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 第19节
这样我们既能发展我们的电影事业,也能扩大我们的文化影响。我们不能一上来就跟人说,你看我们华国人是这样的,不是你们想象那么落后的,你们这是带着有色眼镜看我们……
这个东西都要通过‘讲故事’来一点一点改变别人的观念。
所以我想通过一系列的神话故事来达到这个最终目的。我没指望得奖,我只想把片子拍好卖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华国电影,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稳扎稳打地向外发展。”
听完这一大通,韩主任和雷大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因为之前他们压根没想到,这姑娘心气儿这么高!
前几年华国也有很多导演在国外能得奖,但是那些电影讲的也都确确实实是华国落后愚昧的那一面。
得奖是很好,但是讲的都是自己家的丑事,这真没啥可骄傲的。说起来,像他们这种建国后培养的文化人,其实心中并不怎么开心。
现在小姑娘跟他们说的东西,就很让人提气。
“小池,你想法非常好!
你看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做的电影,要么是照着以前的老路子走,要么就是模仿国外那一套……以前真没有人跟我们提过这些。
我们现在想做商业片,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说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想法多,有闯劲,有本事!
我前些时候还担心,那些民营单位靠砸银子就把你挖走了。现在看来,根本没这必要——你的境界比他们高多了!”
雷大佬往自己办公椅背后一靠,深深叹了口气:“海燕,小池你们知道吗?我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华国电影究竟要怎么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之所以会被这个问题困住,就是小池那次在研讨会上说的那句话——‘电影是一门产业’。
既然是产业,肯定是手工小作坊干不过工业化大生产的。我们当下这些在位子上的电影人,除了要适应入世这种发展方向以外,更是要深入探索华国电影自己的路要怎么走!
我们华国有的是人,我们国家从来不缺人,更不缺能人,缺的是能看清楚发展方向,还能适应时代潮流的能人!
以前我还没有看的很清楚,只是心中有点隐隐绰绰的苗头,但今天小池给我说的这些就让我一下把那层薄雾掀开了。
我们做好电影的同时,更要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扩大我们的文化影响力!
我们有着五千年泱泱文明的大国,会比不上那些才建国几百年的洋人?
我的初步设想是建立一个影视基地,包括一些电影后期制作、特效场地摄影棚,还有一些各个朝代的特色建筑,再包括像录音棚、配乐场这些专业设施……我们都集中起来搞,产业化经营!
这样,我们就不仅仅是靠拍片子卖票房来挣钱,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电影产业服务来实现盈利。
这种东西,他们民营肯定是不会做的,在他们看来干什么都是为了挣钱。要挣钱肯定不是错误,但是我们作为国家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创造社会价值,所以我们责无旁贷!
你们看米国的电影产业为什么那么强?就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制作模式。
我们要好好学习,还是那句话——我们不缺能人,只要肯干,我们甚至可以比它更先进!因为我们更多的是走长期发展的路线,我们不会为短期的效益迷了眼。
同志们,任重道远呀!
今天你们来了,把你们的想法讲了,而且小池也说了这么多,我觉得是感人肺腑,振聋发聩!
海燕,你们这次来年的工作预算多打一点,至少要1,500万!要是局里这边不批,我来出面协调,再不济就跟集团申请。
咱们把这部片子做好,让大家看看,电影做大做强总是能盈利的。
海燕,你们策划中心这次要承担这样的重任,我一直对你非常放心。你是一个肯做事的人,手下现在也是精兵强将,所以不要怕,要甩开膀子干!
电影特效这块你们也不要着急,先把别的准备工作做好,我们边想边干。千金买马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就不信了,咱们这么大的国家,找不出几个做特效的能人。
真要不行了,我们就弯下腰,拉下脸,跟人家学呗!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我们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
学本事,不寒碜!
我们就是要建立自己的电影工业体系!”
大佬的一席话把韩主任也说得热血沸腾:“老领导,你放心,我也是想做实事的人。说实话,中心成立这么长时间,一直什么实际成绩,我心里也跟油煎了似的,真是晚上都睡不着觉呀!
但是没办法,手下那帮人还是那种老思想——慢工出细活,我那时候还没做过一部电影,没有经验,干着急使不上劲儿。
现在我不慌了,通过小池的这部电影我也算是明白了——干这行,脑子得清楚,肚里得有货!要不然再等十年都没戏!
还是您那句话,要加把劲儿,抓紧时间干,真的不能裹足不前!
只有动起来了,我们才能有进项,我们才能有发展,大家才能有积极性。
当然我们是国家单位,肯定也不能矫枉过正,一切唯利益论,但是不管怎么说,做出好电影总是对的!
我回去把工作报告整理整理,您能给出那个数,我心里就有底了。后期我们要遇到什么困难,还希望领导给我们多加支持。我跟小池在前面冲锋陷阵,你在后面给我们坐镇护航!”
“没问题!”
很多年后,雷东明退居二线有闲情逸致了,写过一篇关于电影的回忆录。
这个下午,在自己办公室里的这番谈话,被他重点记录了下来。
在雷大佬看来,后来华国电影的超高速发展,就是通过这次工作交流打下的重要基础,也是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展属于华国自己的电影工业体系!而他之后二十年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践行这个理念。
——
庆功宴是在电影下映第二天举行的。
这时候,《婚礼婚礼》主创人员都已经回了京城了。
池影见到宋琳的时候也吓了一跳,这姐们儿里里外外也瘦了一圈,但是就感觉整个人精神状态非常好,就像吃了仙丹似的。
让她感慨,人跟人真是不一样,所以她只能去干导演,而宋琳能演女一号……
谈逸看起来也还好,虽然也有点消瘦。
不过“大内总管”孙妍妍看着就差多了,活像是去了看守所几日游。搞得陆伟都在那嘲笑她:“哟,大总管,您这是不抽大烟了,改吸白面儿了?白面儿也没给您续上?”
这个嘴贱的家伙转头就被宋琳和孙妍妍收拾了。
这个年代的庆功会还不像前世那样,又是香槟塔,又是砸数字冰雕的。说是庆功会,更多的是一种以晚宴的形式来办的。
华影这边在周边找了一个比较高档的酒店包了场,各路人马都朝这聚集过来。除了电影的各个制作方——华影集团、策划中心、京影厂……还有局里的这帮领导,甚至总局这边都来人了。
然后参会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民营的老板们。这些很多都是雷大佬的老伙计,本来是喊他们来捧场的,但看到他们比自己想象的要积极多了,大佬心里就清楚了。
这帮人还是冲着能挣钱的导演来的,毕竟他也听说了,池影这姑娘实在是太低调了,一天到晚缩在单位和宿舍里不出来,根本没法堵上门去耍花招。
之前韩主任还跟他抱怨这一帮人,就想挖她墙角。他当时安慰韩主任说,“你应该高兴,手底下有能人,人家才这么眼红,偏偏他们还挖不走!”
说的韩主任都笑了——人家姑娘所图甚大,不是你们这三瓜两枣就能动心的。
第27章 庆功会打倒男狐狸精
说起来,池影进剧本策划中心半年了,一直都是在韩主任直接领导下干活。
这次庆功会才第一次见到中心名义上的大当家——魏主任,这位也是电影局的副局长,兼任中心这边“一把手”。
这一次魏主任现身,会前专门召见了韩主任和池影。
魏主任非常高兴,自己直属手下做出这样的成绩。中心自从成立,一直默默无闻,现在突然有这样一个能载入当年电影票房史册的大爆影片,魏主任觉得这是实打实的巨大工作成就,也是自己领导有方,颇为与有荣焉。
他脸上有光,也在那儿给下属勉励打气:“海燕、小池,你们的工作成就是有目共睹呀!只要找准方向,后续更是大有可为!
这是多少老电影人一辈子都达不到高度,现在我们中心做到了。去年我们马导演才刷新了国内电影票房的记录,今年我们中心就打了个翻身仗,我心里高兴呀!”
韩主任也在那儿谦虚:“这都是魏主任英明领导,对我们也信任,我们才能放开手脚干大事。
这部电影是我们中心上上下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您是我们的舵手,头功都是领导的!我和小池就是具体干活的,方向对,才能往前奔嘛!”
魏主任哈哈大笑起来,心情格外舒畅。
不过池影和小伙伴们对这种场合还比较陌生。
她刚才走进会场,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好多人哪!”
用前世常用的四个成语来形容就是——鼓锣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只能说,《婚礼婚礼》这部电影确实是火了。
总局那边还来了一个什么处的处长,代表总局来给大家庆贺。一帮领导聚在一块儿,在那儿互相寒暄、相互吹捧。
等庆功会正式开场了,魏局长首先发言。都是老一套——首先是对大家取得成绩的肯定,然后又是对下属工作成果的勉励,最后就是对未来的畅想……
其次是华影这边的大当家——董事长杨总发言。作为电影最大的利润收益方,华影这次不需要跟民营资本分钱了,集团上上下下都乐开了花儿了,所以杨总的喜悦真是发自肺腑呀!
杨总主要也是肯定各方面的工作成绩,后面就是号召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华国电影事业中来……
池影和小伙伴们只能是鼓掌、鼓掌、再鼓掌……
好在领导们都很忙,这些场面上的过场很快就结束了。
剩下的就是大家自己内部交际了。
马援朝和吴老板他们这次是第一个到达会议现场的,主要是吴老板还有点小想法,想借此跟池影近距离接触一下。
说实话,马援朝和吴老板本来对《婚礼婚礼》这部片子还没太放在心上,结果影片从一上映就高歌猛进,都把他们给惊着了。
到最后,《婚礼婚礼》国内总票房居然都冲到了3274万元,超出了他们去年贺岁档创下的票房纪录,这时他们才对池影这位小姑娘刮目相看。
而且有内部消息,《婚礼婚礼》的海外发行权也卖的不错,70万美元,这都没算在国内票房里。作为一部大火影片,后面还要发行dvd周边,还会在电影频道上多轮播放——简直就是一锄头挖了个金矿!
吴老板真是红了眼,自己个儿跑到电影院去认认真真看了一下这部片子,还拉着马援朝这位心腹大将给自己分析这部片子为啥能这么挣钱。
马援朝也仔仔细细坐在大荧幕前,用一个导演的角度从头到尾把这部片子梳理了一遍。
他也咂摸出点门道——他拍的片子是给广大老百姓中的大老爷们儿看的;人家姑娘拍的是给女性观众看的,而且更多的是40岁以下的女性群体。
这帮女性进入电影院的时候,边上时常都会有男性陪伴的,所以池影的片子和马援朝片子的电影受众群体不太一样,或许有部分青年男性观众的重合,但更多是差异化人群。
恰恰池影的观众群体又是最舍得花钱的那部分人——年轻女人的钱最好挣了!有的时候她们看不过瘾了,还会坐回去二刷三刷,反正谈恋爱都要找个地儿呆着,电影院不是更省钱吗?年轻男人们也很乐意呀!
等大家一扎堆闲聊,吴老板就抢先带着身边一位男青年跟来池影这边寒暄。
说起来吴老板带来的这位仁兄,算得上是池影她们电影学院的前辈了。表演
系的,池影进学校那年对方大四,但已经开始走红,学校里不太见的着面。
真要细论,也是前几年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但是池影并不太瞧得上这位主儿。她记得前世这位红了一段时间以后,就逐渐扑了,再往后就查无此人了。但当下确实是这位哥最红的时候,他接连演了好几部古装偶像剧,热度非常高。
不过在池影看来,这位兄台真是空有皮相,演技实力不咋地,完全比不上谈逸和刘小军他们。
还没寒暄两句,这边吴老板连正题都没进入呢,另外一家民营影视公司老总也带着自家当红小生插过来,挤到吴老板前面跟池影套近乎。
在《婚礼婚礼》庆功会这个场合,池影作为具体的导演,热度是最高的,也是大家争相结交的对象——无他,唯能挣钱焉!
其余的就是像谈逸、宋琳,还有一些参演的青年演员,上来打招呼相互介绍的人也挺多的,他们那边主要就是一些经纪人。
这个东西都要通过‘讲故事’来一点一点改变别人的观念。
所以我想通过一系列的神话故事来达到这个最终目的。我没指望得奖,我只想把片子拍好卖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华国电影,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稳扎稳打地向外发展。”
听完这一大通,韩主任和雷大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因为之前他们压根没想到,这姑娘心气儿这么高!
前几年华国也有很多导演在国外能得奖,但是那些电影讲的也都确确实实是华国落后愚昧的那一面。
得奖是很好,但是讲的都是自己家的丑事,这真没啥可骄傲的。说起来,像他们这种建国后培养的文化人,其实心中并不怎么开心。
现在小姑娘跟他们说的东西,就很让人提气。
“小池,你想法非常好!
你看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做的电影,要么是照着以前的老路子走,要么就是模仿国外那一套……以前真没有人跟我们提过这些。
我们现在想做商业片,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说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想法多,有闯劲,有本事!
我前些时候还担心,那些民营单位靠砸银子就把你挖走了。现在看来,根本没这必要——你的境界比他们高多了!”
雷大佬往自己办公椅背后一靠,深深叹了口气:“海燕,小池你们知道吗?我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华国电影究竟要怎么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之所以会被这个问题困住,就是小池那次在研讨会上说的那句话——‘电影是一门产业’。
既然是产业,肯定是手工小作坊干不过工业化大生产的。我们当下这些在位子上的电影人,除了要适应入世这种发展方向以外,更是要深入探索华国电影自己的路要怎么走!
我们华国有的是人,我们国家从来不缺人,更不缺能人,缺的是能看清楚发展方向,还能适应时代潮流的能人!
以前我还没有看的很清楚,只是心中有点隐隐绰绰的苗头,但今天小池给我说的这些就让我一下把那层薄雾掀开了。
我们做好电影的同时,更要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扩大我们的文化影响力!
我们有着五千年泱泱文明的大国,会比不上那些才建国几百年的洋人?
我的初步设想是建立一个影视基地,包括一些电影后期制作、特效场地摄影棚,还有一些各个朝代的特色建筑,再包括像录音棚、配乐场这些专业设施……我们都集中起来搞,产业化经营!
这样,我们就不仅仅是靠拍片子卖票房来挣钱,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电影产业服务来实现盈利。
这种东西,他们民营肯定是不会做的,在他们看来干什么都是为了挣钱。要挣钱肯定不是错误,但是我们作为国家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创造社会价值,所以我们责无旁贷!
你们看米国的电影产业为什么那么强?就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制作模式。
我们要好好学习,还是那句话——我们不缺能人,只要肯干,我们甚至可以比它更先进!因为我们更多的是走长期发展的路线,我们不会为短期的效益迷了眼。
同志们,任重道远呀!
今天你们来了,把你们的想法讲了,而且小池也说了这么多,我觉得是感人肺腑,振聋发聩!
海燕,你们这次来年的工作预算多打一点,至少要1,500万!要是局里这边不批,我来出面协调,再不济就跟集团申请。
咱们把这部片子做好,让大家看看,电影做大做强总是能盈利的。
海燕,你们策划中心这次要承担这样的重任,我一直对你非常放心。你是一个肯做事的人,手下现在也是精兵强将,所以不要怕,要甩开膀子干!
电影特效这块你们也不要着急,先把别的准备工作做好,我们边想边干。千金买马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就不信了,咱们这么大的国家,找不出几个做特效的能人。
真要不行了,我们就弯下腰,拉下脸,跟人家学呗!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我们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
学本事,不寒碜!
我们就是要建立自己的电影工业体系!”
大佬的一席话把韩主任也说得热血沸腾:“老领导,你放心,我也是想做实事的人。说实话,中心成立这么长时间,一直什么实际成绩,我心里也跟油煎了似的,真是晚上都睡不着觉呀!
但是没办法,手下那帮人还是那种老思想——慢工出细活,我那时候还没做过一部电影,没有经验,干着急使不上劲儿。
现在我不慌了,通过小池的这部电影我也算是明白了——干这行,脑子得清楚,肚里得有货!要不然再等十年都没戏!
还是您那句话,要加把劲儿,抓紧时间干,真的不能裹足不前!
只有动起来了,我们才能有进项,我们才能有发展,大家才能有积极性。
当然我们是国家单位,肯定也不能矫枉过正,一切唯利益论,但是不管怎么说,做出好电影总是对的!
我回去把工作报告整理整理,您能给出那个数,我心里就有底了。后期我们要遇到什么困难,还希望领导给我们多加支持。我跟小池在前面冲锋陷阵,你在后面给我们坐镇护航!”
“没问题!”
很多年后,雷东明退居二线有闲情逸致了,写过一篇关于电影的回忆录。
这个下午,在自己办公室里的这番谈话,被他重点记录了下来。
在雷大佬看来,后来华国电影的超高速发展,就是通过这次工作交流打下的重要基础,也是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展属于华国自己的电影工业体系!而他之后二十年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践行这个理念。
——
庆功宴是在电影下映第二天举行的。
这时候,《婚礼婚礼》主创人员都已经回了京城了。
池影见到宋琳的时候也吓了一跳,这姐们儿里里外外也瘦了一圈,但是就感觉整个人精神状态非常好,就像吃了仙丹似的。
让她感慨,人跟人真是不一样,所以她只能去干导演,而宋琳能演女一号……
谈逸看起来也还好,虽然也有点消瘦。
不过“大内总管”孙妍妍看着就差多了,活像是去了看守所几日游。搞得陆伟都在那嘲笑她:“哟,大总管,您这是不抽大烟了,改吸白面儿了?白面儿也没给您续上?”
这个嘴贱的家伙转头就被宋琳和孙妍妍收拾了。
这个年代的庆功会还不像前世那样,又是香槟塔,又是砸数字冰雕的。说是庆功会,更多的是一种以晚宴的形式来办的。
华影这边在周边找了一个比较高档的酒店包了场,各路人马都朝这聚集过来。除了电影的各个制作方——华影集团、策划中心、京影厂……还有局里的这帮领导,甚至总局这边都来人了。
然后参会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民营的老板们。这些很多都是雷大佬的老伙计,本来是喊他们来捧场的,但看到他们比自己想象的要积极多了,大佬心里就清楚了。
这帮人还是冲着能挣钱的导演来的,毕竟他也听说了,池影这姑娘实在是太低调了,一天到晚缩在单位和宿舍里不出来,根本没法堵上门去耍花招。
之前韩主任还跟他抱怨这一帮人,就想挖她墙角。他当时安慰韩主任说,“你应该高兴,手底下有能人,人家才这么眼红,偏偏他们还挖不走!”
说的韩主任都笑了——人家姑娘所图甚大,不是你们这三瓜两枣就能动心的。
第27章 庆功会打倒男狐狸精
说起来,池影进剧本策划中心半年了,一直都是在韩主任直接领导下干活。
这次庆功会才第一次见到中心名义上的大当家——魏主任,这位也是电影局的副局长,兼任中心这边“一把手”。
这一次魏主任现身,会前专门召见了韩主任和池影。
魏主任非常高兴,自己直属手下做出这样的成绩。中心自从成立,一直默默无闻,现在突然有这样一个能载入当年电影票房史册的大爆影片,魏主任觉得这是实打实的巨大工作成就,也是自己领导有方,颇为与有荣焉。
他脸上有光,也在那儿给下属勉励打气:“海燕、小池,你们的工作成就是有目共睹呀!只要找准方向,后续更是大有可为!
这是多少老电影人一辈子都达不到高度,现在我们中心做到了。去年我们马导演才刷新了国内电影票房的记录,今年我们中心就打了个翻身仗,我心里高兴呀!”
韩主任也在那儿谦虚:“这都是魏主任英明领导,对我们也信任,我们才能放开手脚干大事。
这部电影是我们中心上上下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您是我们的舵手,头功都是领导的!我和小池就是具体干活的,方向对,才能往前奔嘛!”
魏主任哈哈大笑起来,心情格外舒畅。
不过池影和小伙伴们对这种场合还比较陌生。
她刚才走进会场,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好多人哪!”
用前世常用的四个成语来形容就是——鼓锣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只能说,《婚礼婚礼》这部电影确实是火了。
总局那边还来了一个什么处的处长,代表总局来给大家庆贺。一帮领导聚在一块儿,在那儿互相寒暄、相互吹捧。
等庆功会正式开场了,魏局长首先发言。都是老一套——首先是对大家取得成绩的肯定,然后又是对下属工作成果的勉励,最后就是对未来的畅想……
其次是华影这边的大当家——董事长杨总发言。作为电影最大的利润收益方,华影这次不需要跟民营资本分钱了,集团上上下下都乐开了花儿了,所以杨总的喜悦真是发自肺腑呀!
杨总主要也是肯定各方面的工作成绩,后面就是号召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华国电影事业中来……
池影和小伙伴们只能是鼓掌、鼓掌、再鼓掌……
好在领导们都很忙,这些场面上的过场很快就结束了。
剩下的就是大家自己内部交际了。
马援朝和吴老板他们这次是第一个到达会议现场的,主要是吴老板还有点小想法,想借此跟池影近距离接触一下。
说实话,马援朝和吴老板本来对《婚礼婚礼》这部片子还没太放在心上,结果影片从一上映就高歌猛进,都把他们给惊着了。
到最后,《婚礼婚礼》国内总票房居然都冲到了3274万元,超出了他们去年贺岁档创下的票房纪录,这时他们才对池影这位小姑娘刮目相看。
而且有内部消息,《婚礼婚礼》的海外发行权也卖的不错,70万美元,这都没算在国内票房里。作为一部大火影片,后面还要发行dvd周边,还会在电影频道上多轮播放——简直就是一锄头挖了个金矿!
吴老板真是红了眼,自己个儿跑到电影院去认认真真看了一下这部片子,还拉着马援朝这位心腹大将给自己分析这部片子为啥能这么挣钱。
马援朝也仔仔细细坐在大荧幕前,用一个导演的角度从头到尾把这部片子梳理了一遍。
他也咂摸出点门道——他拍的片子是给广大老百姓中的大老爷们儿看的;人家姑娘拍的是给女性观众看的,而且更多的是40岁以下的女性群体。
这帮女性进入电影院的时候,边上时常都会有男性陪伴的,所以池影的片子和马援朝片子的电影受众群体不太一样,或许有部分青年男性观众的重合,但更多是差异化人群。
恰恰池影的观众群体又是最舍得花钱的那部分人——年轻女人的钱最好挣了!有的时候她们看不过瘾了,还会坐回去二刷三刷,反正谈恋爱都要找个地儿呆着,电影院不是更省钱吗?年轻男人们也很乐意呀!
等大家一扎堆闲聊,吴老板就抢先带着身边一位男青年跟来池影这边寒暄。
说起来吴老板带来的这位仁兄,算得上是池影她们电影学院的前辈了。表演
系的,池影进学校那年对方大四,但已经开始走红,学校里不太见的着面。
真要细论,也是前几年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但是池影并不太瞧得上这位主儿。她记得前世这位红了一段时间以后,就逐渐扑了,再往后就查无此人了。但当下确实是这位哥最红的时候,他接连演了好几部古装偶像剧,热度非常高。
不过在池影看来,这位兄台真是空有皮相,演技实力不咋地,完全比不上谈逸和刘小军他们。
还没寒暄两句,这边吴老板连正题都没进入呢,另外一家民营影视公司老总也带着自家当红小生插过来,挤到吴老板前面跟池影套近乎。
在《婚礼婚礼》庆功会这个场合,池影作为具体的导演,热度是最高的,也是大家争相结交的对象——无他,唯能挣钱焉!
其余的就是像谈逸、宋琳,还有一些参演的青年演员,上来打招呼相互介绍的人也挺多的,他们那边主要就是一些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