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对了,”叶听音收回刚迈出去的脚步,“此前可有人从官府领了五百两赏银?”
叶掌柜惊魂未定,犹如惊弓之鸟,怔愣片刻才反应过来。
打虎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叶掌柜脱口而出,答道:“月余前有个叫武二的小兄弟打死了两只老虎,去官府领了五百两赏银。”
老虎?
武二?
叶听音挑了挑眉,不置一词,看来得提醒阿落日后要小心池也。
第52章 “上梁喽!”随着匠人师傅的一声高呼,门外响起噼里啪……
“上梁喽!”
随着匠人师傅的一声高呼,门外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红纸屑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几个调皮的小孩捂住耳朵站在一旁跑来跑去,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交换着稚嫩的话语,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时间紧迫,为了保证上梁仪式顺利完成,这两日池也将西瓜、草莓在五味斋卸下后便匆匆离开,剩下的事情皆交于袁行之和刘掌柜帮忙照看。
池也听从李巧云的安排,在城中买了祭品、红布、香烛、鞭炮、糖果、红枣等。
外面鞭炮声停下时,正梁已被一群工匠稳稳地放置在了屋顶上。
正梁用红绸裹得严严实实,两端还系着红布条,寓意着红红火火。
池也按照流程,将三叔三婶、林叔林婶以及其他亲朋好友送来的五谷彩袋搬到屋顶,放在梁的正中央。
随后,她和沈青宛、池木、池棠,四人一同站在下面,双手高举起箩筐,等待工匠从上面抛下的红布包,里面包裹着红枣、花生、米、麦、万年青。
四人穿着新衣服,池木、池棠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仪式,双眸晶亮。
他们仰着脑袋,视线牢牢盯住红布包在空中的路线,不断调整身位,最终稳稳接住。
那一刻,兄妹二人脸上笑容灿烂,笑得见牙不见眼。
相比之下,沈青宛便显得拘谨许多。
一般而言,接包时都是主人家站在下面。
而此刻,大庭广众之下,她站在池也身边,听着来自亲朋好友的祝福,心中既羞涩又欢喜。
沈青宛抱着装有红布包的箩筐,转头笑意盈盈地看着池也,听到人群的喧闹声,又藏起上扬的嘴角。
可内心的喜悦轻易是藏不住的,笑意悄悄地从她眼睛里溜出来。
同一时间,红布包也不偏不倚地落在池也面前的箩筐内。
她下意识扭头看向身旁的沈青宛,两双含笑的眸子不期而遇。
目光交汇的瞬间,仿佛有无形的火花在空中闪烁,照亮彼此的心房。
池也原本挂在脸上的笑容,此刻更是如阳光般灿烂,眼睛笑成月牙状。
在喧闹的人群中,二人相视一笑。
沈青宛身体微微前倾,忍不住笑弯了腰,额头抵在池也肩头。只一瞬,她又站直了身体,轻轻推了池也一把。
池也的心像是被春风拂过,软成一片。
目光快速扫过人群,随后她一只手抱住箩筐,腾出的那只手偷偷揽了一下沈青宛的肩膀。
院子里上百号人谁都没有注意到两人一闪而过的小动作,因为梁上的工匠正在向四周抛洒糖果、花生、红枣、“金元宝”等。
抛梁是整个上梁仪式中最热闹的环节。
人群前方祭梁用的桌子早已被人撤去,众人一拥而上,纷纷争抢从天而降的“福气”,希望自己未来的日子能够更加好运。
抛梁结束后,人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脸上洋溢着笑容,意犹未尽地走到宴席的桌子旁坐下,十几张八仙桌都坐*满了人。
天气炎热,开席前,池也先让人给每桌送了两盘井水浸泡过的西瓜。
酒席上的饭菜则是由李巧云带着一众男男女女准备的,他们在外面支起了两口大铁锅,一大早便开始忙碌,锅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孩子们在桌子间穿梭嬉戏,手里攥着抛梁时抢到的糖果。
鸡鸭鱼肉接二连三地被送到各个桌子上,送菜的侍者健步如飞,手中的托盘稳稳当当,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不时唱和一声:“菜来喽!”
他们足足跑了十几趟,才把所有的菜上齐。
饭桌上,人们推杯换盏,酒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热闹非凡。
而池也作为主人家,面带微笑,不停回应着来自众人的祝福,一一道谢。
不远处,笼罩在池家大房周围的却是死一般的寂静。
池也此举无疑让大房众人在村子里颜面尽失,难看至极。
池长安和王翠兰难得心平气和地站在一处,如同两尊没有生命力的雕塑,木然地凝视着另一边与他们无关的热闹。
两边犹如隔了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姑父、姑母,池也压根没把你们放在眼里,你们还在犹豫什么?”王升看着他们二人难看的脸色,眼神中带着一丝戏谑,满不在乎地说着风凉话。
昨日王升在醉仙楼的阴谋没能得逞,心中满是愤懑,却也只能忍气吞声。
他不甘心这么一大笔银子从自己手里溜走,回到临江城的小屋中,思索良久,还是觉得先前的打算比较妥当。
但王升又不情愿就这样“牺牲”自己,现如今再让他回去娶池也,无异于让人拿刀子戳自己的脊梁骨,这让他一个读书人感到无比屈辱。
犹豫许久,他咬了咬牙,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
还是银子更重要,大不了日后多纳几房美妾,量池也那个乡野村妇也不敢多言。
且他日后也不住在村里,那些话落不到他身上。
等到他把池也手中的东西都抢过来时,便是他休妻之日。
届时,他定要醉仙楼的人跪下来求他。
王升不断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才使脸上的神情看起来不那么狰狞,才能抚平心中的不情愿。
打定主意后,王升昨日下午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家中。
但他并未将事情全盘托出,对他爹娘依旧有所保留,只说池也一个月能挣好几十两的银子。
王父王母给儿子退婚时丢尽了脸面,因着此事,王家至今仍被两个村子里的人指指点点。
初闻王升要迎娶池也时,王父王母极力反对。但一听到银子,立马噤了声,神情变幻莫测。
老两口眼冒精光,心头仔细算了算,这样一来王家每年至少能赚几百两银子。
虽说比不得王家从前的光景,但也能让眼下的日子好过不少。
可如果就这样答应,便显得他们方才声嘶力竭地反对极为可笑。王父王母对视一眼,谁都拉不下面子先开口。
一时间,屋内安静下来,只余下窗外的蝉鸣声。
王升的哥哥、弟弟也是各怀鬼胎,见爹娘意动,几人对此心知肚明,怂恿道:“爹、娘,我听说池也因为二弟退婚一事竟自寻短见,既然二弟也对她念念不忘,不如就成全他们这一对苦命鸳鸯?”
老大一番偷梁换柱的话,正中王父王母的心坎,老两口满意地看了看老大。
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王父王母便不再迟疑。
只见王父捻着胡子说道:“既如此,我和你娘也不愿做那棒打鸳鸯之人。”
“不过,”王父皱了皱眉,一抹忧愁爬上心头,道,“当时我们两家闹得如此难堪,池也那边怕是心有芥蒂,这门婚事恐难以如愿。”
“这好办。”王升坏笑着说道,几人的头又凑近了点,“只消传出一些我和她的流言。人言可畏,届时她名声已毁,不嫁也得嫁。我们王家顺水推舟娶她进门,说不定还能落个好名声。”
或许自己还能赢得浪子回头的美名,一举两得。王升美滋滋地想着。
“再说了,她为了我投河自尽,巴不得嫁给我呢!”
“嘿嘿,这个办法好!”
王姝站在一旁,眉眼间透出冷意,冷冷地注视着她的爹娘、两位兄长以及弟弟。
他们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如何毁掉一个女子的名节。
王姝只觉得自己坠入无尽的深渊,心中忍不住暗自冷笑。
她爹是个大败家子,她的三位兄弟是小败家子。
早在三十多年前,王家还是附近数一数二的富户,家财万贯,人人艳羡。
后来,她爹败光了爷爷留下来的一半家产。
再后来,她的三位兄弟又把另一半家产败得干干净净。
从此,王家便没落下来。
王姝深知,如今的王家就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之渊,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将被无情地吞噬殆尽。
每当王姝想到这点,便不由自主地从心底透出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难道世间女子都如同她一般,无法挣脱这个牢笼吗?
她自己虽看不到挣脱的希望,但她不愿将更多的无辜女子牵扯进来。
王家所在的村子,与永宁村相隔十几里地,来回不便。
王家几人谋划好后,便想到了王翠兰,这件事交给她是最合适的。
叶掌柜惊魂未定,犹如惊弓之鸟,怔愣片刻才反应过来。
打虎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叶掌柜脱口而出,答道:“月余前有个叫武二的小兄弟打死了两只老虎,去官府领了五百两赏银。”
老虎?
武二?
叶听音挑了挑眉,不置一词,看来得提醒阿落日后要小心池也。
第52章 “上梁喽!”随着匠人师傅的一声高呼,门外响起噼里啪……
“上梁喽!”
随着匠人师傅的一声高呼,门外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红纸屑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几个调皮的小孩捂住耳朵站在一旁跑来跑去,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交换着稚嫩的话语,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时间紧迫,为了保证上梁仪式顺利完成,这两日池也将西瓜、草莓在五味斋卸下后便匆匆离开,剩下的事情皆交于袁行之和刘掌柜帮忙照看。
池也听从李巧云的安排,在城中买了祭品、红布、香烛、鞭炮、糖果、红枣等。
外面鞭炮声停下时,正梁已被一群工匠稳稳地放置在了屋顶上。
正梁用红绸裹得严严实实,两端还系着红布条,寓意着红红火火。
池也按照流程,将三叔三婶、林叔林婶以及其他亲朋好友送来的五谷彩袋搬到屋顶,放在梁的正中央。
随后,她和沈青宛、池木、池棠,四人一同站在下面,双手高举起箩筐,等待工匠从上面抛下的红布包,里面包裹着红枣、花生、米、麦、万年青。
四人穿着新衣服,池木、池棠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仪式,双眸晶亮。
他们仰着脑袋,视线牢牢盯住红布包在空中的路线,不断调整身位,最终稳稳接住。
那一刻,兄妹二人脸上笑容灿烂,笑得见牙不见眼。
相比之下,沈青宛便显得拘谨许多。
一般而言,接包时都是主人家站在下面。
而此刻,大庭广众之下,她站在池也身边,听着来自亲朋好友的祝福,心中既羞涩又欢喜。
沈青宛抱着装有红布包的箩筐,转头笑意盈盈地看着池也,听到人群的喧闹声,又藏起上扬的嘴角。
可内心的喜悦轻易是藏不住的,笑意悄悄地从她眼睛里溜出来。
同一时间,红布包也不偏不倚地落在池也面前的箩筐内。
她下意识扭头看向身旁的沈青宛,两双含笑的眸子不期而遇。
目光交汇的瞬间,仿佛有无形的火花在空中闪烁,照亮彼此的心房。
池也原本挂在脸上的笑容,此刻更是如阳光般灿烂,眼睛笑成月牙状。
在喧闹的人群中,二人相视一笑。
沈青宛身体微微前倾,忍不住笑弯了腰,额头抵在池也肩头。只一瞬,她又站直了身体,轻轻推了池也一把。
池也的心像是被春风拂过,软成一片。
目光快速扫过人群,随后她一只手抱住箩筐,腾出的那只手偷偷揽了一下沈青宛的肩膀。
院子里上百号人谁都没有注意到两人一闪而过的小动作,因为梁上的工匠正在向四周抛洒糖果、花生、红枣、“金元宝”等。
抛梁是整个上梁仪式中最热闹的环节。
人群前方祭梁用的桌子早已被人撤去,众人一拥而上,纷纷争抢从天而降的“福气”,希望自己未来的日子能够更加好运。
抛梁结束后,人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脸上洋溢着笑容,意犹未尽地走到宴席的桌子旁坐下,十几张八仙桌都坐*满了人。
天气炎热,开席前,池也先让人给每桌送了两盘井水浸泡过的西瓜。
酒席上的饭菜则是由李巧云带着一众男男女女准备的,他们在外面支起了两口大铁锅,一大早便开始忙碌,锅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孩子们在桌子间穿梭嬉戏,手里攥着抛梁时抢到的糖果。
鸡鸭鱼肉接二连三地被送到各个桌子上,送菜的侍者健步如飞,手中的托盘稳稳当当,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不时唱和一声:“菜来喽!”
他们足足跑了十几趟,才把所有的菜上齐。
饭桌上,人们推杯换盏,酒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热闹非凡。
而池也作为主人家,面带微笑,不停回应着来自众人的祝福,一一道谢。
不远处,笼罩在池家大房周围的却是死一般的寂静。
池也此举无疑让大房众人在村子里颜面尽失,难看至极。
池长安和王翠兰难得心平气和地站在一处,如同两尊没有生命力的雕塑,木然地凝视着另一边与他们无关的热闹。
两边犹如隔了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姑父、姑母,池也压根没把你们放在眼里,你们还在犹豫什么?”王升看着他们二人难看的脸色,眼神中带着一丝戏谑,满不在乎地说着风凉话。
昨日王升在醉仙楼的阴谋没能得逞,心中满是愤懑,却也只能忍气吞声。
他不甘心这么一大笔银子从自己手里溜走,回到临江城的小屋中,思索良久,还是觉得先前的打算比较妥当。
但王升又不情愿就这样“牺牲”自己,现如今再让他回去娶池也,无异于让人拿刀子戳自己的脊梁骨,这让他一个读书人感到无比屈辱。
犹豫许久,他咬了咬牙,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
还是银子更重要,大不了日后多纳几房美妾,量池也那个乡野村妇也不敢多言。
且他日后也不住在村里,那些话落不到他身上。
等到他把池也手中的东西都抢过来时,便是他休妻之日。
届时,他定要醉仙楼的人跪下来求他。
王升不断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才使脸上的神情看起来不那么狰狞,才能抚平心中的不情愿。
打定主意后,王升昨日下午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家中。
但他并未将事情全盘托出,对他爹娘依旧有所保留,只说池也一个月能挣好几十两的银子。
王父王母给儿子退婚时丢尽了脸面,因着此事,王家至今仍被两个村子里的人指指点点。
初闻王升要迎娶池也时,王父王母极力反对。但一听到银子,立马噤了声,神情变幻莫测。
老两口眼冒精光,心头仔细算了算,这样一来王家每年至少能赚几百两银子。
虽说比不得王家从前的光景,但也能让眼下的日子好过不少。
可如果就这样答应,便显得他们方才声嘶力竭地反对极为可笑。王父王母对视一眼,谁都拉不下面子先开口。
一时间,屋内安静下来,只余下窗外的蝉鸣声。
王升的哥哥、弟弟也是各怀鬼胎,见爹娘意动,几人对此心知肚明,怂恿道:“爹、娘,我听说池也因为二弟退婚一事竟自寻短见,既然二弟也对她念念不忘,不如就成全他们这一对苦命鸳鸯?”
老大一番偷梁换柱的话,正中王父王母的心坎,老两口满意地看了看老大。
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王父王母便不再迟疑。
只见王父捻着胡子说道:“既如此,我和你娘也不愿做那棒打鸳鸯之人。”
“不过,”王父皱了皱眉,一抹忧愁爬上心头,道,“当时我们两家闹得如此难堪,池也那边怕是心有芥蒂,这门婚事恐难以如愿。”
“这好办。”王升坏笑着说道,几人的头又凑近了点,“只消传出一些我和她的流言。人言可畏,届时她名声已毁,不嫁也得嫁。我们王家顺水推舟娶她进门,说不定还能落个好名声。”
或许自己还能赢得浪子回头的美名,一举两得。王升美滋滋地想着。
“再说了,她为了我投河自尽,巴不得嫁给我呢!”
“嘿嘿,这个办法好!”
王姝站在一旁,眉眼间透出冷意,冷冷地注视着她的爹娘、两位兄长以及弟弟。
他们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如何毁掉一个女子的名节。
王姝只觉得自己坠入无尽的深渊,心中忍不住暗自冷笑。
她爹是个大败家子,她的三位兄弟是小败家子。
早在三十多年前,王家还是附近数一数二的富户,家财万贯,人人艳羡。
后来,她爹败光了爷爷留下来的一半家产。
再后来,她的三位兄弟又把另一半家产败得干干净净。
从此,王家便没落下来。
王姝深知,如今的王家就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之渊,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将被无情地吞噬殆尽。
每当王姝想到这点,便不由自主地从心底透出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难道世间女子都如同她一般,无法挣脱这个牢笼吗?
她自己虽看不到挣脱的希望,但她不愿将更多的无辜女子牵扯进来。
王家所在的村子,与永宁村相隔十几里地,来回不便。
王家几人谋划好后,便想到了王翠兰,这件事交给她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