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池也眉头一挑,原主的记忆并没有这一段。怪不得里正一家对她这样好,原来还有这么一层原因。
  “怎么没听我爹提起过呢?”池木好奇地问道。
  池长福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语气有着些许怀念,“那时候还没有你呢。当年,我们三人一起上山打猎,宋仁厚的腿不小心被毒蛇咬了,是你爹费力把毒血吸出来才保住他一命。”
  “行了,如今那几亩地里正也已经种上了,现在去赎回也不合适,等夏收后你去把地赎回来。”池长福说着瞪了池也一眼。
  池也并不打算将地赎回,但她现在可不敢将这话说出来,笑眯眯地回道:“一定,一定。”
  见她嬉皮笑脸的,池长福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最后还是冷着脸开口说道:“家里没粮了就去找你三婶。”
  “多谢三叔三婶!”
  池长福走后,李巧云朝池竹招招手,轻声道:“竹子,跟娘回家了。”
  “棠棠,我明天再来找你玩哦!”
  池竹乖乖走到李巧云身边,拉住她的手,“大堂姐,三堂兄,沈姐姐,明天见。”
  “三叔三婶慢走啊!”
  池也笑着把他们一家人送到门口,等他们走远了,她转身关上大门,顺便插上门闩,生怕刚发完疯的池长福去而复返。
  池也脸上的笑意垮下来,长舒一口气,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终于走了。”
  “池姐姐,胳膊还疼吗?”
  沈青宛面带忧色,方才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那一棍子结结实实地抽在池也的胳膊上。
  “没事,过几天就好了。”
  磕磕碰碰对池也来说是常态,她早就已经习惯了。
  见她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沈青宛眉头一皱,快步上前,紧紧抓住她的胳膊,翻开袖子,小麦色的皮肤上一片青紫,没好气地说道:“这也叫没事?”
  池也看一眼胳膊上的淤痕,放下袖子掩住伤痕,安慰道:“也就看着吓人,其实没多大问题。”
  沈青宛嘴唇轻抿,无奈地叮嘱道:“明天去城里,记得买些药酒回来。”
  耳边关心的话语让池也心中划过一丝暖意,她轻轻看了沈青宛一眼。
  “好。”
  晚饭后,池也想起前几日与沈青宛的对话,以及今日下午的事。
  沉思片刻,趁着沈青宛在房间里沐浴,对院子里的两兄妹说道:“小木小棠,你们有没有觉得我跟以前有哪里不一样?”
  言罢,池也双眼不着痕迹地盯着池木,留意着他的神情。
  “没有啊,大姐还是和从前一样疼爱棠棠。”池棠蹦蹦跳跳来到池也身边,扑进池也怀里,蹭了蹭脸颊。
  池也笑着揉了揉她的头,而后继续看向池木。
  后者犹豫着点点头。
  池也面色一凛。
  紧接着又听池木说道:“前几日我找村子里的夫子问过了,他说你受了刺激,又大病一场,性情大变也不稀奇,许多人都会这样。”
  池也心中一惊,这些日子她一直在忙碌,回到家中也是吃完饭,洗漱后便早早休息,竟不知池木偷偷找人询问过此事。
  “那你相信他的话吗?”池也问道。
  “夫子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见多识广,我自然相信他。棠棠说得对,不管大姐性情怎么变,都还是疼爱我和妹妹的大姐。”
  就像村里人听到池也卖地,下意识会以为她烧坏了脑子一样,人们往往会将一个人的性情变化归因于现实中遭遇到的重大变故,像她这种匪夷所思的经历,任谁都不会轻易相信。
  池也内心甚至微微感激起那个素未谋面的夫子,帮她解决这么大一个难题,毕竟这个时代的人总是很敬重读书人。
  心中有了答案,池也便不再纠结于这个话题,她微微一笑,转而另起话头,“小木想读书吗?”
  她没有错过池木提起夫子时的神情,眼神中藏着向往,语气中尽是崇拜与渴望。
  池木眼神一亮,没多久又黯淡下去,失落地说道:“自然是想的,不过学堂的束脩、笔墨纸砚,不是我们这种人家能够承担起的。”
  池也笑着接道:“你只说想还是不想。”
  “棠棠呢?棠棠想不想读书?”
  池棠微微扬起头,眼神黑亮清澈,“女子也可以读书吗?可学堂里都是像二哥一样的男子。”
  “女子当然可以读书了。读书不一定是要考取功名,读书使人明智,开阔视野。而且,”池也捏了捏池棠的小鼻子,“书中可没有写着只许男子读书,不许女子读书。”
  池棠笑着躲开池也的手,追问道:“那为何学堂不收女弟子呢?”
  那当然是因为这个时代是男子的天下,他们高高在上地制定出一系列枷锁套在女子身上。但这些不是一个七岁小孩可以理解的,甚至这个时代的许多女子终其一生也想不明白。
  池也只简单地解释道:“因为制定这些规则的都是男子,不但愚蠢而且心胸狭隘。棠棠以后可不能像他们一样,棠棠以后要做一个明辨是非、心胸宽广,不受世俗约束、自由自在的人。”
  池也下巴一抬,点了一下池木,严肃地说道:“你也一样。”
  兄妹二人都点了点头,一个大受震撼,一个稀里糊涂。
  藏在门后的沈青宛也是久久不能回神。
  自从父母去世,她作为独生女接手家里的生意后,那些人表面上笑脸相迎,背地里却指责她抛头露面,伤风败俗。
  沈青宛也曾为此黯然神伤,却想不清缘由。世人只告诉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却从没人告诉她为何这样。今日池也的一番话令她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她长久以来的困惑也算有了答案。
  打开房门,沈青宛走出来,注视着院子里和两兄妹嬉戏玩闹的池也。
  这人的思想如此大胆,或许那些看起来荒唐的行为,也未尝不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但这样一番话出自一个家境贫寒的农家女之口,沈青宛总觉得有一点违和。
  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9章 永宁村距离临江城十多里地,从村口出去后一直向前走便可到达城里,……
  永宁村距离临江城十多里地,从村口出去后一直向前走便可到达城里,步行需要半个多时辰。
  翌日一早,池也便背上小竹篓出发去城里。
  现在正值农忙时节,路上的行人并不多。
  快抵达城门时,人才渐渐多出来,不过脸上多带着一种麻木的神情,一种为生活奔波的疲惫。
  池也抬头看那挂在城门上方的匾额,从右至左写着“临江城”三字,气势磅礴、苍劲豪迈。
  城墙高大威严,压迫感十足。
  临江城,顾名思义:因靠近江边而得名。因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水路发达,交通往来便利,临江的贸易也十分繁荣。
  城中更是有着七八十万的人口。
  池也内心也隐隐变得兴奋,她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欣赏过一座古城,一座没有充斥着现代设施、真正意义上的古城。
  池也没来过城里,因此不清楚城里的布局。她走向一个瘦高的守城士兵,问道:“你好,请问这城里哪里能买到粮食布匹什么的?”
  那士兵斜睨了她一眼,一言不发。
  池也咬了下后槽牙,忍着想打人的冲动,准备高声再问一遍。
  “姑娘,西市可以买到你说的那些东西,从这进去走过三条街右拐便是西市。”另一边,一个皮肤黝黑、看起来微胖的士兵笑呵呵地说道。
  西市?那应该有个东市吧?这么想着池也问了出来。
  岂料话刚出口,方才那个没有搭理她的士兵一脸鄙夷,“问那么多做什么?东市不是你这种人该去的地方。”
  池也的拳头握紧又松开,抬起下巴,“东市我怎么去不得?那上面写了我的名字不准我去吗?”
  那士兵上下打量了她一眼,意思不言而喻,对池也的话嗤之以鼻,“东市多是玉玩珠宝等珍贵物品,岂是你这种人能买得起的?”
  “买不起看看也犯法吗?”池也直接怼回去。
  守城的几人都被她那副买不起又理直气壮的姿态唬得一愣。
  不待他们反应过来,池也从荷包中拿出两个铜板,递给为她答疑解惑的士兵,"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胖士兵愣愣地接过铜板,待他回过神后,池也已经走远了。
  入城之后,池也先去了西市。
  西市街上多是些小摊小贩,吆喝声、叫卖声乱作一团。池也东瞧瞧,细看看,最后在一卖鸡蛋的大娘摊前蹲下,细细询问起这里的规矩。
  从大娘口中得知,这里的摊位不固定,先到先得,每日要交一文钱入场费,且在这售卖商品要交税钱,每百文税六文。
  池也得到她需要的信息,花十五文钱买了十五个鸡蛋,道谢离开。
  随后她又来到一家粮店,指着面前的米、面,扬声问道:“伙计,这米面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