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医到 第93节
  都用古方来治病,那么从前治不好的以后也治不好了。
  “济先生。您说这事怎么办?”一个昨日去过常家看诊的郎中向济子篆讨主意。
  “我们就照实说,谁也不要说谎,到底看看是谁的错。”济子篆低声道,“不知各位如何,老夫是要这般做法。”
  济子篆说着话,又有人道:“既然是辨验,老夫也去凑个热闹。”
  众人听到声音让出路,沈微言扶着白老先生下了车走过来。
  大方脉有白老先生,伤折科、疮肿科有济先生,这件事还不能说出个道理。
  济子篆将白老先生让到旁边坐下,趁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话,济子篆进了内室,柳成陵将脸边的假须拿了下去,露出如同光滑如天鹅般高傲、光滑的下颌,狭长的眼角轻眯着,听到脚步声,随意地抬起头来。
  济子篆上前几步,“都安排好了,去了常家,定然不会让太医院胡来,”说到这里济子篆微微一顿,“我不明白,少爷想帮杨大小姐,大可让人去衙门和太医院说一声,这些事就迎刃而解。”
  柳成陵眼睛清澈,里面仿佛有清泉在流动,却因为至清显得十分冷淡,“动用人情关系,是袒护杨大小姐。杨大小姐本就无错,何须我这样插手。”
  “我就怕杨大小姐太稚嫩,今天一早就独自去了常家……并不懂得这里的道理,就算我们过去,杨大小姐也是要吃亏。”
  她么?柳成陵站起身,目光高峻,如同直耸入云的山峰,“济先生和太医院的人一样,太小看她了。济先生此去,定会有惊喜。”
  ……
  童御医喝了两杯茶,正算计着闫阁老知晓这件事,脸上是什么神情。朝廷的旨意还能不能顺利发下来。
  冯阁老虽然不屑于为难一个妇人,却应该也乐见到闫阁老因此受挫,此事一成他是大功一件。
  “来了,”常家下人进门禀告,“在辨验的郎中来了。”
  童御医清了清嗓子,吩咐下人,“请进来吧!”
  “来的是白老先生。”
  童御医皱起眉头,白老先生和杨家素有渊源,他怎么将这老东西忘记了。
  “还有济子篆,昨日杨大小姐还将济子篆请了过来。”
  听得这话,童御医坐正了身子。这两个民间郎中能过来,恐怕这件事要仔细应对,想了想他又轻松起来,他有周律依仗,谁来都是一样。
  杨大小姐势必要栽在这个治病新方上。
  常家下人将郎中引进内院,童御医不由地惊讶,今日竟来了这么多人。人多又如何,顶多是辨不出个结果,停了杨大小姐治疗的法子,对他并没有任何损失。
  “辨验吧!”童御医让人在旁写下郎中们的验案。
  童御医边整理身上的官袍边问过去。“各位昨日辨诊是什么结果?”
  济子篆先道:“内出血。”
  几个郎中也都异口同声。
  “用的什么单方?”
  “止血方。”众人将备方送上去。
  童御医扬声道:“那为何要切开胸口?”
  杨茉坐在屏风后,清晰地回答:“为了引出坏血,将病患创口止血。”
  关键的地方来了。童御医眼睛一亮,“从前可用过此术?何人用过?在哪里有记载?将前人的原方呈出来。”
  太医院要的是原方,哪里有原方。杨茉早就想明白,太医院气势汹汹来问罪,必然是要从这里下手。就算她拿出类似引血的记载,也并没有完全贴合杨蟠的症状,太医院一样可以治她曲解、妄为之罪。
  “没有原方,就如同我用黄花蒿治疟病,用疟病治杨梅疮一样,都不曾有原方。都是民女根据杨家长辈经验。创见而来,当日杨少爷病入膏肓,药剂难以下咽。眼见气绝,别无他法,民女为了救人只得放手一搏。”
  杨茉的声音在安静的屋子里格外清澈。
  “杨蟠的脉案上记的清清楚楚,何时邪盛正衰,何时出现急危重症。都写的格外清楚,也请昨日在场的各位郎中来看。我是否记清楚。”
  童御医惊讶地看着杨家下人将脉案拿了出来,杨大小姐竟然记了这些东西。
  “连什么时辰四诊结果都记得清清楚楚,还有用过的各种单方……还有病患何时变了脉象、病症变化,都在上面。”看到脉案的郎中,都不禁心中发颤。
  这样好的方法,他们之前就从来没用过。
  仔仔细细地记好,哪里还会官司缠身。
  “真是好法子啊。”
  童御医也不禁伸头看过去,看那纸张上到底写了些什么:
  病患杨蟠因假山石上跌下发病,病患诉胸腹疼痛难忍、面色紫绀、呼吸困难、于巳时三刻呕吐不止,见洪脉浮大中空如葱管,诊为内出血,用止血药方病患呕吐不进,胸腹疼痛复加,巳时五刻,病患喘息加速,嘴唇青紫,眼睛充血,口吐血沫,脉微欲绝,取穴用针病状未缓解,乃是断以不治之症,用引血法……
  这是杨茉根据现代抢救记录来做的脉案,防的就是常家,也是为了她事后仔细查看,免得有错漏。
  她用了“断以不治之症”几个字,这是大周律法规定,如果其他郎中都没有了法子诊治,就算用新方来治疗,也不算医者有误。
  童御医冷笑一声,“你私记的脉案也能当真?”
  济子篆看向童御医,“老夫愿意签字佐证。”
  “在下也愿意。”
  “在下愿意。”
  白老先生咳嗽两声,缓缓道:“老夫愿意证此脉象与杨少爷病状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