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应长乐都看傻了眼,在今天之前,他都从来没有如此具象化的见过皇子之间的争斗。
  之前,他也就是从吃瓜系统里看到,虽然描写的很仔细,但怎么都不如现场看到的这般刺激。
  不过皇子之间的争斗,很多时候都是阴着来的,不会如此明目张胆的当着皇帝的面争吵。
  从前也是萧承起将他保护的太好,从来不让他卷入任何争斗之中。
  他觉得今日这场争吵,完全可以算作众皇子矛盾的一个集中爆发。
  难怪皇帝要召他们入宫,因为萧承起也是皇子之一,皇帝就是要萧承起来看这场闹剧。
  萧承信也被皇帝的样子吓住了,愣了愣,在听到贵妃娘娘后,立马一副英勇就死的模样,十分坚定的说:
  “父皇,您从来就偏心,二哥什么都是好的,我们什么都不好,父皇既然不想换太子,又何必如此设局,让我们大家都来钻?!
  难道让所有皇子惴惴不安,就是您长久以来治理我们的手段吗?
  当年大哥怎么死的,您忘了吗,您为了让二哥当上太子,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皇帝已经气的完全失去理智,猛的抽出侍卫腰间的佩剑,怒吼:
  “你这无父无君的孽障,朕今日便亲手结果了你!”
  八皇子萧承印急忙保住了皇帝的双腿,哭求:“父皇息怒,千错万错都是儿臣的错啊,九弟也都是为了儿臣……”
  皇帝原就是戎马出生,力大无比,一脚便将萧承印踢开,举剑砍向萧承信。
  太子萧承乾急忙站了起来,一把握住剑身,右手瞬间血流如注,他哽咽道:
  “父皇息怒,即便九弟犯下滔天大罪,您也不能如此啊……”
  [卧.槽,空手接白刃,太子殿下,您真不愧是活菩萨,他们都这么搞你了,为了救他,你连手都不要了啊!]
  皇帝看着太子惨白的脸,自是无比的心疼,急道:“太子,松手。”
  萧承信见所有皇子都帮他,愈加得意了,怒道:
  “父皇,除了二哥,我们也是您的孩子啊,为何您就能如此偏心?!二哥犯下滔天大罪,您轻轻放过,我不过说错一句话,您就要打要杀……”
  群臣早就追了出来,之前都不敢说话,这会儿自是不能再旁观,七嘴八舌的劝:
  “九殿下,小杖受,大杖走,不可陷父兄于不义,这道理,您还不懂吗,快些走吧,让圣上先冷静一下……”
  “来人啊,你们都是死人吗,还不快将九殿下带走。”
  萧承信已经被侍卫架走,还在大喊大叫:
  “父皇,若我们都有错,那太子殿下的错,您又怎么罚,太子公然烝于长公主,您打他一顿就放过,如何能服众?太子当年害死大哥、三哥,你怎么不追查……”
  萧承信今日就是抱着定要皇帝废太子的目的来的,只要闹的越大越好。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皇帝都已经让众人推举新太子了,竟然还让如今的太子也有参选的资格,仍旧还是处处维护太子!
  众皇子也没想到,萧承信竟就突然变的这样厉害,这些话,给他们一百个脑袋,他们也断断不敢说!
  可是这些话,也是他们早就在心里想过无数遍的,萧承信就这样帮他们都说了出来,他们都感到无比的畅快。
  萧承信仗着母族强盛,魏贵妃又对他极尽宠溺,即便闯下再大的祸事,魏贵妃也都会帮他脱罪,自然什么也不怕,不停的大喊:
  “请父皇废太子,请父皇选新太子,方能服众啊……”
  侍卫抬着萧承信跑的飞快,只怕这祖宗再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不刻,萧承信的呐喊便被淹没在簌簌风雪声中,再也听不清,再也听不见。
  皇帝颓然扔下手中的剑,捂着胸口,气血上涌,只觉眼前一黑,连站也站不稳了。
  太子赶忙扶住了皇帝,急道:“快传御医!”
  皇帝闭着眼,叹道:“朕没事,太子,倒是你的手,你还病着,为那畜生,你拼什么命?值得吗?”
  太子哽咽着说:“父皇,都是儿臣的错,您保重龙体要紧啊,父皇,呜呜,儿臣无用,父皇,儿臣扶您去歇息。”
  皇帝摆了摆手,再也不愿多说一句话。
  太子怒视着一众弟弟与群臣,怒道:“还杵这里干嘛,热闹还没看够?都散了罢!”
  只这一刻,所有人都觉得,这位太子爷的威严并不亚于当今圣上。
  萧承起赶忙扶着弟弟起来,用手臂紧紧环住弟弟的腰,与其说是扶起,不如说是抱了起来。
  应长乐哪里在风雪中跪过这么长时间,跪着时不觉如何,这一站起来才知道双腿都使不上劲儿。
  萧承起也不管众人的眼光,索性将弟弟打横抱了起来,疾步出宫。
  应长乐急忙就说:“阿起,你放我下来吧,这不好,那么多人都看着,我能走,我没事……”
  萧承起沉声道:“看着又如何,你要实在不好意思,别看他们就行。”
  应长乐只能将脸埋在了萧承起的怀里,只用眼角的余光看着四周,还是觉得所有人都在笑话他。
  萧承起长的过于高大,即便应长乐已经长成了半大少年,在他怀里抱着,也还像小孩一样。
  两人出宫上了马车,萧承起连忙就将弟弟被雪打湿的裤子脱了下来,抱着弟弟烤火。
  他摸着弟弟身上哪里都暖烘烘的,又赶忙给弟弟的双膝上药,随后他才给自己上药。
  这一通忙活下来,也就到家了。
  萧承起还是不让弟弟双脚沾地,弟弟要去哪里,他都抱着去,只说今日跪久了,得好好将养。
  应长乐愈加觉得萧承起跟魏贵妃越来越像。
  但他绝对不是萧承信,他可不敢跟皇帝那样说话,给他一百个胆子,他都不敢。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远远比不上萧承信,是的,他连皇帝最废物的儿子都比不上。
  此后好些天,萧承起愈加“过分”,不仅是让他脚不沾地,就好似又将他当做了三岁小孩,连饭都不让他自己吃,硬要给他喂。
  直到不久后,皇帝的诏书下来,让十六皇子萧承风与十九皇子萧承起一同前去支援北边战事,即刻出发。
  宣召的内监刚走,兵部的文书紧接着就来了,部将已经等在大门外,只说边关战事吃紧,刻不容缓。
  他们一家子都还有点懵,这会儿天刚茫茫亮,虽则除了应长乐,其余人早都起床了,但他们也没想到能这么急。
  应长乐先是发愣,等反应过来,便紧紧抱住了萧承起,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哽咽着说:
  “你,你是不是早就猜到了?所以前些日子才把我当三岁小孩一样照料!你们为什么要瞒着我?是不是这次出征很危险?为什么走的这样急……”
  萧承起一边轻柔的给弟弟擦眼泪,一边笑着说:
  “我也只是隐约猜着,不是故意瞒你,若没猜准,岂不叫你白白难过一场?
  你又是个不听劝的,我们怎么跟你说,这是去建功立业,你也还是要担心难过,还不如先不给你说。
  没什么危险,我们是皇子,是去指挥作战,不是去冲锋陷阵。
  这次走的急,回来的也快,战事越吃紧,更宜速战速决,我保证,最多一年,就回来。”
  应慎初也赶忙安慰弟弟:“阿乐,你二哥打仗这么多年,建功无数,阿起和你二哥一样厉害,你就等着阿起凯旋而归就行。”
  萧承起笑着说:“别哭了,二哥去打仗的时候,你也没哭不是?你说你知道二哥是去建功立业,你才不会哭,怎么越长大越没出息?”
  应长乐哽咽道:“那又不一样,我二哥都跟匈奴打了这么多年了,我二哥本来就和匈奴有血海深仇,你都没领兵打仗过……”
  [其实,我也不想让二哥去打仗,但二哥不去打匈奴,一天不杀匈奴人,他就难受的想嗑.药,那我还能怎么办!]
  萧承起笑着说:“阿乐,你是觉得我没领兵打仗的本事?二哥上次回来还夸我了呢,怎么在你眼里,我就这么没用?”
  应长乐摇了摇头,哽咽道:“你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那反正我就是担心,二哥第一次出去打仗的时候,我哭好久呢!嚎的跟猪一样!”
  萧承起无比心疼的说:“阿乐,你乖,你要这样哭,我还怎么安心打仗?放心吧,我会日日飞鸽传信回来,让你知道,我有多厉害。”
  应长乐用力地点着头,哽咽道:“也不用日日飞鸽传书,那多浪费你的时间,半月一次就行,我只要知道你好好的就行。”
  ……
  萧承起安慰弟弟的时候,应鼎和虞幻已经帮萧承起收拾好了行礼。
  外面等着的部将已经催了三次,萧承起赶忙换了铠甲,应慎初自也是赶忙给弟弟穿戴整齐。
  他们一家子也只能将萧承起送到大门外。
  应长乐看着萧承起与众部将一起消失在冬日清晨的浓雾中,又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