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她们再次拿出先前结发的香囊,又忘里面添了新发,互相交换。
香囊中,两人的发丝紧紧缠绕,象征着她们永不分离的誓言。
帐外的更漏敲过三更,熊少卿望着柳寒月汗湿的额发,忽然想起舒国婚礼那晚,她穿着柳寒月亲手改制的绯红嫁衣,在东宫寝殿里接过对方递来的合卺酒。
那时的酒是温热的,正如此刻柳寒月贴在她心口的掌心。
这一夜的温存不再是过往的激烈宣泄,而是如春雨润物般,在彼此熟悉的呼吸里缓缓流淌。
柳寒月的指尖抚过熊少卿肩背的旧疤,两人都在沉默中读懂了十余年岁月里,那些未说出口的珍重。
“熊崽,”柳寒月的声音裹着夜的湿润,指尖勾住她的手腕轻轻摇晃,“这一生能与你并肩,便是我最大的圆满。”
熊少卿低头吻去她眼角的湿意,龙袍内衬蹭过柳寒月凤袍的里子,绣在衣料上的并蒂莲纹悄然交叠:“猫崽,往后的每个晨昏,我都会在你身边。”
窗外的月光漫过舒虞府的宫墙,大盛帝国的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旗面上并蒂莲与龙凤纹交织的图案,如同帐内交叠的身影,在寂静的夜里勾勒出永恒的轮廓。
案头那方交换的结发香囊在烛火下泛着微光,里面缠绕的青丝见证着从舒国东宫到盛朝皇宫的跨越,将当年未竟的遗憾,终于在帝后合卺的今夜,续写成日月同辉的传奇。
第133章 公主承恩继国祚,涿光联姻解帝忧
五日后,皇宫内再次张灯结彩,金碧辉煌的大殿上,群臣肃立,气氛庄重而肃穆。女皇熊少卿身着龙袍,头戴金冠,神情威严而坚定。
她缓步走上高台,目光扫过殿内的每一位臣子,最终落在站在殿中央的熊瑶身上。
熊瑶头戴九翚四凤珠冠,身着缕金百蝶云缎,气质端庄。她虽然年纪尚幼,但举手投足间已显露出不凡的气度。
“朕册立熊瑶为庆宁公主。”熊少卿的声音撞在蟠龙柱上,惊起檐角铜铃轻响,“愿她承大盛荣光,成国之栋梁。”
诏书展开的刹那,熊瑶学着大人模样敛衽行礼,发间东珠随着动作轻晃,倒有几分当年熊雨洁在宫宴上的端庄。
群臣纷纷跪拜,齐声高呼:“恭贺陛下,恭贺庆宁公主!”
熊少卿随即宣布,将动员全国之力,招募优秀的启蒙教师,注重六艺的培养,显然是要将熊瑶视为接班人。这一决定在
朝野上下引起轩然大波,但无人敢质疑女皇的决策。
柳寒月临窗而坐,案头的鎏金香炉里,玉树琼花香正袅袅升腾,却驱不散她眉宇间那缕淡淡的酸楚。
太华郡营救熊少卿归来的那夜,当熊少卿轻声说出 “堂姐还有个女儿,叫陆瑶”时,她心中那股突如其来的酸涩,此刻仍清晰可辨。
那时,熊少卿牵着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走来。六岁的陆瑶穿着不合身的青布衣裙,瘦小的肩膀在灯影下微微颤抖。
柳寒月看着那双酷似熊少卿的桃花眼,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袖中的丝帕,那是得知陆瑶存在时,她强压醋意的证明。
“这是姨姨的伴侣,舒国太女。”熊少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陆瑶却忽然屈膝行礼,动作虽生涩却透着规矩:“陆瑶……见过太女殿下。”
孩子眼底的惊惶与懂事,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柳寒月心中的壁垒。她想起自己幼时在深宫的孤寂,那份因身份而起的醋意,竟悄然化作了心疼。
“抬起头来。”柳寒月蹲下身,取下鬓间那支缠丝金凤簪。温润的玉质簪头在烛火下泛着柔光,她轻轻插在陆瑶略显杂乱的发间,“这簪子送你了。”
陆瑶惊讶地睁大眼睛,随即小心翼翼地扶住簪头,脆生生地道谢:“多谢太女殿下。”那声乖巧的回应,让柳寒月心中某个柔软的角落,忽然就被照亮了。
待陆瑶下去休息,熊少卿将一卷泛黄的素绢放在柳寒月面前,窗外的梧桐叶正沙沙作响。那是熊雨洁的绝命书,墨迹间夹杂着暗红的血渍,字句力透纸背:
“少卿:当年背叛君父放你出城,虽遭酷刑亦不曾悔。今熊屹山以瑶瑶相胁,我仍愿以命护你……瑶瑶若得你庇护,我在九泉亦安。”
柳寒月逐字读着,眼前渐渐浮现出一个坚韧的女子形象:十多年前,为救熊少卿背叛家族,受尽折磨;十多年后,即便女儿被胁,仍选择站在熊少卿身前。
熊雨洁两次舍命相护,这份超越血缘的情谊,让她心中最后一丝芥蒂烟消云散。
“熊雨洁为你付出太多了。”柳寒月合上血书,眼中泛起泪光,“收养瑶瑶,是应当的。”她顿了顿,抬眸望向熊少卿,“给她改姓熊吧,以后……她就是我们的孩子。”
月光如水,洒在通往熊瑶寝宫的宫道上。柳寒月远远就看见书房的窗纸上映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推门而入,熊瑶正伏在案头读书,听见动静立刻放下书本,像只雀儿般迎上来:“皇后娘娘,您来了!”
孩子眼中的欢喜如此纯粹,让柳寒月心头一暖。她轻轻抚摸着熊瑶的头发,发丝柔软如缎:“瑶瑶,以后我就是你的母亲了,你愿意吗?”
熊瑶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那是一种混杂着惊喜与不敢置信的光芒。她用力点头,声音带着雀跃:“愿意!瑶瑶一直都很喜欢皇后娘娘!”
柳寒月将熊瑶拥入怀中,感受着孩子小小的身体传来的温度。
“好孩子,”她低声道,“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怀中的熊瑶紧紧抱着她,发间的金凤簪轻轻晃动,与她鬓边的步摇碰出细碎的声响,似乎在奏响一曲温馨的乐章。
此后,柳寒月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在熊瑶身上。清晨,她亲自教导熊瑶读书写字,笔尖在宣纸上落下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母爱。
午后,她陪伴熊瑶练习六艺,看着孩子笨拙却认真的样子,眼中满是笑意。
夜晚,她为熊瑶掖好被角,听着孩子均匀的呼吸声,心中一片安宁。
熊瑶也愈发依赖柳寒月,时常像只小尾巴般跟在她身后,奶声奶气地喊着“母后”。母女俩的感情日益深厚,宫人们都能看到,皇后娘娘的脸上,笑容越来越多了。
熊少卿站在书房门口,看着柳寒月耐心地指点熊瑶习字,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温馨。
她走上前,轻轻握住柳寒月的手,声音里满是感激与欣慰:“猫崽,谢谢你。”
柳寒月回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的光:“熊崽,我们是一家人,不必言谢。瑶瑶是我们的孩子,我会用一生去爱护她。”
熊少卿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窗外,大盛帝国的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而殿内,这一家三口的温暖,却比任何荣光都更让她心安。
她知道,自己不仅拥有了万里江山,更找到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家人。未来的每一天,她们都将携手同行,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以及大盛帝国的美好明天。
阳光透过坤安殿的湘妃竹帘,在叶瑾瑜膝头投下斑驳光影。
她轻抚着紫檀木榻上的云纹靠垫,这是柳寒月特意命人从永宁府搬来的旧物,边角的金线虽已磨淡,却还留着昔日舒国皇宫的气息。
殿外竹林沙沙作响,远处传来孩童嬉闹声,倒比从前做女皇时的朝堂更显生机。
“母后又在出神。”柳寒月的声音带着笑意,素白裙裾扫过青砖地时,熊少卿已将一盏新茶搁在案上。
叶瑾瑜望着熊少卿束发的玄玉簪,那是她前日赏的,此刻却别在对方发间,不由眯起眼笑道:“还是少卿最懂我心意。”
柳寒月立刻凑过来,凤纹宫绦扫过熊少卿的手背:“明明是我先发现母后喜欢青玉!”
她故意噘起嘴,发间步摇上的珍珠晃出细碎的光:“母后总说我是您最宝贝的女儿,如今看来,倒是要把这位置让给某人了。”
叶瑾瑜笑着拉过两人的手,指尖触到熊少卿掌心的薄茧:“你这只小猫。”
她轻点柳寒月的鼻尖,又握紧熊少卿的手,“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疼你们几年?”
“母后定会长命百岁!”柳寒月倚着叶瑾瑜肩头,忽然瞥见熊少卿藏在袖中的糕点油纸,正是母后最爱吃的桂花糖糕。
她伸手去抢,却被熊少卿灵巧躲过:“给母后留的。”
三人笑闹间,殿外的竹影随风摇曳,将满室温馨都映在了雕花窗棂上。
暮春的阳光透过御书房的雕花窗棂,在紫檀木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熊少卿握着朱砂笔的手悬在半空,案头摊开的犀渠国书还带着西域特有的藏红花香气。
“愿承大盛正朔,岁贡白象十头、夜光琉璃百盏……”她指尖划过烫金的字迹,嘴角难得扬起一抹笑意。
窗外的梧桐新叶沙沙作响,将“永为藩属”四字衬得格外明亮,这份主动归附的诚意,恰似暮春时节的暖阳,为新立的大盛帝国添了几分安定的暖意。
香囊中,两人的发丝紧紧缠绕,象征着她们永不分离的誓言。
帐外的更漏敲过三更,熊少卿望着柳寒月汗湿的额发,忽然想起舒国婚礼那晚,她穿着柳寒月亲手改制的绯红嫁衣,在东宫寝殿里接过对方递来的合卺酒。
那时的酒是温热的,正如此刻柳寒月贴在她心口的掌心。
这一夜的温存不再是过往的激烈宣泄,而是如春雨润物般,在彼此熟悉的呼吸里缓缓流淌。
柳寒月的指尖抚过熊少卿肩背的旧疤,两人都在沉默中读懂了十余年岁月里,那些未说出口的珍重。
“熊崽,”柳寒月的声音裹着夜的湿润,指尖勾住她的手腕轻轻摇晃,“这一生能与你并肩,便是我最大的圆满。”
熊少卿低头吻去她眼角的湿意,龙袍内衬蹭过柳寒月凤袍的里子,绣在衣料上的并蒂莲纹悄然交叠:“猫崽,往后的每个晨昏,我都会在你身边。”
窗外的月光漫过舒虞府的宫墙,大盛帝国的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旗面上并蒂莲与龙凤纹交织的图案,如同帐内交叠的身影,在寂静的夜里勾勒出永恒的轮廓。
案头那方交换的结发香囊在烛火下泛着微光,里面缠绕的青丝见证着从舒国东宫到盛朝皇宫的跨越,将当年未竟的遗憾,终于在帝后合卺的今夜,续写成日月同辉的传奇。
第133章 公主承恩继国祚,涿光联姻解帝忧
五日后,皇宫内再次张灯结彩,金碧辉煌的大殿上,群臣肃立,气氛庄重而肃穆。女皇熊少卿身着龙袍,头戴金冠,神情威严而坚定。
她缓步走上高台,目光扫过殿内的每一位臣子,最终落在站在殿中央的熊瑶身上。
熊瑶头戴九翚四凤珠冠,身着缕金百蝶云缎,气质端庄。她虽然年纪尚幼,但举手投足间已显露出不凡的气度。
“朕册立熊瑶为庆宁公主。”熊少卿的声音撞在蟠龙柱上,惊起檐角铜铃轻响,“愿她承大盛荣光,成国之栋梁。”
诏书展开的刹那,熊瑶学着大人模样敛衽行礼,发间东珠随着动作轻晃,倒有几分当年熊雨洁在宫宴上的端庄。
群臣纷纷跪拜,齐声高呼:“恭贺陛下,恭贺庆宁公主!”
熊少卿随即宣布,将动员全国之力,招募优秀的启蒙教师,注重六艺的培养,显然是要将熊瑶视为接班人。这一决定在
朝野上下引起轩然大波,但无人敢质疑女皇的决策。
柳寒月临窗而坐,案头的鎏金香炉里,玉树琼花香正袅袅升腾,却驱不散她眉宇间那缕淡淡的酸楚。
太华郡营救熊少卿归来的那夜,当熊少卿轻声说出 “堂姐还有个女儿,叫陆瑶”时,她心中那股突如其来的酸涩,此刻仍清晰可辨。
那时,熊少卿牵着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走来。六岁的陆瑶穿着不合身的青布衣裙,瘦小的肩膀在灯影下微微颤抖。
柳寒月看着那双酷似熊少卿的桃花眼,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袖中的丝帕,那是得知陆瑶存在时,她强压醋意的证明。
“这是姨姨的伴侣,舒国太女。”熊少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陆瑶却忽然屈膝行礼,动作虽生涩却透着规矩:“陆瑶……见过太女殿下。”
孩子眼底的惊惶与懂事,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柳寒月心中的壁垒。她想起自己幼时在深宫的孤寂,那份因身份而起的醋意,竟悄然化作了心疼。
“抬起头来。”柳寒月蹲下身,取下鬓间那支缠丝金凤簪。温润的玉质簪头在烛火下泛着柔光,她轻轻插在陆瑶略显杂乱的发间,“这簪子送你了。”
陆瑶惊讶地睁大眼睛,随即小心翼翼地扶住簪头,脆生生地道谢:“多谢太女殿下。”那声乖巧的回应,让柳寒月心中某个柔软的角落,忽然就被照亮了。
待陆瑶下去休息,熊少卿将一卷泛黄的素绢放在柳寒月面前,窗外的梧桐叶正沙沙作响。那是熊雨洁的绝命书,墨迹间夹杂着暗红的血渍,字句力透纸背:
“少卿:当年背叛君父放你出城,虽遭酷刑亦不曾悔。今熊屹山以瑶瑶相胁,我仍愿以命护你……瑶瑶若得你庇护,我在九泉亦安。”
柳寒月逐字读着,眼前渐渐浮现出一个坚韧的女子形象:十多年前,为救熊少卿背叛家族,受尽折磨;十多年后,即便女儿被胁,仍选择站在熊少卿身前。
熊雨洁两次舍命相护,这份超越血缘的情谊,让她心中最后一丝芥蒂烟消云散。
“熊雨洁为你付出太多了。”柳寒月合上血书,眼中泛起泪光,“收养瑶瑶,是应当的。”她顿了顿,抬眸望向熊少卿,“给她改姓熊吧,以后……她就是我们的孩子。”
月光如水,洒在通往熊瑶寝宫的宫道上。柳寒月远远就看见书房的窗纸上映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推门而入,熊瑶正伏在案头读书,听见动静立刻放下书本,像只雀儿般迎上来:“皇后娘娘,您来了!”
孩子眼中的欢喜如此纯粹,让柳寒月心头一暖。她轻轻抚摸着熊瑶的头发,发丝柔软如缎:“瑶瑶,以后我就是你的母亲了,你愿意吗?”
熊瑶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那是一种混杂着惊喜与不敢置信的光芒。她用力点头,声音带着雀跃:“愿意!瑶瑶一直都很喜欢皇后娘娘!”
柳寒月将熊瑶拥入怀中,感受着孩子小小的身体传来的温度。
“好孩子,”她低声道,“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怀中的熊瑶紧紧抱着她,发间的金凤簪轻轻晃动,与她鬓边的步摇碰出细碎的声响,似乎在奏响一曲温馨的乐章。
此后,柳寒月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在熊瑶身上。清晨,她亲自教导熊瑶读书写字,笔尖在宣纸上落下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母爱。
午后,她陪伴熊瑶练习六艺,看着孩子笨拙却认真的样子,眼中满是笑意。
夜晚,她为熊瑶掖好被角,听着孩子均匀的呼吸声,心中一片安宁。
熊瑶也愈发依赖柳寒月,时常像只小尾巴般跟在她身后,奶声奶气地喊着“母后”。母女俩的感情日益深厚,宫人们都能看到,皇后娘娘的脸上,笑容越来越多了。
熊少卿站在书房门口,看着柳寒月耐心地指点熊瑶习字,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温馨。
她走上前,轻轻握住柳寒月的手,声音里满是感激与欣慰:“猫崽,谢谢你。”
柳寒月回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的光:“熊崽,我们是一家人,不必言谢。瑶瑶是我们的孩子,我会用一生去爱护她。”
熊少卿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窗外,大盛帝国的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而殿内,这一家三口的温暖,却比任何荣光都更让她心安。
她知道,自己不仅拥有了万里江山,更找到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家人。未来的每一天,她们都将携手同行,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以及大盛帝国的美好明天。
阳光透过坤安殿的湘妃竹帘,在叶瑾瑜膝头投下斑驳光影。
她轻抚着紫檀木榻上的云纹靠垫,这是柳寒月特意命人从永宁府搬来的旧物,边角的金线虽已磨淡,却还留着昔日舒国皇宫的气息。
殿外竹林沙沙作响,远处传来孩童嬉闹声,倒比从前做女皇时的朝堂更显生机。
“母后又在出神。”柳寒月的声音带着笑意,素白裙裾扫过青砖地时,熊少卿已将一盏新茶搁在案上。
叶瑾瑜望着熊少卿束发的玄玉簪,那是她前日赏的,此刻却别在对方发间,不由眯起眼笑道:“还是少卿最懂我心意。”
柳寒月立刻凑过来,凤纹宫绦扫过熊少卿的手背:“明明是我先发现母后喜欢青玉!”
她故意噘起嘴,发间步摇上的珍珠晃出细碎的光:“母后总说我是您最宝贝的女儿,如今看来,倒是要把这位置让给某人了。”
叶瑾瑜笑着拉过两人的手,指尖触到熊少卿掌心的薄茧:“你这只小猫。”
她轻点柳寒月的鼻尖,又握紧熊少卿的手,“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疼你们几年?”
“母后定会长命百岁!”柳寒月倚着叶瑾瑜肩头,忽然瞥见熊少卿藏在袖中的糕点油纸,正是母后最爱吃的桂花糖糕。
她伸手去抢,却被熊少卿灵巧躲过:“给母后留的。”
三人笑闹间,殿外的竹影随风摇曳,将满室温馨都映在了雕花窗棂上。
暮春的阳光透过御书房的雕花窗棂,在紫檀木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熊少卿握着朱砂笔的手悬在半空,案头摊开的犀渠国书还带着西域特有的藏红花香气。
“愿承大盛正朔,岁贡白象十头、夜光琉璃百盏……”她指尖划过烫金的字迹,嘴角难得扬起一抹笑意。
窗外的梧桐新叶沙沙作响,将“永为藩属”四字衬得格外明亮,这份主动归附的诚意,恰似暮春时节的暖阳,为新立的大盛帝国添了几分安定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