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而谢祖母则热泪盈眶地看着这群人,眼神中充满了激动和难以置信,颤巍巍地伸出手,想要去触碰那个久违的亲人,“老大、老二?”
“娘?!”二伯惊呼道,其他谢家人也同样不可置信。
“你还活着?娘诶!”
随即谢家人上演了一出认亲戏码。
谢玉书并没有和裴一雪讲述过自己不喜欢这些亲戚的原因,裴一雪本以为是这群人与谢玉书和谢祖母之间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否则,谢玉书和谢祖母又怎会独自流落在外?
眼下这场景,看起来只是谢玉书与谢家人有一些不愉快。
在这群人的认亲现场,谢玉书一人站在旁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恍如是个外人一般。
谢家那一大群沆瀣一气,而谢祖母就是一个耳根子软的,凡事都拿不定主意,往往旁人说什么便是什么。
便知往日谢玉书定然没少受气,因为善良老实的那个在这种家庭中,永远是退让妥协的那个,沦为家庭和睦下的牺牲品。
“阿书,我还在这儿。”裴一雪悄悄靠近人,一边用目光瞄向那方的谢家人,一边说:“我和你一起讨厌他、他、他,还有她们两个。”
听他说话,谢玉书情绪终于从那方抽离,扭头望向他,略带歉意:“对不起,我不知道他们会跟过来。”
“阿书和我道什么歉?”裴一雪玩笑道:“阿书若高兴,别说他们跟来,就算阿书把我赶去柴房给他们腾位置,我也愿意。”
“我……”谢玉书怔愣,“怎会把你赶去柴房?”
裴一雪弯起嘴角,“嗯我知晓,阿书待我最好。”
对上裴一雪那坚定,满是温情的眼神,谢玉书连忙挪开视线。
在这一年的相处中,裴一雪对他从没使过大刀阔斧的手段,而是一点点侵入他的心,侵蚀他的情绪,叫他不知不觉便快要彻底陷了进去,难以抽身。
犹豫片刻,谢玉书道出自己内心真实的念头:“我其实,并不想见到他们,更不想他们和祖母碰面。”他顿了顿,问裴一雪:“是不是很歹毒?”
自小谢祖母便教导他别计较,久而久之谢玉书便也不自觉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是否是他太过狭隘了。
裴一雪并未立刻答话,而是握住了他攥成拳头的右手。
盯着他的眼睛,裴一雪温声说,“不毒。”那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却又仿佛充满了力量,“不仅不毒,还任谁来了都得说一句不够。”
说着,裴一雪扫了眼那方谢家人,继续道:“面对讨厌的人,讨厌的事,最起码得做到以其人之身,还其人之道。”
第28章
庭院中, 秋风裹挟着金菊的馥郁芬芳,轻轻拂过每个人的衣角。
那方骨肉情深还未表演完,裴一雪却已经看烦了, 他走近几步, 打断道:“几位长途跋涉, 从济世堂赶到此地,该也累了,不妨明日再叙旧,今日便先回屋歇息。”
听闻此言,谢家人一个个眼睛都亮了,显然没想到这么容易就住进了王家祖宅。
谢大伯母脸上堆起谄媚的笑,连连应道:“叨扰裴东家了。”
“伯母客气了,几位既是阿书的家人, 便也是我的家人。”裴一雪噙着笑, “屋舍简陋,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说罢,他微微侧身,招呼李氏带谢家人入宅,自己便也和谢玉书回了房。
以前的事他虽不清楚, 也难寻踪迹,但谢家这群人眼中闪烁的算计, 他看得明明白白。这群人明显都不是省油的灯,只要他们还在,就不怕他们不作妖。
而他裴一雪,可没谢玉书那般好说话。
将谢家人安顿好后,不久谢祖母便脚步匆匆去到谢玉书的房间。
屋内, 昏黄的烛光摇曳不定,映照着两人模糊的身影。谢祖母拉着谢玉书的手,嘴唇翕动,不知说了些什么话,这一聊,竟快聊了大半个时辰。
不多时,谢祖母出了房门,径直朝着厨房走去。
厨房内,炉灶里的柴火噼里啪啦作响,锅中水汽氤氲,弥漫四周。
谢祖母去到厨房案几上,挑选要用的几种食材。
百合瓣瓣如月,泛着温润的光泽,被整齐地码放在青瓷碗中。接着,她取来酸枣仁,将其置于捣药罐里。
待水微微泛起涟漪,她便将百合、酸枣仁等一并放入锅中,又撒入几粒圆润的桂圆肉。
小火慢熬,袅袅热气,带着药材与食材融合后的独特芬芳,在厨房中弥漫开来。
待到汤汁收得恰到好处,谢祖母将安神汤舀进碗中。
“娘这么晚了,做什么呢?”谢大伯母不知何时到的门口,一边问一边走进厨房。
“老大媳妇儿啊。”谢祖母扭头瞧去,手上动作未停,“小雪他身体不好,又奔波了一日,我便想着熬些安神汤叫阿书送去。”谢祖母说着走去案几那方,拿起一块干净的棉布擦拭着手,“那孩子也是个可怜的,如今又收留了我们这一大家子,我也想着为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那是应该。”身后谢大伯母应着,待谢祖母拿着茶盘转身,便见谢大伯母在那碗里放入了些白色粉末,粉末入水即化,瞬间消失在琥珀色的汤汁中。
“老大媳妇儿你加了何物?”谢祖母瞪大了眼睛,看着人手中还未来得及处理的黄色油纸,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娘,和韵看上了裴东家。”在谢祖母震惊的目光中,谢大伯母连忙挽住其胳膊,带着几分哀求:“您也知道,和韵眼看就要二十八了,别的这般大的,孩子都该谈婚论嫁了。
如今谢家没落连个落脚地都没有,和韵又这般年纪,哪个好人家能相中我们?和韵可是您看着长大的,您忍心眼睁睁看着他最后只能嫁给村口的六七十老头吗?”
“可…这……”谢祖母眼眸微动,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谢大伯母再接再厉劝着:“娘,您刚刚不是说想为裴东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吗?他无亲无故身体又不好,咱和韵您也是知根知底的,他若与裴东家成婚定能照顾好裴东家。和韵也就年纪大了点儿,但裴东家这身子恐怕也不好找媳妇儿?”
谢祖母犹豫迟疑着,但就是没松口,谢大伯母晃着人胳膊,撒娇撒泼并用。
谢玉书一进厨房,就看见谢大伯母拉着谢祖母,声音娇嗔:“娘~”
忽地谢祖母抬眼望来,瞳孔缩了缩,像是被人撞破了什么秘密,慌乱了一瞬,随即强装镇定道:“阿书来了。”
“祖母,我来取安神汤。”谢玉书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碗安神汤。
“安……安神汤——”谢祖母话未说完,谢大伯母扬起下巴往灶台一指:“在那儿,阿书快端过去吧,免得凉了,我和你祖母还有些话要说。”
谢玉书抿了抿唇,“祖母和大伯母早些歇息。”说完他端起灶台上的茶盘,出了厨房。
“扣扣——”敲门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清脆。
裴一雪正坐在书桌前,手下压着一本书,听到声音,他抬起头,目光望向门口,轻声说道:“进。”
房门从外缓缓推开,谢玉书端着一碗什么,立在门口,脚步有些迟疑。
月光倾斜而下,勾勒出谢玉书那矫健的身形,裴一雪没忍住多看了两眼,随后站起身,唤道:“阿书?”
他走到谢玉书身边,伸手接过碗。只见碗里的琥珀色汤体晶莹剔透,在烛光的映照下,晃动时如凝脂颤动,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甜。
抬眸,对上谢玉书视线,裴一雪心中一动,问:“方才祖母与你说了些什么?”
“祖母感谢你收留谢家人,挂念你奔波一天,便叫我送来安神汤。”谢玉书说话时,目光时不时打量着他,似想从他脸上找出何种答案。
裴一雪瞧了眼外头,伸手拉谢玉书进屋,手指触碰到人时,对方身体微微一僵,却也没多说什么,跟在了后边。
“阿书是不解我为何留他们在此?”裴一雪将安神汤放到桌上,转身面向谢玉书,目光灼灼。
“我……”谢玉书满脸担忧,“他们不是好相与的,今晚住下,大抵不会再轻易离开,往后可能会欺负于你。”
裴一雪唇角不自觉勾起,凑近说:“那,阿书会护我吗?”
“我,与你说正经的。”谢玉书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往后后退一步。
“好,说正经的。”裴一雪收了笑,认真道:“阿书不必担心,我既敢留他们在此,自不怕他们挑事。”
相反,裴一雪还担心谢家人太过安分,不挑事了。
裴一雪端起桌上安神汤,放到嘴边,不动声色地扫过谢玉书。
见人没任何反应,他轻抿了口,那股异样的甜腻瞬间在味蕾上散开。
裴一雪嘴角勾了勾,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谢家人这不就开始作妖了吗?
这碗安神汤里放了东西,而且料还放得很足。
从谢玉书推开门的那一刻,他便闻到了一股甜腻味儿。
“娘?!”二伯惊呼道,其他谢家人也同样不可置信。
“你还活着?娘诶!”
随即谢家人上演了一出认亲戏码。
谢玉书并没有和裴一雪讲述过自己不喜欢这些亲戚的原因,裴一雪本以为是这群人与谢玉书和谢祖母之间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否则,谢玉书和谢祖母又怎会独自流落在外?
眼下这场景,看起来只是谢玉书与谢家人有一些不愉快。
在这群人的认亲现场,谢玉书一人站在旁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恍如是个外人一般。
谢家那一大群沆瀣一气,而谢祖母就是一个耳根子软的,凡事都拿不定主意,往往旁人说什么便是什么。
便知往日谢玉书定然没少受气,因为善良老实的那个在这种家庭中,永远是退让妥协的那个,沦为家庭和睦下的牺牲品。
“阿书,我还在这儿。”裴一雪悄悄靠近人,一边用目光瞄向那方的谢家人,一边说:“我和你一起讨厌他、他、他,还有她们两个。”
听他说话,谢玉书情绪终于从那方抽离,扭头望向他,略带歉意:“对不起,我不知道他们会跟过来。”
“阿书和我道什么歉?”裴一雪玩笑道:“阿书若高兴,别说他们跟来,就算阿书把我赶去柴房给他们腾位置,我也愿意。”
“我……”谢玉书怔愣,“怎会把你赶去柴房?”
裴一雪弯起嘴角,“嗯我知晓,阿书待我最好。”
对上裴一雪那坚定,满是温情的眼神,谢玉书连忙挪开视线。
在这一年的相处中,裴一雪对他从没使过大刀阔斧的手段,而是一点点侵入他的心,侵蚀他的情绪,叫他不知不觉便快要彻底陷了进去,难以抽身。
犹豫片刻,谢玉书道出自己内心真实的念头:“我其实,并不想见到他们,更不想他们和祖母碰面。”他顿了顿,问裴一雪:“是不是很歹毒?”
自小谢祖母便教导他别计较,久而久之谢玉书便也不自觉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是否是他太过狭隘了。
裴一雪并未立刻答话,而是握住了他攥成拳头的右手。
盯着他的眼睛,裴一雪温声说,“不毒。”那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却又仿佛充满了力量,“不仅不毒,还任谁来了都得说一句不够。”
说着,裴一雪扫了眼那方谢家人,继续道:“面对讨厌的人,讨厌的事,最起码得做到以其人之身,还其人之道。”
第28章
庭院中, 秋风裹挟着金菊的馥郁芬芳,轻轻拂过每个人的衣角。
那方骨肉情深还未表演完,裴一雪却已经看烦了, 他走近几步, 打断道:“几位长途跋涉, 从济世堂赶到此地,该也累了,不妨明日再叙旧,今日便先回屋歇息。”
听闻此言,谢家人一个个眼睛都亮了,显然没想到这么容易就住进了王家祖宅。
谢大伯母脸上堆起谄媚的笑,连连应道:“叨扰裴东家了。”
“伯母客气了,几位既是阿书的家人, 便也是我的家人。”裴一雪噙着笑, “屋舍简陋,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说罢,他微微侧身,招呼李氏带谢家人入宅,自己便也和谢玉书回了房。
以前的事他虽不清楚, 也难寻踪迹,但谢家这群人眼中闪烁的算计, 他看得明明白白。这群人明显都不是省油的灯,只要他们还在,就不怕他们不作妖。
而他裴一雪,可没谢玉书那般好说话。
将谢家人安顿好后,不久谢祖母便脚步匆匆去到谢玉书的房间。
屋内, 昏黄的烛光摇曳不定,映照着两人模糊的身影。谢祖母拉着谢玉书的手,嘴唇翕动,不知说了些什么话,这一聊,竟快聊了大半个时辰。
不多时,谢祖母出了房门,径直朝着厨房走去。
厨房内,炉灶里的柴火噼里啪啦作响,锅中水汽氤氲,弥漫四周。
谢祖母去到厨房案几上,挑选要用的几种食材。
百合瓣瓣如月,泛着温润的光泽,被整齐地码放在青瓷碗中。接着,她取来酸枣仁,将其置于捣药罐里。
待水微微泛起涟漪,她便将百合、酸枣仁等一并放入锅中,又撒入几粒圆润的桂圆肉。
小火慢熬,袅袅热气,带着药材与食材融合后的独特芬芳,在厨房中弥漫开来。
待到汤汁收得恰到好处,谢祖母将安神汤舀进碗中。
“娘这么晚了,做什么呢?”谢大伯母不知何时到的门口,一边问一边走进厨房。
“老大媳妇儿啊。”谢祖母扭头瞧去,手上动作未停,“小雪他身体不好,又奔波了一日,我便想着熬些安神汤叫阿书送去。”谢祖母说着走去案几那方,拿起一块干净的棉布擦拭着手,“那孩子也是个可怜的,如今又收留了我们这一大家子,我也想着为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那是应该。”身后谢大伯母应着,待谢祖母拿着茶盘转身,便见谢大伯母在那碗里放入了些白色粉末,粉末入水即化,瞬间消失在琥珀色的汤汁中。
“老大媳妇儿你加了何物?”谢祖母瞪大了眼睛,看着人手中还未来得及处理的黄色油纸,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娘,和韵看上了裴东家。”在谢祖母震惊的目光中,谢大伯母连忙挽住其胳膊,带着几分哀求:“您也知道,和韵眼看就要二十八了,别的这般大的,孩子都该谈婚论嫁了。
如今谢家没落连个落脚地都没有,和韵又这般年纪,哪个好人家能相中我们?和韵可是您看着长大的,您忍心眼睁睁看着他最后只能嫁给村口的六七十老头吗?”
“可…这……”谢祖母眼眸微动,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谢大伯母再接再厉劝着:“娘,您刚刚不是说想为裴东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吗?他无亲无故身体又不好,咱和韵您也是知根知底的,他若与裴东家成婚定能照顾好裴东家。和韵也就年纪大了点儿,但裴东家这身子恐怕也不好找媳妇儿?”
谢祖母犹豫迟疑着,但就是没松口,谢大伯母晃着人胳膊,撒娇撒泼并用。
谢玉书一进厨房,就看见谢大伯母拉着谢祖母,声音娇嗔:“娘~”
忽地谢祖母抬眼望来,瞳孔缩了缩,像是被人撞破了什么秘密,慌乱了一瞬,随即强装镇定道:“阿书来了。”
“祖母,我来取安神汤。”谢玉书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碗安神汤。
“安……安神汤——”谢祖母话未说完,谢大伯母扬起下巴往灶台一指:“在那儿,阿书快端过去吧,免得凉了,我和你祖母还有些话要说。”
谢玉书抿了抿唇,“祖母和大伯母早些歇息。”说完他端起灶台上的茶盘,出了厨房。
“扣扣——”敲门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清脆。
裴一雪正坐在书桌前,手下压着一本书,听到声音,他抬起头,目光望向门口,轻声说道:“进。”
房门从外缓缓推开,谢玉书端着一碗什么,立在门口,脚步有些迟疑。
月光倾斜而下,勾勒出谢玉书那矫健的身形,裴一雪没忍住多看了两眼,随后站起身,唤道:“阿书?”
他走到谢玉书身边,伸手接过碗。只见碗里的琥珀色汤体晶莹剔透,在烛光的映照下,晃动时如凝脂颤动,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甜。
抬眸,对上谢玉书视线,裴一雪心中一动,问:“方才祖母与你说了些什么?”
“祖母感谢你收留谢家人,挂念你奔波一天,便叫我送来安神汤。”谢玉书说话时,目光时不时打量着他,似想从他脸上找出何种答案。
裴一雪瞧了眼外头,伸手拉谢玉书进屋,手指触碰到人时,对方身体微微一僵,却也没多说什么,跟在了后边。
“阿书是不解我为何留他们在此?”裴一雪将安神汤放到桌上,转身面向谢玉书,目光灼灼。
“我……”谢玉书满脸担忧,“他们不是好相与的,今晚住下,大抵不会再轻易离开,往后可能会欺负于你。”
裴一雪唇角不自觉勾起,凑近说:“那,阿书会护我吗?”
“我,与你说正经的。”谢玉书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往后后退一步。
“好,说正经的。”裴一雪收了笑,认真道:“阿书不必担心,我既敢留他们在此,自不怕他们挑事。”
相反,裴一雪还担心谢家人太过安分,不挑事了。
裴一雪端起桌上安神汤,放到嘴边,不动声色地扫过谢玉书。
见人没任何反应,他轻抿了口,那股异样的甜腻瞬间在味蕾上散开。
裴一雪嘴角勾了勾,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谢家人这不就开始作妖了吗?
这碗安神汤里放了东西,而且料还放得很足。
从谢玉书推开门的那一刻,他便闻到了一股甜腻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