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可恶……
大理寺少卿听不下去,有拳无处打,回头张望,夏衍不在。
也是,公主丧期未过,此人不会露面。可眼下朝上众臣纷纷倒向太子,陛下最近种种动作皆表明储君封立已定,行书院作为曾经皇帝制衡权臣的手段、压制太子势力的利器,也随之到了废除之日。然而如此一来,邱茗的处境将万分凶险。
颜纪桥和邱茗几番接触下来,心下以为这人不坏,至少对夏衍不坏,被这样口诛笔伐,一面是嫉恶如仇的臣子,一面是知晓太多秘密的君王。
他位居行书院长史,能活过今年吗?
手指攥紧,颜纪桥暗骂一声,再抬眼,突然发现殿角帐幔后站着个人。
那人身材清瘦,衣着素净,一脸的病态,心一惊。
他怎么在这?
视线穿过人群,邱茗脸上没有一点表情。大殿上千万句怒骂仿佛和他无关,只默默撤下账帘,隐去身。
“众爱卿为大宋深思,朕倍感欣慰。”
女子幽幽的声音打断众人,方才骂得最狠的几人早弓腰驼背缩了回去。
赵知维扫视一圈,只剩站得笔直的韩君侯,以及几位力挺太子的官员,淡淡付之一笑。
“逆党苍山作乱,事情明了,刑部已审核完毕,至于行书院是否牵扯其中,朕必会详查,众爱卿近日操劳,切勿打搅佳宴兴致。”
“殿下所言极是,西番美酒还是现饮最佳,韩大人常年带兵在外,放松点,别一点小动静便喊打喊杀。”蔡轼借坡下驴,举杯示意,那头人愣是理都不理。
可能对皇帝的答复不满,几位被下狱过的大臣恨得牙痒,恨不得现在就把邱茗拎出来碎尸万段,无奈天子发话,他们不好说什么。
一场所谓的宴席草草结束,众人散去,谁也没料到。
这件事没完。
上阳宫后的寝殿,先帝驾崩后赵知维以缅怀先帝为由居住于此。众人散去,小宫女们正忙活给房门装上暖帘,抬眼见来者,不由得吃了一惊,叽叽喳喳小声议论。
“这位大人不是先回去了吗?”
“天啊,走近瞧更好看了,”年纪稍小的宫女吸着鼻子,“他身上好香。”
“去去去,给陛下的紫姜茶煮好了吗?就会扎堆开小差,当心老娘抽你们。”
管事的宫女挽起袖子,一个个艳粉的团子纷纷抱头一哄而散。
邱茗未理会议论纷纷的姑娘们,眼中只剩大殿赤红的门框,一步步走入,层层叠叠,牢笼一样。
呼吸逐渐错乱,身在行书院多年,邱茗有无数次出入御前,但唯独皇帝寝宫从未踏足,仿佛某种神秘、可怕的禁地,尽管艳阳高照、敞亮的内室不见一丝阴霾,心中仍隐隐不安。
珠帘掀开,侍从均识趣地退下,他躬身跪拜,正坐殿中的女帝除了繁琐的珠翠,丹红描画的眼尾未抬,手边尚留几本摊开的奏折未批红。
“月落告病多日,朕欲遣人探望但明面不妥,不想今日得空前来,难道是苍山逆贼不服处置吗?还是说,听进了殿上那些不成气候的言论?”
“陛下圣明,下官相信陛下不治无证之罪,新上任的刑部尚书已彻夜调查谋逆之事,下山前,以曲士良为首的主谋皆伏法,其余人等听候大理寺发落。”
“朕一向知道你最听话,”皇帝微起眉眼,目光不如方才冰冷,“六部需稳,刑部尚书乃朝中要臣,公然起兵造反,告知天下必有动荡,北境戎狄方平,西蜀又生事端,月落,你不会怪朕吧?”
邱茗死寂一般的心稍有颤动,千万条罪责施如利剑刺在身上,他眼睁睁看着自己千疮百孔的身体,早失去了知觉,何尝在意又加一条罪责。
淡淡道:“有蔡大人在,逆反之徒皆下惩处,不会有失偏颇,连累无辜之人。”
“蔡轼乃先帝良臣蔡公卿之后,在刑部处理案件多年,是继任最佳人选,贤儿先前举荐多次,看来是个可用之才。”
刑部侍郎蔡轼,在曲士良死后走马上任,先前他们见过几次,风流倜傥之人终有一日高升。
“陛下用人慧眼,京中陈年旧案,蔡大人正系数核查,已告陛下隆恩。”
“旧案?”皇帝挑起眉梢,笑得饶有意味,“过往诸事追查是好的,不过切勿纠结太深,以免身陷囹圄,遭杀身之祸。”
“因果轮回,陛下,旧事不查,往昔不思,何以得来日安定,后生可畏。”
邱茗没抬头,朱红字体落下,奏章合上,桌案前的人终于有谈话的心思,回以一笑。
“看来今日,月落是有话想说。”
女子声幽幽,邱茗攥紧衣袖,心脏狂跳不止,拖着长裙缓步靠近,在眼前停下,掩面轻吸了一口。
“好特别的香,月落啊,禁香之事,朕概不追究,因你许诺,此香只用朝上清除逆党派系,断不私自使用,而今是怎么了?”
“江陵月起初并不用于散毒,以江州本地沉水木为饵料,协以谷雨珠水催焙,有调息安神之效。”
“江州多香木,朕早有耳闻,”眉梢一跳,“月落想讲什么?”
邱茗抬起眼,眼前的女子荣色极佳,媚眼勾人,似笑非笑,无尽的岁月平添了几丝细微的皱纹,居高临下审视自己,威严难掩,让人不敢直视。
他咬紧牙关,努力平复情绪,缓声开口,“江州邻淮淩河而立,兵家走马商家行货必经要地,我朝开国五十年来安定无事,只因十二年前一场战祸致使城毁瓦摧,生灵涂炭,陛下,秧州沛王造反,为何偏是江州遭此祸乱?”
“逆子无德,公然与朕作对,”宽袖甩出,皇帝直起身,静静道,史实俱在,沛王携两万逆党造反,占领秧州,不出半月破江州城门,因江州刺史从中作梗,致使江州彻底沦陷。”
“陛下!”
再提先父名讳,邱茗心像被捅了一刀,不顾君臣尊卑拦话道,“沛王孤身前往秧州,同行不过几位幕僚,两万逆党大多地痞之流,何以力量同天朝军队抗衡?江州兵布三千,淮州兵布四千有余,怎可能打成败仗?陛下,当中是否有不清之处?若江州刺史存心造反,为何不在乱党抵至临安城外便卸甲投奔?为何拖了足足半月时间?”
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失了方寸,一声轻唤将人惊醒,
“月落啊。”艳红指甲的手掐起他的脸,弯了嘴角。
“可惜了你这张脸,还有。”
“你的旧身。”
一语轻言甚似叹息,落在耳里如雷贯耳。
他的旧身……江陵的旧身。
为什么这么轻易说出口!为什么!!
难道……
皇帝知道他是谁?!
他用计接近韶华公主、谋求御前之位,动用手段调查江州旧案,一切的一切都暴露在天子眼下,他的没一个动作,每一丝心思,死尸一般被赤·裸裸拖到烈日下暴晒。
他江州的身份,那个叫许卿言的身份。
短短一瞬,邱茗瞳孔骤缩,血液几乎凝固,惨白的双唇发出颤音。
“陛下……”
“月落可知,故人之名为何不再提?”皇帝言语如霜。
“……”
“那是死人的名字。”
一把松开,邱茗脸庞落下红痕,皇帝丝毫不在乎他浑身颤抖不止,轻柔的声音仿佛描述一段平常不能再平常的家话。
“江州刺史许亦昌,承德年间进士,居刺史位十五年,鞠躬尽瘁,奈何十二年前与秧州逆党作战,身死城外。”
邱茗的心在滴血啊,强撑辩驳,“陛下既知刺史大人冤屈,为何不还他清白……”
“江州刺史为大宋安定献身乃死得其所,朕也是无奈为大宋江山考虑。”
“陛下当真为大宋考虑!”邱茗忍无可忍,“难道不是当年众臣反对登基,您才出此下策!陷害我。”
那言称呼还未叫出,来回踱步的人当即打断,回头望了他,笑容不在,一张冷峻的脸没有一点人间的温度,花样的容貌历经岁月,温婉不再。
“月落,如今你行书院长史位来之不易,再提过往有什么意思?”皇帝直逼面前,他垂着头不敢抬起,一方视野下只看见女帝华贵的裙摆,“你在朕殿前多年,朕知你是安分的孩子,不会想学张楠也的下场吧?”
邱茗冷汗直冒。那天已是死尸的张楠也被拉至刑场五马分尸,残留的尸块扔去山中喂狼,他在场亲眼目睹血淋淋的一幕,记忆犹新。
双眸彻底失去色彩,皇帝索性收了摆弄的念头。
“行了,这么些年,未召你侍寝,留你一身清白也算体谅,方才的话朕当做没听见,月落,你好自为之,可以吗?”
窗外惊雷过后,瓢泼大雨冷冷浇下,碎了一地惨状,不忍直视。
他是内卫,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邱茗不记得自己怎么离开皇宫,更不记得自己怎么回家。晚秋的大雨很冷,淋了满身,视线模糊看不清方向。
大理寺少卿听不下去,有拳无处打,回头张望,夏衍不在。
也是,公主丧期未过,此人不会露面。可眼下朝上众臣纷纷倒向太子,陛下最近种种动作皆表明储君封立已定,行书院作为曾经皇帝制衡权臣的手段、压制太子势力的利器,也随之到了废除之日。然而如此一来,邱茗的处境将万分凶险。
颜纪桥和邱茗几番接触下来,心下以为这人不坏,至少对夏衍不坏,被这样口诛笔伐,一面是嫉恶如仇的臣子,一面是知晓太多秘密的君王。
他位居行书院长史,能活过今年吗?
手指攥紧,颜纪桥暗骂一声,再抬眼,突然发现殿角帐幔后站着个人。
那人身材清瘦,衣着素净,一脸的病态,心一惊。
他怎么在这?
视线穿过人群,邱茗脸上没有一点表情。大殿上千万句怒骂仿佛和他无关,只默默撤下账帘,隐去身。
“众爱卿为大宋深思,朕倍感欣慰。”
女子幽幽的声音打断众人,方才骂得最狠的几人早弓腰驼背缩了回去。
赵知维扫视一圈,只剩站得笔直的韩君侯,以及几位力挺太子的官员,淡淡付之一笑。
“逆党苍山作乱,事情明了,刑部已审核完毕,至于行书院是否牵扯其中,朕必会详查,众爱卿近日操劳,切勿打搅佳宴兴致。”
“殿下所言极是,西番美酒还是现饮最佳,韩大人常年带兵在外,放松点,别一点小动静便喊打喊杀。”蔡轼借坡下驴,举杯示意,那头人愣是理都不理。
可能对皇帝的答复不满,几位被下狱过的大臣恨得牙痒,恨不得现在就把邱茗拎出来碎尸万段,无奈天子发话,他们不好说什么。
一场所谓的宴席草草结束,众人散去,谁也没料到。
这件事没完。
上阳宫后的寝殿,先帝驾崩后赵知维以缅怀先帝为由居住于此。众人散去,小宫女们正忙活给房门装上暖帘,抬眼见来者,不由得吃了一惊,叽叽喳喳小声议论。
“这位大人不是先回去了吗?”
“天啊,走近瞧更好看了,”年纪稍小的宫女吸着鼻子,“他身上好香。”
“去去去,给陛下的紫姜茶煮好了吗?就会扎堆开小差,当心老娘抽你们。”
管事的宫女挽起袖子,一个个艳粉的团子纷纷抱头一哄而散。
邱茗未理会议论纷纷的姑娘们,眼中只剩大殿赤红的门框,一步步走入,层层叠叠,牢笼一样。
呼吸逐渐错乱,身在行书院多年,邱茗有无数次出入御前,但唯独皇帝寝宫从未踏足,仿佛某种神秘、可怕的禁地,尽管艳阳高照、敞亮的内室不见一丝阴霾,心中仍隐隐不安。
珠帘掀开,侍从均识趣地退下,他躬身跪拜,正坐殿中的女帝除了繁琐的珠翠,丹红描画的眼尾未抬,手边尚留几本摊开的奏折未批红。
“月落告病多日,朕欲遣人探望但明面不妥,不想今日得空前来,难道是苍山逆贼不服处置吗?还是说,听进了殿上那些不成气候的言论?”
“陛下圣明,下官相信陛下不治无证之罪,新上任的刑部尚书已彻夜调查谋逆之事,下山前,以曲士良为首的主谋皆伏法,其余人等听候大理寺发落。”
“朕一向知道你最听话,”皇帝微起眉眼,目光不如方才冰冷,“六部需稳,刑部尚书乃朝中要臣,公然起兵造反,告知天下必有动荡,北境戎狄方平,西蜀又生事端,月落,你不会怪朕吧?”
邱茗死寂一般的心稍有颤动,千万条罪责施如利剑刺在身上,他眼睁睁看着自己千疮百孔的身体,早失去了知觉,何尝在意又加一条罪责。
淡淡道:“有蔡大人在,逆反之徒皆下惩处,不会有失偏颇,连累无辜之人。”
“蔡轼乃先帝良臣蔡公卿之后,在刑部处理案件多年,是继任最佳人选,贤儿先前举荐多次,看来是个可用之才。”
刑部侍郎蔡轼,在曲士良死后走马上任,先前他们见过几次,风流倜傥之人终有一日高升。
“陛下用人慧眼,京中陈年旧案,蔡大人正系数核查,已告陛下隆恩。”
“旧案?”皇帝挑起眉梢,笑得饶有意味,“过往诸事追查是好的,不过切勿纠结太深,以免身陷囹圄,遭杀身之祸。”
“因果轮回,陛下,旧事不查,往昔不思,何以得来日安定,后生可畏。”
邱茗没抬头,朱红字体落下,奏章合上,桌案前的人终于有谈话的心思,回以一笑。
“看来今日,月落是有话想说。”
女子声幽幽,邱茗攥紧衣袖,心脏狂跳不止,拖着长裙缓步靠近,在眼前停下,掩面轻吸了一口。
“好特别的香,月落啊,禁香之事,朕概不追究,因你许诺,此香只用朝上清除逆党派系,断不私自使用,而今是怎么了?”
“江陵月起初并不用于散毒,以江州本地沉水木为饵料,协以谷雨珠水催焙,有调息安神之效。”
“江州多香木,朕早有耳闻,”眉梢一跳,“月落想讲什么?”
邱茗抬起眼,眼前的女子荣色极佳,媚眼勾人,似笑非笑,无尽的岁月平添了几丝细微的皱纹,居高临下审视自己,威严难掩,让人不敢直视。
他咬紧牙关,努力平复情绪,缓声开口,“江州邻淮淩河而立,兵家走马商家行货必经要地,我朝开国五十年来安定无事,只因十二年前一场战祸致使城毁瓦摧,生灵涂炭,陛下,秧州沛王造反,为何偏是江州遭此祸乱?”
“逆子无德,公然与朕作对,”宽袖甩出,皇帝直起身,静静道,史实俱在,沛王携两万逆党造反,占领秧州,不出半月破江州城门,因江州刺史从中作梗,致使江州彻底沦陷。”
“陛下!”
再提先父名讳,邱茗心像被捅了一刀,不顾君臣尊卑拦话道,“沛王孤身前往秧州,同行不过几位幕僚,两万逆党大多地痞之流,何以力量同天朝军队抗衡?江州兵布三千,淮州兵布四千有余,怎可能打成败仗?陛下,当中是否有不清之处?若江州刺史存心造反,为何不在乱党抵至临安城外便卸甲投奔?为何拖了足足半月时间?”
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失了方寸,一声轻唤将人惊醒,
“月落啊。”艳红指甲的手掐起他的脸,弯了嘴角。
“可惜了你这张脸,还有。”
“你的旧身。”
一语轻言甚似叹息,落在耳里如雷贯耳。
他的旧身……江陵的旧身。
为什么这么轻易说出口!为什么!!
难道……
皇帝知道他是谁?!
他用计接近韶华公主、谋求御前之位,动用手段调查江州旧案,一切的一切都暴露在天子眼下,他的没一个动作,每一丝心思,死尸一般被赤·裸裸拖到烈日下暴晒。
他江州的身份,那个叫许卿言的身份。
短短一瞬,邱茗瞳孔骤缩,血液几乎凝固,惨白的双唇发出颤音。
“陛下……”
“月落可知,故人之名为何不再提?”皇帝言语如霜。
“……”
“那是死人的名字。”
一把松开,邱茗脸庞落下红痕,皇帝丝毫不在乎他浑身颤抖不止,轻柔的声音仿佛描述一段平常不能再平常的家话。
“江州刺史许亦昌,承德年间进士,居刺史位十五年,鞠躬尽瘁,奈何十二年前与秧州逆党作战,身死城外。”
邱茗的心在滴血啊,强撑辩驳,“陛下既知刺史大人冤屈,为何不还他清白……”
“江州刺史为大宋安定献身乃死得其所,朕也是无奈为大宋江山考虑。”
“陛下当真为大宋考虑!”邱茗忍无可忍,“难道不是当年众臣反对登基,您才出此下策!陷害我。”
那言称呼还未叫出,来回踱步的人当即打断,回头望了他,笑容不在,一张冷峻的脸没有一点人间的温度,花样的容貌历经岁月,温婉不再。
“月落,如今你行书院长史位来之不易,再提过往有什么意思?”皇帝直逼面前,他垂着头不敢抬起,一方视野下只看见女帝华贵的裙摆,“你在朕殿前多年,朕知你是安分的孩子,不会想学张楠也的下场吧?”
邱茗冷汗直冒。那天已是死尸的张楠也被拉至刑场五马分尸,残留的尸块扔去山中喂狼,他在场亲眼目睹血淋淋的一幕,记忆犹新。
双眸彻底失去色彩,皇帝索性收了摆弄的念头。
“行了,这么些年,未召你侍寝,留你一身清白也算体谅,方才的话朕当做没听见,月落,你好自为之,可以吗?”
窗外惊雷过后,瓢泼大雨冷冷浇下,碎了一地惨状,不忍直视。
他是内卫,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邱茗不记得自己怎么离开皇宫,更不记得自己怎么回家。晚秋的大雨很冷,淋了满身,视线模糊看不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