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17节
  否则。
  若是不能一炮而红,恐怕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得带着老二老三加入丐帮了。
  那要好名声又有什么用。
  “大姐......你写的可真好。”
  老三杨盼娘看完存稿。
  搂住蔓娘的胳膊,一双小骷髅似的眼睛亮闪闪的。
  一脸期待的到道:
  “绾绾姑娘会没事的吧?最后那个男子是谁呀?他真的好出众好特别啊!”
  显然,
  杨蔓娘的判断不错。
  霸总文学在北宋也没有水土不服。
  霸总豫王爷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露面,台词都没有说一句。
  就已经有第一个拥趸了。
  杨盼娘看的还不过瘾。
  一脸跃跃欲试的道:
  “大姐,你还继续写吗?不然我去点油灯吧!”
  让一旁的老二杨士林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看着手里的稿子。
  这书真有这么好么?
  能让一向在吃食上扣扣嗖嗖,做饭都舍不得放油,只舍得用油布沾一沾锅底儿的老三,居然破天荒的想要点灯熬油了。
  “天黑了,不写了,这只是初稿,我这几日把这些内容再扩写修改一下,有些情节还需要再延展。”
  其实,小说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但是杨蔓娘第一次投稿,还是打算精益求精,尽量做到最好。虽然之前在老二老三面前表现的信心十足,说一定可以在小报上刊登,但她的心里也有些紧张的,毕竟初来乍到,也并没有完全的把握。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杨蔓娘每日下工回到家,就点着油灯趴在闷柜橱上继续修改,扩写小说,在里面增加了一些符合这个年代的俚语和生活场景。
  就这么一直修修改改,删删减减,觉得身子冷了,就起来做几个开合跳暖暖身子。
  手冻木了,让老三杨盼娘帮她搓搓手再继续写。
  以至于后来放下笔,她感觉自己手都不自觉的抽抽。
  这篇小说开头一共写出了两万字,以杨蔓娘过去写文的经验来看,已经是很不错了,内容流畅,一气呵成,虽然只有两万字,但是这两万字干货满满,没有多余的赘述。
  杨蔓娘满意后,又用自己最整齐的笔迹誊写了一遍。
  将写好的手稿卷起来,外层裹上防水的油纸。
  深深的呼了一口气。
  下面。
  就是等下一个休沐日。
  去各大报房里,跑这本小说的刊印和连载了!
  第13章
  这几日天气越来越冷。
  就跟老天爷在流眼泪似的,每日早晨起来,地上都下了一层雪。
  杨蔓娘估摸着,按现代的算法,气温应该在零下二十度了。
  早上上工比之前艰难多了。
  之前都是压得瓷实的地面。
  现在变虚了,一路走过去,基本上到了矾楼,雪就把脚上的棉鞋湿透了。
  杨蔓娘脸冻得通红,呲牙咧嘴的来到一楼的更衣室。
  先到的人,已经围坐在熏笼一圈儿开始闲聊了。
  将身上的羊皮裘挂在窗户边的衣架子上,脱下冻了一层冰壳子的棉鞋,用手捂了捂冷的麻了的脚。
  杨蔓娘忍不住长长的呼了口气。
  这棉布鞋一点儿都不防水,穿着完全就是自欺欺人,除了刚穿的那一会子暖和,一走到外面就会被雪浸湿。
  若是雪地瓷实还好,最多在底结一个厚厚的冰疙瘩,走路跟踩高跷似的。
  若是遇上这样天天下雪的日子就难熬了,鞋帮子一会儿就被虚雪浸湿了,变得又厚又重,走在路上,脚简直跟泡在冰水里没什么两样儿。
  杨蔓娘暗暗思量着。
  等赚了钱。
  说什么也要买双羊皮靴子穿。
  “蔓娘,你到我这里来暖一下吧!”
  吕小娘将自己的位置让出来。
  拉着杨蔓娘坐在自己之前的位置上。
  她家就租住在大相国寺附近的公租房里。
  每日上工只需要走五六分钟就到了。
  倒是不像杨蔓娘这般遭罪。
  “今儿个苗翠儿病了,怕是不能来了,也不知道今天管事会安排谁去三楼照应。”
  吕小娘一边帮杨蔓娘整理被雪沾湿的发髻,一边八卦道。
  靠在熏笼边儿的刘西施闻言。
  瞧了杨蔓娘一眼。
  笑着打趣道:
  “剩下的人里,蔓娘长得最好,说不定就是她。”
  刘西施就是这样。
  说话大大咧咧的性子。
  杨蔓娘也不计较,笑了笑没说话。
  “长得好就能去了?”
  一道带着嘲讽的声音从门口处传来。
  来人是一个细眉细眼的小娘子,梳着矾楼侍女统一的双平发髻,右边儿脸上有几颗雀斑。
  杨蔓娘也认得。
  她叫王巧娘,是一楼通堂的侍女,比杨蔓娘大两岁,工龄也比她长。
  她在一楼的八个侍女里年纪最大。
  所以一直以来都以大姐头自居,自视甚高。
  王巧娘昨儿个晚上便知道苗翠儿生病的事,还专门求了一楼的副管事杨三元,对这次去三楼伺候的机会志在必得。
  所以。
  听了刘西施得话自然不服气。
  不过她没胆子跟刘西施吵嘴。
  柿子要捡软的捏。
  就把枪口对准了一直以来都表现得很和气,与人为善的杨蔓娘。
  哼了一声。
  脸色不屑的道:
  “楼里那些贵客们家里的姬妾,哪个长得不好了,难道是选什么青楼的姐儿不成!”
  这样明显侮辱人的话。
  让跟杨蔓娘一项要好的吕小娘一听便气的不行。
  忍不住高声道:
  “哎,你这人怎么说话呢!什么叫青楼的姐儿!你怎么这么粗俗!”
  “我就这么说话又怎么了?正主儿还没发话呢,狗倒是先汪汪起来了!”
  王巧娘不屑的道。
  她看不惯杨蔓娘和吕小娘很久了。
  原本,她可以在二楼做灯烛侍女的,只因为这两个狐媚子长得比自己略好些,自己就只能在一楼通堂伺候。
  要知道,矾楼是是等级制的,不同楼层的侍女接触的人也不同。
  一楼通堂接待的侍女活计累,而且,伺候的都只是普通的有点钱的商人和七八品的小官儿。
  二楼雅间接待的,则可以接触身价至少万贯以上的富商,还有五品以上的官员。
  三楼则更不必说,只有两个大雅间,吃住一体,再有钱的商人都上不去,那必须至少是三品以上的朝廷高官,还必须本身要身家巨富,才能涉足的地方。
  苗翠儿长着一双含情的桃花眼,身姿窈窕,外貌上几乎和水素素不相上下。
  所以才能一直在三楼伺候。
  而像杨蔓娘和吕小娘这样的中上之姿的清秀佳人,可以在二楼掌灯。
  像王巧娘这样的普通周正的样貌,大多都在一楼的通堂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