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阮蓁当时便有所猜测,直到初四那日,楚桐来找她,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蓁妹妹,花灯节那日,恐怕我不能陪你去了。”
“可是发生了何事?”
“真是没想到,玉枝表妹还有这等能耐,那百芳诗社向来眼高于顶,看不上我庶女的身份,哪想到玉枝却是亲自给我弄来了请帖,邀我花灯节那日去坤园参加诗会。”
百芳诗社乃是金陵最有名的女子诗社,连玉枝自己都不曾混进去,不想短短几日,却是给楚桐打点齐全,也算是良苦用心。阮蓁心中大石落下,面上却不显,试探道:“这没什么,不是还有清表姐?”见楚桐面露难色,又问:“怎么?连她也不去?”
楚桐别扭地点点头,“她那天要陪她外祖去开宝华寺上香,从前都是大年初一去的,今年也不知怎么回事,竟突然改了日子。”
楚桐觉得奇怪,阮蓁却,这个连玉枝果真有些本事在,几日功夫便支开了闲杂人等。而至于为何独独没有对阮蓁下手,或许是她们向来交恶,贸然来往难免蹊跷,阮蓁如是想到。
见阮蓁不说话,楚桐心虚道:“到时候,除却二哥和三哥,姑娘家只有你和玉枝,你能行吗?”见阮蓁秀眉微蹙,又歉意道:“倘若你怕她欺负你,我便不去诗会,还是依旧陪你去夫子庙。”
这可是万万使不得的,阮蓁拉着楚桐的手道:“桐姐姐,你且放宽心,有洵表哥在,玉枝表姐便是再厌恶我,还能吃了我不成?”
是夜,阮蓁刚歇下,玲珑便打着灯笼从抄手游廊过来。
远远地看着灯火,莲清打帘子出了门,“有什么事儿,且等明天再说,小姐刚刚睡下。”
玲珑急切道,“是谢三公子,他如今在金陵,方才在巷子口,撞见了他的小厮平安。他托我转告小姐,他家公子务必要见上小姐一面。”
莲清斥道:“你胆子倒是大,连谢公子的信儿也敢传。”
玲珑道:“我也不想传啊,可他竟然说:他家公子说了,若是咱们小姐不肯相见,他就一把火烧了国公府。别人说这话,或许只是吓唬人,可三公子是真敢啊,你叫我怎敢不传?”
这倒是实在话。
莲清便推开门,两人去到内室,还不曾绕过屏风去到里间,女子娴静的声音便传了过来,“去告诉他,就说花灯节那日,我会同楚家人乘画舫出游,届时在夫子庙,可以见一见他家公子,有些话我也需当面同他说清楚。”
“小姐,使不得啊,你又不是不知三公子是个疯的,若是他对你做了什么,可如何是好?不若,咱们还是同表公子说一说?”
“到时表哥也在,他翻不出什么浪来。”
待打发走两个丫鬟,青纱帐内的女子,却再无睡意,睁着眼望着帐顶的仙鹤祥云纹,眼里熠熠生辉,真是没想到连老天都在帮她,这个谢三来得太是时候。
捻指便到了花灯节那日。
因着谢卿山的缘故,阮蓁乘坐国公府的马车至夫子庙后,便一直待在秦淮河上的画舫内。
彼时,楚洵还在宫宴,三公子楚靖以及连玉枝还未到,整个画舫除却阮蓁主仆三人,便只剩下一个前院的管事和两个杂役,没有健壮的仆妇,这叫阮蓁对连玉枝的本事又佩服了几分。
在阮蓁吃了两块点心,用了半杯茶后,楚洵出现在了秦淮河畔。
一同出现的,还有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宛平县主。
彼时楚洵正要等船,不妨宛平县主突然出现,还咚地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道:“楚少卿,我知错了,还望你高抬贵手,莫要让我去乌孙国和亲,乌孙那国王已年过五十,比我爹年岁还大。”
楚洵道:“此乃乌孙国王的请求,也是咱们大梁圣上的决议,与我有什么相干?”
与他有无关系,她的确是没有证据,可自从皇上下旨以来,苏贵妃那边便也消停,这几日更有传闻,苏贵妃已相中左相李家的公子给韶华公主做驸马,这前因后果一联想,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是被当做鸡给杀了,只为了给韶华公主这猴看,如此一来倒是一石二鸟,当真是好谋略好算计。
不止是谋算了得,便是能耐也远超她的想象,平日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言官,竟能为他所用,手更是伸到乌孙国,而她竟不自量力,想要强取豪夺这样的男人。
她当真是肠子都悔青了,可是还抱有一线希望,希望他看在她一片痴心的份上,不要对她赶尽杀绝,“楚少卿,你信命吗?”
“命?”
宛平县主点头,“三年前,我还随我爹在边关,曾做过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我有一个丈夫,他在嵩山书院读书,旬休时才会归家,每每回来,总是待我格外亲厚……这以后,我便回来金陵,还曾去到嵩山书院找他。”
说到此处,她看向他的眼里,满是涟涟泪意。
楚洵轻讽勾唇,“你该不会想说,我便是你那梦中的丈夫?”
楚洵话说的戏谑,眼里也全是漫不经心,这刺痛了宛平县主,她从袖中拿出一卷画纸,摊开来的纸张泛着黄,显然已有些年头,她道:“这是我梦醒后画下的,三年前我曾带着这幅画,去到过嵩山书院寻人,有学子认出是你。也是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世上竟有这等荒谬之事,自此以后,我便把你当做我的夫君来对待。”
然楚洵却是看也未看,便道:“县主为不去和亲,还真是煞费苦心,连这等谎话也编得出。”
宛平县主听出了他的质疑,忙将画塞给他手中,“此事千真万确,当时不止一人见过这画,不信你去问嵩山书院的管事,对,我记得当时在藏书阁,有好几个嵩山书院的先生也见过。”
哪想到男子非但一眼未看,还毫不客气地将那画纸扔在地上,声音更是从未有过的凌厉,“便是真的又如何?难不成为了你的一个梦,就得罔顾我的意愿娶你,县主未免自视过高。”
说罢,楚洵决然转身,往画舫走去。
宛平县主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冷心冷肺,但也是紧随其后,扯着他一片衣角连声质问:“说到底,我又做错了什么?不过是心慕你罢了,你不想娶,不娶就是,何故要对我如此赶尽杀绝,将我嫁给一个老头子?”
楚洵嫌恶地抽回衣角,连看也没看她一眼,倒也不负她的希望,回答了她的疑问,只是这回答多少有些令人胆寒,“我这人生平最恨人算计,也最厌恶被胁迫。县主应当庆幸,你是一个女子,而我楚文仲从不打杀女人。”
宛平县主瘫软地坐在地上,捡起那画纸,小心翼翼地卷起,哭得是撕心裂肺。
最恨被人算计,也最厌恶被胁迫吗?
宛平县主虽说算计他、胁迫他,却尚且未曾伤他半分,便是如此,也依旧被他送去和亲,即便苦苦求饶也是于事无补,那么她呢?若往后他得知今日的真相,她的下场会否比那宛平县主要惨烈百倍千倍?
阮蓁一想到那样的可能,顿时周身一冷。
画舫的角落里,阮蓁反复嚼着这句话,并不知楚洵已来到画舫的内室。
彼时,阮蓁的目光仍停留在那个失魂落魄的宛平县主身上,这叫楚洵微微蹙眉,“蓁表妹,看够了吗?”
阮蓁这才回过神来。
偷窥被当事人撞见,这份窘迫叫她面上一烧,再加上她又低着头,叫人看不清她眼中的情绪,很容易让人误会。
只见楚洵面色一沉,冷声道:“阮蓁,收起你的心思,明日之后,你我便是名正言顺的兄妹。”
“你我之间,也只能是兄妹。”
第20章
自从上回在船上,她勾.引未遂,回到国公府后,楚洵一句话没同她说过。而今,若又误会她依然觊觎他,得多瞧不起她?
这可不行。
阮蓁抬起头来矢口否认:“表哥,你当真误会我了,现
如今我只想做你的妹妹。”
说罢,便直视着楚洵,见他依旧盯着自己发烫的脸,便知他这是没信,叹了一口气又道:“表哥不必这样看我,便是我对表哥还有什么想法,在看到宛平县主的下场后,也该死心了。”
男子的面色这才好看些。
他的如释重负,叫阮蓁心里很不是滋味,因而有心找他不痛快,“万一表哥一个不高兴,也把我嫁给个老头子,我可找谁哭去?表哥你说是吧?”
“毕竟我可不喜欢老的。”
“我喜欢的是年轻俊美的男子。”
她说这话时,眸光揶揄地瞟向楚洵,这多少有些调戏的意味在。
果然,楚洵又凉凉地觑向她。
然阮蓁却是气定神闲道:“比如梅九郎这样的,非但年轻俊美,性子还儒雅随和,出手更是大方,我这还未曾与他定亲,他便予我三千两银票,叫我筹备嫁妆去。”
说到此处,她又问:“对了,表哥,梅九郎从江州回来可还好?咱们两家的婚事可还有盼头?他有没有打退堂鼓?若是他不嫌弃……”
“蓁妹妹,花灯节那日,恐怕我不能陪你去了。”
“可是发生了何事?”
“真是没想到,玉枝表妹还有这等能耐,那百芳诗社向来眼高于顶,看不上我庶女的身份,哪想到玉枝却是亲自给我弄来了请帖,邀我花灯节那日去坤园参加诗会。”
百芳诗社乃是金陵最有名的女子诗社,连玉枝自己都不曾混进去,不想短短几日,却是给楚桐打点齐全,也算是良苦用心。阮蓁心中大石落下,面上却不显,试探道:“这没什么,不是还有清表姐?”见楚桐面露难色,又问:“怎么?连她也不去?”
楚桐别扭地点点头,“她那天要陪她外祖去开宝华寺上香,从前都是大年初一去的,今年也不知怎么回事,竟突然改了日子。”
楚桐觉得奇怪,阮蓁却,这个连玉枝果真有些本事在,几日功夫便支开了闲杂人等。而至于为何独独没有对阮蓁下手,或许是她们向来交恶,贸然来往难免蹊跷,阮蓁如是想到。
见阮蓁不说话,楚桐心虚道:“到时候,除却二哥和三哥,姑娘家只有你和玉枝,你能行吗?”见阮蓁秀眉微蹙,又歉意道:“倘若你怕她欺负你,我便不去诗会,还是依旧陪你去夫子庙。”
这可是万万使不得的,阮蓁拉着楚桐的手道:“桐姐姐,你且放宽心,有洵表哥在,玉枝表姐便是再厌恶我,还能吃了我不成?”
是夜,阮蓁刚歇下,玲珑便打着灯笼从抄手游廊过来。
远远地看着灯火,莲清打帘子出了门,“有什么事儿,且等明天再说,小姐刚刚睡下。”
玲珑急切道,“是谢三公子,他如今在金陵,方才在巷子口,撞见了他的小厮平安。他托我转告小姐,他家公子务必要见上小姐一面。”
莲清斥道:“你胆子倒是大,连谢公子的信儿也敢传。”
玲珑道:“我也不想传啊,可他竟然说:他家公子说了,若是咱们小姐不肯相见,他就一把火烧了国公府。别人说这话,或许只是吓唬人,可三公子是真敢啊,你叫我怎敢不传?”
这倒是实在话。
莲清便推开门,两人去到内室,还不曾绕过屏风去到里间,女子娴静的声音便传了过来,“去告诉他,就说花灯节那日,我会同楚家人乘画舫出游,届时在夫子庙,可以见一见他家公子,有些话我也需当面同他说清楚。”
“小姐,使不得啊,你又不是不知三公子是个疯的,若是他对你做了什么,可如何是好?不若,咱们还是同表公子说一说?”
“到时表哥也在,他翻不出什么浪来。”
待打发走两个丫鬟,青纱帐内的女子,却再无睡意,睁着眼望着帐顶的仙鹤祥云纹,眼里熠熠生辉,真是没想到连老天都在帮她,这个谢三来得太是时候。
捻指便到了花灯节那日。
因着谢卿山的缘故,阮蓁乘坐国公府的马车至夫子庙后,便一直待在秦淮河上的画舫内。
彼时,楚洵还在宫宴,三公子楚靖以及连玉枝还未到,整个画舫除却阮蓁主仆三人,便只剩下一个前院的管事和两个杂役,没有健壮的仆妇,这叫阮蓁对连玉枝的本事又佩服了几分。
在阮蓁吃了两块点心,用了半杯茶后,楚洵出现在了秦淮河畔。
一同出现的,还有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宛平县主。
彼时楚洵正要等船,不妨宛平县主突然出现,还咚地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道:“楚少卿,我知错了,还望你高抬贵手,莫要让我去乌孙国和亲,乌孙那国王已年过五十,比我爹年岁还大。”
楚洵道:“此乃乌孙国王的请求,也是咱们大梁圣上的决议,与我有什么相干?”
与他有无关系,她的确是没有证据,可自从皇上下旨以来,苏贵妃那边便也消停,这几日更有传闻,苏贵妃已相中左相李家的公子给韶华公主做驸马,这前因后果一联想,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是被当做鸡给杀了,只为了给韶华公主这猴看,如此一来倒是一石二鸟,当真是好谋略好算计。
不止是谋算了得,便是能耐也远超她的想象,平日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言官,竟能为他所用,手更是伸到乌孙国,而她竟不自量力,想要强取豪夺这样的男人。
她当真是肠子都悔青了,可是还抱有一线希望,希望他看在她一片痴心的份上,不要对她赶尽杀绝,“楚少卿,你信命吗?”
“命?”
宛平县主点头,“三年前,我还随我爹在边关,曾做过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我有一个丈夫,他在嵩山书院读书,旬休时才会归家,每每回来,总是待我格外亲厚……这以后,我便回来金陵,还曾去到嵩山书院找他。”
说到此处,她看向他的眼里,满是涟涟泪意。
楚洵轻讽勾唇,“你该不会想说,我便是你那梦中的丈夫?”
楚洵话说的戏谑,眼里也全是漫不经心,这刺痛了宛平县主,她从袖中拿出一卷画纸,摊开来的纸张泛着黄,显然已有些年头,她道:“这是我梦醒后画下的,三年前我曾带着这幅画,去到过嵩山书院寻人,有学子认出是你。也是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世上竟有这等荒谬之事,自此以后,我便把你当做我的夫君来对待。”
然楚洵却是看也未看,便道:“县主为不去和亲,还真是煞费苦心,连这等谎话也编得出。”
宛平县主听出了他的质疑,忙将画塞给他手中,“此事千真万确,当时不止一人见过这画,不信你去问嵩山书院的管事,对,我记得当时在藏书阁,有好几个嵩山书院的先生也见过。”
哪想到男子非但一眼未看,还毫不客气地将那画纸扔在地上,声音更是从未有过的凌厉,“便是真的又如何?难不成为了你的一个梦,就得罔顾我的意愿娶你,县主未免自视过高。”
说罢,楚洵决然转身,往画舫走去。
宛平县主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冷心冷肺,但也是紧随其后,扯着他一片衣角连声质问:“说到底,我又做错了什么?不过是心慕你罢了,你不想娶,不娶就是,何故要对我如此赶尽杀绝,将我嫁给一个老头子?”
楚洵嫌恶地抽回衣角,连看也没看她一眼,倒也不负她的希望,回答了她的疑问,只是这回答多少有些令人胆寒,“我这人生平最恨人算计,也最厌恶被胁迫。县主应当庆幸,你是一个女子,而我楚文仲从不打杀女人。”
宛平县主瘫软地坐在地上,捡起那画纸,小心翼翼地卷起,哭得是撕心裂肺。
最恨被人算计,也最厌恶被胁迫吗?
宛平县主虽说算计他、胁迫他,却尚且未曾伤他半分,便是如此,也依旧被他送去和亲,即便苦苦求饶也是于事无补,那么她呢?若往后他得知今日的真相,她的下场会否比那宛平县主要惨烈百倍千倍?
阮蓁一想到那样的可能,顿时周身一冷。
画舫的角落里,阮蓁反复嚼着这句话,并不知楚洵已来到画舫的内室。
彼时,阮蓁的目光仍停留在那个失魂落魄的宛平县主身上,这叫楚洵微微蹙眉,“蓁表妹,看够了吗?”
阮蓁这才回过神来。
偷窥被当事人撞见,这份窘迫叫她面上一烧,再加上她又低着头,叫人看不清她眼中的情绪,很容易让人误会。
只见楚洵面色一沉,冷声道:“阮蓁,收起你的心思,明日之后,你我便是名正言顺的兄妹。”
“你我之间,也只能是兄妹。”
第20章
自从上回在船上,她勾.引未遂,回到国公府后,楚洵一句话没同她说过。而今,若又误会她依然觊觎他,得多瞧不起她?
这可不行。
阮蓁抬起头来矢口否认:“表哥,你当真误会我了,现
如今我只想做你的妹妹。”
说罢,便直视着楚洵,见他依旧盯着自己发烫的脸,便知他这是没信,叹了一口气又道:“表哥不必这样看我,便是我对表哥还有什么想法,在看到宛平县主的下场后,也该死心了。”
男子的面色这才好看些。
他的如释重负,叫阮蓁心里很不是滋味,因而有心找他不痛快,“万一表哥一个不高兴,也把我嫁给个老头子,我可找谁哭去?表哥你说是吧?”
“毕竟我可不喜欢老的。”
“我喜欢的是年轻俊美的男子。”
她说这话时,眸光揶揄地瞟向楚洵,这多少有些调戏的意味在。
果然,楚洵又凉凉地觑向她。
然阮蓁却是气定神闲道:“比如梅九郎这样的,非但年轻俊美,性子还儒雅随和,出手更是大方,我这还未曾与他定亲,他便予我三千两银票,叫我筹备嫁妆去。”
说到此处,她又问:“对了,表哥,梅九郎从江州回来可还好?咱们两家的婚事可还有盼头?他有没有打退堂鼓?若是他不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