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太常寺的郊社署则不同,职位形同虚设,直至去年才开始铨选,不用猜也知里头当差的没接触过多少女官,更遑论相处,虞侍郎忧心忡忡。
到了郊社署,他方知自己多虑。
女官的廨所不仅有单独院落和甬道,从掌固至署令皆为皇后亲选,更有咸凤宫的教引嬷嬷坐镇。
虞兰芝唯恐被人发现上衙还要阿爹作陪,从而小瞧了去,连忙催虞侍郎离开,自己递上腰牌和牒引,官衙护卫翻着册籍核对无误,才将她递来之物一一交还,道一声响亮的“过”。
此为官员上衙必经流程,比起进宫已算简单许多。
老祖宗定的规矩自有其道理,宫城皇城若是任人随意进出,那皇族和关系王朝运作的官员岂不是没有人身保障,天下也就乱了套。
洛京的权贵圈子就这么大,陆宜洲又是近两年炙手可热的小郎君,是以虞陆联姻还是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人性对自己达不到的往往宽容,对待同自己差不多却飞升的则愤愤不平,譬如陆宜洲的未婚妻若是宋音璃,大家失落归失落,倒也心服口服,偏偏摘了果子的人是虞兰芝,那就真的很难舒心。
换成任何一件事一个场合都是同个道理。
故而虞兰芝一出现,没少令众人侧目而视。
这一打量赫然发现虞家的五娘不仅不丑反而还小有姿色,哪有传说中的不堪!
不是,谣言都这么离谱的么……
也不知谁这么能编?
其实一开始的版本是虞兰芝在堂姐妹表姐妹中容色垫底,最后变成在圈子里垫底,继而演变为丑若无
盐。
殊不知垫底也得看谁家的垫底,大瑭顶级美人哪个不出自陆梁宋虞四家,那虞兰芝姓虞,再不济也比普通人强十几倍的。
让大家失望了,虞兰芝是个美人。
有人拐了拐认识虞家小娘子的人问:“你不是见过她,怎不早些说明,害我等以为真要与个粗陋无盐共事。”
那人扭过身子,“忙着呢,谁有空议论别人相貌。”
“欸,你别走啊,议论她丑的时候也不见你这么忙。”
虞兰芝并不知自己是风口浪尖的人物,自从进了郊社署,就认认真真听从教引嬷嬷的话学祭祀礼仪。
这个小娘子对感兴趣的东西向来投入,是有些痴性儿的,就这么忙碌地学习了一个月,被嬷嬷夸赞为仪态最正的斋娘。
嬷嬷道:“斋娘享有朝廷授予的尊荣,参与社稷太庙大祭,烘显着一国之母的威仪和恭肃,因此仪态乃重中之重,万不可忽视。”
说罢,又沉声道:“前朝李姓斋娘自恃身份高贵,惫懒怠惰,于大祭失仪,被处以极刑以谢诸神。虽说本朝圣人仁厚,你们也莫要掉以轻心,万一冲撞大典少不得脑袋搬家。”
一番抑扬顿挫地敲打使贵女们头皮紧了紧。
谁也不想脑袋搬家,丢掉小命失去体面。
成为斋娘的贵女,有能力者可升任掌固乃至署令,一生享朝廷供养,还不用挥别亲属深居掖庭。即便将来出嫁失去斋娘资格,也不会失去朝廷授予的尊荣以及各项惠及儿女的待遇。
故而朝廷一颁布采选懿旨,各家的小娘子便蜂拥而至。
人一旦能够独立存活于世,还能惠及家族,脊梁骨自然就挺得直,亦少去诸多后宅烦忧。
:.
虞兰芝连滚带爬抢到一个名额,比任何人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连续站立三炷香都不曾抱怨一句。
一想到嬷嬷夸她是仪态最正的,她就更有劲儿。
日子一天翻过一天的过,消失三十余日的陆宜洲忽然又出现,大喇喇地杵在仁尚门附近。
路人不免要多看几眼。
好个仙露明珠似的玉人儿。
肌肤如雪,天生肩宽腿长,一把细腰,个子高高的,穿着月白的圆领罗衫,实在是个漂亮的小郎君。
行程匆匆,他简单洗漱赶在虞兰芝下衙前来到了仁尚门。
这厢虞兰芝正闷头赶路,忽听两个方向同时传来呼唤。
她循声张望。
正前方是接她回府的家仆侍婢,左后方竟是陆宜洲。
他,不是在菱洲?
怎么又回来了?
陆宜洲对上她的视线,扬一下眉毛,笑弯弯的,“芝娘。”
第8章 第8章陆宜洲看着她。
虞兰芝没走过去,在心里想另一件事:虽然我不反对他去菱洲,但我也因他去菱洲饱受折磨。
吃这么大的亏,无论如何也挤不出笑脸相迎。
陆宜洲主动走过去,“祖母命我来看看你,还给你带了礼物。”
来跑腿的。
在长辈跟前装乖孙。
虞兰芝佯装识大体道:“我又不是古板的人,你有公务在身,没必要事必躬亲,心意我先领了,以后遣个人过来便是。”
陆宜洲的唇棱角分明,轻抿时有种孩子气的固执,听完她的话,笑道:“好。”
“这个,给你。”他从袖中掏出一只玲珑剔透的琉璃瓶,通身流光熠熠,漂亮极了,“西域的玫瑰露。”
玫瑰露贵重,但在虞兰芝眼里并不算稀罕物,令她诧异的是琉璃瓶。
怎么有人用这么好看的瓶子装玫瑰露?
她有些迟疑,正在斟酌措辞,却听他轻声道:“祖母赠你的,家里的女孩子都有。”
琉璃瓶却是他收藏许久的珍宝。
长者赐不可辞。推脱可就显得不知敬重了。
“多谢。”虞兰芝不敢有二话,双手捧接,“还请代我向老夫人问安,我改日登门给她老人家磕头请安。”
她的眼亮晶晶的,显然爱极了这只花哨的琉璃瓶。
陆宜洲嘴角微扬,“恭喜啊,如愿以偿,虞相出手就没我插手的机会了。”
当上斋娘的她看起来很神气。
“要是被你解决,你该不会真让我磕头吧?”
“你非要磕也不是不行。”
虞兰芝想早些回家吃秋蝉做的果脯,懒得同他磕牙,便笑道:“你早些回吧,我也要去念书,先走一步。”
拢共说不到十句话,就要走?
“我说,你念什么书啊?”陆宜洲问。
“说了你也不懂,《太常寺要录》。”
比他脸皮都厚的书。
“谁说我不懂,我能给你一个字不错背出来信不信?”陆宜洲眼睛直视着她。
虞兰芝还能说啥,给他竖个拇指,“厉害。”
陆宜洲望着她急匆匆的背影站了片刻,悻悻转过身子,天不亮又踏上回菱洲的路。
随从周鸣两眼金星乱晃。
公子把大皇子赏的五日休沐全用来赶路,人家小娘子连杯茶也没请他喝。
当初何必非要来菱洲!
这日仁尚门的“相会”不出意外又落进有心人眼中。
倒也不怪陆宜洲高调,他的长相无论如何都低调不起的,非要蒙头盖脸,怕不等靠近皇城大门就被巡逻的金吾卫当嫌犯拿下。
廿三上衙,虞兰芝发现庑廊下立着两名斋娘,正时不时用余光偷偷瞄她。
二人尚不知虞兰芝听觉异于常人,窃窃私语全钻进她耳中。
“原来那位郎君便是陆宜洲,生得可真好看!”
“据说他在菱洲,莫非是专程回来探望芝娘的?”
“哇,那两人岂不是蜜里调油。”
虞兰芝被“蜜里调油”震得浑身一凛,皱着眉快步钻进廨所。
未料两人聊着天儿也跟进来,同她们前后脚出现的还有教引嬷嬷,老人家冷着脸一步迈进门槛,四下噤声。
斋娘主要是在大祭随侍皇后,然而大祭不常有,尤其是皇后参与的,使得她们相当清闲。
可有些人还不是清闲的时候。
特指以门荫进郊社署的六位斋娘。
门荫意味着未经考试,必然一行祭祀典籍也背不出。
“皇后有旨,从今儿起,各位务必熟读典籍,掌握所有礼仪,每三个月考核一次,三次不合格者取消祭祀随行资格。”教引嬷嬷神情肃然,犀利目光扫向众人,“你们休沐天数本就比旁人多,差事又少,再不趁机拾遗补阙,等将来进宫拜见皇后出丑,可就为时已晚。望各位好自为之。”
原来凭借门荫并不能万事大吉,该吃的苦一口也不能少,不过早晚之差而已。
以梁太师孙女梁萱儿为首的六名斋娘,面色当场灰败。
直至下衙,梁萱儿还未从阴霾中走出,没想到有个声音喊住她,不是旁人竟是虞相的孙女儿虞兰芝。
她呆呆望着虞兰芝。
虞兰芝却大大方方走向她,递上一本厚厚的书册,正是祭祀典籍,“硬记的话极难留下印象。我阿爹便逐字逐句为我讲解,内容挺有趣的,还涵盖不少典故,我一一做了注释,背诵起来特别方便,你也试试看。”
自从阿娘背地里说:虞兰芝只是想做你三嫂才刻意接近你。梁萱儿已渐渐疏远了面前的人。
到了郊社署,他方知自己多虑。
女官的廨所不仅有单独院落和甬道,从掌固至署令皆为皇后亲选,更有咸凤宫的教引嬷嬷坐镇。
虞兰芝唯恐被人发现上衙还要阿爹作陪,从而小瞧了去,连忙催虞侍郎离开,自己递上腰牌和牒引,官衙护卫翻着册籍核对无误,才将她递来之物一一交还,道一声响亮的“过”。
此为官员上衙必经流程,比起进宫已算简单许多。
老祖宗定的规矩自有其道理,宫城皇城若是任人随意进出,那皇族和关系王朝运作的官员岂不是没有人身保障,天下也就乱了套。
洛京的权贵圈子就这么大,陆宜洲又是近两年炙手可热的小郎君,是以虞陆联姻还是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人性对自己达不到的往往宽容,对待同自己差不多却飞升的则愤愤不平,譬如陆宜洲的未婚妻若是宋音璃,大家失落归失落,倒也心服口服,偏偏摘了果子的人是虞兰芝,那就真的很难舒心。
换成任何一件事一个场合都是同个道理。
故而虞兰芝一出现,没少令众人侧目而视。
这一打量赫然发现虞家的五娘不仅不丑反而还小有姿色,哪有传说中的不堪!
不是,谣言都这么离谱的么……
也不知谁这么能编?
其实一开始的版本是虞兰芝在堂姐妹表姐妹中容色垫底,最后变成在圈子里垫底,继而演变为丑若无
盐。
殊不知垫底也得看谁家的垫底,大瑭顶级美人哪个不出自陆梁宋虞四家,那虞兰芝姓虞,再不济也比普通人强十几倍的。
让大家失望了,虞兰芝是个美人。
有人拐了拐认识虞家小娘子的人问:“你不是见过她,怎不早些说明,害我等以为真要与个粗陋无盐共事。”
那人扭过身子,“忙着呢,谁有空议论别人相貌。”
“欸,你别走啊,议论她丑的时候也不见你这么忙。”
虞兰芝并不知自己是风口浪尖的人物,自从进了郊社署,就认认真真听从教引嬷嬷的话学祭祀礼仪。
这个小娘子对感兴趣的东西向来投入,是有些痴性儿的,就这么忙碌地学习了一个月,被嬷嬷夸赞为仪态最正的斋娘。
嬷嬷道:“斋娘享有朝廷授予的尊荣,参与社稷太庙大祭,烘显着一国之母的威仪和恭肃,因此仪态乃重中之重,万不可忽视。”
说罢,又沉声道:“前朝李姓斋娘自恃身份高贵,惫懒怠惰,于大祭失仪,被处以极刑以谢诸神。虽说本朝圣人仁厚,你们也莫要掉以轻心,万一冲撞大典少不得脑袋搬家。”
一番抑扬顿挫地敲打使贵女们头皮紧了紧。
谁也不想脑袋搬家,丢掉小命失去体面。
成为斋娘的贵女,有能力者可升任掌固乃至署令,一生享朝廷供养,还不用挥别亲属深居掖庭。即便将来出嫁失去斋娘资格,也不会失去朝廷授予的尊荣以及各项惠及儿女的待遇。
故而朝廷一颁布采选懿旨,各家的小娘子便蜂拥而至。
人一旦能够独立存活于世,还能惠及家族,脊梁骨自然就挺得直,亦少去诸多后宅烦忧。
:.
虞兰芝连滚带爬抢到一个名额,比任何人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连续站立三炷香都不曾抱怨一句。
一想到嬷嬷夸她是仪态最正的,她就更有劲儿。
日子一天翻过一天的过,消失三十余日的陆宜洲忽然又出现,大喇喇地杵在仁尚门附近。
路人不免要多看几眼。
好个仙露明珠似的玉人儿。
肌肤如雪,天生肩宽腿长,一把细腰,个子高高的,穿着月白的圆领罗衫,实在是个漂亮的小郎君。
行程匆匆,他简单洗漱赶在虞兰芝下衙前来到了仁尚门。
这厢虞兰芝正闷头赶路,忽听两个方向同时传来呼唤。
她循声张望。
正前方是接她回府的家仆侍婢,左后方竟是陆宜洲。
他,不是在菱洲?
怎么又回来了?
陆宜洲对上她的视线,扬一下眉毛,笑弯弯的,“芝娘。”
第8章 第8章陆宜洲看着她。
虞兰芝没走过去,在心里想另一件事:虽然我不反对他去菱洲,但我也因他去菱洲饱受折磨。
吃这么大的亏,无论如何也挤不出笑脸相迎。
陆宜洲主动走过去,“祖母命我来看看你,还给你带了礼物。”
来跑腿的。
在长辈跟前装乖孙。
虞兰芝佯装识大体道:“我又不是古板的人,你有公务在身,没必要事必躬亲,心意我先领了,以后遣个人过来便是。”
陆宜洲的唇棱角分明,轻抿时有种孩子气的固执,听完她的话,笑道:“好。”
“这个,给你。”他从袖中掏出一只玲珑剔透的琉璃瓶,通身流光熠熠,漂亮极了,“西域的玫瑰露。”
玫瑰露贵重,但在虞兰芝眼里并不算稀罕物,令她诧异的是琉璃瓶。
怎么有人用这么好看的瓶子装玫瑰露?
她有些迟疑,正在斟酌措辞,却听他轻声道:“祖母赠你的,家里的女孩子都有。”
琉璃瓶却是他收藏许久的珍宝。
长者赐不可辞。推脱可就显得不知敬重了。
“多谢。”虞兰芝不敢有二话,双手捧接,“还请代我向老夫人问安,我改日登门给她老人家磕头请安。”
她的眼亮晶晶的,显然爱极了这只花哨的琉璃瓶。
陆宜洲嘴角微扬,“恭喜啊,如愿以偿,虞相出手就没我插手的机会了。”
当上斋娘的她看起来很神气。
“要是被你解决,你该不会真让我磕头吧?”
“你非要磕也不是不行。”
虞兰芝想早些回家吃秋蝉做的果脯,懒得同他磕牙,便笑道:“你早些回吧,我也要去念书,先走一步。”
拢共说不到十句话,就要走?
“我说,你念什么书啊?”陆宜洲问。
“说了你也不懂,《太常寺要录》。”
比他脸皮都厚的书。
“谁说我不懂,我能给你一个字不错背出来信不信?”陆宜洲眼睛直视着她。
虞兰芝还能说啥,给他竖个拇指,“厉害。”
陆宜洲望着她急匆匆的背影站了片刻,悻悻转过身子,天不亮又踏上回菱洲的路。
随从周鸣两眼金星乱晃。
公子把大皇子赏的五日休沐全用来赶路,人家小娘子连杯茶也没请他喝。
当初何必非要来菱洲!
这日仁尚门的“相会”不出意外又落进有心人眼中。
倒也不怪陆宜洲高调,他的长相无论如何都低调不起的,非要蒙头盖脸,怕不等靠近皇城大门就被巡逻的金吾卫当嫌犯拿下。
廿三上衙,虞兰芝发现庑廊下立着两名斋娘,正时不时用余光偷偷瞄她。
二人尚不知虞兰芝听觉异于常人,窃窃私语全钻进她耳中。
“原来那位郎君便是陆宜洲,生得可真好看!”
“据说他在菱洲,莫非是专程回来探望芝娘的?”
“哇,那两人岂不是蜜里调油。”
虞兰芝被“蜜里调油”震得浑身一凛,皱着眉快步钻进廨所。
未料两人聊着天儿也跟进来,同她们前后脚出现的还有教引嬷嬷,老人家冷着脸一步迈进门槛,四下噤声。
斋娘主要是在大祭随侍皇后,然而大祭不常有,尤其是皇后参与的,使得她们相当清闲。
可有些人还不是清闲的时候。
特指以门荫进郊社署的六位斋娘。
门荫意味着未经考试,必然一行祭祀典籍也背不出。
“皇后有旨,从今儿起,各位务必熟读典籍,掌握所有礼仪,每三个月考核一次,三次不合格者取消祭祀随行资格。”教引嬷嬷神情肃然,犀利目光扫向众人,“你们休沐天数本就比旁人多,差事又少,再不趁机拾遗补阙,等将来进宫拜见皇后出丑,可就为时已晚。望各位好自为之。”
原来凭借门荫并不能万事大吉,该吃的苦一口也不能少,不过早晚之差而已。
以梁太师孙女梁萱儿为首的六名斋娘,面色当场灰败。
直至下衙,梁萱儿还未从阴霾中走出,没想到有个声音喊住她,不是旁人竟是虞相的孙女儿虞兰芝。
她呆呆望着虞兰芝。
虞兰芝却大大方方走向她,递上一本厚厚的书册,正是祭祀典籍,“硬记的话极难留下印象。我阿爹便逐字逐句为我讲解,内容挺有趣的,还涵盖不少典故,我一一做了注释,背诵起来特别方便,你也试试看。”
自从阿娘背地里说:虞兰芝只是想做你三嫂才刻意接近你。梁萱儿已渐渐疏远了面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