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显然,在他看来,以兆佳婉莹尚书府嫡女的尊贵,兆佳婉莹根本不必自降身份和一个侧室纠缠。
“你不懂,有的人嫉妒起来,什么手段都使得出!当然我并非断言兆氏就是那等前后不一的小人,只是十三阿哥宠妾灭妻的流言莫名其妙传出,连宫里头的娘娘都知道,不是很奇怪么?”
胤禛不用细想,就知道有人故意散播胤祥的丑闻,是为离间皇阿玛与胤祥。近日胤祥在户部的差事办得漂亮,屡得陛下嘉许,这般恩宠,自然招人红眼。
宫里娘娘们知道,摆明是有人想借娘娘们的口,在皇阿玛跟前算计胤祥,但既然额娘先一步四两拨千斤地处置了,此后再有人向皇阿玛念叨此事,皇阿玛也不会再大做文章。
胤禛不打算分辨了,其中弯弯绕绕远比扶摇想象中更为复杂,朝中分争没必要让扶摇掺和进来,他只是笑,“哦?都有什么手段,说来听听。”
第138章 第138章“制造谣言、……
“制造谣言、下毒、戕害!”
扶摇数着记忆中古人常用的手段,回答得格外认真,四阿哥静看她一会,忽地笑了。
扶摇感到自己再次被鄙夷。
“爷笑什么?好笑么?”她不太高兴,想问四爷难道这些伎俩他在宫里没见过?宫里头的腌臜事只多不少吧?
四阿哥看见扶摇脸色耷拉下来,笑意略收敛几分,清了清嗓子道:“你的担忧……”
看见扶摇认真的表情,抵在舌尖那句“实在多余”咽了回去,他话锋一转道:“不无道理。”
“既然你也如此以为,那明儿你帮我向十三阿哥说一声。”
四阿哥道:“好。”但其实他打定主意,一个字都不会同胤祥提。
胤禛相信以胤祥的能耐,是能料理干净这些后院琐事,只是连日来胤祥要务缠身,根本无暇他顾。
收拾了索额图后,皇上为维护储君,接连打压了一批朝官,这些朝官多与皇子有过密切联系,一时朝中风声鹤唳,连大阿哥都不敢轻举妄动。
皇长子、皇三子、皇四子、皇八子已在朝堂深耕多年,胤祥却是初涉政务,皇阿玛对他尚无戒心,这才愿意将漕粮转运、军需调配这些要紧差事交到胤祥手上。既为历练胤祥,亦为制衡胤祥的几位兄长。
胤禛不知别的兄弟愿不愿意,他自己是极欢喜。
借着这股东风,胤祥可以大展拳脚,做出实打实的政绩。后宅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不该让胤祥分心。
“对了,下午我出宫时遇到三哥,听他说府中福晋近日染疾,明儿千秋宴不能一起进宫了。”
扶摇声调陡然拔高,“连心生病了?”
“你别担心,”四阿哥握住她手,“听说是受寒,并不严重,且已请太医看看过。三哥说吃几日药,再在府中静养便是。”
扶摇点点头,四阿哥说得云淡风轻,她的心却七上八下。
古代最不好的一点就是医疗条件不行,往往一个不起眼的小病就能要去人命。
可是,她担心又有什么办法。
祈祷吧。
深夜,三贝勒府的正院里,北风朔朔,灯火通明。
屋里传出女子低低的咳嗽声。
“咳,咳”
连心歪在铺着狐裘褥子的软榻上,身上盖着条厚衾,衾角压着个刚搁下的珐琅缠枝莲纹暖手炉。
寒风拍打雕花窗棂,她却浑然不觉,只专注地捏着手中那封信笺,烛火将信上墨迹映得忽明忽暗。
贴身丫鬟捧着黑乎乎的汤药到榻前,温声唤了声“福晋”。
“福晋,该吃药啦。”
瞧见福晋犹如入定一般不为所动,丫鬟劝道:“这是今日最后一碗伤寒药,喝完就没啦,福晋再忍一忍。”
药的苦味扑了过去,被这味道一激,连心抬头,接过药碗一饮而尽。丫鬟捧来蜜饯罐子,她却不拈蜜饯吃,只顾着问:“三爷回来了么?”
“回福晋,听小安子说三爷回府了,这会应该还在书房呢。”
“你让小安子再去一趟,就说我有急事,请三爷过来。”
话刚出口,忽然就听门外传来守夜太监的声音:“福晋,三爷过来了!”
连心在屋门口迎进胤祉。
“三爷来得正好,我正有一件要紧事和你商议。”
胤祉是来看望连心,瞧她有没有遵照医嘱乖乖喝药,目光恰好落到连心白皙手指捻着的一封信笺。
他一掀袖袍,携连心到榻上坐了。
“你说。”
连心抿唇,眉眼间浮现一丝犹豫,但她依然选择将信笺递去。
胤祉接过信笺,大致看了一遍,了然。
“族中小辈行为无状,以至于招来牢狱之灾,我知道我不该为这一点小事麻烦三爷,但,但这是我叔父最疼爱的一个孩子,还请三爷施以援手。”
连心的小叔父老来得子,却因溺爱将小儿子纵得无法无天。那孩子不久前强占了别人的未婚妻,被苦主告到官府。
若欺负的是寻常人家也好打发,偏生这苦主是恭亲王府里一名管家的近亲。
恭亲王勒令官府彻查,有一个王爷在上头压着,顺天府便不好草草了事。
家书里写尽苦水,摆明是要连心央求三阿哥。
私心里,连心很看不上她那侄儿,这样一个祸害留着也是徒惹祸端,可董鄂氏一族素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叔父从前和她阿玛一块在战场上刀头舔血,不仅有着血脉相连的至亲关系,更有着过命的战友情分。
如今即便那孽障再不成器,看在当年叔父为救阿玛落下残疾的份上,也不得不替他收拾残局。
眼下时局连心知道一点,她没把握三阿哥会应,然而三阿哥看过信笺,将信折起来递回她手中,微笑道:“你从没求过我。”
连心抿唇,“这次我在求你……”
她心想,若是不成也不怪三阿哥,她已经仁至义尽,若结果如此,那也是叔父命中一劫。孽障死了也不怨。
没想到三阿哥轻轻一笑道:“既如此,我想想办法。”笑容如从前那般令人如沐春风。
连心愣怔,“三爷与恭亲王……亲近吗?若是三爷出面说和,能劝得王爷回心转意?”
她自认为了解三爷,三爷平日里与何人来往她都有偷偷打听,可从没听说三爷和恭亲王有什么交情。
恭亲王是当今皇上的兄弟,总是偏安一隅从不参与党争,据她所知,众多皇子之中,恭亲王只与太子较为亲近些,那还是在太子年幼的时候。
蓦地,连心眉心一动,悄声,“难道三爷是想……太子……”
“明日我找太子说说吧。”胤祉道。
“能行么?这件事让太子知道,岂不是又让他攥了一个把柄?”
胤祉不以为然,声音低下来,神秘莫测,“你不知,我正愁没把柄给他攥。这桩案子撞上来正好。”
“三爷,你说得我都糊涂了。”
与胤禛和扶摇的相处不同,胤祉性情温润,不会将事情全放心里让枕边人去猜,自他与连心结缘,无论什么事,胤祉都愿意与连心诉说一二。
胤祉道:“你有所不知,前次工部的差事便是二哥帮我夺得,索相虽然被皇阿玛鸩杀,但朝野上上下下都看得明白,皇阿玛从未有一日放弃太子。”
这连心倒是知道,索额图伏诛后的数月间,皇上再没动过东宫的人,反而把大阿哥拎出来当众申饬了好几回。
此时向太子靠拢,既全了兄弟友悌之义,亦能视作顺应圣意之举,皇上不会不喜欢。
“但我那二哥也不是从前那个会陪弟弟们玩闹,愿意为弟弟们两肋插刀的二哥了。我若不给他攥个把柄,拿什么得到他的信任?”
连心听这话中藏着许多无奈,听见胤祉叹息,一时也觉得胸中感慨万千,忽地又见三阿哥皱起眉头。
似想起什么,三阿哥奇怪道:“虽然他防着我们所有人,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二哥对十三弟似乎充满敌意。若非他有意刁难十三弟,那次的差事我也不能轻易得手。”
“十三弟哪里得罪他?”
连心缓缓接触到胤祉的目光。
最初她只是认真听着,胤祉的情绪传递给她,她便和胤祉一起困惑起来,和以前一样。
但突然,她脑中一阵嗡鸣,突然闪过一段遥远的回忆。
这段回忆足有……不消细算,连心就知道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应该是漪兰参加宫内大选,落选不久的时候,有一回事连心邀扶摇一块进寺拜菩萨,扶摇为叫妹妹高兴,特意打发人去费都督府接了连心出来散心。
就在她们三个出寺的时候,连心看见太子殿下也在那里。
她还记得那会儿扶摇特别生气,好像身量突然丈八高,挡在她妹妹前头,不让太子与她妹妹说话。
那件事着实惊呆连心,但也只是心惊了一阵便过去了。她没想过和人透露。
“连心?”
“你不懂,有的人嫉妒起来,什么手段都使得出!当然我并非断言兆氏就是那等前后不一的小人,只是十三阿哥宠妾灭妻的流言莫名其妙传出,连宫里头的娘娘都知道,不是很奇怪么?”
胤禛不用细想,就知道有人故意散播胤祥的丑闻,是为离间皇阿玛与胤祥。近日胤祥在户部的差事办得漂亮,屡得陛下嘉许,这般恩宠,自然招人红眼。
宫里娘娘们知道,摆明是有人想借娘娘们的口,在皇阿玛跟前算计胤祥,但既然额娘先一步四两拨千斤地处置了,此后再有人向皇阿玛念叨此事,皇阿玛也不会再大做文章。
胤禛不打算分辨了,其中弯弯绕绕远比扶摇想象中更为复杂,朝中分争没必要让扶摇掺和进来,他只是笑,“哦?都有什么手段,说来听听。”
第138章 第138章“制造谣言、……
“制造谣言、下毒、戕害!”
扶摇数着记忆中古人常用的手段,回答得格外认真,四阿哥静看她一会,忽地笑了。
扶摇感到自己再次被鄙夷。
“爷笑什么?好笑么?”她不太高兴,想问四爷难道这些伎俩他在宫里没见过?宫里头的腌臜事只多不少吧?
四阿哥看见扶摇脸色耷拉下来,笑意略收敛几分,清了清嗓子道:“你的担忧……”
看见扶摇认真的表情,抵在舌尖那句“实在多余”咽了回去,他话锋一转道:“不无道理。”
“既然你也如此以为,那明儿你帮我向十三阿哥说一声。”
四阿哥道:“好。”但其实他打定主意,一个字都不会同胤祥提。
胤禛相信以胤祥的能耐,是能料理干净这些后院琐事,只是连日来胤祥要务缠身,根本无暇他顾。
收拾了索额图后,皇上为维护储君,接连打压了一批朝官,这些朝官多与皇子有过密切联系,一时朝中风声鹤唳,连大阿哥都不敢轻举妄动。
皇长子、皇三子、皇四子、皇八子已在朝堂深耕多年,胤祥却是初涉政务,皇阿玛对他尚无戒心,这才愿意将漕粮转运、军需调配这些要紧差事交到胤祥手上。既为历练胤祥,亦为制衡胤祥的几位兄长。
胤禛不知别的兄弟愿不愿意,他自己是极欢喜。
借着这股东风,胤祥可以大展拳脚,做出实打实的政绩。后宅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不该让胤祥分心。
“对了,下午我出宫时遇到三哥,听他说府中福晋近日染疾,明儿千秋宴不能一起进宫了。”
扶摇声调陡然拔高,“连心生病了?”
“你别担心,”四阿哥握住她手,“听说是受寒,并不严重,且已请太医看看过。三哥说吃几日药,再在府中静养便是。”
扶摇点点头,四阿哥说得云淡风轻,她的心却七上八下。
古代最不好的一点就是医疗条件不行,往往一个不起眼的小病就能要去人命。
可是,她担心又有什么办法。
祈祷吧。
深夜,三贝勒府的正院里,北风朔朔,灯火通明。
屋里传出女子低低的咳嗽声。
“咳,咳”
连心歪在铺着狐裘褥子的软榻上,身上盖着条厚衾,衾角压着个刚搁下的珐琅缠枝莲纹暖手炉。
寒风拍打雕花窗棂,她却浑然不觉,只专注地捏着手中那封信笺,烛火将信上墨迹映得忽明忽暗。
贴身丫鬟捧着黑乎乎的汤药到榻前,温声唤了声“福晋”。
“福晋,该吃药啦。”
瞧见福晋犹如入定一般不为所动,丫鬟劝道:“这是今日最后一碗伤寒药,喝完就没啦,福晋再忍一忍。”
药的苦味扑了过去,被这味道一激,连心抬头,接过药碗一饮而尽。丫鬟捧来蜜饯罐子,她却不拈蜜饯吃,只顾着问:“三爷回来了么?”
“回福晋,听小安子说三爷回府了,这会应该还在书房呢。”
“你让小安子再去一趟,就说我有急事,请三爷过来。”
话刚出口,忽然就听门外传来守夜太监的声音:“福晋,三爷过来了!”
连心在屋门口迎进胤祉。
“三爷来得正好,我正有一件要紧事和你商议。”
胤祉是来看望连心,瞧她有没有遵照医嘱乖乖喝药,目光恰好落到连心白皙手指捻着的一封信笺。
他一掀袖袍,携连心到榻上坐了。
“你说。”
连心抿唇,眉眼间浮现一丝犹豫,但她依然选择将信笺递去。
胤祉接过信笺,大致看了一遍,了然。
“族中小辈行为无状,以至于招来牢狱之灾,我知道我不该为这一点小事麻烦三爷,但,但这是我叔父最疼爱的一个孩子,还请三爷施以援手。”
连心的小叔父老来得子,却因溺爱将小儿子纵得无法无天。那孩子不久前强占了别人的未婚妻,被苦主告到官府。
若欺负的是寻常人家也好打发,偏生这苦主是恭亲王府里一名管家的近亲。
恭亲王勒令官府彻查,有一个王爷在上头压着,顺天府便不好草草了事。
家书里写尽苦水,摆明是要连心央求三阿哥。
私心里,连心很看不上她那侄儿,这样一个祸害留着也是徒惹祸端,可董鄂氏一族素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叔父从前和她阿玛一块在战场上刀头舔血,不仅有着血脉相连的至亲关系,更有着过命的战友情分。
如今即便那孽障再不成器,看在当年叔父为救阿玛落下残疾的份上,也不得不替他收拾残局。
眼下时局连心知道一点,她没把握三阿哥会应,然而三阿哥看过信笺,将信折起来递回她手中,微笑道:“你从没求过我。”
连心抿唇,“这次我在求你……”
她心想,若是不成也不怪三阿哥,她已经仁至义尽,若结果如此,那也是叔父命中一劫。孽障死了也不怨。
没想到三阿哥轻轻一笑道:“既如此,我想想办法。”笑容如从前那般令人如沐春风。
连心愣怔,“三爷与恭亲王……亲近吗?若是三爷出面说和,能劝得王爷回心转意?”
她自认为了解三爷,三爷平日里与何人来往她都有偷偷打听,可从没听说三爷和恭亲王有什么交情。
恭亲王是当今皇上的兄弟,总是偏安一隅从不参与党争,据她所知,众多皇子之中,恭亲王只与太子较为亲近些,那还是在太子年幼的时候。
蓦地,连心眉心一动,悄声,“难道三爷是想……太子……”
“明日我找太子说说吧。”胤祉道。
“能行么?这件事让太子知道,岂不是又让他攥了一个把柄?”
胤祉不以为然,声音低下来,神秘莫测,“你不知,我正愁没把柄给他攥。这桩案子撞上来正好。”
“三爷,你说得我都糊涂了。”
与胤禛和扶摇的相处不同,胤祉性情温润,不会将事情全放心里让枕边人去猜,自他与连心结缘,无论什么事,胤祉都愿意与连心诉说一二。
胤祉道:“你有所不知,前次工部的差事便是二哥帮我夺得,索相虽然被皇阿玛鸩杀,但朝野上上下下都看得明白,皇阿玛从未有一日放弃太子。”
这连心倒是知道,索额图伏诛后的数月间,皇上再没动过东宫的人,反而把大阿哥拎出来当众申饬了好几回。
此时向太子靠拢,既全了兄弟友悌之义,亦能视作顺应圣意之举,皇上不会不喜欢。
“但我那二哥也不是从前那个会陪弟弟们玩闹,愿意为弟弟们两肋插刀的二哥了。我若不给他攥个把柄,拿什么得到他的信任?”
连心听这话中藏着许多无奈,听见胤祉叹息,一时也觉得胸中感慨万千,忽地又见三阿哥皱起眉头。
似想起什么,三阿哥奇怪道:“虽然他防着我们所有人,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二哥对十三弟似乎充满敌意。若非他有意刁难十三弟,那次的差事我也不能轻易得手。”
“十三弟哪里得罪他?”
连心缓缓接触到胤祉的目光。
最初她只是认真听着,胤祉的情绪传递给她,她便和胤祉一起困惑起来,和以前一样。
但突然,她脑中一阵嗡鸣,突然闪过一段遥远的回忆。
这段回忆足有……不消细算,连心就知道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应该是漪兰参加宫内大选,落选不久的时候,有一回事连心邀扶摇一块进寺拜菩萨,扶摇为叫妹妹高兴,特意打发人去费都督府接了连心出来散心。
就在她们三个出寺的时候,连心看见太子殿下也在那里。
她还记得那会儿扶摇特别生气,好像身量突然丈八高,挡在她妹妹前头,不让太子与她妹妹说话。
那件事着实惊呆连心,但也只是心惊了一阵便过去了。她没想过和人透露。
“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