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景之瑜感觉她要是还有机会穿回去,必定会震动史学界。但她饿了,懒得管殿上的都是些什么人、什么东西,原本紧张的情绪也一扫而空,兴奋的情绪完全被带动起来了。她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时不时的为那些精彩绝伦的表演鼓掌喝彩。
  就在这万人欢呼、觥筹交错之际,大皇子突然走到殿前俯身跪下,道:“父皇,儿臣今日在这普天同庆之时,有一事相求。”大皇子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引得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他。
  “吾儿有何事,但说无妨。”皇帝饶有兴致地看向大皇子。
  大皇子忽然深情地望着玉清烟,说道:“父皇,儿臣第一次见到玉将军,便仰慕玉将军的英勇无畏与豪情壮志。在沙场上,玉将军英姿飒爽,为大罗立下赫赫战功;在朝堂之外,玉将军更是心怀家国,仁义善良。儿臣对玉将军的倾慕之情,如江水滔滔,连绵不绝。今日,儿臣斗胆,想请父皇做主,许儿臣与玉将军结为连理,共度此生。”
  众人听到这话,脸上也是色彩缤纷、神色不一。
  玉清烟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筷子被“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她站起身来,朗声说道:“大皇子殿下,玉某乃一介武夫,整日与刀剑为伴,不懂那些儿女情长。况且,眼下刚刚平定起义,玉某心中只有大罗的江山社稷,只想在战场上为大罗效力,实在无心谈婚论嫁。还望大皇子殿下见谅。”
  大皇子听到这话,脸上的神情瞬间变得有些怪异,但他仍不死心地说道:“玉将军,你莫要如此决绝。我定会努力成为你的良配,与你并肩守护大罗。”
  玉清烟微微蹙起眉尖,说道:“大皇子殿下,玉某心意已决。还请殿下不要再提此事。”
  皇帝看着这一幕,开口说道:“皇儿,玉将军既然已经拒绝了你,你也不要再强求了。玉将军乃是我大罗的栋梁之才,她的志向在沙场,你应当尊重她的选择。”
  大皇子无奈地叹了口气,惋惜道:“儿臣明白了。玉将军,今日是我唐突了,还望你不要怪罪。”
  玉清烟抱了抱拳,说道:“大皇子殿下言重了。玉某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说罢,又转身向皇上道:“陛下,眼下边疆虽暂享安宁,但此等平静犹如风中烛火,稍有变故,便摇曳欲熄。臣身为大将军,职责所在,便是为我朝稳固边防、守护山河。如今边疆各防务尚有可完善之处,军备亦可进一步整饬。臣愿亲赴边关,一则可安抚当地军民之心,让他们深知朝廷时刻牵挂;二则臣能亲自勘查各处关隘要塞,查漏补缺,将防线筑得更为牢固,防患于未然,确保边疆长治久安,让皇上能更安心地处理朝堂政务,使我朝四海升平之景绵延不绝。望皇上应允臣的戍边之请。”
  第4章
  皇上微微一笑,道:“爱卿啊,朕知你忠心耿耿,你刚立了战功,如今边疆又安然无事,你堂堂大将军何必亲自前往受那风沙苦楚,留在朝中协助朕处理军务政务,岂不更好?”
  玉清烟依旧坚定:“皇上,正因当下无事,才是臣前往的最佳时机。待有事之时,恐仓促应对,难以周全。臣在边关,也能将最新的边防情况及时奏报于皇上,以便朝廷随时掌握动态,做出最妥当之策。臣一心只为我朝安稳,还望皇上成全。”
  皇上沉吟片刻,似是在思考。他欣然点头:“罢了罢了,朕拗不过你这股子执着劲儿。既然你如此心系边疆,朕便准了你的请求。你此去,定要用心操持边防事务,不可有丝毫懈怠,朕等你凯旋归来,再与朕细细说说边关之事。”
  玉清烟大喜,跪地领命:“臣遵旨,定不负皇上所托,誓死守护边疆,让我朝边境永享安宁!”
  景之瑜饶有兴趣的看着这场小插曲,等玉清烟回到了座子上,她以手肘撑桌托腮调笑道:“我仰慕玉将军已久~”
  玉清烟瞥了她一眼,淡淡道:“哦?你仰慕我?”
  景之瑜看着卸下戎装的玉清烟,着一袭月白色素面长裙,裙摆曳地,与往日的铠甲形成鲜明对比。
  长发柔顺地披在身后,只用一支简单的木簪随意挽起,发丝柔顺光滑,尽显温婉。她的面容依旧刚毅,一双柳眉稍作舒展,眉眼间少了些许凌厉,多了几分柔和。肌肤白皙,因长期在军中奔波而略显粗糙,却更添了几分质朴。嘴唇轻抿,带着一丝浅笑。身姿依旧挺拔,长裙在坐垫上铺开,宛如一位从画中走出来的仙子,却又带着沙场的坚毅与豪情,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真真是,
  眸凝秋水寒星坠,剑魄偏生柳叶眉。玉指漫敲霜刃雪,回身惊落万枝梅。
  景之瑜咽下一口酒,转开了微微泛红的脸。
  玉清烟却不搭理她了,兀自吃着菜。
  宴会进行到大半,众人都已吃喝的差不多了,有些已经醉倒的大臣都已先行离席。
  酒过三巡,皇帝也有些微醺,他看向玉清烟和景之瑜,道:“玉将军,你身边那个想必就是战场上救回来的那位吧。”
  玉清烟道:“正是,陛下。”
  景之瑜忙上前行礼,道:“臣女景之瑜,拜见陛下。”
  皇上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银酒杯,道:“抬起头来。”
  景之瑜闻言抬起了头,眉眼低垂。
  “不错不错,为何左脸上带着假面?”
  景之瑜回答道:“回陛下,臣女先前流落街头,不小心伤到脸,毁了容,并无大碍。不值得劳烦陛下挂心。”
  皇上扯了扯嘴角,话头一转,道:“朕倒想问问你,为何要参加起义啊?”
  景之瑜心里一惊,这皇帝是要给自己降罪了啊,于是又俯身道:“陛下恕罪!臣女实在是走投无路了,迫不得已才加入了起义。臣女自幼失去双亲,每日食不果腹,露宿街头。是有人与我说,参加起义就有饭吃,臣女这才一时鬼迷心窍,没有抵挡住诱惑加入了他们。臣女知错了,陛下!臣女已迷途知返,绝无二心,若陛下不信……”她说的慌乱,声音都有些颤抖。
  并非她懦弱,只是人在朝堂,身不由己,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想活命就必须遵守规则。
  皇帝哈哈的笑了几声,打断了她:“平身吧,不必惶恐,玉将军早已跟我求过情了,你可要好好答谢玉将军啊。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朕也并非不通人情。”
  景之瑜身体仍在微微颤抖,又连忙磕了好几个头,道:“谢陛下开恩!”
  退回玉清烟身边,她也没心情吃饭了,只静静的坐着。
  玉清烟也吃的差不多了,于是也放下手中的筷子,静静坐在景之瑜身旁。
  回去的路上,玉清烟道:“你脸上的伤到底是怎么来的?那分明是刀剑利器故意为之。”
  景之瑜本想打个马虎糊弄过去,但看玉清烟那一脸严肃的样,还是决定说实话。
  她干笑两声,道:“其实也没什么啦,许久以前,我在一家饭馆做工,许多来吃饭的客人见我生的标致,都对我动手动脚,言语污秽,不堪入耳。后来老板同情我,让我扮上男装去后厨帮工,可即便是这样,也常有一些色欲熏心的醉汉,摸到后厨欲行不轨之事。我就只好用刀划伤了自己的脸,斩断了长发,离开了饭馆,一直流浪,把自己搞得人不人鬼不鬼。”说完,她嘲弄般冷笑了两声,一转头,却见玉清烟正一动不动的盯着自己,那双深灰色的眼瞳微微颤抖了起来。
  她以为自己说错了话,忙道:“实在是对不住,我不是……”
  玉清烟别过脸:“不必道歉,我并未生气。”
  沉默一会儿,玉清烟开口道:“抱歉,我不是有意提起此事,我只是好奇,好好的脸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突兀的两道疤痕。”她本以为景之瑜脸上的疤痕与当年之事有关,因此才想问清楚,却不想是这个原因。
  景之瑜轻松的笑笑:“不碍事,可能很多人都会好奇吧。”
  玉清烟有些不自然道:“今后你就在我府上做学士吧,你会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的也不必强求,我会付给你银两,你想做什么也可以随意去做。不必担心再有人心怀不轨,将军府戒备森严,不会有危险。皇帝已准我三日后启程前往北地,北地苦寒,你不必去,留在将军府吧。”
  景之瑜心中一暖,好多年没听过这种话了。她笑的眉眼都弯了起来,声音不自觉的软暖了几分:“我要去。这将军府我可就认识你和明苏了,你们走了我怎么办啊。就让我去吧,我不白吃,能干活。”
  玉清烟道:“并不是怕你白吃……”
  景之瑜往玉清烟身边挪了挪,眼睛眨巴着,道:“我知道我知道,你放心吧,我皮糙肉厚,再苦再难也能扛得住,你不要小瞧了我!”
  玉清烟无奈道:“那你就随我一起去吧。”
  景之瑜拉着玉清烟的小臂,讨好般摇了摇。
  到了将军府,明苏已带着一众仆从等候多时了。
  玉清烟对景之瑜道:“今日晚了,明日让清竹与你一起去做几身衣裳吧,这府里也没有你能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