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 第55节
她跟天成的关系不深,也不好往深了打听。她也不知道这是吴天成他们强行干预,还是陈导主动妥协。毕竟天成影业一家就扛下了2000万元,更对海外市场有所期盼,所以用宋琳这种海内外目前名气最大、风头最劲的女演员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刻意炒作就有点没节操了!更显得没底气!
说到底,国内电影圈扛票房的还是导演,而不是演员。华国没有好莱坞那种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观众不会为了某位演员出演一部影片,就会乖乖掏钱买票……
至少至少,目前是没有这种华语片演员的!
这波新闻还没下去,后面紧接着又是要动用多少群演、多少战马、配置多少铠甲的战争场面……
然后又是什么纯手工制作汉服,纯手工打造铠甲,考据如何深入……
看得池影和郑志宏眼花缭乱,不得不感叹人家就是牛逼,这种宣传手段在这个时代也算是登峰造极了!
说实话,这一通组合拳打下来,把池影的胃口都吊起来了!她作为一名专业电影人员,都想等上映时去瞧瞧,更何况普罗大众?
按照郑志宏的说法,目前国内各家影视制作单位最流行的说法就是——“要拍大片!要拍享誉海内外的大片!”
一年能挣几个亿,还能拿下金球奖——名利双收!傻子才不干呢!
池影也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无非就是老一辈电影人觉得,池影这种刚出校门的丫头片子都能蹦跶这么高,自己也未尝做不到!
所以天成第一个沉不住气了。
而且吴天成自诩这几年拍商业贺岁剧,也积攒了一些家底,所以可以搏一搏。
雷大佬最近对天成那边所谓的“史诗大片”倒不是很感兴趣,主要是忙不到这上面来。所以之前天成影业这边也打算跟华影集团合作,说是这样预算可以更大些,但是雷大佬盘了盘自己的家底,觉得还是算了吧。
主要是今年华影集团的官方拍摄任务特别重,各种各样的主旋律电影都要开拍了,这样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一整年才有礼可献,这些片子的预算加起来,还真不是小数目,这都是硬任务,华影集团责无旁贷的。
这样一下来集团预算就比较紧。
而且年前集团就已经做过预算了,现在突然一下子又要掏上千万,还不知道最后能捞到什么呢!集团领导层多数人就不是很乐意。
按照集团主流思维就是,咱自家也有商业片导演,拍的大片成绩都相当好,没必要冒这个风险,凑这个热闹——没啥意思。
领导们现在也算是见过世面了,票房票房咱也挣了几个亿,难道你们弄个《楚汉传奇》还能比《白蛇传》挣得多?
奖项奖项咱金球奖也拿到了,还是两项,后面紧跟着还有奥斯卡,所以再谈“大片”,大家都是很淡定的状态。
——就这样吧!你们自己玩去吧!
池影那天跟郑志宏聊这档子事儿的时候,她也说了心里话。
池影觉得这种片子如果让她拍,她真不一定拍得好。
因为池影觉得自己对人员的现场调控能力不是很好,尤其这种大场面。
当下国内外电影行业,数字技术还没有出现,所以拍这种大场面还必须真人出镜。这种动辄几千人,还有相当数量马匹的大场面,以她目前的掌控能力做不到,但是人家陈导就未必做不到了。
这是她的短板,却有可能是人家的长项。
池影觉得自己更多的长处,是那种对镜头画面的技术化处理,不过她也没打算去学习尝试。
因为再过几年,随着数码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字画面技术的急剧提升,后面拍电影都不会有这么多真人了。
早年拍大片那种动辄调军队上来的场景,很快就过时了。
池影拍的这两个片子,演员人数都不多,或许《白蛇传》里有特效大场面,但那也不是通过人员堆砌出来的。
郑志宏很相信池影,不仅是对她的专业技术,更有对未来电影发展趋势的判读。
他还跟池影说了最近的一个八卦——马援朝好像也想去拍大片儿。
因为马援朝总觉得自己虽然拍了商业片,票房都不错,老百姓也都爱看。但是圈内的专业人士对他都瞧不上,觉得他还是一个低俗的草根门外汉。
之前还有池影跟他一样拍商业片,反正都不被主流电影界待见,大家都是门外罚站的“差生”。但是现在人家池影“呲溜”一下子,拿了金球了。
马援朝就觉得自己挺委屈的,他也想通过拍一部大片来证明一下自己。
结果他把想法跟吴天成说了以后,吴天成居然不乐意。
因为按照吴天成的想法,马援朝多拍拍贺岁片,多挣挣钱就可以了,没必要想那些有的没的,而且天成的资金也不足以同时支撑两部大片的拍摄。
不过吴天成的说辞也很委婉,就是规劝马援朝,“老百姓爱看你的贺岁片,你应该多为人民服务,没必要较这个劲儿……”
所以马援朝就觉得,吴天成虽然以前老捧着他,跟他称兄道弟,其实内心深处也瞧不上他。要不然出大钱拍大片的时候怎么就轮不到他,让他去出头挨骂挣钱,倒是冲在第一位。
所以这两个人私下里开始闹别扭了,马援朝有点想分家的,感觉自己在外面也能找到投资,据说也到了雷大佬那边去寻求投资,但是后面也不了了之。
池影其实挺同情马援朝的,听了这么些传闻以后,她觉得换做自己是马援朝,估计也受不了。我也替老板你挣了钱,我就想用我挣的钱再去拍一个我想拍的片子,获取更高社会地位,为什么就不行了?
不过按照她的记忆,马援朝和吴天成闹翻了也是好几年后的事儿,但是这两人最后又合在一起了。
那时候宏图影业已经做大做强了,足以挑战天成影业国内民营影视公司no.1的地位。吴天成把马援朝又请回来了,马援朝也重回自己的舒适圈,拍了好几部贺岁片——那是天成影业最后的辉煌了。
而这一世,因为池影的横空出世,宏图提前进入了快车道,两家的竞争也更加尖锐化了。
而且池影记得,再过两年国内电影市场全面放开,民营企业就可以独立开片了。
那竞争更是白热化,再加上各种热钱涌入这个行业,民营企业突然之间就成了电影行业主流制作单位,到最后八大电影厂中好几家都倒闭,或是合并了,华国电影行业正式进入风起云涌的群雄割据时代了。
池影这两部片子的收益率,让大家知道拍电影实在是能挣钱,所以有些事已经开始暗潮涌动。
目前按照郑志宏的想法,他就想把年前跟池影商量的“青年导演影展”的事情搞起来。
他现在资金实力足,之前就想再搞大片,被池影给摁住了。
让他不要动辄就多少钱多少钱地往里开大片,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头并进,小步快跑更把稳。
比如多拍一些中小成本的电影,收益率其实更高,还能有效降低风险。
郑志宏就觉得,自己跟池影搭伙干活非常愉快。人家的导演都吵着跟老板要钱,他家池师妹还跟他分析这分析那,让他不要乱花钱,追求长期可持续发展,这才是过日子的人!
两人商量了不止一次,初步决定,就选5~15分钟的短片,讲一个完整的小故事。
而且池影觉得这个事儿,她们中心也可以参与一下。因为作为华国官方剧本策划中心,工作范围中除直接拍电影以外,也有推动内地电影剧本发展的职责。
如果真把这件事搞成,真是功在千秋。
很多年轻的导演都可以通过这个活动,来展现自己的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
后面那么的热钱涌入话,也可以有人可用。不像现在,一面制作方愁着没新的导演拍片,一面大批电影人又愁着没钱开片。要能双向选择的话,中间肯
定是要有个平台通道更直接一点。
所以池影跟郑志宏决定,后面应该把雷大佬和韩主任也拉进来。
两个人想着先理出个具体章程,他们还把一些小伙伴都叫过来,像陆伟他们,都聚在一块群策群力。
第一次听到池影说这事儿时,韩主任就非常支持。
而华影集团之前也一直在干这个事儿,雷大佬觉得不需要集团出钱,就出个名头参与一下,这是非常实惠的事儿了。以后不仅是郑志宏,集团也可以从这些青年导演中挑人来拍片加以培养。
最开始也就像池影一样,只拍一些小成本的片子,看看成效,后面再委以重任。
不过最后雷大佬还是觉得,一个子儿不出,有点太上不了台面。干脆华影集团这边也出100万,和郑志宏的150万加在一块儿,选出前五组优胜者,给予资金支持,把这个活动搞得正式一点,体面一点。
于是“青年导演短片影展”这件事就紧锣密鼓的办起来了。
回京的这段时间,池影也把《戏楼魅影》的项目书做好了,她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所以现在韩主任和雷大佬都不太管这一块了。
池影只要开片就让她做,只不过现在圈里还有一些兄弟单位都笑称她们中心有“电影五朵金花”。
从上到下,韩主任、池影、孙妍妍,还有张大姐和财务小苏姐,她们这五个人就能捣鼓出一部片子来,然后开始挣钱,这种称号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
2月15日晚,大洋彼岸传来最新消息,《白蛇传》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以及最佳电影导演剪辑总共五项提名。
这个消息让国内电影界颇为振奋,不过现在大家比上一次矜持多了,毕竟已经有金球奖的正式得奖,奥斯卡目前只是获得提名,所以大家其实也顶多算是一颗心落地,相互祝贺了一下,没像上次那样歇斯底里。
至此,《白蛇传》的冲奖旅程算没是有任何遗憾了。
因为哥伦比亚之前就打过预防针,觉得奥斯卡获奖的可能性不大,提名拿到了就已经是巨大胜利。
而且这段时间《白蛇传》在北美地区的票房节节攀升,频传捷报,大家伙儿觉得自己已经功德圆满,再往后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第70章 选角推进
奥斯卡提名过后没几天,张大姐就把《戏楼魅影》的拍摄许可证,还有其它一些手续都办妥了,中心这边也开始动起来。
这部戏总体预算是700万元人民币,华影集团掏了400万元,宏图影业投了300万元,定位就是中小成本的惊悚悬疑剧。
几位姐姐对于能开片还是非常高兴的,去年大家都没少拿好处。真要像现在这样,一年一部戏来拍的话,那大家小日子还是挺滋润的。
作为国家单位的编制内人员,她们除了工资奖金以外,每年这种电影专项奖励要远超固定收入了,谁都舍不得丢下这块大肥肉,所以她们干起事来也特别积极。
郑志宏在立项后,也仔细看了池影的剧本。
他第一感觉就是——浑身发凉,他跟讨论这个项目的时候就直说了:“师妹,这里面真的是没一个是好人,哪怕是主角都是那种很复杂矛盾的人……我本来以为女主角是好人,现在看起来她还不如男主角呢!”
“带感不?”池影笑着问他。
“真带感!”郑志宏觉得以前真的没见过这种类型的电影,就是看完了半天缓不过来,他中间还翻回去好几次才弄明白前因后果。
“是吧!我总想着大夏天观众看了以后,肯定一下子就凉快下来了。”
郑志宏一听哈哈笑起来了。
这部片子主要出场人物不多,场景范围也比较固定,就是在民国时期的一个深宅大院里发生的案子,所以整体花费有限。
现在预算宽裕,池影就想拍得精致一些,但是整部戏完全是以情节取胜,这也是她目前探索的一条路。
到目前为止,男一号“周定邦”已经确定了由付远琛来演。
女一号“潘晓燕”具体演员还没有确定,按照剧本设定,这个人物是那种刚成年的戏班女角儿,水灵灵的,但是纵观整部戏,就是个典型的“白切黑”女性角色。
最开始池影跟郑志宏说“白切黑”的时候,他还没太理解,然后池影就跟他解释——就是那种外表看着像一朵小白花,人畜无害,其实内心是个恶人,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郑志宏觉得挺有趣儿的,后来看完剧本才深刻领会了“白切黑”的含义。
郑志宏也知道,池影那些熟人最近都不赶趟,没法进组了,“女一号这边人选也很重要,对演技要求非常高的,你有人选了吗?”
池影就开玩笑道:“师兄有没有人要推荐?”
其实她也知道郑志宏一般不会干不着调的事儿。
这位师兄以前就跟她说过:“师妹,咱们俩的长项不一样,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我绝不会干涉你的拍摄。你擅长的是剧组内的事儿,我擅长的是剧组外的事儿。强强联手,所向披靡!”所以她也就是随口一问。
“你都想到哪儿去了?你也知道师兄,有些事儿都是逢场作戏,做不得真的。你没必要这种看好戏的表情试探我!”
“我真的是问你有没有合适的演员推荐,你也知道我认识的都是一些年轻人,一些岁数稍微大的角色我都是找熟人推荐的……”
“你要真这么问的话,我倒是想推荐给你一个人,不过不是演女一号,而是演女二号。”
但是刻意炒作就有点没节操了!更显得没底气!
说到底,国内电影圈扛票房的还是导演,而不是演员。华国没有好莱坞那种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观众不会为了某位演员出演一部影片,就会乖乖掏钱买票……
至少至少,目前是没有这种华语片演员的!
这波新闻还没下去,后面紧接着又是要动用多少群演、多少战马、配置多少铠甲的战争场面……
然后又是什么纯手工制作汉服,纯手工打造铠甲,考据如何深入……
看得池影和郑志宏眼花缭乱,不得不感叹人家就是牛逼,这种宣传手段在这个时代也算是登峰造极了!
说实话,这一通组合拳打下来,把池影的胃口都吊起来了!她作为一名专业电影人员,都想等上映时去瞧瞧,更何况普罗大众?
按照郑志宏的说法,目前国内各家影视制作单位最流行的说法就是——“要拍大片!要拍享誉海内外的大片!”
一年能挣几个亿,还能拿下金球奖——名利双收!傻子才不干呢!
池影也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无非就是老一辈电影人觉得,池影这种刚出校门的丫头片子都能蹦跶这么高,自己也未尝做不到!
所以天成第一个沉不住气了。
而且吴天成自诩这几年拍商业贺岁剧,也积攒了一些家底,所以可以搏一搏。
雷大佬最近对天成那边所谓的“史诗大片”倒不是很感兴趣,主要是忙不到这上面来。所以之前天成影业这边也打算跟华影集团合作,说是这样预算可以更大些,但是雷大佬盘了盘自己的家底,觉得还是算了吧。
主要是今年华影集团的官方拍摄任务特别重,各种各样的主旋律电影都要开拍了,这样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一整年才有礼可献,这些片子的预算加起来,还真不是小数目,这都是硬任务,华影集团责无旁贷的。
这样一下来集团预算就比较紧。
而且年前集团就已经做过预算了,现在突然一下子又要掏上千万,还不知道最后能捞到什么呢!集团领导层多数人就不是很乐意。
按照集团主流思维就是,咱自家也有商业片导演,拍的大片成绩都相当好,没必要冒这个风险,凑这个热闹——没啥意思。
领导们现在也算是见过世面了,票房票房咱也挣了几个亿,难道你们弄个《楚汉传奇》还能比《白蛇传》挣得多?
奖项奖项咱金球奖也拿到了,还是两项,后面紧跟着还有奥斯卡,所以再谈“大片”,大家都是很淡定的状态。
——就这样吧!你们自己玩去吧!
池影那天跟郑志宏聊这档子事儿的时候,她也说了心里话。
池影觉得这种片子如果让她拍,她真不一定拍得好。
因为池影觉得自己对人员的现场调控能力不是很好,尤其这种大场面。
当下国内外电影行业,数字技术还没有出现,所以拍这种大场面还必须真人出镜。这种动辄几千人,还有相当数量马匹的大场面,以她目前的掌控能力做不到,但是人家陈导就未必做不到了。
这是她的短板,却有可能是人家的长项。
池影觉得自己更多的长处,是那种对镜头画面的技术化处理,不过她也没打算去学习尝试。
因为再过几年,随着数码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字画面技术的急剧提升,后面拍电影都不会有这么多真人了。
早年拍大片那种动辄调军队上来的场景,很快就过时了。
池影拍的这两个片子,演员人数都不多,或许《白蛇传》里有特效大场面,但那也不是通过人员堆砌出来的。
郑志宏很相信池影,不仅是对她的专业技术,更有对未来电影发展趋势的判读。
他还跟池影说了最近的一个八卦——马援朝好像也想去拍大片儿。
因为马援朝总觉得自己虽然拍了商业片,票房都不错,老百姓也都爱看。但是圈内的专业人士对他都瞧不上,觉得他还是一个低俗的草根门外汉。
之前还有池影跟他一样拍商业片,反正都不被主流电影界待见,大家都是门外罚站的“差生”。但是现在人家池影“呲溜”一下子,拿了金球了。
马援朝就觉得自己挺委屈的,他也想通过拍一部大片来证明一下自己。
结果他把想法跟吴天成说了以后,吴天成居然不乐意。
因为按照吴天成的想法,马援朝多拍拍贺岁片,多挣挣钱就可以了,没必要想那些有的没的,而且天成的资金也不足以同时支撑两部大片的拍摄。
不过吴天成的说辞也很委婉,就是规劝马援朝,“老百姓爱看你的贺岁片,你应该多为人民服务,没必要较这个劲儿……”
所以马援朝就觉得,吴天成虽然以前老捧着他,跟他称兄道弟,其实内心深处也瞧不上他。要不然出大钱拍大片的时候怎么就轮不到他,让他去出头挨骂挣钱,倒是冲在第一位。
所以这两个人私下里开始闹别扭了,马援朝有点想分家的,感觉自己在外面也能找到投资,据说也到了雷大佬那边去寻求投资,但是后面也不了了之。
池影其实挺同情马援朝的,听了这么些传闻以后,她觉得换做自己是马援朝,估计也受不了。我也替老板你挣了钱,我就想用我挣的钱再去拍一个我想拍的片子,获取更高社会地位,为什么就不行了?
不过按照她的记忆,马援朝和吴天成闹翻了也是好几年后的事儿,但是这两人最后又合在一起了。
那时候宏图影业已经做大做强了,足以挑战天成影业国内民营影视公司no.1的地位。吴天成把马援朝又请回来了,马援朝也重回自己的舒适圈,拍了好几部贺岁片——那是天成影业最后的辉煌了。
而这一世,因为池影的横空出世,宏图提前进入了快车道,两家的竞争也更加尖锐化了。
而且池影记得,再过两年国内电影市场全面放开,民营企业就可以独立开片了。
那竞争更是白热化,再加上各种热钱涌入这个行业,民营企业突然之间就成了电影行业主流制作单位,到最后八大电影厂中好几家都倒闭,或是合并了,华国电影行业正式进入风起云涌的群雄割据时代了。
池影这两部片子的收益率,让大家知道拍电影实在是能挣钱,所以有些事已经开始暗潮涌动。
目前按照郑志宏的想法,他就想把年前跟池影商量的“青年导演影展”的事情搞起来。
他现在资金实力足,之前就想再搞大片,被池影给摁住了。
让他不要动辄就多少钱多少钱地往里开大片,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头并进,小步快跑更把稳。
比如多拍一些中小成本的电影,收益率其实更高,还能有效降低风险。
郑志宏就觉得,自己跟池影搭伙干活非常愉快。人家的导演都吵着跟老板要钱,他家池师妹还跟他分析这分析那,让他不要乱花钱,追求长期可持续发展,这才是过日子的人!
两人商量了不止一次,初步决定,就选5~15分钟的短片,讲一个完整的小故事。
而且池影觉得这个事儿,她们中心也可以参与一下。因为作为华国官方剧本策划中心,工作范围中除直接拍电影以外,也有推动内地电影剧本发展的职责。
如果真把这件事搞成,真是功在千秋。
很多年轻的导演都可以通过这个活动,来展现自己的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
后面那么的热钱涌入话,也可以有人可用。不像现在,一面制作方愁着没新的导演拍片,一面大批电影人又愁着没钱开片。要能双向选择的话,中间肯
定是要有个平台通道更直接一点。
所以池影跟郑志宏决定,后面应该把雷大佬和韩主任也拉进来。
两个人想着先理出个具体章程,他们还把一些小伙伴都叫过来,像陆伟他们,都聚在一块群策群力。
第一次听到池影说这事儿时,韩主任就非常支持。
而华影集团之前也一直在干这个事儿,雷大佬觉得不需要集团出钱,就出个名头参与一下,这是非常实惠的事儿了。以后不仅是郑志宏,集团也可以从这些青年导演中挑人来拍片加以培养。
最开始也就像池影一样,只拍一些小成本的片子,看看成效,后面再委以重任。
不过最后雷大佬还是觉得,一个子儿不出,有点太上不了台面。干脆华影集团这边也出100万,和郑志宏的150万加在一块儿,选出前五组优胜者,给予资金支持,把这个活动搞得正式一点,体面一点。
于是“青年导演短片影展”这件事就紧锣密鼓的办起来了。
回京的这段时间,池影也把《戏楼魅影》的项目书做好了,她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所以现在韩主任和雷大佬都不太管这一块了。
池影只要开片就让她做,只不过现在圈里还有一些兄弟单位都笑称她们中心有“电影五朵金花”。
从上到下,韩主任、池影、孙妍妍,还有张大姐和财务小苏姐,她们这五个人就能捣鼓出一部片子来,然后开始挣钱,这种称号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
2月15日晚,大洋彼岸传来最新消息,《白蛇传》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以及最佳电影导演剪辑总共五项提名。
这个消息让国内电影界颇为振奋,不过现在大家比上一次矜持多了,毕竟已经有金球奖的正式得奖,奥斯卡目前只是获得提名,所以大家其实也顶多算是一颗心落地,相互祝贺了一下,没像上次那样歇斯底里。
至此,《白蛇传》的冲奖旅程算没是有任何遗憾了。
因为哥伦比亚之前就打过预防针,觉得奥斯卡获奖的可能性不大,提名拿到了就已经是巨大胜利。
而且这段时间《白蛇传》在北美地区的票房节节攀升,频传捷报,大家伙儿觉得自己已经功德圆满,再往后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第70章 选角推进
奥斯卡提名过后没几天,张大姐就把《戏楼魅影》的拍摄许可证,还有其它一些手续都办妥了,中心这边也开始动起来。
这部戏总体预算是700万元人民币,华影集团掏了400万元,宏图影业投了300万元,定位就是中小成本的惊悚悬疑剧。
几位姐姐对于能开片还是非常高兴的,去年大家都没少拿好处。真要像现在这样,一年一部戏来拍的话,那大家小日子还是挺滋润的。
作为国家单位的编制内人员,她们除了工资奖金以外,每年这种电影专项奖励要远超固定收入了,谁都舍不得丢下这块大肥肉,所以她们干起事来也特别积极。
郑志宏在立项后,也仔细看了池影的剧本。
他第一感觉就是——浑身发凉,他跟讨论这个项目的时候就直说了:“师妹,这里面真的是没一个是好人,哪怕是主角都是那种很复杂矛盾的人……我本来以为女主角是好人,现在看起来她还不如男主角呢!”
“带感不?”池影笑着问他。
“真带感!”郑志宏觉得以前真的没见过这种类型的电影,就是看完了半天缓不过来,他中间还翻回去好几次才弄明白前因后果。
“是吧!我总想着大夏天观众看了以后,肯定一下子就凉快下来了。”
郑志宏一听哈哈笑起来了。
这部片子主要出场人物不多,场景范围也比较固定,就是在民国时期的一个深宅大院里发生的案子,所以整体花费有限。
现在预算宽裕,池影就想拍得精致一些,但是整部戏完全是以情节取胜,这也是她目前探索的一条路。
到目前为止,男一号“周定邦”已经确定了由付远琛来演。
女一号“潘晓燕”具体演员还没有确定,按照剧本设定,这个人物是那种刚成年的戏班女角儿,水灵灵的,但是纵观整部戏,就是个典型的“白切黑”女性角色。
最开始池影跟郑志宏说“白切黑”的时候,他还没太理解,然后池影就跟他解释——就是那种外表看着像一朵小白花,人畜无害,其实内心是个恶人,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郑志宏觉得挺有趣儿的,后来看完剧本才深刻领会了“白切黑”的含义。
郑志宏也知道,池影那些熟人最近都不赶趟,没法进组了,“女一号这边人选也很重要,对演技要求非常高的,你有人选了吗?”
池影就开玩笑道:“师兄有没有人要推荐?”
其实她也知道郑志宏一般不会干不着调的事儿。
这位师兄以前就跟她说过:“师妹,咱们俩的长项不一样,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我绝不会干涉你的拍摄。你擅长的是剧组内的事儿,我擅长的是剧组外的事儿。强强联手,所向披靡!”所以她也就是随口一问。
“你都想到哪儿去了?你也知道师兄,有些事儿都是逢场作戏,做不得真的。你没必要这种看好戏的表情试探我!”
“我真的是问你有没有合适的演员推荐,你也知道我认识的都是一些年轻人,一些岁数稍微大的角色我都是找熟人推荐的……”
“你要真这么问的话,我倒是想推荐给你一个人,不过不是演女一号,而是演女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