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坦白说,某闲云野鹤惯了,对高官厚禄并不十分在意,但楚少卿开出的这个条件,某实在无法拒绝。”
同为进士,是沦落苦寒之地做个县令,还是进入翰林院,成为天子近臣,对于一个有心走仕途的男人而言,那起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通常只有一甲才能直接进入翰林院,就比如当初的楚洵,不过他和旁人还有不同,其他人一进去是从正七品编修做起,他是一上来便是正六品的侍读,负责给皇上讲解经史典籍。若是其他进士想要进翰林院,则通常需要先选上庶吉士,经过三年后散馆考试,才能成为真正的翰林。
而梅澈并非地方解元,想要问鼎一甲几无可能,楚洵想要为他铺路进翰林院,便要打破翰林院固有的规矩,这份人情可不是打个招呼便成的,只怕得是求到皇上跟前去,而等闲皇帝又怎会允诺此等无理要求?毕竟,翰林院可不是闲散部门,岂可随意安插?
阮蓁想起了冬狩时楚洵的功劳,或许,他要用这个去换?
可他分明可以此加官进爵,却要为了她,将这份功劳用在旁处吗?
他得有多讨厌她,才为了避开她,下如此血本?
阮蓁撇撇嘴,不自在地道:“他倒是大方。”
梅澈点头称是。
阮蓁又道:“你也大方。”
梅澈看向阮蓁,“怎么说?”
阮蓁道:“我听闻,围场那日,你也在?”
梅澈不解,但还是点点头。
阮蓁促狭地笑了笑,“你既然也在围场,想是多半也看到,我们一起从林子出来,既然如此,还能愿意娶我,难道还不够大方?”
“原来此大方非彼大方。”梅澈将拳头抵在唇边,笑得温柔,“楚少卿说阮小姐性子内向,不善言语,唯唯诺诺,当不起当家主母,让我多担待一些。今日见到阮小姐,某却觉得阮小姐甚是风趣可爱。”
好你个楚文仲,竟然背后说她坏话。
阮蓁磨了磨牙,正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却听梅澈又道:“其实,某也并非大方的男人,但说句得罪阮小姐的话,阮小姐虽好,却多有不及迟探花,而楚少卿又不是那等下流之人,你们之间定然是清清白白,我又何须介意?”
若说,被迫放弃楚洵,阮蓁多少还有些不甘心。
当梅澈提到迟音钟,她这份不甘心便且消散大半,是啊,年少时经历过的人太过夺目,又怎会将其他人放在眼里。且输给大梁第一女巾帼,似乎也不是那么丢人。
但这话,又梅澈嘴里说出来,就未免有些讨嫌,阮蓁因讥讽道:“是,我是比不上迟小姐,但梅公子难道就比得上我表哥?”
话音落,梅澈便握上她的手,“我知阮小姐从前过得极为不易,等阮小姐嫁我,我定会好生待阮小姐,绝不叫阮小姐受半分委屈。”
“答应我,忘了楚少卿,可好?”
第12章
阮蓁“咻”地抽回手,背过身,不悦地道:“梅公子这承诺未免许得过早,我爹这一关可不好过。”
虽是被轻慢,但是听得女子这话,梅澈心里也有了底,她这是应下了。
从小厮手中接过一个竹制食盒,梅澈亲自递给阮蓁,“这是桂芳斋的点心,今儿个一早,我叫下人去排队买的,如今还热乎着,一会上了船,若是沿途无趣,阮小姐可以吃着打发时间。”
因不是贵重礼物,阮蓁便也没有推辞,眼看客船已经鸣笛,便不想再同梅澈寒暄,“梅公子,船要开了,你回吧。”
梅澈看了眼被水手扬起的风帆,依依不舍道:“你且先回江州,等我回去禀明母亲,便带保山前往江州向你父亲提亲,我走陆路,没准比你还先到。”
事到如今,阮蓁也只能点头。为了不嫁给谢三那个瘸子,也只能勉为其难接受这桩婚事。
虽说梅澈仕途差强人意,但其实放在市坊之间,也是个人中龙凤。
是她见识过楚洵这样惊才绝艳的人物,眼光不知不觉拔高。
但楚洵的绝情,像一盆透心凉的冷水,彻底将阮蓁给泼醒。
单就梅澈的门第和才华,那也是单凭她自己和阮家高攀不上的。
也罢,嫁给梅澈,虽算不得顶顶富贵,但却是可以预见的安稳。
送别梅澈,阮蓁提着食盒到舱房,顺手将食盒放在桌案上,“点心你们拿去用,我睡会儿。”
玲珑向来是个嘴馋的,待替阮蓁擦拭干净床板,又铺设好带来的被褥,便净了手去吃点心。
这食盒分为三层。
玲珑打开第一层时,铺面而来得甜香味,是白生生的桂花糯米糕,她咬了一口,绵软如云,齿颊留香。
又打开第二层,时下盛行的梅花糕,粉红的糕点做成梅花形状,当中还用梅子酱点缀成了花蕊,实在太过精巧,玲珑舍不得吃,拿起又放下,好东西得留给小姐先享用才是。
第一层的糕点,和第二层的糕点,皆如此精美,这叫玲珑对第三层的糕点充满了期望。
可当她满怀期待揭开第三层食盒,竟是一个信封。
难不成时梅公子写给小姐的情书。
玲珑撇撇嘴,自言自语道:“这梅公子看着正经,不想私底下竟这般放浪,拢共不过才见三回,竟然写起了情书,啧啧啧,真当是人不可貌相。”
阮蓁躺在榻上,并未入睡,闻言便问:“什么情书?”
玲珑走过去,将阮蓁扶起身,又给她塞了个靠枕,这才将信封给她。
阮蓁撕开信封,当真有一封信落出,顿时也是有些脸黑,这个梅公子未免太过佻达。
然下一刻,她就见玲珑弯下腰,去捡什么东西。
“银票,竟然是银票,一千两的通兑银票三张。”
“小姐,你说梅公子给你送银票做什么啊?”
阮蓁这才展开信,待看清信上的内容,顿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他大方,他还真是大方。”
这话说得不明不白,玲珑是个急性子,当即捞过来信一看,却又一个字不认识,急得是团团转,“小姐,这信上写的什么啊?”
彼时,莲清刚打了水回来,正要起炉子煨粥,闻言伸长脖子看了一眼,“梅公子是说,让小姐拿这三千两银票去筹备嫁妆。梅公子还说,小姐不必有负担,就当是为了他的体面。”
“三千两银票,说送就送了,话还说得这般好听,这个梅公子果真是个良人。”
良人吗?
未必!
没准是个心机深沉的伪君子,不过,当阮蓁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梅澈那柔和的面庞,纯澈的眼神,又觉得,或许他当真是个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难道说,楚洵还真的给她挑了一桩极好的婚事?
“听闻谢知府嫁女儿,拢共也不过花用一千两银子,有了这三千两银子,咱们小姐的嫁妆能办得顶顶丰厚。”
阮蓁收回思绪,淡声吩咐道:“我的嫁妆,表哥已帮我备好,而至于这银票,你好生收着,下回原封不动还给他。”
自家小姐向来爱财,却为何不受这银票,玲珑有些奇怪地道:“既然是梅公子给小姐的,小姐收着便是,左右往后便是一家人,何必分个彼此?”
莲清在一旁淘米,闻言打岔道:“你眼皮子怎地这般浅,就跟继夫人一样,为着点蝇头小利,没得人还没嫁过去,便叫人看轻。”
一提起阮蓁的继母,阮蓁的神色便是一冷,“上回的家书可递出了?”
玲珑回道:“早在半月前,便已递出去,老爷怕是早已收到。”
阮蓁点点头,“那就好。”
在这个世道,无需女子同意,当爹的完全可对女子的婚事做主。
是以,在她应下梅九郎的那一日,便修了家书回江州,只为杜绝她爹仓促应下她和谢三郎的婚事。
只是,阮蓁已考量如此周全,没想到还是生了变故。
却说,阮蓁是第五日抵达的江州码头。
码头上人来人往,却没有一个阮家的人,哪怕是一个仆从,尽管他们一早便知晓阮蓁的归期。
玲珑颇有微词,莲清和阮蓁却是习以为常,只从码头旁边的车赁了一辆车,自归家去。
门房见到她们主仆三人时,也是十分地意外,“二小姐怎地突然回江州了,不是听说你要在金陵过年?”
回听雨轩的路上,玲珑噘着嘴排揎道:“继夫人也太过分了,小姐归家,不派车马去码头接不说,竟然连门房也没吩咐下去。”
莲清道:“谁说不是呢,小姐在金陵不回来,他们三请四请,小姐回来,却又视而不见。”
两个丫鬟多有怨言,唯有阮蓁不悲不喜,这么多年,早已习惯了被无视,不是吗?
直到主仆三人回到听雨轩,因着听雨轩的丫鬟都是从前她母亲留下的,倒还保留着她走时的模样。
趁着莲清和玲珑收拾行礼,阮蓁去了净室,洗去一路的风尘,等她沐浴过后重新出来,清和院那边依旧没有派人来过问。
同为进士,是沦落苦寒之地做个县令,还是进入翰林院,成为天子近臣,对于一个有心走仕途的男人而言,那起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通常只有一甲才能直接进入翰林院,就比如当初的楚洵,不过他和旁人还有不同,其他人一进去是从正七品编修做起,他是一上来便是正六品的侍读,负责给皇上讲解经史典籍。若是其他进士想要进翰林院,则通常需要先选上庶吉士,经过三年后散馆考试,才能成为真正的翰林。
而梅澈并非地方解元,想要问鼎一甲几无可能,楚洵想要为他铺路进翰林院,便要打破翰林院固有的规矩,这份人情可不是打个招呼便成的,只怕得是求到皇上跟前去,而等闲皇帝又怎会允诺此等无理要求?毕竟,翰林院可不是闲散部门,岂可随意安插?
阮蓁想起了冬狩时楚洵的功劳,或许,他要用这个去换?
可他分明可以此加官进爵,却要为了她,将这份功劳用在旁处吗?
他得有多讨厌她,才为了避开她,下如此血本?
阮蓁撇撇嘴,不自在地道:“他倒是大方。”
梅澈点头称是。
阮蓁又道:“你也大方。”
梅澈看向阮蓁,“怎么说?”
阮蓁道:“我听闻,围场那日,你也在?”
梅澈不解,但还是点点头。
阮蓁促狭地笑了笑,“你既然也在围场,想是多半也看到,我们一起从林子出来,既然如此,还能愿意娶我,难道还不够大方?”
“原来此大方非彼大方。”梅澈将拳头抵在唇边,笑得温柔,“楚少卿说阮小姐性子内向,不善言语,唯唯诺诺,当不起当家主母,让我多担待一些。今日见到阮小姐,某却觉得阮小姐甚是风趣可爱。”
好你个楚文仲,竟然背后说她坏话。
阮蓁磨了磨牙,正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却听梅澈又道:“其实,某也并非大方的男人,但说句得罪阮小姐的话,阮小姐虽好,却多有不及迟探花,而楚少卿又不是那等下流之人,你们之间定然是清清白白,我又何须介意?”
若说,被迫放弃楚洵,阮蓁多少还有些不甘心。
当梅澈提到迟音钟,她这份不甘心便且消散大半,是啊,年少时经历过的人太过夺目,又怎会将其他人放在眼里。且输给大梁第一女巾帼,似乎也不是那么丢人。
但这话,又梅澈嘴里说出来,就未免有些讨嫌,阮蓁因讥讽道:“是,我是比不上迟小姐,但梅公子难道就比得上我表哥?”
话音落,梅澈便握上她的手,“我知阮小姐从前过得极为不易,等阮小姐嫁我,我定会好生待阮小姐,绝不叫阮小姐受半分委屈。”
“答应我,忘了楚少卿,可好?”
第12章
阮蓁“咻”地抽回手,背过身,不悦地道:“梅公子这承诺未免许得过早,我爹这一关可不好过。”
虽是被轻慢,但是听得女子这话,梅澈心里也有了底,她这是应下了。
从小厮手中接过一个竹制食盒,梅澈亲自递给阮蓁,“这是桂芳斋的点心,今儿个一早,我叫下人去排队买的,如今还热乎着,一会上了船,若是沿途无趣,阮小姐可以吃着打发时间。”
因不是贵重礼物,阮蓁便也没有推辞,眼看客船已经鸣笛,便不想再同梅澈寒暄,“梅公子,船要开了,你回吧。”
梅澈看了眼被水手扬起的风帆,依依不舍道:“你且先回江州,等我回去禀明母亲,便带保山前往江州向你父亲提亲,我走陆路,没准比你还先到。”
事到如今,阮蓁也只能点头。为了不嫁给谢三那个瘸子,也只能勉为其难接受这桩婚事。
虽说梅澈仕途差强人意,但其实放在市坊之间,也是个人中龙凤。
是她见识过楚洵这样惊才绝艳的人物,眼光不知不觉拔高。
但楚洵的绝情,像一盆透心凉的冷水,彻底将阮蓁给泼醒。
单就梅澈的门第和才华,那也是单凭她自己和阮家高攀不上的。
也罢,嫁给梅澈,虽算不得顶顶富贵,但却是可以预见的安稳。
送别梅澈,阮蓁提着食盒到舱房,顺手将食盒放在桌案上,“点心你们拿去用,我睡会儿。”
玲珑向来是个嘴馋的,待替阮蓁擦拭干净床板,又铺设好带来的被褥,便净了手去吃点心。
这食盒分为三层。
玲珑打开第一层时,铺面而来得甜香味,是白生生的桂花糯米糕,她咬了一口,绵软如云,齿颊留香。
又打开第二层,时下盛行的梅花糕,粉红的糕点做成梅花形状,当中还用梅子酱点缀成了花蕊,实在太过精巧,玲珑舍不得吃,拿起又放下,好东西得留给小姐先享用才是。
第一层的糕点,和第二层的糕点,皆如此精美,这叫玲珑对第三层的糕点充满了期望。
可当她满怀期待揭开第三层食盒,竟是一个信封。
难不成时梅公子写给小姐的情书。
玲珑撇撇嘴,自言自语道:“这梅公子看着正经,不想私底下竟这般放浪,拢共不过才见三回,竟然写起了情书,啧啧啧,真当是人不可貌相。”
阮蓁躺在榻上,并未入睡,闻言便问:“什么情书?”
玲珑走过去,将阮蓁扶起身,又给她塞了个靠枕,这才将信封给她。
阮蓁撕开信封,当真有一封信落出,顿时也是有些脸黑,这个梅公子未免太过佻达。
然下一刻,她就见玲珑弯下腰,去捡什么东西。
“银票,竟然是银票,一千两的通兑银票三张。”
“小姐,你说梅公子给你送银票做什么啊?”
阮蓁这才展开信,待看清信上的内容,顿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他大方,他还真是大方。”
这话说得不明不白,玲珑是个急性子,当即捞过来信一看,却又一个字不认识,急得是团团转,“小姐,这信上写的什么啊?”
彼时,莲清刚打了水回来,正要起炉子煨粥,闻言伸长脖子看了一眼,“梅公子是说,让小姐拿这三千两银票去筹备嫁妆。梅公子还说,小姐不必有负担,就当是为了他的体面。”
“三千两银票,说送就送了,话还说得这般好听,这个梅公子果真是个良人。”
良人吗?
未必!
没准是个心机深沉的伪君子,不过,当阮蓁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梅澈那柔和的面庞,纯澈的眼神,又觉得,或许他当真是个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难道说,楚洵还真的给她挑了一桩极好的婚事?
“听闻谢知府嫁女儿,拢共也不过花用一千两银子,有了这三千两银子,咱们小姐的嫁妆能办得顶顶丰厚。”
阮蓁收回思绪,淡声吩咐道:“我的嫁妆,表哥已帮我备好,而至于这银票,你好生收着,下回原封不动还给他。”
自家小姐向来爱财,却为何不受这银票,玲珑有些奇怪地道:“既然是梅公子给小姐的,小姐收着便是,左右往后便是一家人,何必分个彼此?”
莲清在一旁淘米,闻言打岔道:“你眼皮子怎地这般浅,就跟继夫人一样,为着点蝇头小利,没得人还没嫁过去,便叫人看轻。”
一提起阮蓁的继母,阮蓁的神色便是一冷,“上回的家书可递出了?”
玲珑回道:“早在半月前,便已递出去,老爷怕是早已收到。”
阮蓁点点头,“那就好。”
在这个世道,无需女子同意,当爹的完全可对女子的婚事做主。
是以,在她应下梅九郎的那一日,便修了家书回江州,只为杜绝她爹仓促应下她和谢三郎的婚事。
只是,阮蓁已考量如此周全,没想到还是生了变故。
却说,阮蓁是第五日抵达的江州码头。
码头上人来人往,却没有一个阮家的人,哪怕是一个仆从,尽管他们一早便知晓阮蓁的归期。
玲珑颇有微词,莲清和阮蓁却是习以为常,只从码头旁边的车赁了一辆车,自归家去。
门房见到她们主仆三人时,也是十分地意外,“二小姐怎地突然回江州了,不是听说你要在金陵过年?”
回听雨轩的路上,玲珑噘着嘴排揎道:“继夫人也太过分了,小姐归家,不派车马去码头接不说,竟然连门房也没吩咐下去。”
莲清道:“谁说不是呢,小姐在金陵不回来,他们三请四请,小姐回来,却又视而不见。”
两个丫鬟多有怨言,唯有阮蓁不悲不喜,这么多年,早已习惯了被无视,不是吗?
直到主仆三人回到听雨轩,因着听雨轩的丫鬟都是从前她母亲留下的,倒还保留着她走时的模样。
趁着莲清和玲珑收拾行礼,阮蓁去了净室,洗去一路的风尘,等她沐浴过后重新出来,清和院那边依旧没有派人来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