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图书馆时薪给得高,时间相对灵活,放弃后恐怕很难再找到合意的兼职。
  舒图南并不缺钱——她物欲低也不追求奢侈品,学费和生活费又有林漾月负担。
  但舒图南有自己的小打算。
  林漾月十月份生日,她想用自己的钱给她准备生日礼物。
  虽然林漾月给了她一张附属卡,卡上额度足够在宁城市中心买一套房。但既然是送她礼物,绝没有花她钱的道理。
  *
  大一上学期的课程安排不算满,有好几节专业课是从第5到8周开始排。
  大学老师们上课节奏也非常快,一堂课就能讲完一节内容。不管台下的学生们是否能听懂,下课铃响老师就收起教案下课,态度干脆果决,与高中老师拖堂的“依依不舍”完全不同。
  舒图南说不上来这种差异是好还是不好,只觉得新奇。
  截然不同的课程安排与上课节奏令人难以适应,幸好舒图南的接受能力很强,很快便习惯,甚至开始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活。
  食堂好吃、室友好相处,就连图书馆助理的工作也比想象的轻松。
  舒图南在图书馆只需要负责大厅前台值班和图书分类整理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有学姐教,只要认真记住、会实操就没有什么问题。
  舒图南这周晚上没课,就将图书馆的兼职都安排到晚上。相对白天而言,晚上六点以后来图书馆的同学要少很多。
  整理完白天的还书后,舒图南坐在图书馆前台,和带自己的学姐小声请教系统操作方面的问题。
  带她的学姐姓施,是计算机系大三的学生,做完这学期兼职后就要准备校外实习,所以图书馆才会放出招聘名额。
  施学姐身兼数职,除了图书馆助理之外,还兼任了学校运营,平时没少给做推广拉粉丝。讲解系统操作的间隙,她冷不丁问了句:“你关注学校了吗?”
  舒图南一怔,如实摇头。
  “看来对新生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
  施学姐立刻掏出二维码要舒图南关注,盯着舒图南扫了码才絮叨道:“学校的主要由校办运营,但校办那些老师嘛……不说你也知道,他们天天忙得要死哪有空搞这个。”
  她顿了顿,对着舒图南挤眼:“这两年校办也招学生兼职,和图书馆助理一样属于勤工俭学岗。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留意一下,有新岗位出来的时候都会在上面发。”
  图书馆助理招人是姜予乐告诉舒图南的,对于这方面的信息她之前没怎么留意过。现下听到施学姐这样讲,舒图南立刻点进宁大微信,顺着历史文章往前翻校园招聘信息。还没往前翻几条,就看见《图书馆助理岗位资格初审通过名单公示》,点进去一看她的名字赫然在列。
  而且就在第一排,非常显眼。
  舒图南好像猜到,林漾月是怎么知道她去面试的了。
  这条推文的发布时间是舒图南面试的前两天,如果林漾月是那时候就知道的话——
  她在她面试前就知道她偷偷报了名,却直到舒图南主动说出来,才淡淡表示自己知道。
  她可真沉得住气。
  舒图南趴在桌上,将脸埋进臂弯里,有点懊恼。
  林漾月怎么那么沉得住气。
  周中暂时无法和林漾月见面,舒图南又不想在手机里向她求证——那会显得她特别沉不住气。
  好不容易熬到周五,舒图南以为两人终于可以见面,却被告知因为中秋和国庆放假调休的缘故,学校周六要上课。
  得知这个消息的舒图南简直沮丧极了,就连中午给林漾月打电话的时候,声音里都有掩饰不住的低落。
  林漾月反而在那边笑:“马上要放七天假呢,想不想去周边城市玩玩?”
  舒图南立刻来了兴致:“姐姐想去哪里玩?”
  林漾月沉吟片刻:“热门的地方人都很多,我们就在宁城周围转转怎么样?”
  舒图南自然说好。
  只要能和林漾月呆在一起,去哪里她都好。
  出游的细节有林漾月安排,舒图南要做的就是安心等待。
  挂断电话后舒图南看见手机里多了一条未接提醒,看时间是在她和林漾月通话时打来的。号码是个陌生号码,归属地同样是宁城。
  还没回拨过去,那个号码就发过来一条短信,很公式化的模板,恭喜舒图南报名通过正式成为话剧社的一员,同时通知她今天下午四点半到学校礼堂参加社团迎新会。
  话剧社?
  舒图南在脑袋里搜寻一圈,才想起开学不久自己和姜予乐一同递交过报名表。不过后来话剧社那边便再没传来消息,舒图南以为自己报名没有通过,都快将这事抛之脑后。
  姜予乐同样接到这条短信,两人约好在宿舍楼下碰面,一块儿走到礼堂去。
  礼堂在学校北区,离舒图南宿舍有段距离,她还没怎么去过那边。
  沿着林荫道经过校医院、北区操场,再走几分钟就能瞧见高大的梧桐树都遮挡不住的仿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大圆顶,和园顶下面的古典柱廊。
  藤蔓绕着古典柱廊攀岩向上,爬山虎覆盖礼堂西面一*整面墙,在古朴与盎然之间这座礼堂屹立超百年,已经成为宁城大学的代表建筑之一。
  “听说借礼堂的手续挺复杂的。”姜予乐站在礼堂门口,抬头看着气势恢宏的大门感叹道:“看来戏剧社里有隐藏的大佬。”
  舒图南站在旁边,与她一样抬头观察这栋历经岁月洗礼的建筑,还没开口就听见姜予乐继续道:“不过这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她揽住舒图南的肩,眼神坚定得仿佛在进行入/党宣誓,“记住,我们只是来混学分的。”
  推开半掩着的门走进礼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红色的座椅。
  礼堂里面是仿造剧院式的装饰,每个座椅表面都套着红色绒面椅套,如果将所有灯都打开,光线足够明亮的情况下看起来可能会非常庄重大气。
  可不知道为什么礼堂里没有开顶灯,两面的玻璃花窗上厚重的天鹅绒窗帘也紧紧合着,不让一丝光线透进来。
  舒图南看一眼时间,四点二十分,距离短信通知的时间只差十分钟。
  礼堂里空荡荡的,看不到一个人影,丝毫不像要举办迎新会的样子。
  舒图南与姜予乐对视一眼,具从对方眼底看到不解。正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往里走的时候,舒图南突然听见有人喊她:“喂,迎新会在这边。”
  舒图南回头,看见一个穿着白色衬衫扎高马尾的漂亮女生,跟着她走了几步才发觉她似乎有点面熟。
  那女生边走边给她们解释:“发通知的同学忘了在短信里注明,迎新会在礼堂后台举办。”
  留意到舒图南若有若无的目光,她主动转过头朝她微笑。她一笑舒图南就想起来,这个女生这周连着四天每天晚上都来图书馆借书,刚好每次都是她值班,难怪她会觉得眼熟。
  沿着礼堂走廊走几分钟,就能看见一个挂着“后台”标识的铜色大门。那名女生拉下门锁,示意舒图南和姜予乐走进去。
  后台的空间比舒图南想象的要大,约有四分之一个礼堂大小。除了最里面有一排化妆室和更衣室以外,整个后台都是一个大通间,靠着左边区域放着不少大型道具和器械,右边区域是一片相对空旷的空地,零零散散站了不少人。
  人到得差不多后迎新会正式开始。说是迎新会现场却没有任何布置,老社员们的态度也不冷不热,丝毫看不出对新人的欢迎。
  不过这学期入社的新人也不多,加上舒图南和姜予乐一共十二个人,八个女生四个男生。
  舒图南站在人群边缘随意扫了几眼,社团内每个人——无论是原本的社员还是新选的社员,长得都很好看。
  社长大概是个颜控,舒图南心里默默吐槽。
  她和姜予乐交报名表那天现场乌央乌央的人,最后居然才报名通过十二个,由此可见戏剧社招新多么严苛。
  姜予乐也发现这一点,小声在舒图南耳边嘀咕:“比我想象的人少,我还以为话剧社是热门社团呢。”
  人少,就意味着社团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同时也意味着她很难在里面摸鱼。
  姜予乐心底长叹一声,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领着舒图南过来的漂亮女生就站在舒图南旁边,听见姜予乐的话以为对方嫌社团冷清,主动开口解释道:“话剧社一向热门,这学期已经收到一千多份报名表。只是我们社比起人数更重视质量,所以成员才比较少。”
  这位学姐态度很友善,舒图南便与她聊了一下。
  一聊才得知她是社团副社长,同时担任后勤组的组长,目前在美术系念大三,名叫容思宁。
  新人进入社团后还要定部门,话剧社共有四个部门:表演部、外联部、后勤部还有传媒部。其中表演部成员最多,足足有二十五人。其余三个部门人数相当,共同负责社团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