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的死敌成了我夫君 第55节
那一瞬间,怀宁的心都要化开了。
她试着伸手摸了摸白猫的肚皮,甚是柔软,便情不自禁多摸了一会儿。
自那之后,白猫经常会从外面偷偷跑进来和她作伴,她会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它,也会替它梳毛,让它的毛重新变得柔顺光亮。
无人倾诉,她便会对着白猫讲许多事,也讲她的母妃,唯独不愿再提曾经温暖过她的楚言。
原本有白猫来了以后,怀宁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可没过几个月,就连白猫也连着好些天没来了。
接二连三被抛弃,巨大的失落感笼罩了怀宁的心头,她无助地抱着自己,她在想,是不是自己的出生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为什么身边所有人都会离她而去?为什么最后永远只剩下她一人?
转眼又到了她的生辰,她的生辰恰好是在立秋,怀宁看着池塘里开得正盛的荷花,满眼都是郁色。
她想,也许她静静地在今日死去,这世上也根本不会有人在
意,也全了她那父皇的心愿。
就在她准备一猛子扎进池塘里时,那久闭不启的冷宫之门意外地大开,两侧宫卫分列,只见国主身边的贴身内侍李公公缓步踏入。
怀宁见过此人,每回见到父皇,总能瞥见此人伴随左右。
然而此时,仅李公公独自一人到来。
李公公面带仁慈,对怀宁尽显恭敬之情,与其他疏忽怠慢的人态度迥异。他透露国主病情沉重,近日频繁梦见燕妃,心中颇感挂念,因此渴望再见怀宁一面,遂命人前去邀请怀宁前来相见。
怀宁先是紧抿着嘴唇沉默不语,然而在他提及母妃之际,眼中闪过一丝波动,终是随着李公公出了冷宫。
十六年整,她还是头一回离开冷宫,刚踏出门口,她才发觉冷宫的外面仍旧是囚笼,不过是更大更华丽的囚笼。
到了国主的寝殿后,李公公退了出去,也屏退了其他人,留给他们父女二人单独谈话的空间。
怀宁是第一次来到此处,她从未见过如此华丽的住处,和她从小住的冷宫有着天壤之别,正当她还在四处打量着殿内摆设时,就听到一声沧桑粗粝的声音喊她。
“宁儿,快过来朕这儿,让朕看看你。”
听到此声,怀宁猛地转身看去,一个面容憔悴又老态龙钟的老人靠坐在榻上,见到她时,原本浑浊无光的双目倏忽间迸发了神采。
第110章 态度大变怀宁一夕之间被捧在了国主的……
怀宁怔在原地,眼前的老人形容枯槁,让她难以置信这竟是她的父皇。
几声咳嗽打破了沉寂,她这才迈步走到他的塌边,随手递上一杯尚有余温的茶水。
国主接过她手中的茶,猛地灌了好几口。
怀宁见状,不禁轻声提醒:“您慢点。”
国主将一大杯茶饮尽,轻轻拍打胸膛,平复气息,随即叹息道:“你肯愿意来见朕,朕心中甚感欣慰。”
怀宁一言不发地看着他,多年不曾见过,她都不知道该与自己的父皇说些什么话。
那些关于他的童年记忆,如今已渐渐淡去,只隐约记得他曾经对她满怀怨念,认为是她导致了母妃的离世。
国主握住怀宁局促不安的手,轻声道:“近来,朕频频夜里梦见你母妃,她在怪朕,怪朕没好好照顾你,朕自知对她有愧,也对你有愧,这才让李公公将你接出冷宫。”
良久,怀宁声音低沉,闷闷道:“我是你们口中的灾星,您不是一直都很恨我吗?”
“那么多年,朕想明白了,不管你是什么,都是朕的女儿,朕当年不该因此等言论便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你身上。”国主言辞凿凿地道,他眼里倒是含了几分歉疚。
闻言,怀宁的泪水簌簌落下,那些泪水中满载着委屈与不甘,却也夹杂着几分欣慰与喜悦。
今日,她本想去寻短见的,却被她曾经渴望的亲情给拉了回来。
“父皇。”怀宁轻声呼唤,听到他的回应,泪水不由自主地沿着脸颊滑落,她哽咽着询问道:“您的病怎会变得如此严重?”
国主失笑地道:“不过是积年的顽疾,静养些时日,自会痊愈,今日见到你,病痛似乎也减轻了大半。”
“宁儿,我给你安排了新的住处,就在这边上,以后我们父女俩时常都能方便见面。”
怀宁应下了,母妃曾说过,若对方肯真心悔改,原谅也是无妨的。
从未好好相处过的父女从白日里聊到了夜里,甚至还一块儿用了晚膳,临近深夜,李公公前来催国主尽早歇下,国主这才让人带怀宁去了新寝宫住下。
新的住处和国主那儿一样华丽,怀宁一时间受宠若惊,今日发生的一切,让她仿若坠入了美梦一般。
渐渐地,她发现宫中之人对她的态度俨然大变,一个个都十分尊敬她,对她笑脸相迎,就好像她从来不是人们口中的灾星,也从未进过冷宫。
怀宁一夕之间被捧在了国主的心尖上,成为了宫中最受宠的公主,国主只允许她近身侍奉,其余人等皆不见。
最令怀宁奇怪的是一向深受国主信赖的国师竟然许久未来宫中,她问起国师时,国主只道他外出有公务,却不再多言。
听闻此言,怀宁心中存了几分疑虑。
国主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也问过太医,只反复说要好好调养,开了不少方子都不见效。
这些时日和国主相处融洽,怀宁不免开始为他担忧,直到她在门口听到国主和李公公的对话。
“陛下,您的病情耽搁不了多少时日了,还请尽快决断。”
“朕宁可死,也绝不用那种法子。”
“可如今只有怀宁公主才能救您的性命啊。”
“不必再说了,朕对怀宁多年来不闻不问,已经十分愧疚了,倘若用了那法子,燕妃在天有灵,定是会怪罪朕的。”
“可再这样耗下去,陛下您......”
寝宫的门忽然间被打开了,中断了二人的对话,怀宁端着一碗刚刚煎好的药走了进来。
她将药碗轻放,轻轻走到国主身旁,温言细语道:“父皇,若怀宁能救您,您尽管说。”
“太好了,陛下!”李公公面容欣喜道。
国主立刻严词斥责道:“住嘴,朕绝对不可能用的。”
怀宁见他一脸犟容,只好问李公公:“父皇的病到底如何才能治,为何需要是我?”
李公公察觉国主面色不豫,起初不敢造次,然而见怀宁冷眼瞥向国主之后,他便壮大胆子道:“陛下的病乃心疾,是当年因燕妃薨逝而哀伤过度所致,这些年也曾看过不少名医,开的药皆只能延缓性命,现下已是强弩之末,而国师多年来四方奔走,为陛下寻觅法子,近日终于传回佳音,寻到了好法子。”
“是什么?”怀宁急切问道。
“公主,国师道,他当年占卜出您乃天降灾星,但亦是下凡历劫的神明,神明的血肉有祛病的奇效,即便您现在是凡人之身,同样有这般疗效。这一点,国师已经在外多方求证过,确有下凡历劫的神明用自己的血肉救活了不少重病之人。”
第111章 割肉救父她笑了,原来自己当真能救他……
“我是灾星,亦是来凡间历劫的神明,天底下怎会有这般事?”怀宁微蹙秀眉,显然对此事半信半疑,但父皇命在旦夕,若是她真能救他,她又岂能错过。
“此事千真万确,公主!”李公公的声音染上几分焦急。
国主突然在此时紧紧按住胸口,气息急促地道:“不要……不要听信他的,宁儿,即便此事为真,朕也不忍让你冒险,割肉放血,若稍有差池,恐会危及性命。”
怀宁陷入了片刻的沉思,她想到了已逝的母妃。
母妃在时,总是会不厌其烦地跟她说许多有关她父皇的事,她看得出来,母妃很爱父皇,至于父皇对母妃,宫中亦是人人相传,父皇心中唯有母妃一人。
他至今未立后,据说那尊贵的位置原本是想留给母妃的,准备在自己出生后便立她为后。
若非灾星之言,他们定不会渐行渐远。
她也曾怨过他,却终是因看到他还一直挂念着自己的母妃而败下阵来,面对她一直渴望的父爱又近在眼前,她还是放下了过去的一切。
事情都在渐渐好转,却唯独他病了,她又怎能忍心见死不救,毕竟他们是血脉相连的亲人。
“父皇,儿臣要救您。”怀宁斩钉截铁地说完后,又补了一句:“儿臣心意已决。”
“宁儿......”国主声音开始变得微弱,刚喊完她名字,便感到力不从心,连说句话都十分艰难。
李公公激动地道:“公主,好在您深明大义,陛下的心疾有救了,国师明日便会赶到,待国师给您细细讲明如何割肉放血。”
“好。”
*
翌日,风尘仆仆的国师回到了宁安国,一刻也不停歇地进了宫。
国师迈入寝宫时,怀宁正守在国主塌前
,国主的气息从昨日起便越发微弱,她担心地一夜未眠,便彻夜守在此处,而此刻国主好不容易才睡过去一会儿。
“公主,这便是国师。”李公公小声提醒。
闻言,怀宁抬眼打量,这国师倒是生得一副眉清目秀的年轻模样,明明比她父皇小不了几岁,却看着像是两辈人。
原来就是他当年占卜出自己是天降灾星。
“有劳国师跟我讲讲,我该如何割肉放血?”怀宁声音清亮,不知为何,她对着眼前的国师有着莫名的厌恶之意,但并非是因为他对她的占卜之言。
不过他对父皇倒是忠心耿耿,一直尽心辅佐。
眼下,为了父皇,怀宁也暂且只能信他。
国师面对他口中断言的灾星倒是没有过多反应,似乎真的只将她当做一个救父心切的女儿。
“公主,割肉放血,无论您身上哪处都行,只要放满一小碗血便可,至于肉,一小块足矣。”国师淡淡道,而后话锋一转:“但一次不够,需得连续三日,每日一次,方可治愈。”
“这...国师,如此这般,公主的身子受得了吗?”李公公不免有几分担忧道。
国师胸有成竹道:“放心,三次不足以致命。”
“好,我明白了。”
怀宁走至桌旁,目光凝重地落在那已经摆放整齐的刀与碗上,她的双唇微微颤抖,却终究坚定地握起刀刃,在左手腕上果断划过,鲜红的血液一滴滴落入碗中,速度极为缓慢,她不禁又毅然补了一刀,血珠才加速落下,形成一串串殷红的珠链。
李公公与守在怀宁身旁的婢女皆露出了不忍之色,唯有国师的神情仍旧淡然如水。
当血满至一小碗之际,怀宁的手腕已痛至麻木,她立刻挖取了自己的少许肉置于其中。
下一瞬,剧痛如刀割般让她不禁蹙紧了眉头,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快!快给公主止血!”李公公急切地吩咐道。
婢女动作利索地给怀宁上药包扎伤口,怀宁则看着李公公将那一碗血肉拿了过去,恰好,国主适时地醒了。
而怀宁却因体力不支地晕了过去。
她试着伸手摸了摸白猫的肚皮,甚是柔软,便情不自禁多摸了一会儿。
自那之后,白猫经常会从外面偷偷跑进来和她作伴,她会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它,也会替它梳毛,让它的毛重新变得柔顺光亮。
无人倾诉,她便会对着白猫讲许多事,也讲她的母妃,唯独不愿再提曾经温暖过她的楚言。
原本有白猫来了以后,怀宁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可没过几个月,就连白猫也连着好些天没来了。
接二连三被抛弃,巨大的失落感笼罩了怀宁的心头,她无助地抱着自己,她在想,是不是自己的出生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为什么身边所有人都会离她而去?为什么最后永远只剩下她一人?
转眼又到了她的生辰,她的生辰恰好是在立秋,怀宁看着池塘里开得正盛的荷花,满眼都是郁色。
她想,也许她静静地在今日死去,这世上也根本不会有人在
意,也全了她那父皇的心愿。
就在她准备一猛子扎进池塘里时,那久闭不启的冷宫之门意外地大开,两侧宫卫分列,只见国主身边的贴身内侍李公公缓步踏入。
怀宁见过此人,每回见到父皇,总能瞥见此人伴随左右。
然而此时,仅李公公独自一人到来。
李公公面带仁慈,对怀宁尽显恭敬之情,与其他疏忽怠慢的人态度迥异。他透露国主病情沉重,近日频繁梦见燕妃,心中颇感挂念,因此渴望再见怀宁一面,遂命人前去邀请怀宁前来相见。
怀宁先是紧抿着嘴唇沉默不语,然而在他提及母妃之际,眼中闪过一丝波动,终是随着李公公出了冷宫。
十六年整,她还是头一回离开冷宫,刚踏出门口,她才发觉冷宫的外面仍旧是囚笼,不过是更大更华丽的囚笼。
到了国主的寝殿后,李公公退了出去,也屏退了其他人,留给他们父女二人单独谈话的空间。
怀宁是第一次来到此处,她从未见过如此华丽的住处,和她从小住的冷宫有着天壤之别,正当她还在四处打量着殿内摆设时,就听到一声沧桑粗粝的声音喊她。
“宁儿,快过来朕这儿,让朕看看你。”
听到此声,怀宁猛地转身看去,一个面容憔悴又老态龙钟的老人靠坐在榻上,见到她时,原本浑浊无光的双目倏忽间迸发了神采。
第110章 态度大变怀宁一夕之间被捧在了国主的……
怀宁怔在原地,眼前的老人形容枯槁,让她难以置信这竟是她的父皇。
几声咳嗽打破了沉寂,她这才迈步走到他的塌边,随手递上一杯尚有余温的茶水。
国主接过她手中的茶,猛地灌了好几口。
怀宁见状,不禁轻声提醒:“您慢点。”
国主将一大杯茶饮尽,轻轻拍打胸膛,平复气息,随即叹息道:“你肯愿意来见朕,朕心中甚感欣慰。”
怀宁一言不发地看着他,多年不曾见过,她都不知道该与自己的父皇说些什么话。
那些关于他的童年记忆,如今已渐渐淡去,只隐约记得他曾经对她满怀怨念,认为是她导致了母妃的离世。
国主握住怀宁局促不安的手,轻声道:“近来,朕频频夜里梦见你母妃,她在怪朕,怪朕没好好照顾你,朕自知对她有愧,也对你有愧,这才让李公公将你接出冷宫。”
良久,怀宁声音低沉,闷闷道:“我是你们口中的灾星,您不是一直都很恨我吗?”
“那么多年,朕想明白了,不管你是什么,都是朕的女儿,朕当年不该因此等言论便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你身上。”国主言辞凿凿地道,他眼里倒是含了几分歉疚。
闻言,怀宁的泪水簌簌落下,那些泪水中满载着委屈与不甘,却也夹杂着几分欣慰与喜悦。
今日,她本想去寻短见的,却被她曾经渴望的亲情给拉了回来。
“父皇。”怀宁轻声呼唤,听到他的回应,泪水不由自主地沿着脸颊滑落,她哽咽着询问道:“您的病怎会变得如此严重?”
国主失笑地道:“不过是积年的顽疾,静养些时日,自会痊愈,今日见到你,病痛似乎也减轻了大半。”
“宁儿,我给你安排了新的住处,就在这边上,以后我们父女俩时常都能方便见面。”
怀宁应下了,母妃曾说过,若对方肯真心悔改,原谅也是无妨的。
从未好好相处过的父女从白日里聊到了夜里,甚至还一块儿用了晚膳,临近深夜,李公公前来催国主尽早歇下,国主这才让人带怀宁去了新寝宫住下。
新的住处和国主那儿一样华丽,怀宁一时间受宠若惊,今日发生的一切,让她仿若坠入了美梦一般。
渐渐地,她发现宫中之人对她的态度俨然大变,一个个都十分尊敬她,对她笑脸相迎,就好像她从来不是人们口中的灾星,也从未进过冷宫。
怀宁一夕之间被捧在了国主的心尖上,成为了宫中最受宠的公主,国主只允许她近身侍奉,其余人等皆不见。
最令怀宁奇怪的是一向深受国主信赖的国师竟然许久未来宫中,她问起国师时,国主只道他外出有公务,却不再多言。
听闻此言,怀宁心中存了几分疑虑。
国主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也问过太医,只反复说要好好调养,开了不少方子都不见效。
这些时日和国主相处融洽,怀宁不免开始为他担忧,直到她在门口听到国主和李公公的对话。
“陛下,您的病情耽搁不了多少时日了,还请尽快决断。”
“朕宁可死,也绝不用那种法子。”
“可如今只有怀宁公主才能救您的性命啊。”
“不必再说了,朕对怀宁多年来不闻不问,已经十分愧疚了,倘若用了那法子,燕妃在天有灵,定是会怪罪朕的。”
“可再这样耗下去,陛下您......”
寝宫的门忽然间被打开了,中断了二人的对话,怀宁端着一碗刚刚煎好的药走了进来。
她将药碗轻放,轻轻走到国主身旁,温言细语道:“父皇,若怀宁能救您,您尽管说。”
“太好了,陛下!”李公公面容欣喜道。
国主立刻严词斥责道:“住嘴,朕绝对不可能用的。”
怀宁见他一脸犟容,只好问李公公:“父皇的病到底如何才能治,为何需要是我?”
李公公察觉国主面色不豫,起初不敢造次,然而见怀宁冷眼瞥向国主之后,他便壮大胆子道:“陛下的病乃心疾,是当年因燕妃薨逝而哀伤过度所致,这些年也曾看过不少名医,开的药皆只能延缓性命,现下已是强弩之末,而国师多年来四方奔走,为陛下寻觅法子,近日终于传回佳音,寻到了好法子。”
“是什么?”怀宁急切问道。
“公主,国师道,他当年占卜出您乃天降灾星,但亦是下凡历劫的神明,神明的血肉有祛病的奇效,即便您现在是凡人之身,同样有这般疗效。这一点,国师已经在外多方求证过,确有下凡历劫的神明用自己的血肉救活了不少重病之人。”
第111章 割肉救父她笑了,原来自己当真能救他……
“我是灾星,亦是来凡间历劫的神明,天底下怎会有这般事?”怀宁微蹙秀眉,显然对此事半信半疑,但父皇命在旦夕,若是她真能救他,她又岂能错过。
“此事千真万确,公主!”李公公的声音染上几分焦急。
国主突然在此时紧紧按住胸口,气息急促地道:“不要……不要听信他的,宁儿,即便此事为真,朕也不忍让你冒险,割肉放血,若稍有差池,恐会危及性命。”
怀宁陷入了片刻的沉思,她想到了已逝的母妃。
母妃在时,总是会不厌其烦地跟她说许多有关她父皇的事,她看得出来,母妃很爱父皇,至于父皇对母妃,宫中亦是人人相传,父皇心中唯有母妃一人。
他至今未立后,据说那尊贵的位置原本是想留给母妃的,准备在自己出生后便立她为后。
若非灾星之言,他们定不会渐行渐远。
她也曾怨过他,却终是因看到他还一直挂念着自己的母妃而败下阵来,面对她一直渴望的父爱又近在眼前,她还是放下了过去的一切。
事情都在渐渐好转,却唯独他病了,她又怎能忍心见死不救,毕竟他们是血脉相连的亲人。
“父皇,儿臣要救您。”怀宁斩钉截铁地说完后,又补了一句:“儿臣心意已决。”
“宁儿......”国主声音开始变得微弱,刚喊完她名字,便感到力不从心,连说句话都十分艰难。
李公公激动地道:“公主,好在您深明大义,陛下的心疾有救了,国师明日便会赶到,待国师给您细细讲明如何割肉放血。”
“好。”
*
翌日,风尘仆仆的国师回到了宁安国,一刻也不停歇地进了宫。
国师迈入寝宫时,怀宁正守在国主塌前
,国主的气息从昨日起便越发微弱,她担心地一夜未眠,便彻夜守在此处,而此刻国主好不容易才睡过去一会儿。
“公主,这便是国师。”李公公小声提醒。
闻言,怀宁抬眼打量,这国师倒是生得一副眉清目秀的年轻模样,明明比她父皇小不了几岁,却看着像是两辈人。
原来就是他当年占卜出自己是天降灾星。
“有劳国师跟我讲讲,我该如何割肉放血?”怀宁声音清亮,不知为何,她对着眼前的国师有着莫名的厌恶之意,但并非是因为他对她的占卜之言。
不过他对父皇倒是忠心耿耿,一直尽心辅佐。
眼下,为了父皇,怀宁也暂且只能信他。
国师面对他口中断言的灾星倒是没有过多反应,似乎真的只将她当做一个救父心切的女儿。
“公主,割肉放血,无论您身上哪处都行,只要放满一小碗血便可,至于肉,一小块足矣。”国师淡淡道,而后话锋一转:“但一次不够,需得连续三日,每日一次,方可治愈。”
“这...国师,如此这般,公主的身子受得了吗?”李公公不免有几分担忧道。
国师胸有成竹道:“放心,三次不足以致命。”
“好,我明白了。”
怀宁走至桌旁,目光凝重地落在那已经摆放整齐的刀与碗上,她的双唇微微颤抖,却终究坚定地握起刀刃,在左手腕上果断划过,鲜红的血液一滴滴落入碗中,速度极为缓慢,她不禁又毅然补了一刀,血珠才加速落下,形成一串串殷红的珠链。
李公公与守在怀宁身旁的婢女皆露出了不忍之色,唯有国师的神情仍旧淡然如水。
当血满至一小碗之际,怀宁的手腕已痛至麻木,她立刻挖取了自己的少许肉置于其中。
下一瞬,剧痛如刀割般让她不禁蹙紧了眉头,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快!快给公主止血!”李公公急切地吩咐道。
婢女动作利索地给怀宁上药包扎伤口,怀宁则看着李公公将那一碗血肉拿了过去,恰好,国主适时地醒了。
而怀宁却因体力不支地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