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黄时雨挑开支摘窗,透过窗子打量宝络,正在院子里教柳儿踢毽子。
“她师妹宝珠人品性格都没有问题,还耍得一手好拳脚,两三个魁梧歹人不见得能撂倒她,全家老小的身契又捏在阿珣手里,这样稳妥的人便是随你去天涯海角我都放心,下个旬假我带过来给你请安。”
黄莺枝愣了一下,眸光乍亮,动容道:“梅娘思虑的竟比我周全。”
黄时雨骄傲道:“我早就长大了!姐姐可要承下我的心意,不然我会忧思睡不着。”
黄莺枝莞尔,“那姐姐……便幸希笑纳了。”
姐妹俩四只手用力攥在一起。
身为女子走南闯北有诸多不便,谁不是为了生计硬着头皮走的,如今妹妹为她备下这么大一个惊喜,她岂会扭捏推拒。
黄莺枝想起了另一件事,“方才你提及月事,新婚燕尔的,旁人自不好指摘你,可日子长了你来月事再不闻不问简允璋身边是否有妥帖之人,仔细简夫人误解。”
妹妹不需要做贤妻,但得假装是个贤妻。
黄时雨柔声细语解释:“姐姐有所不知,他身边并不缺人,只不知为何一直未曾受用,昨儿还同我商议要将她们许配人家。我不至于蠢到赶节骨眼上为他安排,岂不与他唱反调,况且我去哪儿找堪比蕊珠白露的姿色。”
多此一举,画蛇添足。
既讨人嫌还落不着好。
黄莺枝的注意力全在“许配人家”四个字上,大为震撼,“都没受用过就要配出去?”
黄时雨“嗯”了声,“我时常也琢磨不透他。”
弄不明白的事儿她就懒得推敲了,其实就算推敲也敲不出个所以然。
“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他不用,你再上赶着添人确实多余了……”黄莺枝微微点头,灵光一闪,不暇思索道,“简允璋他,莫非,他要为你守身?”
黄时雨咬了口绿豆糕,鼓着腮帮道:“姐姐,你不长进了,他有什么理由要为我守身?”
黄莺枝哑口无言,抬眼踌躇望向妹妹,好个清亮的,一汪没有涟漪的小溪。
梅娘竟是个妙人。
“你倒是个明白的,我才安逸几时竟要忘记从前的教训。”黄莺枝抿唇自嘲道,“刘通成亲前不也视我为心上人,承诺一生一世呵护我,成亲后有段时间还为我守身如玉。”
黄时雨默笑不语,眨了眨眼看着姐姐,仿佛在说我聪明着呢。
黄莺枝揉揉她脑袋。
迄今为止也只从简珣口中听过鸢娘这个心上人,还不是说抛下就抛下。
薄情着呢。
再一个,他有什么理由对一个失贞的女子动情?
到现在还用宝络防着她呢。
况且,他本就是因为仕途才娶得她。
姐妹二人便不把时间浪费在男人身上,一齐讨论清宁县的风土人情,举国最繁华的贸易码头,西域蕃商络绎不绝,黄莺枝拍着胸脯保证要挣大钱。
有了钱就能成为梅娘坚实的后盾。
天黑前黄时雨才回了宣道坊,简珣被老师留在叶府用饭,恰巧给了程氏与黄时雨谈心的空间。
婆媳二人用了晚膳,气氛融洽。
膳后她们坐在紫藤架下品着今年最新的春明梨花,比刻意窨制的茶还来得香醇。
茶具则是一套相当顺应季节的冬青釉冰裂纹,颜色仿若碧水洗过的天空,极美,配着八瓣葵形的金丝楠木茶托,光侍茶的丫鬟就有三名。
这一顿茶总花费足够底层一家五口一年的嚼用。
程氏挥了挥手,丫鬟们双手交叠身前欠身退下,退到了主子大声召唤能听见的地方即可。
这是有话要说。
黄时雨便亲自侍茶,为婆母斟上一杯。
程氏柔声问:“梅娘,阿珣待你可好?”
黄时雨温声回:“体贴温柔,阿珣非常照顾我。”
程氏沉吟道:“那你可曾想过他心底也有沉重难言的压力,关系着整个简府。”
黄时雨字斟句酌一番,“梅娘愚笨,还请您明示……”
“上个月济恩寺梨树林的劫难时不时提醒我,倘若阿珣有个好歹,咱们宣道坊简府就结束了。”程氏淡淡道。
简府是琅琊简氏的产业不是外姓女子的。
没有阿珣,天下之大再无婆媳容身之地。
不管去哪儿皆是寄人篱下。
也就琅琊简氏门风清正,没有闹出族人相残争夺家业的丑事,但前提得是简珣活着,活着才会有安国公不遗余力的维护,没有简珣的话,有一个姓简的子嗣也行。
否则,任何人都能理直气壮夺走一切。
这便是上至权贵下至百姓不惜一切也要有个儿子的缘故。
实在生不出的宁愿过继,以百年后家业拱手他人为代价,谋求活人有片瓦遮身。
子嗣之重不仅关系血脉更关系着寡母孀妇的命。
亦是时下世情。
黄时雨点了点头,婆母没有骗她。
程氏幽幽道:“我比任何人都不希望发生那种事,却也不得不给咱们留个退路,你,能理解我吗?”
“我,理解。”黄时雨抿了抿唇。
那就好。程氏非常清楚黄时雨的品性,这是个好孩子。
“你先调理着,机缘到了说不准今年就能怀上,若天意非要蹉跎,明年,你可接受阿珣纳房良妾?”
这种事哪有她接不接受的资格,黄时雨和顺道:“一切全凭娘做主。”
“你是个懂事的,我不亏待你,定然担保你做个光鲜体面的正室,谁都不能越过去。孩子将来记在你名下,自己养或是交给我,由你拿主意,不论哪一种,他此生只会认你为母。”程氏打量着黄时雨的神情,又补充了一句,“这也是阿珣的想法,他有没有对你说?”
黄时雨怔了怔,连忙摇头,“没有。”
程氏叹道:“他最疼你,怕是不忍心,总想着再等等,万一你怀上了呢。今儿我来做坏人,提前告知了你,若是有什么不满便对我不满吧。”
这话就严重了,黄时雨起身屈膝欠身道:“儿媳不敢。”
程氏将她扶起,拉着她的手引坐自己身边,“那是最坏的一步,只要你今年怀上,兴许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以我对阿珣的了解,他早对你用了心,妾不妾的有什么要紧,谁也分不走你半分宠爱。”
黄时雨思索片刻,迎上了程氏的眸子,“娘,您与阿珣的想法我理解,我尊重你们的决定。”
纳妾也好生子也罢,时下有余钱的男人都要做的事,简珣没理由不做。
况且他是真需要一名子嗣庇佑寡母保住门庭基业。
目光是澄澈温和的,声音是郑重其事的。
程氏清楚地看见了黄时雨的真诚。
是个清澈见底的人,没有半分虚伪。
阿珣把她养得真好。
被深爱着,所以充满底气。
否则,该如何解释那近乎凉薄的冷静。
程氏允许她哭泣、抱怨、恐惧,也会好好地安慰她,许诺更多好处,可她偏偏自持令人齿冷。
婆母的神情复杂难辨,黄时雨心头咯噔,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三更天,月上深空,弯弯的娥眉新月,犹如梅娘含笑的眉眼。简珣婉拒了叶府的留宿,匆匆赶回家中。
可惜还是不够早,梅娘早就歇下了。
考虑她正在月事中,疲乏嗜睡,自己贸然爬上床定会扰了她清梦,而且他饮了酒,有味道,不能熏了她,便在书房沐浴更衣,歇息一晚。
日子还得照常过,黄时雨整顿精神上衙,眼下头等大事莫过于初六静贵妃的肖像。
攸关仕途!
贵人肖像须在细绢描绘。
唯有绢才能呈现笔墨细微之处的幽妙与美感,笔痕既能如刀刻般清晰了然,亦可朦胧若轻纱,非熟宣所能及。
伴随极致美感而来的是极高的画技要求,普通画师,经验粗浅,通常难以掌握墨色的自然运转。
此外,绢的装裱难度比画更难,格外考验裱画师的功力。
不过无需黄时雨操心,画署有的是大裱画师。
她的天赋恰是墨色运笔,天生就是在绢上作画的料,简直是老天爷追着赏饭。也正因如此,才得到了诸多前辈赏识,但天赋只是让她在这条路上走的比普通人快,却不代表能快过几十年积累的前辈。
所以她一刻也不得闲,潜心钻研,积累经验与技巧。
闻道芝仔细翻看黄时雨临摹的两幅肖像,总体来说没啥问题,唔,保住了画魁的名声。
倘若再精进定会受益无穷。
二人在画署雕琢技艺,时间过得飞快。
又连续翻过两日,明儿便是黄时雨进宫侍奉静贵妃的日子,闻道芝盘算几番,终于下定决心带她出了画署。
“大人,咱们这是去哪儿?”黄时雨茫然不解。
“去画阁。” 闻道芝一副轻描淡写的语气,“低调些。”
“她师妹宝珠人品性格都没有问题,还耍得一手好拳脚,两三个魁梧歹人不见得能撂倒她,全家老小的身契又捏在阿珣手里,这样稳妥的人便是随你去天涯海角我都放心,下个旬假我带过来给你请安。”
黄莺枝愣了一下,眸光乍亮,动容道:“梅娘思虑的竟比我周全。”
黄时雨骄傲道:“我早就长大了!姐姐可要承下我的心意,不然我会忧思睡不着。”
黄莺枝莞尔,“那姐姐……便幸希笑纳了。”
姐妹俩四只手用力攥在一起。
身为女子走南闯北有诸多不便,谁不是为了生计硬着头皮走的,如今妹妹为她备下这么大一个惊喜,她岂会扭捏推拒。
黄莺枝想起了另一件事,“方才你提及月事,新婚燕尔的,旁人自不好指摘你,可日子长了你来月事再不闻不问简允璋身边是否有妥帖之人,仔细简夫人误解。”
妹妹不需要做贤妻,但得假装是个贤妻。
黄时雨柔声细语解释:“姐姐有所不知,他身边并不缺人,只不知为何一直未曾受用,昨儿还同我商议要将她们许配人家。我不至于蠢到赶节骨眼上为他安排,岂不与他唱反调,况且我去哪儿找堪比蕊珠白露的姿色。”
多此一举,画蛇添足。
既讨人嫌还落不着好。
黄莺枝的注意力全在“许配人家”四个字上,大为震撼,“都没受用过就要配出去?”
黄时雨“嗯”了声,“我时常也琢磨不透他。”
弄不明白的事儿她就懒得推敲了,其实就算推敲也敲不出个所以然。
“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他不用,你再上赶着添人确实多余了……”黄莺枝微微点头,灵光一闪,不暇思索道,“简允璋他,莫非,他要为你守身?”
黄时雨咬了口绿豆糕,鼓着腮帮道:“姐姐,你不长进了,他有什么理由要为我守身?”
黄莺枝哑口无言,抬眼踌躇望向妹妹,好个清亮的,一汪没有涟漪的小溪。
梅娘竟是个妙人。
“你倒是个明白的,我才安逸几时竟要忘记从前的教训。”黄莺枝抿唇自嘲道,“刘通成亲前不也视我为心上人,承诺一生一世呵护我,成亲后有段时间还为我守身如玉。”
黄时雨默笑不语,眨了眨眼看着姐姐,仿佛在说我聪明着呢。
黄莺枝揉揉她脑袋。
迄今为止也只从简珣口中听过鸢娘这个心上人,还不是说抛下就抛下。
薄情着呢。
再一个,他有什么理由对一个失贞的女子动情?
到现在还用宝络防着她呢。
况且,他本就是因为仕途才娶得她。
姐妹二人便不把时间浪费在男人身上,一齐讨论清宁县的风土人情,举国最繁华的贸易码头,西域蕃商络绎不绝,黄莺枝拍着胸脯保证要挣大钱。
有了钱就能成为梅娘坚实的后盾。
天黑前黄时雨才回了宣道坊,简珣被老师留在叶府用饭,恰巧给了程氏与黄时雨谈心的空间。
婆媳二人用了晚膳,气氛融洽。
膳后她们坐在紫藤架下品着今年最新的春明梨花,比刻意窨制的茶还来得香醇。
茶具则是一套相当顺应季节的冬青釉冰裂纹,颜色仿若碧水洗过的天空,极美,配着八瓣葵形的金丝楠木茶托,光侍茶的丫鬟就有三名。
这一顿茶总花费足够底层一家五口一年的嚼用。
程氏挥了挥手,丫鬟们双手交叠身前欠身退下,退到了主子大声召唤能听见的地方即可。
这是有话要说。
黄时雨便亲自侍茶,为婆母斟上一杯。
程氏柔声问:“梅娘,阿珣待你可好?”
黄时雨温声回:“体贴温柔,阿珣非常照顾我。”
程氏沉吟道:“那你可曾想过他心底也有沉重难言的压力,关系着整个简府。”
黄时雨字斟句酌一番,“梅娘愚笨,还请您明示……”
“上个月济恩寺梨树林的劫难时不时提醒我,倘若阿珣有个好歹,咱们宣道坊简府就结束了。”程氏淡淡道。
简府是琅琊简氏的产业不是外姓女子的。
没有阿珣,天下之大再无婆媳容身之地。
不管去哪儿皆是寄人篱下。
也就琅琊简氏门风清正,没有闹出族人相残争夺家业的丑事,但前提得是简珣活着,活着才会有安国公不遗余力的维护,没有简珣的话,有一个姓简的子嗣也行。
否则,任何人都能理直气壮夺走一切。
这便是上至权贵下至百姓不惜一切也要有个儿子的缘故。
实在生不出的宁愿过继,以百年后家业拱手他人为代价,谋求活人有片瓦遮身。
子嗣之重不仅关系血脉更关系着寡母孀妇的命。
亦是时下世情。
黄时雨点了点头,婆母没有骗她。
程氏幽幽道:“我比任何人都不希望发生那种事,却也不得不给咱们留个退路,你,能理解我吗?”
“我,理解。”黄时雨抿了抿唇。
那就好。程氏非常清楚黄时雨的品性,这是个好孩子。
“你先调理着,机缘到了说不准今年就能怀上,若天意非要蹉跎,明年,你可接受阿珣纳房良妾?”
这种事哪有她接不接受的资格,黄时雨和顺道:“一切全凭娘做主。”
“你是个懂事的,我不亏待你,定然担保你做个光鲜体面的正室,谁都不能越过去。孩子将来记在你名下,自己养或是交给我,由你拿主意,不论哪一种,他此生只会认你为母。”程氏打量着黄时雨的神情,又补充了一句,“这也是阿珣的想法,他有没有对你说?”
黄时雨怔了怔,连忙摇头,“没有。”
程氏叹道:“他最疼你,怕是不忍心,总想着再等等,万一你怀上了呢。今儿我来做坏人,提前告知了你,若是有什么不满便对我不满吧。”
这话就严重了,黄时雨起身屈膝欠身道:“儿媳不敢。”
程氏将她扶起,拉着她的手引坐自己身边,“那是最坏的一步,只要你今年怀上,兴许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以我对阿珣的了解,他早对你用了心,妾不妾的有什么要紧,谁也分不走你半分宠爱。”
黄时雨思索片刻,迎上了程氏的眸子,“娘,您与阿珣的想法我理解,我尊重你们的决定。”
纳妾也好生子也罢,时下有余钱的男人都要做的事,简珣没理由不做。
况且他是真需要一名子嗣庇佑寡母保住门庭基业。
目光是澄澈温和的,声音是郑重其事的。
程氏清楚地看见了黄时雨的真诚。
是个清澈见底的人,没有半分虚伪。
阿珣把她养得真好。
被深爱着,所以充满底气。
否则,该如何解释那近乎凉薄的冷静。
程氏允许她哭泣、抱怨、恐惧,也会好好地安慰她,许诺更多好处,可她偏偏自持令人齿冷。
婆母的神情复杂难辨,黄时雨心头咯噔,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三更天,月上深空,弯弯的娥眉新月,犹如梅娘含笑的眉眼。简珣婉拒了叶府的留宿,匆匆赶回家中。
可惜还是不够早,梅娘早就歇下了。
考虑她正在月事中,疲乏嗜睡,自己贸然爬上床定会扰了她清梦,而且他饮了酒,有味道,不能熏了她,便在书房沐浴更衣,歇息一晚。
日子还得照常过,黄时雨整顿精神上衙,眼下头等大事莫过于初六静贵妃的肖像。
攸关仕途!
贵人肖像须在细绢描绘。
唯有绢才能呈现笔墨细微之处的幽妙与美感,笔痕既能如刀刻般清晰了然,亦可朦胧若轻纱,非熟宣所能及。
伴随极致美感而来的是极高的画技要求,普通画师,经验粗浅,通常难以掌握墨色的自然运转。
此外,绢的装裱难度比画更难,格外考验裱画师的功力。
不过无需黄时雨操心,画署有的是大裱画师。
她的天赋恰是墨色运笔,天生就是在绢上作画的料,简直是老天爷追着赏饭。也正因如此,才得到了诸多前辈赏识,但天赋只是让她在这条路上走的比普通人快,却不代表能快过几十年积累的前辈。
所以她一刻也不得闲,潜心钻研,积累经验与技巧。
闻道芝仔细翻看黄时雨临摹的两幅肖像,总体来说没啥问题,唔,保住了画魁的名声。
倘若再精进定会受益无穷。
二人在画署雕琢技艺,时间过得飞快。
又连续翻过两日,明儿便是黄时雨进宫侍奉静贵妃的日子,闻道芝盘算几番,终于下定决心带她出了画署。
“大人,咱们这是去哪儿?”黄时雨茫然不解。
“去画阁。” 闻道芝一副轻描淡写的语气,“低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