖沓少了不合规矩,在阅卷官那里都是要扣分的。
毕竟能进入这个贡院的每一个人都是天之骄子,非要说答出来的试卷有什么天差地别倒也不至于,就只能这般一字一句地抠字眼吹毛求疵,才能把一科的进士优中选优地挑选出来。
拿到试卷之后裴元并不着急答题,而是先把每一道题的题目仔细看过一遍,又趁着研磨的时间细细思虑了一番,这才铺开答卷纸提笔答题。
会试连考三场,每场考试期间不得出考场,连号舍都不能出。每场考三天,第一场二月初九入场,二月十一交卷出贡院。
出来之后家里的两辆马车就停在不远处,裴元先出来,谢九九扶着丈夫的手臂把人拉上马车就往回走。
还有一辆是等着接沈霁的,来的时候她就跟于氏说好了,谁先出来就谁先回家,
这个时候不存在客气不客气,早一点回去洗个澡吃个饭好好的睡一觉,明天二月十二又得进场考试。
回到家中洗澡吃饭,吃饱喝足裴元并不着急去睡觉。而是把阿满抱着坐在自己腿上,问女儿这三天自己不在家她可有乖乖练字。
看着女儿皱成一团的小脸,连鼻梁都皱出褶子来了,裴元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得谢九九没好气地把孩子接过来抱回她自己房里,让她跟沈清蘅玩儿去。
“你不回来吧,总觉着家里少个人没意思。你一回来就烦人得很,阿满才多大,这几天你不在谁能看着她天天练字,她没给你把屋顶子掀了,都算乖巧懂事了。”
“我不回来就没意思啊。”
裴郎君听话就听一半,还只听自己想听的那一半,“那以前一直守着云客来,一个月就去一次府城看看我,住不到两天就急吼吼要回家的人是谁?”
/:.
时候没道理讲,要进考场的人都得过这一关。”
“进了考场,外边的事就不要操心了,考试的事情尽力就好。千万别着急千万别钻牛角尖,咱们母子能走到今日什么都不缺,家里有九九当家也……”
本来关令仪想说也用不着你操心,话到了嘴边又觉得这话说出来不合适,说得自己儿子这姑爷着实没什么用处一般,便又把话给咽回去了。
“总之好好的,今年天气冷,实在受不住了就出来,往后日子还长,不怕考不中。”
关令仪拉着儿子的手絮絮叨叨叮嘱了好一会儿,直到后面赶来的人越来越多,这才放手让儿子去前面排队。
裴元准备转身,又往回倒了两步走到谢九九跟前,“你呢,还有没有什么要跟我说的。”
“没了,该说的早就说了。”谢九九摇摇头,这个时候了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了,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都在他自己心里,该怎么考能考成什么样子,旁人是死活帮不上的了。
举人们排队入贡院,直到寅时最后一个考生进去,贡院门口才没那么拥挤了。谢九九转身去看裹紧了氅衣冷得唇色发白的关令仪和于氏,这两人冷得都直哆嗦了,还不肯进马车里避避风。
还是谢九九一手牵着一个往回走,才把人给哄上马车,“好了好了,回去喝碗姜汤再睡一觉,就不操心里头的人了。这事咱们又帮不上,急也急不来。”
第98章
裴元排到等待入贡院的队伍里,就没法再跟家里人说话了。
送考的家人只能站在外围,即便有关家的奴仆把四周拦出小小一个圈来,关家人和谢九九站的位置也不算太好,裴元稍微往前走一走,就只能勉强看见他镶着兔毛边的风帽尖尖。
裴元没有回头,只是更加用力地裹紧了裘袍,呵出的白气在贡院点的灯笼的映衬下像是朦胧的薄雾,拢在自己眼前又很快散去。
裴远舟有些幼稚的又连着呵了几口,直到排在他身后的沈霁拿手肘戳了戳他的腰窝,马上就要进贡院考试的裴相公才停下这般冒傻气的行径。
“瞧见没有,你左手边有几个人一直看着你。”
“看见了,我又不是木头,不用看也感觉到了。”
裴元早就用余光装作不经意地打量过他们了,这个本事他之前就有,但关宁业嫌他技术太菜,趁着过年那段时间又传授给他许多秘诀。
现在裴元要是想偷偷打量一个人,绝对不会惊动对方。这是关宁业入锦衣卫之后练出来的本事,不管是进宫面圣还是在诏狱里审那些个大人们,都用得上。
当时关宁业的原话是:“那些个读书人最是口是心非,想从他们身上套出实情,就必不能只听他们说了什么。”
书读得多了心眼子也多,只有看清楚他们不经意间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才能抽丝剥茧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说这话的时候关宁业多少有些自得,毕竟整个府里除了裴元,还真没人听他说那一套。
就是说完之后,转头看见身后站在脸比锅底还黑的关如璋被吓得不轻,想说话愣是被自己的口水呛着,打起嗝来。
还是关侍郎懒得在大过年的时候跟儿子为了这点小事掰扯,只幽幽反问关宁业一句:难不成入了锦衣卫就不是读书人了?
想起那日关宁业青一阵红一阵的脸色,裴元忍不住勾了勾嘴角。他知道左边那几个人一直在看着自己,也知道自己现在这副要笑不笑的样子,已经让几人中为首的那个举子,皱紧了眉头。
“别看了,要看就大大方方的看。”
沈霁没裴这个本事,几句话的功夫就已经往那几个人的方向看了好几下。他以为自己看得很小心,但其实瞎子也知道他在看谁。
“看一看怎么了,又不会看少他们一块肉。”沈霁收回视线,脸上莫名多了几分愠色。
“你认识?”裴元抬手他肩膀上用力捏了几下,“马上要进考场了,定一定心。什么了不得的人物,让我们沈老爷这么瞧不上。”
“穿着最华贵那个,是去年南直隶的解元。”沈霁自己给自己在心口摩挲了几下,才算稳了下来。
“今年参加会试又连中二元的举人,除了你就是他。”
连中三元,本朝开国一百多年也就一个。连中二元在很多地方也是几十年才能出一个,眼下这一科除了两个连中二元的举人,谁都想看看,他俩有没有这个命,再中一元。
“明白了,这是觉得我这个从偏远南地来的解元,分了他的风头,是吧。”
“对咯~”
沈霁双手一拍,可不就是这点小心思。迁都之前南直隶就是都城,在本朝之间那也是历经好几朝的古都。
人家那是什么钟灵毓秀地界出来的天之骄子,南直隶连中二元的解元,跟潭州来的解元那能是一码事吗?怪不得人家不高兴。
“况且你来了京城以后先是入了关府,之后又去了严学士府上。虽没拜师,但严学士跟章先生还有你和关家之间的联系,早就被他们扒了个干干净净。”
裴元除了岳州会馆去过两次,左大人那里去拜见了一趟,其余时候并没有把自己竖成一杆旗,让整个潭州的举人都围在自己身边。
现在岳州乃至潭州的举人中,最出风头的是当初那个芝兰玉树的汤亚元,其次是貌不惊人但身手不凡,来了京城不作诗会友,反而已经跟人越了好几场冬猎的陆经魁。
再之后才是裴元这个,背靠大树好乘凉,又一条歪路走到黑走了入赘这条路就死活不肯回头的解元老爷。
“我听说他也带着自己的文章去严学士府上求见了,就是没见着人。”
过完正月十五,裴元拉着关宁业,让他作陪带着沈霁去了一趟严府。谈不上拜师或是什么,就是让沈霁在严学士跟前混个眼熟。
往后要是沈霁考中了进士,想要留在京城,到时候参加翰林院的馆选,有这一分面子情在,就比没有要好。
“明白了,那他不光是看我,还是在看你。咱们俩谁也别谦虚,都是他们眼里攀炎附势的那一个,人家这是盼着我俩最好都落第那才是老天有眼呢。”
“去你的,马上就要进贡院了,你说些好听的行不行。”
两人说话的声音不高,至少隔着老长距离的左边那条等待入贡院的队伍就听不见。但那几人又不是瞎子,光是看裴元和沈霁的样子就知道两人定是在蛐蛐他们。
那个富贵公子打扮的举人莫名就来了怒意,当下就要抬腿往裴元这边来,还是他身边的友人把他扯住,这才没让他冲动。
不过一个小小的插曲,等贡院门口的人搜捡过后,拿着号牌找到自己的号舍的裴元就已经把这事抛在脑后,浑然不知自己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好大的麻烦。
会试跟乡试一样也是考三场,第一场也同样最要紧也最难。四书五经分别出三道和四道题目,都需以八股文的形式来解题。
每一道题答出来字数不但要公正,还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拖沓少了不合规矩,在阅卷官那里都是要扣分的。
毕竟能进入这个贡院的每一个人都是天之骄子,非要说答出来的试卷有什么天差地别倒也不至于,就只能这般一字一句地抠字眼吹毛求疵,才能把一科的进士优中选优地挑选出来。
拿到试卷之后裴元并不着急答题,而是先把每一道题的题目仔细看过一遍,又趁着研磨的时间细细思虑了一番,这才铺开答卷纸提笔答题。
会试连考三场,每场考试期间不得出考场,连号舍都不能出。每场考三天,第一场二月初九入场,二月十一交卷出贡院。
出来之后家里的两辆马车就停在不远处,裴元先出来,谢九九扶着丈夫的手臂把人拉上马车就往回走。
还有一辆是等着接沈霁的,来的时候她就跟于氏说好了,谁先出来就谁先回家,
这个时候不存在客气不客气,早一点回去洗个澡吃个饭好好的睡一觉,明天二月十二又得进场考试。
回到家中洗澡吃饭,吃饱喝足裴元并不着急去睡觉。而是把阿满抱着坐在自己腿上,问女儿这三天自己不在家她可有乖乖练字。
看着女儿皱成一团的小脸,连鼻梁都皱出褶子来了,裴元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得谢九九没好气地把孩子接过来抱回她自己房里,让她跟沈清蘅玩儿去。
“你不回来吧,总觉着家里少个人没意思。你一回来就烦人得很,阿满才多大,这几天你不在谁能看着她天天练字,她没给你把屋顶子掀了,都算乖巧懂事了。”
“我不回来就没意思啊。”
裴郎君听话就听一半,还只听自己想听的那一半,“那以前一直守着云客来,一个月就去一次府城看看我,住不到两天就急吼吼要回家的人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