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这会稽山的匪窝,为霸一方也不是一年两年,我问过芙蓉村的村民,他们的人数众多,并不比夫人的人少,个个凶神恶煞。而夫人身边的人,想来也不是练家子,哪里是他们的对手?更何况……”裴阆心虚地看了楚洵一眼,“更何况,芙蓉村的村民还说,这会稽山的山匪,惯是喜欢掳劫妇人,夫人又生得那般好颜色,那些匪徒岂会放过?”
听到这里,昌平心中一紧,照这么说起来,夫人还真是凶多吉少,正要觑向楚洵。
却这时,远处传来一道尖利的女子叫声,混杂着这叫声的,还有衣裳被撕裂的声音。
众人齐齐转眸,就看到视线尽头那片灌木丛,摇摇晃晃的,甚是刺目。
在座大多是经过人事的,当即便明白了前方是怎么回事。
只盼那倒霉的女子,不是夫人就是了,否则主子爷估计能疯。
尽管在得知夫人可能身陷匪窝,主子爷只怕便想过这种可能,君不见这一路上,主子爷从不敢闭眼,纵然偶然两次打瞌睡,马上就被噩梦惊醒,才不过两日,眼下的乌青就已浓重,更不必提他那似被抽走了精神、奄奄的劲儿。
可即便早已设想过这样的情形,但亲自看见又不一样。
昌平双手合十,望向苍穹,祈求老天爷不要对主子爷这般残忍。
然裴阆却是没想那么多,他头一个将箭举起,其余人也跟着挽起弓箭,纷纷将箭矢对准了对面晃动的灌木丛。
就在所有弓都拉满,蓄势待发,要将那淫贼万箭穿心。
却这时,楚洵嘶哑地命令道:“慢着。”
昌平不明所以,这样的畜生,难道不该死吗?
他疑惑地看向楚洵,就看到他不知何时已蹲下身去,如今手上正捏着一块布料,而他的目光也紧锁在那布料上,盯着盯着,眉头越拧越紧,越拧越紧。
到了后面,他那捏着布料的指尖,甚至开始轻颤。
那布料是有什么讲究吗?
昌平凑过去,想要看清楚这里头的玄机,却火把才一靠近,楚洵便将那布料藏了起来,倏地站起身,“不要多管闲事,当务之急是找到夫人。”
楚洵指向左边的林子,“裴阆,你带人往这边去寻。”
又指向右边的林子,“朱明,你带人往右边去寻。”
等最后只剩下楚洵和昌平,不待楚洵吩咐,昌平便自觉道:“主子爷,我突然想要小解。”
说罢,昌平便离开了原地。
而昌平之所以如此善解人意,却是因为在主子爷收起布料的刹那,他看清了那布料的质地,那是贵比黄金的浮光锦,连颜色也
同夫人当初裁衣裳的布匹一模一样。
而一直往前,延伸向灌木丛的山道上,这样的碎布还有好几块。
这说明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所有主子爷才要支开所有人吧?
临去前,昌平回眸一瞥,就见自家主子爷已然是红了眼眶,眼底满是湿润的泪意,步履也是从未有过的踉跄。
那个男人的死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夫人呢?
发生这样的事,主子爷可还会要她?
即便是要,想必也不会娶了吧,顶多是留在身边做个妾室,毕竟这丹阳楚氏一族的宗妇,不说家世显赫、芳华绝代,最起码得要出身清白罢?
昌平摇了摇头。
表小姐也是个苦命的。
通往灌木丛的那截路,其实并不很远,可楚洵却像是走了一年,脚似灌了铅,每走一步都似负有千斤重,手中捏着的布料,也被他掌心惊出的汗水浸湿。
那个汉子正在兴头上,并没有注意到楚洵的靠近。
等他反应过来时,楚洵已将锋利的长剑,从背后刺穿了他的心脏,甚至来不及看清杀他的人是谁,便直接沉在了女子的身上。
楚洵往前走两步,想要去拉女子起来,却不想女子竟视他为洪水猛兽,“你不要过来。”
女子的嗓子喊哑了,听不出她原本的声音。
她被压在男人身下,亦看不清她的面庞和身段。
但她那被压在男子身下的裙子,楚洵却是记得清清楚楚,正是阮蓁离开那一日穿的那一身。
她让他不要过去,楚洵也只当是她没脸见他。
楚洵没有勉强,甚至很是体贴地将裙子扯出来递给她,可女子却登时又尖叫出声,“你不要过来,你再过来我就死给你看。”
说罢,就抬起身子,往男子胸口的剑尖撞去。
楚洵及时抽出剑身,却也再不逼她,而是坐远了些,开始循循善诱地安抚她,“我知道你现在很害怕。我心里其实也很乱。方才过来的路上,我便再想应该如何安置你。我想过杀了你,让你不必屈辱地活在世上。也想过,我或许不会再娶你,但也不会再娶别人,只会把你养在外头,如此以来既不会对不住家族,也不会对不住你。”
“但当我重新见到你,心里却只有一个念头,没有什么比你活着更重要。”
“蓁蓁,今日之事,就当不曾发生过。”
“你跟我回去,我承诺过娶你的话依旧作数。”
楚洵自顾自地说着,却并未得到一句回应,当他再度转过脸来,却直接愣住了。
女子已穿戴齐整,衣裳倒的确是阮蓁的衣裳,然而那张脸却是天差地别。
顷刻之间,楚洵面上的颓败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亢奋的质问:“你这衣裳哪里来的?”
却原来翠花是芙蓉村的村花,前儿个村子里来了一个女菩萨,那女菩萨听闻会稽山的山匪喜欢强抢良家妇女,便要路见不平,但他们是外乡人,不认得路,便需要一个村里人带路。
从前会稽山没有土匪时,翠花时常在山里采山货,对会稽山的路十分熟悉,便自告奋勇地做向导。女菩萨不仅雇了她做向导,还雇了村名们一起去剿匪,总算是将匪窝一锅端了。
作为报酬,那个女菩萨问她想要什么。
当时翠花盯着女菩萨身上的衣裳看,她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衣料,日光照在上面,还会泛着波涛粼粼的光。
女菩萨可真是大方,当即就去到里间,将那件衣裳脱下来给了她。
今日是她隔壁镇的外祖过寿,她便穿着这衣裳前去,父亲喝醉了歇在了外祖家,她想着如今山匪已除,自己一个人回来也是无妨,没想到却是遇到个漏网之鱼。
翠花听楚洵说了那么多话,便也明白他不是歹人。
又得知他是在寻找这件裙子原本的主人,也就是女菩萨,看在他救命恩情的份上,看在他对女菩萨情深义重的份上,便没有多想,将阮蓁出卖了个彻底,“女菩萨的丫鬟,那个叫玲珑的,今日是跟我一起出门的,他们收留了几个匪窝救出去的女子,要跟她们买衣裳。说是要明天一早才出发去明州。”
.
“小小姐,这些女孩的父母都不管她们,你又何必去管这些闲事?”
红姑全然没了脾气,他们人本就不多,又是在赶路,结果在路过芙蓉村时,听闻村子里有少女被会稽山的山匪给掳走了,结果小小姐高低要去帮忙救人。
好在那些个山匪都是纸老虎,他们的人大多是秦王近身侍候的侍卫,乃是个顶个的高手,又雇佣了村里几十个壮汉,经过一日的周旋,总算是端了贼窝。
除却两个被凌辱致死的少女,其余少女皆被解救了出来,一共有五个。
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已经算是仁至义尽,哪想这才是麻烦的开始。
这些少女被救出后,却因失了清白被家中嫌弃,有人要被父母卖去青楼,有人被父母撵出家门,更有甚者,被父母骂得悬梁自尽。
最终自然是救回来了,因为害怕她继续做傻事,小小姐便要将她带去明州。另外几个少女听闻此事,纷纷也前来投靠,不想小小姐却是一一应下,这才有了先才红姑那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见阮蓁不答话,红姑又道:“小小姐,我知道你心善,可这心善也要有个度,别说如今我们尚在赶路,即便是到了明州,你又打算怎么安置她们?她们出身农家,又没有任何技艺,总不能还要吃白饭吧?”
其中有个叫阿兰的少女,当即就跪了下来,不住地给阮蓁磕头,“小姐,你带我走罢,我会做衣裳,我做的衣裳,镇上的成衣铺子都收的,工钱不比她们的绣娘差。”
其余少女,也各自说了自己的本事:
“我会梳头,我祖母从前是大户人家的梳头丫鬟,她教了我许多好看的发式,以后我给小姐梳头好不好?”
“我会烧饭,虽然只是家常饭,但那个味道香得呢,每回我烧菜,家中的白饭都不够吃。”
“……”
阮蓁瞥了红姑一眼,“听见了吗,红姑,她们都不是吃闲饭的人,既然她们走投无路,便跟我一起走吧,左右不过五个人,又不是五十个,我还是养得起的。”
红姑还想再说,阮蓁已经当机立断,“就这样吧,红姑你她们的父母留些银子,权当是养育她们的辛苦费了。”
听到这里,昌平心中一紧,照这么说起来,夫人还真是凶多吉少,正要觑向楚洵。
却这时,远处传来一道尖利的女子叫声,混杂着这叫声的,还有衣裳被撕裂的声音。
众人齐齐转眸,就看到视线尽头那片灌木丛,摇摇晃晃的,甚是刺目。
在座大多是经过人事的,当即便明白了前方是怎么回事。
只盼那倒霉的女子,不是夫人就是了,否则主子爷估计能疯。
尽管在得知夫人可能身陷匪窝,主子爷只怕便想过这种可能,君不见这一路上,主子爷从不敢闭眼,纵然偶然两次打瞌睡,马上就被噩梦惊醒,才不过两日,眼下的乌青就已浓重,更不必提他那似被抽走了精神、奄奄的劲儿。
可即便早已设想过这样的情形,但亲自看见又不一样。
昌平双手合十,望向苍穹,祈求老天爷不要对主子爷这般残忍。
然裴阆却是没想那么多,他头一个将箭举起,其余人也跟着挽起弓箭,纷纷将箭矢对准了对面晃动的灌木丛。
就在所有弓都拉满,蓄势待发,要将那淫贼万箭穿心。
却这时,楚洵嘶哑地命令道:“慢着。”
昌平不明所以,这样的畜生,难道不该死吗?
他疑惑地看向楚洵,就看到他不知何时已蹲下身去,如今手上正捏着一块布料,而他的目光也紧锁在那布料上,盯着盯着,眉头越拧越紧,越拧越紧。
到了后面,他那捏着布料的指尖,甚至开始轻颤。
那布料是有什么讲究吗?
昌平凑过去,想要看清楚这里头的玄机,却火把才一靠近,楚洵便将那布料藏了起来,倏地站起身,“不要多管闲事,当务之急是找到夫人。”
楚洵指向左边的林子,“裴阆,你带人往这边去寻。”
又指向右边的林子,“朱明,你带人往右边去寻。”
等最后只剩下楚洵和昌平,不待楚洵吩咐,昌平便自觉道:“主子爷,我突然想要小解。”
说罢,昌平便离开了原地。
而昌平之所以如此善解人意,却是因为在主子爷收起布料的刹那,他看清了那布料的质地,那是贵比黄金的浮光锦,连颜色也
同夫人当初裁衣裳的布匹一模一样。
而一直往前,延伸向灌木丛的山道上,这样的碎布还有好几块。
这说明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所有主子爷才要支开所有人吧?
临去前,昌平回眸一瞥,就见自家主子爷已然是红了眼眶,眼底满是湿润的泪意,步履也是从未有过的踉跄。
那个男人的死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夫人呢?
发生这样的事,主子爷可还会要她?
即便是要,想必也不会娶了吧,顶多是留在身边做个妾室,毕竟这丹阳楚氏一族的宗妇,不说家世显赫、芳华绝代,最起码得要出身清白罢?
昌平摇了摇头。
表小姐也是个苦命的。
通往灌木丛的那截路,其实并不很远,可楚洵却像是走了一年,脚似灌了铅,每走一步都似负有千斤重,手中捏着的布料,也被他掌心惊出的汗水浸湿。
那个汉子正在兴头上,并没有注意到楚洵的靠近。
等他反应过来时,楚洵已将锋利的长剑,从背后刺穿了他的心脏,甚至来不及看清杀他的人是谁,便直接沉在了女子的身上。
楚洵往前走两步,想要去拉女子起来,却不想女子竟视他为洪水猛兽,“你不要过来。”
女子的嗓子喊哑了,听不出她原本的声音。
她被压在男人身下,亦看不清她的面庞和身段。
但她那被压在男子身下的裙子,楚洵却是记得清清楚楚,正是阮蓁离开那一日穿的那一身。
她让他不要过去,楚洵也只当是她没脸见他。
楚洵没有勉强,甚至很是体贴地将裙子扯出来递给她,可女子却登时又尖叫出声,“你不要过来,你再过来我就死给你看。”
说罢,就抬起身子,往男子胸口的剑尖撞去。
楚洵及时抽出剑身,却也再不逼她,而是坐远了些,开始循循善诱地安抚她,“我知道你现在很害怕。我心里其实也很乱。方才过来的路上,我便再想应该如何安置你。我想过杀了你,让你不必屈辱地活在世上。也想过,我或许不会再娶你,但也不会再娶别人,只会把你养在外头,如此以来既不会对不住家族,也不会对不住你。”
“但当我重新见到你,心里却只有一个念头,没有什么比你活着更重要。”
“蓁蓁,今日之事,就当不曾发生过。”
“你跟我回去,我承诺过娶你的话依旧作数。”
楚洵自顾自地说着,却并未得到一句回应,当他再度转过脸来,却直接愣住了。
女子已穿戴齐整,衣裳倒的确是阮蓁的衣裳,然而那张脸却是天差地别。
顷刻之间,楚洵面上的颓败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亢奋的质问:“你这衣裳哪里来的?”
却原来翠花是芙蓉村的村花,前儿个村子里来了一个女菩萨,那女菩萨听闻会稽山的山匪喜欢强抢良家妇女,便要路见不平,但他们是外乡人,不认得路,便需要一个村里人带路。
从前会稽山没有土匪时,翠花时常在山里采山货,对会稽山的路十分熟悉,便自告奋勇地做向导。女菩萨不仅雇了她做向导,还雇了村名们一起去剿匪,总算是将匪窝一锅端了。
作为报酬,那个女菩萨问她想要什么。
当时翠花盯着女菩萨身上的衣裳看,她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衣料,日光照在上面,还会泛着波涛粼粼的光。
女菩萨可真是大方,当即就去到里间,将那件衣裳脱下来给了她。
今日是她隔壁镇的外祖过寿,她便穿着这衣裳前去,父亲喝醉了歇在了外祖家,她想着如今山匪已除,自己一个人回来也是无妨,没想到却是遇到个漏网之鱼。
翠花听楚洵说了那么多话,便也明白他不是歹人。
又得知他是在寻找这件裙子原本的主人,也就是女菩萨,看在他救命恩情的份上,看在他对女菩萨情深义重的份上,便没有多想,将阮蓁出卖了个彻底,“女菩萨的丫鬟,那个叫玲珑的,今日是跟我一起出门的,他们收留了几个匪窝救出去的女子,要跟她们买衣裳。说是要明天一早才出发去明州。”
.
“小小姐,这些女孩的父母都不管她们,你又何必去管这些闲事?”
红姑全然没了脾气,他们人本就不多,又是在赶路,结果在路过芙蓉村时,听闻村子里有少女被会稽山的山匪给掳走了,结果小小姐高低要去帮忙救人。
好在那些个山匪都是纸老虎,他们的人大多是秦王近身侍候的侍卫,乃是个顶个的高手,又雇佣了村里几十个壮汉,经过一日的周旋,总算是端了贼窝。
除却两个被凌辱致死的少女,其余少女皆被解救了出来,一共有五个。
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已经算是仁至义尽,哪想这才是麻烦的开始。
这些少女被救出后,却因失了清白被家中嫌弃,有人要被父母卖去青楼,有人被父母撵出家门,更有甚者,被父母骂得悬梁自尽。
最终自然是救回来了,因为害怕她继续做傻事,小小姐便要将她带去明州。另外几个少女听闻此事,纷纷也前来投靠,不想小小姐却是一一应下,这才有了先才红姑那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见阮蓁不答话,红姑又道:“小小姐,我知道你心善,可这心善也要有个度,别说如今我们尚在赶路,即便是到了明州,你又打算怎么安置她们?她们出身农家,又没有任何技艺,总不能还要吃白饭吧?”
其中有个叫阿兰的少女,当即就跪了下来,不住地给阮蓁磕头,“小姐,你带我走罢,我会做衣裳,我做的衣裳,镇上的成衣铺子都收的,工钱不比她们的绣娘差。”
其余少女,也各自说了自己的本事:
“我会梳头,我祖母从前是大户人家的梳头丫鬟,她教了我许多好看的发式,以后我给小姐梳头好不好?”
“我会烧饭,虽然只是家常饭,但那个味道香得呢,每回我烧菜,家中的白饭都不够吃。”
“……”
阮蓁瞥了红姑一眼,“听见了吗,红姑,她们都不是吃闲饭的人,既然她们走投无路,便跟我一起走吧,左右不过五个人,又不是五十个,我还是养得起的。”
红姑还想再说,阮蓁已经当机立断,“就这样吧,红姑你她们的父母留些银子,权当是养育她们的辛苦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