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秦小薇被她萌到了,又对着小姑娘的脸蛋一顿蹂躏。
很快,电梯门打开了,一眼望去,全是黑压压的人头……
早上七点多,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洒在身上,让人觉得无比温暖。
其实,这两年外面也不是每天都下雪,也出过太阳,但因为温度太低,连带着阳光都让人觉得寒冷。
有小朋友在还没化的雪地里撒欢;还有人带了“装备”,在地上放了桌椅,开始就地煮咖啡热面包,吃起了早饭……大家的状态各不相同,但所有人脸上都带着笑。
秦小薇被周围的环境感染,脸上也不自觉带上了笑容。
升温太快了,只短短两天,城市各处积攒了两年的“雪山”就开始迅速瘦身。
混着冰的雪水流得到处都是,外面甚至开始涨水,好在地下城在建立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一点,这才没被外面暴涨的水位淹没。
虽然出行不方便,但大家还是得出门干活——虽然官方每天都会派移动物资车出去,售卖食物给地面上的难民,但这两年,依旧死了不少人。
积雪太厚,铲雪也不容易,这些死在野外的人,他们一直没管,任由他们的尸体掩埋在积雪之下。
但现在雪化了,要是不及时把尸体处理了,估计得发生瘟疫……
警察和巡逻队都被派了出去,一部分人处理他们堆放尸体的“尸山”,还有一部分人坐着
皮划艇,在城市各处巡逻,寻找积雪中掩埋的尸体……
见外面被水淹了,健身房的员工们也不再想着晒太阳的事,老老实实待在健身房上班,打算等雪化完了再出去。
秦小薇忙里偷闲,和肖琳琳一起窝在角落里玩俄罗斯方块。
车队刚好赶在升温之前回来了,她这几天闲着没事,一个人待在家里又嫌无聊,便天天过来找秦小薇。
秦小薇盯着屏幕,飞快按着游戏机的按键,她问肖琳琳:“琳琳,这趟的工资都发下去了吗?”
肖琳琳:“发了,昨天就给他们结算好了,大宏要物资,我就没给他换成新币……”
江安区和南湖区早就开始以物易物了,钱只能在超市里买到限量的物资,一年前,市政推出了只能在宁市使用的新币,把市民们账户里的余额和手上的现金,按照一定的比例,兑换成了新币。
现在,银行和超市已经不收原来的现金了,只收新币,普通人买东西也只以新币结算。
因为新币只能在宁市使用,外面某些地下城依旧在用原来的现金,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兑换了新币,还有人存了不少现金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
秦小薇也留了一部分,不过她只留了几万块现金,账户里大部分钱还是换成了新币。
不管怎样,宁市都有陆昼这个“金手指”在,要是某天,宁市官方也倒台了,那不管新币旧币,都只是一串数字、一堆废纸,换不换都一样……
第127章 第127章雪崩(双更合一)……
两人简单聊了些车队的情况,车队的大事小事范妈妈和肖琳琳几乎全包了,秦小薇只需要在他们出发之前提供路上的物资,然后在家里坐等他们带物资回来就行了。
和健身房一样,车队现在也算是秦小薇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
肖琳琳:“薇薇,等外面雪化了,你会搬出地下城吗?”
这是现在很多人纠结的问题,地下城虽然不见阳光,进出也不方便,不仅要刷脸刷身份证,还得坐十几分钟电梯,但和外面的安全屋相比,地下城的房子至少是钢筋水泥建的,还是比较“宽敞”的四人间。
有些人倾向于继续住地下城,然后白天去外面工作,还有人则希望市政或是房地产开发商能在地面建房子,让他们搬回地面,重新生活在太阳之下。
在地下城生活了两年多,几乎人人都意识到了,生活中没有太阳会多麻烦。
就算地下城有号称可以模拟阳光的光疗馆,但体验过就知道了,那地方治治病还行,体验……
想到陆昼说的未来的情况,秦小薇对这事倒是没什么纠结的。
秦小薇:“主店被占了两年多,估计要重新装修,我应该会回去待一段时间,等那边的店铺上了正轨,再搬回来……”
说话间,一局游戏结束,肖琳琳重开一局,闻言,她有些担忧地开口道:“公寓楼那边的房子……还能要回来吗?我一年多前出任务路过的时候看过,房子已经被改得不成样子了,里面还塞了好几百人……”
“我听说,这一年多地下城除了移动物资车,根本没安排人过去管理,那边都成宁市的‘三不管’地带了!”
肖琳琳的担心十分正常,一般房子有纠纷,和一家扯皮就够麻烦的了,更何况是和好几百人,双拳难敌四手,人家一个人海战术,你就没招了……
鉴于宁市这几年的情况和陆昼他们小区的“先例”,秦小薇对这事倒是不太担心。
因为有了风城的药品生产线和派出去的车队,这两年,宁市的“元气”恢复了不少,要是上面真的下定决心管那些人,也就是一两个月的事。
至于继续放任那些难民,把地面让给他们,其余几百万人蜗居在地下……秦小薇觉得,高层应该不会这么“大方”。
否则,巡逻队和警察也不会全员出动,处理地面上的尸体……
连着打了两个小时游戏,肖琳琳又帮着招待了几个客人,见店里的客人都回家吃中饭了,她就勾住秦小薇的脖子,要和她一起去外面吃饭。
隔壁前几个月开了家铁板烧店,虽然食材吃来吃去就那几样,但厨师的手艺特别好,总能把简单的食材做得格外美味。
除了价格很贵,几乎没什么缺点。
肖琳琳这一年多几乎都带着车队在外面跑,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再加上车队收入高,路上又经历了太多事,她的心境和消费观也渐渐改变,开始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
现在进这样的店,是眼都不眨一下。
秦小薇去办公室拿了早上带来的食材,和她一起去了隔壁。
刚进去,秦小薇就把手上泡好的鱿鱼干递给服务员:“老规矩,待会上菜的时候,麻烦一起做了,结账的时候另外算服务费。”
服务员认识秦小薇,应了一声,就朝着后厨走去,离开之前,还不忘让另一个服务员过来招待她们。
以前,很多饭店都不允许客人自带食材和酒水,但地下城情况特殊,店里食材种类也不多,老板也就没做太多限制。
只要是店里没有的食材,店里都可以帮忙加工。
见大铁板周围还有位置,两人便直接坐下了——坐在铁板周围,不仅能看厨师现场做铁板烧,还能看厨师表演才艺。
纵然已经看了许多遍,肖琳琳每次过来,还是要坐铁板边上。
刚坐下,肖琳琳就拿起菜单,熟练地点起了菜:“五花肉来一份,这一排六个蔬菜都要一份……招牌烤鸡今天有吗?没有啊,我再看看……这个烤鱼是新品吗?限购一份?那就来一份……薇薇,你看看,要不要加什么。”
秦小薇:“加一份米糕,再来一杯橘子果茶……琳琳,你要饮料吗?”
肖琳琳:“我喝水就行了。”
秦小薇:“那就这些吧!”
两人的点单速度非常快,不到三分钟,就解决战斗。
这家店做铁板烧的铁板非常大,周围能坐十来个人,除了秦小薇他们,此时周围还坐了其他人,有些人还在纠结着点什么菜,有些人已经点好菜了,正在聊天。
“唉,外面怎么就涨水了呢!我还没晒够太阳呢!”
“其实你现在扛个皮划艇出去,也能晒太阳!”
“那还是算了!我不会游泳,之前暴雨涨水的时候,我坐过我爸用塑料管扎的筏子。”
“当时第一次坐塑料筏子,没经验,我爸太胖了,我俩刚上去船就翻了,当时呛了好多水,我还以为自己要淹死了……我有心理阴影,后面再也没坐过船,家里买东西都是我爸妈去。”
“……”
“你们知不知道?枫林路那边发生雪崩了!好像还埋了好几个人……”
“枫林路?在哪啊?我怎么没听过这个地方?是巡逻队和警察被埋了吗?”
“在宁市下面的护县,离咱们这挺远的……应该不是巡逻队和警察,不知道是咱们宁市的还是外来的难民,好像是想趁着雪化了,去外面弄点物资,然后同伴就遇到事了……有人发了帖子求助,一直在首页飘着呢!”
“我看看……对了,我老板最近在找人盖房子,你不是缺活干吗?要不要来?”
“工资怎么算?给新币还是给物资?”
“……”
店里十分热闹,秦小薇和肖琳琳说着话,耳边时不时传来其他客人的说话声。
厨师的动作很快,没多久,她们点的菜就陆续做好了。
两人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很快,电梯门打开了,一眼望去,全是黑压压的人头……
早上七点多,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洒在身上,让人觉得无比温暖。
其实,这两年外面也不是每天都下雪,也出过太阳,但因为温度太低,连带着阳光都让人觉得寒冷。
有小朋友在还没化的雪地里撒欢;还有人带了“装备”,在地上放了桌椅,开始就地煮咖啡热面包,吃起了早饭……大家的状态各不相同,但所有人脸上都带着笑。
秦小薇被周围的环境感染,脸上也不自觉带上了笑容。
升温太快了,只短短两天,城市各处积攒了两年的“雪山”就开始迅速瘦身。
混着冰的雪水流得到处都是,外面甚至开始涨水,好在地下城在建立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一点,这才没被外面暴涨的水位淹没。
虽然出行不方便,但大家还是得出门干活——虽然官方每天都会派移动物资车出去,售卖食物给地面上的难民,但这两年,依旧死了不少人。
积雪太厚,铲雪也不容易,这些死在野外的人,他们一直没管,任由他们的尸体掩埋在积雪之下。
但现在雪化了,要是不及时把尸体处理了,估计得发生瘟疫……
警察和巡逻队都被派了出去,一部分人处理他们堆放尸体的“尸山”,还有一部分人坐着
皮划艇,在城市各处巡逻,寻找积雪中掩埋的尸体……
见外面被水淹了,健身房的员工们也不再想着晒太阳的事,老老实实待在健身房上班,打算等雪化完了再出去。
秦小薇忙里偷闲,和肖琳琳一起窝在角落里玩俄罗斯方块。
车队刚好赶在升温之前回来了,她这几天闲着没事,一个人待在家里又嫌无聊,便天天过来找秦小薇。
秦小薇盯着屏幕,飞快按着游戏机的按键,她问肖琳琳:“琳琳,这趟的工资都发下去了吗?”
肖琳琳:“发了,昨天就给他们结算好了,大宏要物资,我就没给他换成新币……”
江安区和南湖区早就开始以物易物了,钱只能在超市里买到限量的物资,一年前,市政推出了只能在宁市使用的新币,把市民们账户里的余额和手上的现金,按照一定的比例,兑换成了新币。
现在,银行和超市已经不收原来的现金了,只收新币,普通人买东西也只以新币结算。
因为新币只能在宁市使用,外面某些地下城依旧在用原来的现金,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兑换了新币,还有人存了不少现金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
秦小薇也留了一部分,不过她只留了几万块现金,账户里大部分钱还是换成了新币。
不管怎样,宁市都有陆昼这个“金手指”在,要是某天,宁市官方也倒台了,那不管新币旧币,都只是一串数字、一堆废纸,换不换都一样……
第127章 第127章雪崩(双更合一)……
两人简单聊了些车队的情况,车队的大事小事范妈妈和肖琳琳几乎全包了,秦小薇只需要在他们出发之前提供路上的物资,然后在家里坐等他们带物资回来就行了。
和健身房一样,车队现在也算是秦小薇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
肖琳琳:“薇薇,等外面雪化了,你会搬出地下城吗?”
这是现在很多人纠结的问题,地下城虽然不见阳光,进出也不方便,不仅要刷脸刷身份证,还得坐十几分钟电梯,但和外面的安全屋相比,地下城的房子至少是钢筋水泥建的,还是比较“宽敞”的四人间。
有些人倾向于继续住地下城,然后白天去外面工作,还有人则希望市政或是房地产开发商能在地面建房子,让他们搬回地面,重新生活在太阳之下。
在地下城生活了两年多,几乎人人都意识到了,生活中没有太阳会多麻烦。
就算地下城有号称可以模拟阳光的光疗馆,但体验过就知道了,那地方治治病还行,体验……
想到陆昼说的未来的情况,秦小薇对这事倒是没什么纠结的。
秦小薇:“主店被占了两年多,估计要重新装修,我应该会回去待一段时间,等那边的店铺上了正轨,再搬回来……”
说话间,一局游戏结束,肖琳琳重开一局,闻言,她有些担忧地开口道:“公寓楼那边的房子……还能要回来吗?我一年多前出任务路过的时候看过,房子已经被改得不成样子了,里面还塞了好几百人……”
“我听说,这一年多地下城除了移动物资车,根本没安排人过去管理,那边都成宁市的‘三不管’地带了!”
肖琳琳的担心十分正常,一般房子有纠纷,和一家扯皮就够麻烦的了,更何况是和好几百人,双拳难敌四手,人家一个人海战术,你就没招了……
鉴于宁市这几年的情况和陆昼他们小区的“先例”,秦小薇对这事倒是不太担心。
因为有了风城的药品生产线和派出去的车队,这两年,宁市的“元气”恢复了不少,要是上面真的下定决心管那些人,也就是一两个月的事。
至于继续放任那些难民,把地面让给他们,其余几百万人蜗居在地下……秦小薇觉得,高层应该不会这么“大方”。
否则,巡逻队和警察也不会全员出动,处理地面上的尸体……
连着打了两个小时游戏,肖琳琳又帮着招待了几个客人,见店里的客人都回家吃中饭了,她就勾住秦小薇的脖子,要和她一起去外面吃饭。
隔壁前几个月开了家铁板烧店,虽然食材吃来吃去就那几样,但厨师的手艺特别好,总能把简单的食材做得格外美味。
除了价格很贵,几乎没什么缺点。
肖琳琳这一年多几乎都带着车队在外面跑,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再加上车队收入高,路上又经历了太多事,她的心境和消费观也渐渐改变,开始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
现在进这样的店,是眼都不眨一下。
秦小薇去办公室拿了早上带来的食材,和她一起去了隔壁。
刚进去,秦小薇就把手上泡好的鱿鱼干递给服务员:“老规矩,待会上菜的时候,麻烦一起做了,结账的时候另外算服务费。”
服务员认识秦小薇,应了一声,就朝着后厨走去,离开之前,还不忘让另一个服务员过来招待她们。
以前,很多饭店都不允许客人自带食材和酒水,但地下城情况特殊,店里食材种类也不多,老板也就没做太多限制。
只要是店里没有的食材,店里都可以帮忙加工。
见大铁板周围还有位置,两人便直接坐下了——坐在铁板周围,不仅能看厨师现场做铁板烧,还能看厨师表演才艺。
纵然已经看了许多遍,肖琳琳每次过来,还是要坐铁板边上。
刚坐下,肖琳琳就拿起菜单,熟练地点起了菜:“五花肉来一份,这一排六个蔬菜都要一份……招牌烤鸡今天有吗?没有啊,我再看看……这个烤鱼是新品吗?限购一份?那就来一份……薇薇,你看看,要不要加什么。”
秦小薇:“加一份米糕,再来一杯橘子果茶……琳琳,你要饮料吗?”
肖琳琳:“我喝水就行了。”
秦小薇:“那就这些吧!”
两人的点单速度非常快,不到三分钟,就解决战斗。
这家店做铁板烧的铁板非常大,周围能坐十来个人,除了秦小薇他们,此时周围还坐了其他人,有些人还在纠结着点什么菜,有些人已经点好菜了,正在聊天。
“唉,外面怎么就涨水了呢!我还没晒够太阳呢!”
“其实你现在扛个皮划艇出去,也能晒太阳!”
“那还是算了!我不会游泳,之前暴雨涨水的时候,我坐过我爸用塑料管扎的筏子。”
“当时第一次坐塑料筏子,没经验,我爸太胖了,我俩刚上去船就翻了,当时呛了好多水,我还以为自己要淹死了……我有心理阴影,后面再也没坐过船,家里买东西都是我爸妈去。”
“……”
“你们知不知道?枫林路那边发生雪崩了!好像还埋了好几个人……”
“枫林路?在哪啊?我怎么没听过这个地方?是巡逻队和警察被埋了吗?”
“在宁市下面的护县,离咱们这挺远的……应该不是巡逻队和警察,不知道是咱们宁市的还是外来的难民,好像是想趁着雪化了,去外面弄点物资,然后同伴就遇到事了……有人发了帖子求助,一直在首页飘着呢!”
“我看看……对了,我老板最近在找人盖房子,你不是缺活干吗?要不要来?”
“工资怎么算?给新币还是给物资?”
“……”
店里十分热闹,秦小薇和肖琳琳说着话,耳边时不时传来其他客人的说话声。
厨师的动作很快,没多久,她们点的菜就陆续做好了。
两人拿起筷子,开始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