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原来亲眼见四阿哥宠爱别人,心里还是会忍不住咯噔一下。
“好,我知道了。”
乾清宫玉阶前。
四阿哥来向康熙禀事,不期然遇见同来面圣的大阿哥胤褆,胤褆如今是多罗直郡王,胤禛比他低一阶,见到他自然要行礼的。
胤禛规规矩矩地行过一礼,起身时,胤褆微笑,“老四,都是兄弟,何须如此生分。”
他明摆着是等胤禛行完了礼才故作谦让,胤禛心知肚明,微微一笑,顺着他话道:“大哥,储君尚需恪守君臣之礼,遑论你我啊。”
二人拾阶而上,正说着,就见那口中的储君提着袍角慢慢从阶上下来,太子的面色很难看。
胤褆猜到是怎么回事,昨日陛下册封几个兄弟,又是褒奖又是赏赐,唯独太子被排除在外。
因一个月前有大臣上疏,禀说毓庆宫内有人行径悖乱,太子宫中的膳房人花喇、额楚、哈哈珠子德住,以及茶房人雅头被告发借由东宫之名在宫外敛不义之财。
陛下大怒,将几人圈禁,命人彻查,今日结果出来了,陛下下谕将这几人尽皆处死。
太子何止颜面扫地,看他现下这腿脚不便的摸样,胤褆就知道这位储君是在乾清宫跪了许久。
没有什么比亲眼见证太子受挫更令他高兴,胤褆上前,哎哟一声笑道:“殿下这是怎么?膝盖受伤了么?”顿了一瞬,恍然大悟,“莫不是为着你宫里人的事皇阿玛罚你了?其实太子何其无辜,宫里头那么多人,太子政务繁忙,哪儿能将手底下人人都管住。”
胤礽冷眼一瞥,“这话,郡王何不同陛下说去。”
胤褆面色不改,“太子放心,我一会就为你说情去!”
每当这种时候,胤禛总是一声不吭保持沉默,口头之争没意思,偏他这大哥就爱争这个,也不知是因为军营里太过寡闷还是怎么。这二人之争胤禛照旧不参与,奈何太子总也不放他静作壁上观。
胤礽懒得再理会胤褆,看向胤禛:“老四,你也是今时不同往日。近几日孤请你到宫里说话,你
总有理由不来,是什么意思?打定主意和二哥划清界限么?”
胤禛未及开口,胤褆接道:“皇阿玛正为太子宫里人生气,太子这个时候叫老四去,不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郡王,孤在问四弟。”胤礽正色,冷乜他一眼,眸子里威仪尽显。他摆起了储君的架子,胤褆便也不再开口了。
其实,太子从小就温柔谦逊,若非如此,也不会惯得胤褆这皇长子恃长而骄,敢与太子争锋。不知从何年何月始,胤褆变了,愈发争强好胜,太子也变了,行事日渐谨慎,也愈发多疑。
当然胤禛自认他也不是一片纯白,不过他从来就不是,未应太子之邀自是因他也要避嫌,彼时封爵在即,他不能令皇阿玛对他生疑。
略忖片刻,胤禛低头:“回太子,前几日臣弟忙于公务,确实无暇分身。”
太子冷笑,未表露信是不信,一句未说便往前走了。
“自此之后,他不会再信你。”胤褆道。
“皇阿玛此番册封,明摆着为分东宫之权,太子遭此打击,必定疑窦丛生,无论我是否向他示好,都难消其忌惮之心。”
胤褆点头,“你倒是看得明白。”
至乾清宫,四阿哥向康熙回禀先前巡视通州漕仓一事,他发现漕仓附近通惠河泥沙淤积,以致漕船搁浅,四阿哥提议将陈鹏年从兖州调往通惠河疏浚。
陈鹏年正是几年前被太子无端调往兖州之人,此人善治水、性刚直,是治理河道的最佳人选,日前四阿哥曾查过,陈鹏年去兖州后竟又被层层下放,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
原四阿哥还琢磨如何才能让陈鹏年回到该去的位置,而不令太子疑心自己,经方才殿前一次会面,他改了主意。太子眼下自顾不暇,何不就趁此机会,做些实事。
出宫后,四贝勒府的马车已经在宫门外等着。胤禛看见那车,脚步略顿了顿。
行过礼,苏培盛打起车帘,胤禛迎面就看见耿氏,耿氏仿佛受惊,忙要下车行礼,胤禛拦住她,让她坐回去。
进宫前,他便吩咐午时将耿氏接来这里,与他一道出城。
“爷有这么可怕么?抬头,看着爷。”
耿氏怯怯抬头。
胤禛看了看她的脸,“听闻你前晚受寒,今日可觉得好些?”
“多谢四爷关怀,厨房给妾身熬了姜汤,今日妾身已经好多了。”
说着说着,耿氏的一只耳朵就慢慢红起来。胤禛不动声色看了眼那红耳朵,接着道:“虽你进府时日不多,但若你想给家里去信,可以告诉我。”
这是何等恩宠。
今日苏培盛打发一个小太监到她院中传话,听说四阿哥去庄园,要带她,院里所有人都说四阿哥从没有这样过。
四阿哥从前也带福晋出门,但也没在府外过夜,这头一回四爷和福晋外出过夜,就要带上她,下人们都说四爷定是喜爱她,喜爱得紧了。
一想到此,耿氏就脸红心跳。
还没想好如何回应,便听四阿哥问:“听说你并非耿管领亲生,你是他胞弟的女儿?”
微一抿唇,耿氏小声回道:“回四爷,是的。”
“我还听说,你亲阿玛于十年前溺水而亡,你从小寄养在祖母处,在山东老家长大。”
“……回四爷,是的。”
“那是个什么地方?同爷说说,什么地方能养出你这样的美人儿。”
他带着一丝笑意这样问,真如一滴春雨打在人心口,耿氏攥紧手指,心跳难以抑制,她依然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微微低头,回道:“那里穷乡僻壤,车马不便,其实算不得甚好地方……京城里美人何其多,四爷莫取笑我了……”
“如何取笑,美人再多,却远不及你。”
没有哪个女人不爱听这话,心知四爷是有心说笑,但也是为了与她更亲近些,耿氏稍稍放松,不由笑道:“依妾身看,贝勒府就有不少美人,福晋最是其中一个……”
“……”
这话一出口,座旁许久没有出声。
等了半晌不见回应,耿氏谨慎抬头——
突然,一道冷厉的目光直逼入她眼中,如寒刃割喉,令人心间一悚。
耿氏嘴角笑意猛地僵住,然而下一刻,四阿哥弯起嘴角,目中那道寒意也顷刻消失了。
“怎么?”看她这样望他,四阿哥笑问。
“……没、没什么。”耿氏低头。
刚才那一瞬似乎只是错觉,但她心中那抹悚然始终难以消解,四阿哥默默看她片刻,伸手勾起她下巴。
他叹气,“说了看我,怎么不听话?还是那么怕我?”
“……不,不是。”耿氏双耳红得滴血,撞入他温情脉脉的眼睛里,想逃却逃不了。
“你还没回答我,想给家里去信么?虽你生父已不在人世,但你现如今的阿玛应该对你很好,他费尽心思将你送到我身边,为了你的前程可谓用心良苦。”
“用心良苦……”在那样温柔的逼视下,耿氏忽然一阵恍惚,她望着四阿哥的眼,忽然滚落下泪来。
第109章 第109章在前世的记忆……
在前世的记忆里,耿德金送进四贝勒府的这位耿氏颇有手腕。
那女子很上进,不娇弱,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前世她帮着扶摇打理内务,很得扶摇信任,为此扶摇允许她同家里书信往来,而这些书信后来慢慢从普通的寒暄请安,变成了消息传递。
最初胤禛留她,一为稳住耿德金,二为这耿氏确实有些本事,能帮扶摇管理偌大府邸,那会儿扶摇生下孩子不久,身体不好还整日忙于带孩子,他想让耿氏帮衬扶摇。
回忆前世,胤禛想,或许在他和福晋都对耿氏极为宠信的情况下,一开始耿氏是打算在四贝勒府好好过下去的,因为胤禛查过她的家书,她给耿德金送的那些消息都是一些小事,无关痛痒。但,她的野心愈发膨胀,改变或许发生在她向他要侧福晋的位子,而胤禛没有给她。
胤禛从来就没想过让耿氏再往前进一阶。他知道,以那个耿氏的性子,扶她做侧福晋,终有一天,扶摇管束不了她。
他的福晋,和耿氏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性子,他的福晋一点野心都无,从来不和他要什么东西,从来也不与他争吵,每次看见他到她的屋去,福晋就双眼弯弯,打扮得美丽动人,看着他的眼神充满爱慕,这爱慕之意让他一进她房里就不忍再走出来。
今生的耿氏已经不是前世那个人,胤禛看着眼前人,忽然在她身上看见了前世扶摇的影子。
去年九月,当前世的记忆汹涌而来,胤禛半晌缓过神,想到的头一件便是:福晋为何变了?
他从不曾怀疑扶摇对他的情意,直到回忆起前世,他才发现扶摇眼中的情意不及前世万分之一。
如今,耿氏在他面前落泪,他在那双楚楚可怜的眸子里捕捉到一丝熟悉之感。
“好,我知道了。”
乾清宫玉阶前。
四阿哥来向康熙禀事,不期然遇见同来面圣的大阿哥胤褆,胤褆如今是多罗直郡王,胤禛比他低一阶,见到他自然要行礼的。
胤禛规规矩矩地行过一礼,起身时,胤褆微笑,“老四,都是兄弟,何须如此生分。”
他明摆着是等胤禛行完了礼才故作谦让,胤禛心知肚明,微微一笑,顺着他话道:“大哥,储君尚需恪守君臣之礼,遑论你我啊。”
二人拾阶而上,正说着,就见那口中的储君提着袍角慢慢从阶上下来,太子的面色很难看。
胤褆猜到是怎么回事,昨日陛下册封几个兄弟,又是褒奖又是赏赐,唯独太子被排除在外。
因一个月前有大臣上疏,禀说毓庆宫内有人行径悖乱,太子宫中的膳房人花喇、额楚、哈哈珠子德住,以及茶房人雅头被告发借由东宫之名在宫外敛不义之财。
陛下大怒,将几人圈禁,命人彻查,今日结果出来了,陛下下谕将这几人尽皆处死。
太子何止颜面扫地,看他现下这腿脚不便的摸样,胤褆就知道这位储君是在乾清宫跪了许久。
没有什么比亲眼见证太子受挫更令他高兴,胤褆上前,哎哟一声笑道:“殿下这是怎么?膝盖受伤了么?”顿了一瞬,恍然大悟,“莫不是为着你宫里人的事皇阿玛罚你了?其实太子何其无辜,宫里头那么多人,太子政务繁忙,哪儿能将手底下人人都管住。”
胤礽冷眼一瞥,“这话,郡王何不同陛下说去。”
胤褆面色不改,“太子放心,我一会就为你说情去!”
每当这种时候,胤禛总是一声不吭保持沉默,口头之争没意思,偏他这大哥就爱争这个,也不知是因为军营里太过寡闷还是怎么。这二人之争胤禛照旧不参与,奈何太子总也不放他静作壁上观。
胤礽懒得再理会胤褆,看向胤禛:“老四,你也是今时不同往日。近几日孤请你到宫里说话,你
总有理由不来,是什么意思?打定主意和二哥划清界限么?”
胤禛未及开口,胤褆接道:“皇阿玛正为太子宫里人生气,太子这个时候叫老四去,不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郡王,孤在问四弟。”胤礽正色,冷乜他一眼,眸子里威仪尽显。他摆起了储君的架子,胤褆便也不再开口了。
其实,太子从小就温柔谦逊,若非如此,也不会惯得胤褆这皇长子恃长而骄,敢与太子争锋。不知从何年何月始,胤褆变了,愈发争强好胜,太子也变了,行事日渐谨慎,也愈发多疑。
当然胤禛自认他也不是一片纯白,不过他从来就不是,未应太子之邀自是因他也要避嫌,彼时封爵在即,他不能令皇阿玛对他生疑。
略忖片刻,胤禛低头:“回太子,前几日臣弟忙于公务,确实无暇分身。”
太子冷笑,未表露信是不信,一句未说便往前走了。
“自此之后,他不会再信你。”胤褆道。
“皇阿玛此番册封,明摆着为分东宫之权,太子遭此打击,必定疑窦丛生,无论我是否向他示好,都难消其忌惮之心。”
胤褆点头,“你倒是看得明白。”
至乾清宫,四阿哥向康熙回禀先前巡视通州漕仓一事,他发现漕仓附近通惠河泥沙淤积,以致漕船搁浅,四阿哥提议将陈鹏年从兖州调往通惠河疏浚。
陈鹏年正是几年前被太子无端调往兖州之人,此人善治水、性刚直,是治理河道的最佳人选,日前四阿哥曾查过,陈鹏年去兖州后竟又被层层下放,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
原四阿哥还琢磨如何才能让陈鹏年回到该去的位置,而不令太子疑心自己,经方才殿前一次会面,他改了主意。太子眼下自顾不暇,何不就趁此机会,做些实事。
出宫后,四贝勒府的马车已经在宫门外等着。胤禛看见那车,脚步略顿了顿。
行过礼,苏培盛打起车帘,胤禛迎面就看见耿氏,耿氏仿佛受惊,忙要下车行礼,胤禛拦住她,让她坐回去。
进宫前,他便吩咐午时将耿氏接来这里,与他一道出城。
“爷有这么可怕么?抬头,看着爷。”
耿氏怯怯抬头。
胤禛看了看她的脸,“听闻你前晚受寒,今日可觉得好些?”
“多谢四爷关怀,厨房给妾身熬了姜汤,今日妾身已经好多了。”
说着说着,耿氏的一只耳朵就慢慢红起来。胤禛不动声色看了眼那红耳朵,接着道:“虽你进府时日不多,但若你想给家里去信,可以告诉我。”
这是何等恩宠。
今日苏培盛打发一个小太监到她院中传话,听说四阿哥去庄园,要带她,院里所有人都说四阿哥从没有这样过。
四阿哥从前也带福晋出门,但也没在府外过夜,这头一回四爷和福晋外出过夜,就要带上她,下人们都说四爷定是喜爱她,喜爱得紧了。
一想到此,耿氏就脸红心跳。
还没想好如何回应,便听四阿哥问:“听说你并非耿管领亲生,你是他胞弟的女儿?”
微一抿唇,耿氏小声回道:“回四爷,是的。”
“我还听说,你亲阿玛于十年前溺水而亡,你从小寄养在祖母处,在山东老家长大。”
“……回四爷,是的。”
“那是个什么地方?同爷说说,什么地方能养出你这样的美人儿。”
他带着一丝笑意这样问,真如一滴春雨打在人心口,耿氏攥紧手指,心跳难以抑制,她依然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微微低头,回道:“那里穷乡僻壤,车马不便,其实算不得甚好地方……京城里美人何其多,四爷莫取笑我了……”
“如何取笑,美人再多,却远不及你。”
没有哪个女人不爱听这话,心知四爷是有心说笑,但也是为了与她更亲近些,耿氏稍稍放松,不由笑道:“依妾身看,贝勒府就有不少美人,福晋最是其中一个……”
“……”
这话一出口,座旁许久没有出声。
等了半晌不见回应,耿氏谨慎抬头——
突然,一道冷厉的目光直逼入她眼中,如寒刃割喉,令人心间一悚。
耿氏嘴角笑意猛地僵住,然而下一刻,四阿哥弯起嘴角,目中那道寒意也顷刻消失了。
“怎么?”看她这样望他,四阿哥笑问。
“……没、没什么。”耿氏低头。
刚才那一瞬似乎只是错觉,但她心中那抹悚然始终难以消解,四阿哥默默看她片刻,伸手勾起她下巴。
他叹气,“说了看我,怎么不听话?还是那么怕我?”
“……不,不是。”耿氏双耳红得滴血,撞入他温情脉脉的眼睛里,想逃却逃不了。
“你还没回答我,想给家里去信么?虽你生父已不在人世,但你现如今的阿玛应该对你很好,他费尽心思将你送到我身边,为了你的前程可谓用心良苦。”
“用心良苦……”在那样温柔的逼视下,耿氏忽然一阵恍惚,她望着四阿哥的眼,忽然滚落下泪来。
第109章 第109章在前世的记忆……
在前世的记忆里,耿德金送进四贝勒府的这位耿氏颇有手腕。
那女子很上进,不娇弱,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前世她帮着扶摇打理内务,很得扶摇信任,为此扶摇允许她同家里书信往来,而这些书信后来慢慢从普通的寒暄请安,变成了消息传递。
最初胤禛留她,一为稳住耿德金,二为这耿氏确实有些本事,能帮扶摇管理偌大府邸,那会儿扶摇生下孩子不久,身体不好还整日忙于带孩子,他想让耿氏帮衬扶摇。
回忆前世,胤禛想,或许在他和福晋都对耿氏极为宠信的情况下,一开始耿氏是打算在四贝勒府好好过下去的,因为胤禛查过她的家书,她给耿德金送的那些消息都是一些小事,无关痛痒。但,她的野心愈发膨胀,改变或许发生在她向他要侧福晋的位子,而胤禛没有给她。
胤禛从来就没想过让耿氏再往前进一阶。他知道,以那个耿氏的性子,扶她做侧福晋,终有一天,扶摇管束不了她。
他的福晋,和耿氏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性子,他的福晋一点野心都无,从来不和他要什么东西,从来也不与他争吵,每次看见他到她的屋去,福晋就双眼弯弯,打扮得美丽动人,看着他的眼神充满爱慕,这爱慕之意让他一进她房里就不忍再走出来。
今生的耿氏已经不是前世那个人,胤禛看着眼前人,忽然在她身上看见了前世扶摇的影子。
去年九月,当前世的记忆汹涌而来,胤禛半晌缓过神,想到的头一件便是:福晋为何变了?
他从不曾怀疑扶摇对他的情意,直到回忆起前世,他才发现扶摇眼中的情意不及前世万分之一。
如今,耿氏在他面前落泪,他在那双楚楚可怜的眸子里捕捉到一丝熟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