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秦小薇:“这样啊……”
  跑上跑下一个多小时,她累出了一身汗,两点的时候,她又被安排去了电脑前,为储户服务。
  中午吃饭的时候,好几个同事说要请假回家搬家,但秦小薇扫了一眼,发现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的假条领导都没批。
  下午过来取钱的储户比上午还多,大厅里的座椅不够用,排队的人排到了街上,运钞车都来了好几趟——网上都在说暴雨会影响通信,到时候用不了网络支付,家里备点现金比较保险。
  现在手机支付非常方便,有些家庭可能连一百块现金都拿不出来,看到消息后陷入恐慌的市民纷纷跑出来取钱,因此今天所有银行网点都是爆满的状态。
  银行的工作并不好干,领导总是给大家开会,要求员工卖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还会让员工给亲朋好友群发消息推销、给客户打电话推销各种一看就是坑钱的产品,完不成指标就要扣工资,或是让员工自己出钱买。
  秦小薇并不打算留在这家银行,只想混张盖了章的实习证明就跑路,再加上她是实习生,只有底薪没有奖金,工资扣光了也就一千多,所以她对这些额外“任务”的态度非常消极,常常是嘴上说得漂亮办事拖拖拉拉。
  反正只要她不犯太大的错,银行也不会随便开除她这个廉价实习生。
  比起学校里经常加班的几个室友,她实习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很清闲,有时候下午太闲了,还能和同事去附近买奶茶和蛋糕当下午茶。
  但今天,因为取款的储户太多,上面又下了文件,他们支行不得不延长营业时间,平时五点半就会关上的卷闸门直到晚上七点半才拉下来。
  但银行关门了,并不意味着秦小薇就能下班了,还得业务复核、安全检查、扎账、开会……
  等她从银行出来的时候,已经快到十点了。
  秦小薇手上提着大米和花生油,拖着沉重的步伐,扫了辆共享电动车。
  大米和花生油是支行上周采购的,它们原本是吸引储户购买理财产品的礼品,但三天后银行就要被淹了,这几天又忙,分不出人手推销理财产品,粮油搬上搬下也不方便,行长留了一部分粮油送给大客户,剩下的则作为员工福利让他们分了。
  秦小薇虽然是实习生,也分到了两袋20斤装的大米和一桶5l装的花生油。
  如果银行的职工能接受顿顿吃炒饭,光是这两样东西就够他们度过暴雨那几天了。
  秦小薇在共享电动车上固定好大米和花生油,坐上去启动了电动车。
  晚上十点,早过了晚高峰,但回家这一路却堵得不行,搬家的车辆络绎不绝,路上的行人都在为几天后的暴雨焦虑。
  秦小薇骑着共享电动车抄了好几条小路,才赶在零点之前到家。
  公寓楼下就是商业街,隔壁还有个大型连锁商场,公寓楼层面积很大,一层有四十多户。楼栋里的住户很杂,有把房间打通开公司的,有开理发店的,还有开酒店式公寓的……
  秦小薇住九楼,她租了一间不到四十平的小公寓,公寓每个月的房租要比其他地段贵5、600,但这里离小吃街和学校近,不管是上学还是摆摊都能节省很多时间,因此就算楼栋里来往的人员鱼龙混杂,她也一直没有搬家。
  公寓里很“热闹”,楼下停着好几辆装着家具的卡车,来来往往的行人都在忙着搬家。
  公寓有六台电梯,秦小薇站在一楼等了十几分钟,也没等到一台电梯门打开——电梯在地下停车场装满后就直接上去了。
  她耐心耗尽,便扛着大米、提着花生油走楼梯上了九楼。
  上楼的时候,她碰到好几波搬家的工人,她不得不停下来侧着身体给他们让路。
  到家之后,秦小薇用脚踢上大门,随手把大米、花生油放在玄关处,就迫不及待进了空间。
  中午的曲奇饼干和酸奶早就消化完了,她现在饿得能吞下一头牛。
  她没管工坊里已经成熟的农副产品,径直朝着雪屋跑去,哆嗦着身体在冰冷彻骨的雪屋里翻找出一盒半成品披萨和一袋半成品炸鸡。
  找到食材她就出了空间,用烤箱和空气炸锅把披萨、炸鸡烤了。
  第3章 第3章许可
  雪屋是她去年参加圣诞活动奖励的“装饰”,半球形,里面的空间大概有二十多平,雪屋里有桌椅、床,可以住人。但是里面太冷了,秦小薇在里面待一会儿就觉得自己要被冻僵了,热水放在里面也很快就会冻成冰。
  出租房的冰箱很小,放不了多少东西,秦小薇便把雪屋当冰箱用,在里面存了不少吃的。
  农场空间很大,但只有“仓库”才有保鲜功能,食物直接放在农场空间里,和放在外面一样,会腐败变质。想要拿取空间里的东西,要么进空间自己动手找,要么通过“仓库”用意念拿取。
  但仓库得用金币扩容,有时候生产节奏没有控制好,仓库还会“爆仓”,农副产品的生产也会停滞,所以秦小薇很少用仓库装无关的东西,一些暂时用不到又占地方的东西,几乎全被她堆在那些被定义为“装饰”的房子里。
  等待披萨和炸鸡烤熟的间歇,秦小薇又拿了个小奶锅,开始煮牛奶。
  没多久,出租房的空气就被食物的香气占据了,秦小薇盘腿坐在茶几旁,就着热牛奶吃着这顿迟到的晚餐。
  热量爆炸的糖油混合物抚慰了她饥肠辘辘的肠胃,因为工作带来的疲惫一下子消散了许多。
  晚餐过半,秦小薇拿出自己的私人手机,开始查看网上的消息,至于那部专门用来工作的二手手机,则被她开了静音扔到沙发上。
  辅导员在班群里发了消息,通知在本地实习的同学这两天搬回寝室,后天晚上要大查寝,不回去的同学要出具父母手写的保证书,保证暴雨期间学生安全自负,辅导员还单独给她发了消息提醒她这两天回寝室。
  秦小薇想了想,给辅导员回了个“收到”。
  原主的父母都去世了,要写保证书得找原主的姑姑姑父,想到上次和他们一家打交道的经历,秦小薇果断放弃了这个选项。
  回复完导员,秦小薇又刷了会小视频,可能是因为她的ip在q省,大数据给她推送的视频都和q省特大暴雨相关。
  她一连刷了半个多小时,收藏了一堆加固门窗的视频。
  她工作日的晚上有夜跑的习惯,但今天工作时长严重超标,现在又快凌晨了,秦小薇打算偷个懒,等暴雨停了再继续夜跑。
  因为太饿了,秦小薇吃得有点撑,她决定“活动”一下,再去睡觉。
  她进了趟空间,找到之前从海里钓上来的大鱼缸,把里面的鱼分别捞到几个洗脸盆里,又清空了里面的水草和沙石。
  她爬进鱼缸里,用刷子把鱼缸内壁仔细刷了一遍,准备用它储水。
  鱼缸的形状是放大版的金鱼缸,刚钓上来的时候里面除了鱼还有各种景观,拿来当装饰,不输水族馆的鱼缸,就这么倒了她觉得挺可惜的。
  不过她手里暂时没有合适的储水容器,农场里又只有海水,只能用这个鱼缸凑合一下。
  之后她又把阳台上的洗衣机、烘干机搬进屋里,拿出工具,开始加固窗户……
  中途她还不忘拿一个塑料桶放在浴室接水,水接满了就转移到空间里之前刷干净的大鱼缸里。
  她住的这间公寓面积不到四十平,但是功能很齐全,除了卧室之外,客厅、浴室、厨房、阳台一样不缺。
  整间公寓,只有卫生间有一扇正儿八经的木门,其他的空间都是连通的。
  厨房是全开放的,客厅和卧室只用帘子分隔开,卧室和阳台之间则是一扇薄薄的亚克力推拉折叠门。
  公寓的优点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所有的屋子都是连通的,要是阳台漏水,屋里其他空间也会遭殃。
  秦小薇干得很认真,不仅加固了窗户,还把所有可能存在缝隙的地方都堵住了,之后又从空间里找了些木头出来,锯成长木条,在阳台和卧室之间堆出了一条“门槛”防水。
  凌晨十二点,她在屋里干得热火朝天,丝毫不担心楼下的住户来敲门说她扰民——就门口和楼上楼下搬东西的动静,就算她不加固阳台,楼下的人估计也睡不着。
  忙活了大半个小时,鱼缸装满了,防水门槛也弄好了,秦小薇才起身去浴室刷牙。
  她不断打着哈欠,满脑子都是卧室柔软的大床,根本没心思收拾阳台散落满地的木屑和工具。
  换好睡衣后,秦小薇熟练地塞上耳塞,关掉屋里的灯,摸黑把自己摔进卧室两米宽的大床上。
  这栋楼的住户太杂,半夜走廊里时常能听到脚步声,不戴耳塞她根本睡不着。
  但今晚似乎格外吵闹,就算戴着耳塞,秦小薇依旧能感受到隐隐约约的“咚咚”声。
  那感觉,就像是她正处于一个大鼓中,有人从不同的方向不停地敲击鼓面,和她的心跳形成共振……这让她始终处于又困又睡不着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