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第67节
裴杼倒是十分好奇:“王师爷貌似对齐鸣很有亲近之意?”
王绰只说:“燕王府位高权重,若帮他们照顾好这位小公子, 今后幽州有什么事对上也都好说些。听闻邓祥杰等人迁往永宁县,朝中便有御史借机弹劾大人, 多亏了燕王出面,为大人分辩这才平息了波折。大人在朝中无人相助,难得碰上了这位小公子, 可谓天赐良机,自然要好生待之。”
裴杼没想到王师爷想的这般长远, 但他跟齐鸣玩得好, 燕王府又待他有恩,裴杼当然也不会拒绝王师爷的请求。
齐鸣得知王绰要特意过来陪他几日,又是得意自己人缘了得,又是害怕王绰这位曾经的太傅会对他要求过高, 越发纠结起来。
他虽然想做出一番事业,但也不想一直被人管着。
临走之前, 裴杼还领着齐鸣去了军营,打算让他认认人。
齐鸣过去时, 邓祥杰正领几个官兵在村外跟华观复一行起了争执。
书院学生来各村讲课乃是书院的规矩,谁都能来听, 凡前来听课且能默出所学内容的,还能领一枚鸡蛋。这本来跟军营没有干系,可江铁牛那个不要脸的竟然点了他的几个心腹, 让他们也过来听讲。
邓祥杰气糊涂了,紧赶慢赶地从军营中冲出来,怒斥华观复丁鲤等人胡闹。
凭他们几个腐儒, 也能教军中的精锐?若是把他手底下的人都给教的酸腐不堪,届时还有谁能上阵杀敌?不论如何,邓祥杰都不会让他们被几个无名无姓的乡野先生糊弄。
丁鲤等人听到这番贬低,面色很是不好,只有华观复依旧老神在在地坐在原地,瞥了一眼邓祥杰,问道:“军爷可会弓箭?”
邓祥杰随即讥笑一声,笑话,他行伍出身,岂能不知弓箭?
华观复起身,淡然自若:“那华某便与军爷比试一番,也好让军爷心服口服。”
“比就比,你可别后悔!”邓祥杰一点不惯着他。
“好端端的,怎么又闹起来了?”裴杼刚过来便见到华观复要跟邓祥杰比,裴杼生怕这老爷子比出了好歹。这老爷子平时唯爱喝酒,书画诗词当然也是不错的,可是也仅限如此了。那副身子骨都快要被酒给掏空了,哪里还能跟邓祥杰比?邓祥杰再不堪,好歹也正值壮年啊。
“铁牛先生呢,怎么也不管管?”裴杼立马询问江舟的去向。
沈璎含笑道:“大人先等等,且看老先生究竟有几分本事。若真输了,我再下场给他找回面子就是。”
沈璎身为女子,虽常有不便,但这身份有时候也颇为好使。盖因为绝大部分男子都瞧不上女眷,碰到女子便得意洋洋,自诩甚高;一旦输给女子,便犹如受到了毕生之耻,什么气焰都没了,只剩下羞愤欲死。死不死的沈璎无所谓,只要能把场子找回来就够了。
旁边的齐鸣也是跃跃欲试:“还有我,我也可以跟他比试一番。”
他可厉害了!
裴杼充耳不闻,算了吧,这位上场还不如他呢:“你老实待着,不许乱动。”
裴杼吩咐完齐鸣,便上前准备劝这两人稍安勿躁。不料双方都格外不服,一心想要给对方吃个教训,裴杼根本劝不下来。
靶子很快被立起来了,为了提到难度,邓祥杰还让人牵起了两匹马,扬言要比骑射,他可一点儿不觉得自己跟一个老人家比有什么丢人的。
裴杼等旁观者皆是一言难尽。如此情态,即便赢了也胜之不武吧?
邓祥杰把缰绳递给华观复,言语颇有几分挑衅的意味:“如何,老先生敢不敢比?”
丁鲤带着几个学生正忧心忡忡地站在华观复身后,担心山长会在这个军爷手下吃亏。是输是赢他们无所谓,但是山长这人好面子,真输了,只怕连着好几日要心气儿不顺。
可华观复却只是傲然地睥睨着对面的邓祥杰,牵住了马,稳稳地跨坐于马上。
“身板还算利索。”邓祥杰轻蔑地评价一句,自己也迅速上马。
众人都上前一步,忧心地望着二人。
只见邓祥杰一马当先,跑起来之后对准靶子飞快射了三箭,而后看向华观复。
华观复不语,只是驭马向前,速度并不输邓祥杰分毫。
众学生惊叹连连。平时看着华山长精神萎靡,又不爱说话,还以为山长身子真弱得要命,没想到骑马的时候倒是别有一番风姿。那马儿那么高,跑起来又那么快,若是他们在上面坐着早吓死了。甭管山长能否射中,光是能骑马他们便觉得已经足够厉害了。
可随即而来的一幕却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华观复轻飘飘地拉开了弓,对准草靶,唰唰几箭下去,无一例外,都正中靶心。
邓祥杰脸色黢黑。
他方才也只有一箭正中靶心,可这个老头子手倒是稳,叫自己先前的那番嘲讽都成了笑话。
华观复在裴杼等人跟前停下了马,反问邓祥杰:“这位军爷可要再比试一番?”
邓祥杰冷着脸道:“不必了。”
他虽然恼怒,但又不是输不起,最重要的是他心里也明白,这人就是在扮猪吃老虎,再比多少次他也赢不了。
裴杼将华观复扶下马,稀罕地围着他:“老爷子骑射功夫竟然如此精妙!”
“君子六艺罢了,年轻时都研习过,不过只是略通而已。”
莫说书院的学生们了,就连被江舟挑出来的几个精兵也都佩服地看向华观复。
齐鸣更是死活想不通,怎么裴杼手底下有本事的人才这么多?如今还添了自己,更是如虎添翼,了不得了。
华观复心中哂笑,没想到这些小把戏竟然也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时候。华观复不仅会骑射,兵法也算精通,他并非喜欢此道,而是年轻时候意气太甚,所学颇杂,什么都想插一脚。后来年纪大了才没有再乱看书,但即便如此,教这些初出茅庐的的小兵们也足够了。
裴杼咳了一声,将邓祥杰单独叫过去,没让他继续打扰众人听课。
邓祥杰丢了回面子,无精打采地站在裴杼身旁,跟着他认识了新来的永宁县县令。邓祥杰没怎么将齐鸣放在眼里,他的官位可比齐鸣要高多了。
裴杼见他依旧没有什么好态度,便心生一计:“县衙如今还得修缮各处屋舍,正缺人使唤,反正你们这些兵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都过去帮忙吧,也算是给自己积福了。”
邓祥杰眉头一竖:“凭什么?”
他们又不是县衙的手下。
裴杼凉凉道:“凭你们欠永宁县的。这么多年作壁上观,胡人犯下多少杀孽,您身上便背着多少罪孽。此事务必要快,需得在三日内将所有房子修缮好,否则,我不介意上书朝廷,直接解散了你这三万人马。反正于国于家无用,解散了,还能给朝廷多省军费开支。”
邓祥杰磨了磨牙,许久才反问:“那么多的兵,就白给衙门干活?”
裴杼反问:“你们不是有俸禄吗?”
“那是朝廷给的。”
“朝廷的俸禄也是取之于民,真正奉养你们的是万千百姓,如今不过让你们为衣食父母做点事,难道不应该?”
邓祥杰已经彻底被裴杼拿捏住。
齐鸣呲着牙正乐呢,裴杼顿时又转向他:“你也得想想永宁县该经营何种养殖业,三日后给我写个条陈。”
齐鸣:“……”
笑不出来了。
这是裴杼接下来的扶贫项目,见齐鸣实在闲得慌,便给他也找了点活干。
这边华观复将几个士兵单独放在一处,专门给他们几个讲学。江舟既然将他们都送过来,便是打着培养之意,华观复平常喜欢犯懒,但是在大事上绝对不含糊。身手方面自有江舟操心,华观复要教的,是军法谋略,还有忠君爱国。
忠的自然不是朝廷那狗皇帝,而是裴杼这位新太守。虽是大逆不道的说法,但于华观复而言不过夹带着私货而已,改个说法便能轻易叫这些士兵们接受了。
今天忽悠一波,明儿忽悠一波,他跟江舟一文一武,要不了多久才能让他们彻底对裴杼死心塌地。
交代完邓祥杰后,裴杼又领着齐鸣去军中走了一遭,带他混了个脸熟,日后也好办事。
等他们离开永宁县后,裴杼又巡视了几个县,督促他们尽快给百姓修补好房檐,命百姓准备好柴火,以备冬日。
今年的冬天冷得出奇,这还没下雪,外头都已经寒风刺骨了,等到了三九寒冬,还不知要冷成什么样。
各县包括幽州城中都在裴杼的催促下积极备冬,等裴杼回到幽州之后,当晚睡了一个安生又安静的觉。第二天醒来一看,发现大雪已经封了门。
郑兴成裹上厚厚的衣裳,纳闷不已:“今年下雪可真够早的。”
裴杼心里接到,不仅早,还下得大,幸好屋顶都提前加固了,否则未必能扛得住这样的大雪。可即便早做准备,裴杼还是命几个县令巡查治下,通报是否有灾情。今年朝廷不当人,多收了半年的税,要是再碰到灾情,百姓的日子可就真过不下去了。
偏偏这天气又不大对劲,裴杼心中总有不安。自从从京城走一趟,后又当上太守,身上担子一重,裴杼脸上的笑都比从前少了许多。
一连几天,裴杼都没等到底下的灾情,正想松一口气,却忽然见隔壁沧州的一位县令登门求助。
第83章 灾情(二更)
州衙众人一听竟然有外头的县令上了门, 颇为稀罕地聚在裴杼身侧,准备探听一番。
众目睽睽之下,鲁城县县令王载携几个小吏, 风尘仆仆地踏进了门槛。
大堂窗户关着,人一多, 里边儿自有一股暖意。王载进门之后,心便一松,可待看到屋子里足足有二十来个人、二十双眼睛盯着自己时, 顿时又生了一股窘迫感,不尴不尬地站在原地。
裴杼瞧出来了, 立马开口撵人:“该上报的都已经上报完了, 各自下去做事儿吧。”
众人从一开始就是来看热闹的,可一听太守大人这么说了,便只好意兴阑珊地起身退下。不多时,堂上也就只留下郑兴成、魏平还有沈璎三人。
王载望着稳坐在旁的沈璎, 心中奇怪,但是想到自己今儿过来是求人的, 压根不敢质疑什么。
鲁城县同幽州虽然相邻,然并无往来, 王载此番过来也是别无他法了。他是听说了裴杼在永宁县的事迹,才厚着脸皮过来一试。
其余人既然已经出去, 王载也不在乎什么脸面与否,直接领着人,郑重其事地朝着裴杼拜了一拜:“恳请裴大人救我鲁城县百姓于水火!”
裴杼吓了一跳, 多日来的担忧终于在此刻有了实感,他就说自己怎么会右眼一直跳呢,却原来应在这里。叫别人家的县令跪拜自己, 裴杼真承受不住,赶忙亲自上前将人扶起。
那边沈璎三人却飞快对了一个眼神,裴大人最是心软,被人一哄早晚得将东西给许了出去,可这口子一旦开了,到时候怕是不好收场,待会儿总得要有个人来唱白脸。
真是情况紧急那自然要借,但是怎么借、借多少,都得有个说法才行,最好把丑话说在前头,免得日后掰扯不清。
郑兴成是做惯了恶人的,且他一向悭吝,从前将永宁县的钱看作是自己囊中之物,如今则是将幽州的钱看得紧紧的,哪怕沈璎不开口,他也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那边裴杼已经开了口:“王大人,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何必行此大礼?”
“大人。”王载欲言又止,实在羞愧。
郑兴成觉得这人太窝囊了:“我们大人日理万机,后头还有诸多公务要处置,王大人还是快些交代吧,免得耽误了幽州的要事。”
裴杼无奈地看了一眼郑兴成,转头请王载等人先坐下。
喝了一口热茶后,王载才徐徐道来。
今年幽州收成尚可,可是一州之隔的鲁城县日子却十分难过,先是春旱,后有夏涝,前段时间又逢雪灾,如今已是灾民遍地。雪越下越大,县衙赈灾的钱已经用完,再无钱粮,实在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这才来求助幽州州衙。
裴杼不禁问道:“县衙真就一点余粮都没有吗?”
王载叹了一口气:“今年沧州几个县多多少少都受了灾,只是鲁城县受灾情况最为严重,粮食减产也最厉害。原本是报了灾祈求免税一年,奈何正遇朝中财政吃紧,后有使臣前来查问,查得结果是鲁城县只是歉收,并非闹灾,该收的税一分不少。
等到秋后又多收了半年的税,为了抵这半年的税,我便擅自下令,将常平仓中多余的粮食都给抵上去了,也好给百姓喘口气。本想着度过这半年,明年也就好了,谁知今冬又遇上了雪灾,百姓屋子塌了没了住处,县衙又无钱粮,富家大户能借的粮食都已经用完了,若是再不继续施粥、施衣,鲁城县数千受灾百姓就要被活活冻死了。其实不光是鲁城县,其余几个县城情况也不容乐观,只是不及鲁城县严峻罢了。”
沈璎问了一声:“此番雪灾,朝廷可回什么消息?”
王载摇了摇头:“大雪封天,消息闭塞,若再遇有心人有意拖延,只怕一两个月也送不到皇上的御前。即便来日批下赈灾粮,运到鲁城县也是来不及了。”
百姓是死是活,就在这几日的功夫了。地方上赈灾,本就不能指望朝廷批下来的粮食,那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大多都是常平仓或者是县中自行筹集,先解了眼下的难关。
魏平询问:“沧州州衙怎么说?”
按理说这事儿该州衙管,无论如何也求不到他们身上。
王载脸色更是灰败:“州衙也无钱粮。我已上门十数次,若非实在要不到,也不会越过州衙来求助裴大人。”
王绰只说:“燕王府位高权重,若帮他们照顾好这位小公子, 今后幽州有什么事对上也都好说些。听闻邓祥杰等人迁往永宁县,朝中便有御史借机弹劾大人, 多亏了燕王出面,为大人分辩这才平息了波折。大人在朝中无人相助,难得碰上了这位小公子, 可谓天赐良机,自然要好生待之。”
裴杼没想到王师爷想的这般长远, 但他跟齐鸣玩得好, 燕王府又待他有恩,裴杼当然也不会拒绝王师爷的请求。
齐鸣得知王绰要特意过来陪他几日,又是得意自己人缘了得,又是害怕王绰这位曾经的太傅会对他要求过高, 越发纠结起来。
他虽然想做出一番事业,但也不想一直被人管着。
临走之前, 裴杼还领着齐鸣去了军营,打算让他认认人。
齐鸣过去时, 邓祥杰正领几个官兵在村外跟华观复一行起了争执。
书院学生来各村讲课乃是书院的规矩,谁都能来听, 凡前来听课且能默出所学内容的,还能领一枚鸡蛋。这本来跟军营没有干系,可江铁牛那个不要脸的竟然点了他的几个心腹, 让他们也过来听讲。
邓祥杰气糊涂了,紧赶慢赶地从军营中冲出来,怒斥华观复丁鲤等人胡闹。
凭他们几个腐儒, 也能教军中的精锐?若是把他手底下的人都给教的酸腐不堪,届时还有谁能上阵杀敌?不论如何,邓祥杰都不会让他们被几个无名无姓的乡野先生糊弄。
丁鲤等人听到这番贬低,面色很是不好,只有华观复依旧老神在在地坐在原地,瞥了一眼邓祥杰,问道:“军爷可会弓箭?”
邓祥杰随即讥笑一声,笑话,他行伍出身,岂能不知弓箭?
华观复起身,淡然自若:“那华某便与军爷比试一番,也好让军爷心服口服。”
“比就比,你可别后悔!”邓祥杰一点不惯着他。
“好端端的,怎么又闹起来了?”裴杼刚过来便见到华观复要跟邓祥杰比,裴杼生怕这老爷子比出了好歹。这老爷子平时唯爱喝酒,书画诗词当然也是不错的,可是也仅限如此了。那副身子骨都快要被酒给掏空了,哪里还能跟邓祥杰比?邓祥杰再不堪,好歹也正值壮年啊。
“铁牛先生呢,怎么也不管管?”裴杼立马询问江舟的去向。
沈璎含笑道:“大人先等等,且看老先生究竟有几分本事。若真输了,我再下场给他找回面子就是。”
沈璎身为女子,虽常有不便,但这身份有时候也颇为好使。盖因为绝大部分男子都瞧不上女眷,碰到女子便得意洋洋,自诩甚高;一旦输给女子,便犹如受到了毕生之耻,什么气焰都没了,只剩下羞愤欲死。死不死的沈璎无所谓,只要能把场子找回来就够了。
旁边的齐鸣也是跃跃欲试:“还有我,我也可以跟他比试一番。”
他可厉害了!
裴杼充耳不闻,算了吧,这位上场还不如他呢:“你老实待着,不许乱动。”
裴杼吩咐完齐鸣,便上前准备劝这两人稍安勿躁。不料双方都格外不服,一心想要给对方吃个教训,裴杼根本劝不下来。
靶子很快被立起来了,为了提到难度,邓祥杰还让人牵起了两匹马,扬言要比骑射,他可一点儿不觉得自己跟一个老人家比有什么丢人的。
裴杼等旁观者皆是一言难尽。如此情态,即便赢了也胜之不武吧?
邓祥杰把缰绳递给华观复,言语颇有几分挑衅的意味:“如何,老先生敢不敢比?”
丁鲤带着几个学生正忧心忡忡地站在华观复身后,担心山长会在这个军爷手下吃亏。是输是赢他们无所谓,但是山长这人好面子,真输了,只怕连着好几日要心气儿不顺。
可华观复却只是傲然地睥睨着对面的邓祥杰,牵住了马,稳稳地跨坐于马上。
“身板还算利索。”邓祥杰轻蔑地评价一句,自己也迅速上马。
众人都上前一步,忧心地望着二人。
只见邓祥杰一马当先,跑起来之后对准靶子飞快射了三箭,而后看向华观复。
华观复不语,只是驭马向前,速度并不输邓祥杰分毫。
众学生惊叹连连。平时看着华山长精神萎靡,又不爱说话,还以为山长身子真弱得要命,没想到骑马的时候倒是别有一番风姿。那马儿那么高,跑起来又那么快,若是他们在上面坐着早吓死了。甭管山长能否射中,光是能骑马他们便觉得已经足够厉害了。
可随即而来的一幕却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华观复轻飘飘地拉开了弓,对准草靶,唰唰几箭下去,无一例外,都正中靶心。
邓祥杰脸色黢黑。
他方才也只有一箭正中靶心,可这个老头子手倒是稳,叫自己先前的那番嘲讽都成了笑话。
华观复在裴杼等人跟前停下了马,反问邓祥杰:“这位军爷可要再比试一番?”
邓祥杰冷着脸道:“不必了。”
他虽然恼怒,但又不是输不起,最重要的是他心里也明白,这人就是在扮猪吃老虎,再比多少次他也赢不了。
裴杼将华观复扶下马,稀罕地围着他:“老爷子骑射功夫竟然如此精妙!”
“君子六艺罢了,年轻时都研习过,不过只是略通而已。”
莫说书院的学生们了,就连被江舟挑出来的几个精兵也都佩服地看向华观复。
齐鸣更是死活想不通,怎么裴杼手底下有本事的人才这么多?如今还添了自己,更是如虎添翼,了不得了。
华观复心中哂笑,没想到这些小把戏竟然也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时候。华观复不仅会骑射,兵法也算精通,他并非喜欢此道,而是年轻时候意气太甚,所学颇杂,什么都想插一脚。后来年纪大了才没有再乱看书,但即便如此,教这些初出茅庐的的小兵们也足够了。
裴杼咳了一声,将邓祥杰单独叫过去,没让他继续打扰众人听课。
邓祥杰丢了回面子,无精打采地站在裴杼身旁,跟着他认识了新来的永宁县县令。邓祥杰没怎么将齐鸣放在眼里,他的官位可比齐鸣要高多了。
裴杼见他依旧没有什么好态度,便心生一计:“县衙如今还得修缮各处屋舍,正缺人使唤,反正你们这些兵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都过去帮忙吧,也算是给自己积福了。”
邓祥杰眉头一竖:“凭什么?”
他们又不是县衙的手下。
裴杼凉凉道:“凭你们欠永宁县的。这么多年作壁上观,胡人犯下多少杀孽,您身上便背着多少罪孽。此事务必要快,需得在三日内将所有房子修缮好,否则,我不介意上书朝廷,直接解散了你这三万人马。反正于国于家无用,解散了,还能给朝廷多省军费开支。”
邓祥杰磨了磨牙,许久才反问:“那么多的兵,就白给衙门干活?”
裴杼反问:“你们不是有俸禄吗?”
“那是朝廷给的。”
“朝廷的俸禄也是取之于民,真正奉养你们的是万千百姓,如今不过让你们为衣食父母做点事,难道不应该?”
邓祥杰已经彻底被裴杼拿捏住。
齐鸣呲着牙正乐呢,裴杼顿时又转向他:“你也得想想永宁县该经营何种养殖业,三日后给我写个条陈。”
齐鸣:“……”
笑不出来了。
这是裴杼接下来的扶贫项目,见齐鸣实在闲得慌,便给他也找了点活干。
这边华观复将几个士兵单独放在一处,专门给他们几个讲学。江舟既然将他们都送过来,便是打着培养之意,华观复平常喜欢犯懒,但是在大事上绝对不含糊。身手方面自有江舟操心,华观复要教的,是军法谋略,还有忠君爱国。
忠的自然不是朝廷那狗皇帝,而是裴杼这位新太守。虽是大逆不道的说法,但于华观复而言不过夹带着私货而已,改个说法便能轻易叫这些士兵们接受了。
今天忽悠一波,明儿忽悠一波,他跟江舟一文一武,要不了多久才能让他们彻底对裴杼死心塌地。
交代完邓祥杰后,裴杼又领着齐鸣去军中走了一遭,带他混了个脸熟,日后也好办事。
等他们离开永宁县后,裴杼又巡视了几个县,督促他们尽快给百姓修补好房檐,命百姓准备好柴火,以备冬日。
今年的冬天冷得出奇,这还没下雪,外头都已经寒风刺骨了,等到了三九寒冬,还不知要冷成什么样。
各县包括幽州城中都在裴杼的催促下积极备冬,等裴杼回到幽州之后,当晚睡了一个安生又安静的觉。第二天醒来一看,发现大雪已经封了门。
郑兴成裹上厚厚的衣裳,纳闷不已:“今年下雪可真够早的。”
裴杼心里接到,不仅早,还下得大,幸好屋顶都提前加固了,否则未必能扛得住这样的大雪。可即便早做准备,裴杼还是命几个县令巡查治下,通报是否有灾情。今年朝廷不当人,多收了半年的税,要是再碰到灾情,百姓的日子可就真过不下去了。
偏偏这天气又不大对劲,裴杼心中总有不安。自从从京城走一趟,后又当上太守,身上担子一重,裴杼脸上的笑都比从前少了许多。
一连几天,裴杼都没等到底下的灾情,正想松一口气,却忽然见隔壁沧州的一位县令登门求助。
第83章 灾情(二更)
州衙众人一听竟然有外头的县令上了门, 颇为稀罕地聚在裴杼身侧,准备探听一番。
众目睽睽之下,鲁城县县令王载携几个小吏, 风尘仆仆地踏进了门槛。
大堂窗户关着,人一多, 里边儿自有一股暖意。王载进门之后,心便一松,可待看到屋子里足足有二十来个人、二十双眼睛盯着自己时, 顿时又生了一股窘迫感,不尴不尬地站在原地。
裴杼瞧出来了, 立马开口撵人:“该上报的都已经上报完了, 各自下去做事儿吧。”
众人从一开始就是来看热闹的,可一听太守大人这么说了,便只好意兴阑珊地起身退下。不多时,堂上也就只留下郑兴成、魏平还有沈璎三人。
王载望着稳坐在旁的沈璎, 心中奇怪,但是想到自己今儿过来是求人的, 压根不敢质疑什么。
鲁城县同幽州虽然相邻,然并无往来, 王载此番过来也是别无他法了。他是听说了裴杼在永宁县的事迹,才厚着脸皮过来一试。
其余人既然已经出去, 王载也不在乎什么脸面与否,直接领着人,郑重其事地朝着裴杼拜了一拜:“恳请裴大人救我鲁城县百姓于水火!”
裴杼吓了一跳, 多日来的担忧终于在此刻有了实感,他就说自己怎么会右眼一直跳呢,却原来应在这里。叫别人家的县令跪拜自己, 裴杼真承受不住,赶忙亲自上前将人扶起。
那边沈璎三人却飞快对了一个眼神,裴大人最是心软,被人一哄早晚得将东西给许了出去,可这口子一旦开了,到时候怕是不好收场,待会儿总得要有个人来唱白脸。
真是情况紧急那自然要借,但是怎么借、借多少,都得有个说法才行,最好把丑话说在前头,免得日后掰扯不清。
郑兴成是做惯了恶人的,且他一向悭吝,从前将永宁县的钱看作是自己囊中之物,如今则是将幽州的钱看得紧紧的,哪怕沈璎不开口,他也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那边裴杼已经开了口:“王大人,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何必行此大礼?”
“大人。”王载欲言又止,实在羞愧。
郑兴成觉得这人太窝囊了:“我们大人日理万机,后头还有诸多公务要处置,王大人还是快些交代吧,免得耽误了幽州的要事。”
裴杼无奈地看了一眼郑兴成,转头请王载等人先坐下。
喝了一口热茶后,王载才徐徐道来。
今年幽州收成尚可,可是一州之隔的鲁城县日子却十分难过,先是春旱,后有夏涝,前段时间又逢雪灾,如今已是灾民遍地。雪越下越大,县衙赈灾的钱已经用完,再无钱粮,实在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这才来求助幽州州衙。
裴杼不禁问道:“县衙真就一点余粮都没有吗?”
王载叹了一口气:“今年沧州几个县多多少少都受了灾,只是鲁城县受灾情况最为严重,粮食减产也最厉害。原本是报了灾祈求免税一年,奈何正遇朝中财政吃紧,后有使臣前来查问,查得结果是鲁城县只是歉收,并非闹灾,该收的税一分不少。
等到秋后又多收了半年的税,为了抵这半年的税,我便擅自下令,将常平仓中多余的粮食都给抵上去了,也好给百姓喘口气。本想着度过这半年,明年也就好了,谁知今冬又遇上了雪灾,百姓屋子塌了没了住处,县衙又无钱粮,富家大户能借的粮食都已经用完了,若是再不继续施粥、施衣,鲁城县数千受灾百姓就要被活活冻死了。其实不光是鲁城县,其余几个县城情况也不容乐观,只是不及鲁城县严峻罢了。”
沈璎问了一声:“此番雪灾,朝廷可回什么消息?”
王载摇了摇头:“大雪封天,消息闭塞,若再遇有心人有意拖延,只怕一两个月也送不到皇上的御前。即便来日批下赈灾粮,运到鲁城县也是来不及了。”
百姓是死是活,就在这几日的功夫了。地方上赈灾,本就不能指望朝廷批下来的粮食,那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大多都是常平仓或者是县中自行筹集,先解了眼下的难关。
魏平询问:“沧州州衙怎么说?”
按理说这事儿该州衙管,无论如何也求不到他们身上。
王载脸色更是灰败:“州衙也无钱粮。我已上门十数次,若非实在要不到,也不会越过州衙来求助裴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