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在她没注意的某一刻,姐姐把自己的十两积蓄悄悄塞在了箱笼的最底下。
依附简少爷的妹妹吃穿住行自然都是顶好的,十两银子或许还不够她买朵花戴,但却是实打实的私房。
女孩子总要有一笔完全属于自己支配的银钱。
黄莺枝将妹妹去年的手衣面衣以及惯用小物件装进最后一只箱笼。
拢共整理了五只。
后方一切妥当,前路未明却充满希望。
黄时雨干劲十足,粉靥都比平时红润些许。
简允璋总有办法让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
殊不知画署取缔“特例”一事不仅让黄时雨这样的小人物兵荒马乱一阵,也让另外十一个公子小姐下不了台,家世硬一些的径直找到画署的上官。
然而画署上官并无采选画员的实权,找他们也没用。
画署所能做的无非辅助与配合,譬如监管、报名、布置、宣发之类。真正说了算的还得是石上居阁主。
阁主大人不是画署的上官,却能决定画署所有人的命运甚至是生死。
因为阁主不仅仅是石上居的阁主,亦是骁影卫的左统领,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
执刃的手哪怕执上画笔,掌了天下画事,行事作风也是一样的雷厉独断。
世家公子小姐投身画道,爱好是其次,主要为自己塑金身,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擅长念书科举,但当这条路必须付出超过他们预期的困难,那不走也罢。
终归摆在他们面前的又不止一条路,这条不行还有另一条,总有一条没有荆棘的平坦大道等着他们。
如此一来,十二个特例竟只剩黄时雨还在坚持,并且准时抵达京师。
在黄时雨抵京前,当日亲自助她填写手实(注:类似身份证加户口本,乃至更详细的个人资历)的祗候也没闲着。
甫一得知“特例”取消,他忙不迭禀明上官: “今年特例中有位黄姓姑娘,相较其他人更为特殊,是肃王的人,直接在府衙报了名,还是下官前去操办的。”
所以也亲眼见证了黄姓姑娘的特殊。
牵扯到肃王,画署几位上官面色果然都不太好看。
又到了背黑锅和分锅的重要时刻。
谁也没想到今年的“特例”竟掺进了皇室宗亲。
闻道芝面色如常,询问祗候几句关于黄姓姑娘当日报名的细节。
祗候便把所见所闻如实交代。
甚至还加了一句“姑娘盯着手实,肃王盯着姑娘”。
话都说这么明白,在场之人也就无一不明白。
取消黄姑娘“特例”,形同打肃王脸。
众人犯难,只好一齐看向令他们难做的罪魁祸首——石上居阁主,小闻大人。
小闻大人今年才满二十二,已居在座所有人上首。
他斜倚矮榻,似笑非笑,“一个玩物而已,就把红袍加身的诸君唬成这般,委实窝囊。”
“此事,我自会与肃王打招呼。”闻遇拂了拂宽大的锦袖,“你们只管按章程办事。”
黄姓姑娘不在帷帐内专心伺候肃王,反倒将手伸进画署,把这里当成她的红粉战场了么?
韩意淮廿三就回到了京师。
太后惊喜不已。
泽禾的差事八月初已了结,他却迟迟不思归,为此太后早就心生不满,如今见他立冬前乖乖来给自己请安,所有的不满顷刻间就烟消云散,唯余满心疼爱。
当下就要安排韩意淮在雪阳殿留宿。
无奈孩子大了有很多自己的心思。
韩意淮立即拒绝,“母后,宫城乃皇兄起居所在,永寿宫附近亦遍布皇兄内帷,而儿臣早就不是小孩子,是年满十七的男子汉,又有自己的府邸,于情于理都不应再留宿宫城。”
即便是血脉相连的手足也该避嫌。
皇兄不仅是他的哥哥,亦是天下万民的九五之尊,他不能不敬。
太后无比伤感。
长子贵为天子,打小就端着,连抱一下都是奢侈,皇孙又都有自己高贵的生母,来她膝下承欢也是端着的,唯有阿淮是她亲手养大,想怎么抱就怎么抱,每天都可以捏捏他奶香的小脸儿,殊不知奶香的小人儿长得飞快,仿佛瞬间就变成了他父皇的模样,高大到令人仰望。
“去吧。”她失落道。
韩意淮立刻道:“母后不必伤心,儿臣每天都会过来给您请安的,怕只怕您嫌烦不想看见儿臣呢。”
太后转悲为喜,“贫嘴。”
他不仅会哄母后开心,也会哄女孩子的,小木头明明也很开心,却转头就跟简珣跑了。
韩意淮离开永寿宫,笑意渐渐消失,眉间低落。
不想再听到任何与小木头有关的事。
闻遇却偏偏上门提及她。
“你们有自己的章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以后不要再来问我。”韩意淮冷声道。
“殿下拿自己名帖为她开路,大家才不免多思,而今殿下放话,我想所有人都可以安心了。”闻遇是个相当干脆之人,得到想要的回答,起身告辞,头也不回。
韩意淮的神色就绷不住了,“闻遇。”
闻遇回身淡淡望着他,“殿下还有何吩咐?”
韩意淮扯了扯嘴角,眸光纠结。
闻遇收回目光,抬脚离开。
他没空掺和肃王与小玩物的情感拉扯。
话分两头,廿九这日黄时雨从泽禾出发。
即将在京长住近百日,此行车马仆从浩浩荡荡,莫不令她眼界大开,简允璋家的马匹车舆可真多!
与上次进京的心态整好相反,此番的黄时雨轻松且愉悦,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一路上眸光生动,有止不住的神采溢出。
还未立冬,秋风并不伤人,明瓦车窗大敞,简珣与她并肩一道望向沿途风景。
“简允璋,那是什么?”黄时雨拍拍身边人的手臂。
“钟鼓楼,为附近寺庙而设,还可以报时,其实和泽禾的小钟楼差不多,只不过造的更大了些。”
原来如此。黄时雨受教。
“梅娘。”
“嗯?”
“别忘了身份,得改口叫阿珣。”
其实叫允璋也可以,但是他想听她叫“阿珣”的声音,如果是阿珣哥哥就更好的。
黄时雨红唇微翕。
简珣调开视线,“你没发现此行多了一个曹妈妈?”
“发现了,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简珣的脸上倏地涌现一丝羞涩,期期艾艾道:“阿娘不放心我和你,又拗不过我,就安排曹妈妈服侍我们。她老人家经验丰富,慧眼如炬,你小心些,莫要露出马脚。”
黄时雨大惊失色:“是不是夫人发现咱俩欺上瞒下,特特派遣心腹监视取证!”
简珣噗嗤笑了,“傻瓜,若真如此,岂还有你坐在这里的机会。”
也是。
总是心虚便一时失了智,黄时雨把心捺回肚子里。
曹妈妈此行除了服侍少爷,还有另一项差事,相当于教引嬷嬷。
简珣只是到了大康律法上成亲的年纪,却不代表长辈觉得他就是一个成熟郎君。
相反他未经人事,却心智早熟,日夜与美妾相处,那么该发生的自然都会发生。
程氏的本意是希望简珣再等上半年。
可架不住他坚持要带,又再三保证不“弄出人命”。
情窦初开的少年郎,被迷得魂不守舍,一味管束不加疏导,反倒对身体有害无益。
程氏思量再三,终于首肯。
又考虑二人都不知事,放任不管的话,明年归来说不定就揣了个庶长孙。
所以当即指派心腹曹妈妈相随。
曹妈妈此行少不了也要指点简珣身边的丫鬟,毕竟她们也都还是姑娘,将来面对主子行帷帐之乐,怎能不懂夜间要水,拾掇床铺之类的规矩。
必要时刻也能教黄时雨伺候夫君之道,当然,重中之重是提醒少爷避子。
程氏给的避子药每份只能煎一碗,对女子身体影响微乎其微,价格自然也贵得离谱。
用在妾室身上不可谓不奢靡。
客观来说,这在时下绝对算一个宽厚仁善的婆母。
简珣红着脸告诉黄时雨曹妈妈将是二人的教引嬷嬷。
教引嬷嬷乃勋贵世家服侍并教授嫡子嫡女们规矩礼仪的嬷嬷,地位同乳母差不多。
以上是明面儿上的职责,私下还有指点年轻主子知人事的重任。
他什么都懂,却又不能说给什么都不懂的梅娘听,于是换了种方式,直接告诉她应该怎么做,以及不这么做的后果。
如此一来,梅娘的注意力就全在后果上。
而露馅的后果则是她万不能承受的。
黄时雨不情不愿道:“改口喊阿珣也没什么,就是,就是,咱俩不能在一张床上,我才不要与你生娃娃!”
这是她的底线。
简珣垂眸,声若蚊吟:“我也不稀罕与你生。”
依附简少爷的妹妹吃穿住行自然都是顶好的,十两银子或许还不够她买朵花戴,但却是实打实的私房。
女孩子总要有一笔完全属于自己支配的银钱。
黄莺枝将妹妹去年的手衣面衣以及惯用小物件装进最后一只箱笼。
拢共整理了五只。
后方一切妥当,前路未明却充满希望。
黄时雨干劲十足,粉靥都比平时红润些许。
简允璋总有办法让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
殊不知画署取缔“特例”一事不仅让黄时雨这样的小人物兵荒马乱一阵,也让另外十一个公子小姐下不了台,家世硬一些的径直找到画署的上官。
然而画署上官并无采选画员的实权,找他们也没用。
画署所能做的无非辅助与配合,譬如监管、报名、布置、宣发之类。真正说了算的还得是石上居阁主。
阁主大人不是画署的上官,却能决定画署所有人的命运甚至是生死。
因为阁主不仅仅是石上居的阁主,亦是骁影卫的左统领,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
执刃的手哪怕执上画笔,掌了天下画事,行事作风也是一样的雷厉独断。
世家公子小姐投身画道,爱好是其次,主要为自己塑金身,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擅长念书科举,但当这条路必须付出超过他们预期的困难,那不走也罢。
终归摆在他们面前的又不止一条路,这条不行还有另一条,总有一条没有荆棘的平坦大道等着他们。
如此一来,十二个特例竟只剩黄时雨还在坚持,并且准时抵达京师。
在黄时雨抵京前,当日亲自助她填写手实(注:类似身份证加户口本,乃至更详细的个人资历)的祗候也没闲着。
甫一得知“特例”取消,他忙不迭禀明上官: “今年特例中有位黄姓姑娘,相较其他人更为特殊,是肃王的人,直接在府衙报了名,还是下官前去操办的。”
所以也亲眼见证了黄姓姑娘的特殊。
牵扯到肃王,画署几位上官面色果然都不太好看。
又到了背黑锅和分锅的重要时刻。
谁也没想到今年的“特例”竟掺进了皇室宗亲。
闻道芝面色如常,询问祗候几句关于黄姓姑娘当日报名的细节。
祗候便把所见所闻如实交代。
甚至还加了一句“姑娘盯着手实,肃王盯着姑娘”。
话都说这么明白,在场之人也就无一不明白。
取消黄姑娘“特例”,形同打肃王脸。
众人犯难,只好一齐看向令他们难做的罪魁祸首——石上居阁主,小闻大人。
小闻大人今年才满二十二,已居在座所有人上首。
他斜倚矮榻,似笑非笑,“一个玩物而已,就把红袍加身的诸君唬成这般,委实窝囊。”
“此事,我自会与肃王打招呼。”闻遇拂了拂宽大的锦袖,“你们只管按章程办事。”
黄姓姑娘不在帷帐内专心伺候肃王,反倒将手伸进画署,把这里当成她的红粉战场了么?
韩意淮廿三就回到了京师。
太后惊喜不已。
泽禾的差事八月初已了结,他却迟迟不思归,为此太后早就心生不满,如今见他立冬前乖乖来给自己请安,所有的不满顷刻间就烟消云散,唯余满心疼爱。
当下就要安排韩意淮在雪阳殿留宿。
无奈孩子大了有很多自己的心思。
韩意淮立即拒绝,“母后,宫城乃皇兄起居所在,永寿宫附近亦遍布皇兄内帷,而儿臣早就不是小孩子,是年满十七的男子汉,又有自己的府邸,于情于理都不应再留宿宫城。”
即便是血脉相连的手足也该避嫌。
皇兄不仅是他的哥哥,亦是天下万民的九五之尊,他不能不敬。
太后无比伤感。
长子贵为天子,打小就端着,连抱一下都是奢侈,皇孙又都有自己高贵的生母,来她膝下承欢也是端着的,唯有阿淮是她亲手养大,想怎么抱就怎么抱,每天都可以捏捏他奶香的小脸儿,殊不知奶香的小人儿长得飞快,仿佛瞬间就变成了他父皇的模样,高大到令人仰望。
“去吧。”她失落道。
韩意淮立刻道:“母后不必伤心,儿臣每天都会过来给您请安的,怕只怕您嫌烦不想看见儿臣呢。”
太后转悲为喜,“贫嘴。”
他不仅会哄母后开心,也会哄女孩子的,小木头明明也很开心,却转头就跟简珣跑了。
韩意淮离开永寿宫,笑意渐渐消失,眉间低落。
不想再听到任何与小木头有关的事。
闻遇却偏偏上门提及她。
“你们有自己的章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以后不要再来问我。”韩意淮冷声道。
“殿下拿自己名帖为她开路,大家才不免多思,而今殿下放话,我想所有人都可以安心了。”闻遇是个相当干脆之人,得到想要的回答,起身告辞,头也不回。
韩意淮的神色就绷不住了,“闻遇。”
闻遇回身淡淡望着他,“殿下还有何吩咐?”
韩意淮扯了扯嘴角,眸光纠结。
闻遇收回目光,抬脚离开。
他没空掺和肃王与小玩物的情感拉扯。
话分两头,廿九这日黄时雨从泽禾出发。
即将在京长住近百日,此行车马仆从浩浩荡荡,莫不令她眼界大开,简允璋家的马匹车舆可真多!
与上次进京的心态整好相反,此番的黄时雨轻松且愉悦,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一路上眸光生动,有止不住的神采溢出。
还未立冬,秋风并不伤人,明瓦车窗大敞,简珣与她并肩一道望向沿途风景。
“简允璋,那是什么?”黄时雨拍拍身边人的手臂。
“钟鼓楼,为附近寺庙而设,还可以报时,其实和泽禾的小钟楼差不多,只不过造的更大了些。”
原来如此。黄时雨受教。
“梅娘。”
“嗯?”
“别忘了身份,得改口叫阿珣。”
其实叫允璋也可以,但是他想听她叫“阿珣”的声音,如果是阿珣哥哥就更好的。
黄时雨红唇微翕。
简珣调开视线,“你没发现此行多了一个曹妈妈?”
“发现了,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简珣的脸上倏地涌现一丝羞涩,期期艾艾道:“阿娘不放心我和你,又拗不过我,就安排曹妈妈服侍我们。她老人家经验丰富,慧眼如炬,你小心些,莫要露出马脚。”
黄时雨大惊失色:“是不是夫人发现咱俩欺上瞒下,特特派遣心腹监视取证!”
简珣噗嗤笑了,“傻瓜,若真如此,岂还有你坐在这里的机会。”
也是。
总是心虚便一时失了智,黄时雨把心捺回肚子里。
曹妈妈此行除了服侍少爷,还有另一项差事,相当于教引嬷嬷。
简珣只是到了大康律法上成亲的年纪,却不代表长辈觉得他就是一个成熟郎君。
相反他未经人事,却心智早熟,日夜与美妾相处,那么该发生的自然都会发生。
程氏的本意是希望简珣再等上半年。
可架不住他坚持要带,又再三保证不“弄出人命”。
情窦初开的少年郎,被迷得魂不守舍,一味管束不加疏导,反倒对身体有害无益。
程氏思量再三,终于首肯。
又考虑二人都不知事,放任不管的话,明年归来说不定就揣了个庶长孙。
所以当即指派心腹曹妈妈相随。
曹妈妈此行少不了也要指点简珣身边的丫鬟,毕竟她们也都还是姑娘,将来面对主子行帷帐之乐,怎能不懂夜间要水,拾掇床铺之类的规矩。
必要时刻也能教黄时雨伺候夫君之道,当然,重中之重是提醒少爷避子。
程氏给的避子药每份只能煎一碗,对女子身体影响微乎其微,价格自然也贵得离谱。
用在妾室身上不可谓不奢靡。
客观来说,这在时下绝对算一个宽厚仁善的婆母。
简珣红着脸告诉黄时雨曹妈妈将是二人的教引嬷嬷。
教引嬷嬷乃勋贵世家服侍并教授嫡子嫡女们规矩礼仪的嬷嬷,地位同乳母差不多。
以上是明面儿上的职责,私下还有指点年轻主子知人事的重任。
他什么都懂,却又不能说给什么都不懂的梅娘听,于是换了种方式,直接告诉她应该怎么做,以及不这么做的后果。
如此一来,梅娘的注意力就全在后果上。
而露馅的后果则是她万不能承受的。
黄时雨不情不愿道:“改口喊阿珣也没什么,就是,就是,咱俩不能在一张床上,我才不要与你生娃娃!”
这是她的底线。
简珣垂眸,声若蚊吟:“我也不稀罕与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