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闻遇收回目光,“不用谢,要扣你俸禄。”
黄时雨莞尔:“遵命。”
闻遇嘴角牵了牵,驱马先行一步。
黄时雨舒了口气,一手遮阳,望向天际,晴空万里,洁白的云朵像一大团棉花,蓬松而柔软。
遥远的船上,简珣抬眸,入目是一团柔软的白云。
清宁县四季缤纷,春日漫长绚烂,两年时光犹如白驹过隙。
在时光的长河里,黄时雨偶尔还会听到曾让她流过眼泪的名字,如今的她已不会再悲伤。
成长是宽容的,因为强大才宽容。
简珣在京师安静地等待两年,每每听闻有清宁县归来的画师,他就会跑去渡口瞧一瞧。
渡口黄昏,除了一叶孤舟,什么都没有。
他想,明年或许就会回来的。
毕竟她的画已经被世人看见,价值百两甚至千两。
第三年,他坐在舟上,两手随意撑在身后,目送今年最后一艘官船离去,仰脸凝望夕阳。
没关系的,明年一定会回来。
他独坐小舟,眼眶微红。
“简允璋。”
可是熟悉的声音将他不断沉入水底的灵魂又拽了上来,简珣猛然惊醒,转过身,双手微微发抖地按住船舷。
黄时雨牵着四岁的久安,立在岸边,青丝如瀑在江风中飞舞。
“傻瓜,久安晕船,我们坐马车回来的。”
简珣笑了,眼眶却更红了,偏头扬了扬下巴道:“你才是傻瓜!”
“傻瓜,你为什么回京呢?”他明知故问。
黄时雨抿了笑,“因为有人说要娶我,与我永远在一起。”
船夫已经划着小舟越来越近。
简珣等不及,飞身箭步跨上岸,朝她奔去。
【正文完】
第100章 春官正 丐婆线,换一个角度……
暖笙,师父说发现她那天恰逢人间二月,东风日暖闻吹笙,就叫她暖笙。
她这一生有过许多身份,相士,武林高手,美人,春官正,外室,疯婆子,丐婆,唯独没有多少人好好叫一声暖笙。
“那我,是在哪里被师父发现的呢?”少女时期的她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师父笑道:“河边,抬头是皓月星空,低头是烛火映照下波光粼粼的水面,水面上飘着小竹篮,你就在里面。”
皓月星空,波光粼粼,多么宁静美好。
只她不知那是上京著名的十里香坊,两岸画舫楼船,香云漫漫,娇声莺啼,红粉骷髅。
风流的师父酒醒后捡了一位落魄歌姬的弃婴。
师父说江湖人不拘小节,但求吃吃喝喝逍遥自在。
就是吃喝也要本钱,必须学本领。
古往今来,没有本领,就没有立世之本。
暖笙的骨子里天生擅长吃苦,无论拳脚棍棒还是刀剑长枪,学得有模有样,连师父都震惊,说她是吃这碗饭的,以后靠卖艺也能给他养老。
堂堂第一剑客,竟能说出让徒儿卖艺给他养老的话,委实没出息。
不过,师父可不仅仅是一名威震八方的剑客,更是名流贵胄争相拜访的相士。
师父说:“做相士才是咱们的正经营生,打打杀杀的多危险。”
她擦着剑,不解问:“为何?”
明明刀剑更好说话。
师父不屑地瞪她一眼,“我问你,你是想靠抢劫发财还是想那群傻子追着你送钱?”
暖笙大笑:“当然是后者。”
“孺子可教也。”
师父开始授她《易经》。
“忽悠也讲究真才实学,上不得台面的是骗子,受人追捧的可以进司天台。”师父捋着山羊胡须,一派高深道,“星云,风和雨归为天象,所谓天象,占吉凶、定生死、推节气、制历法。”
“《易经》,好东西啊,你得背熟咯,背熟就能做高明的骗子。此书弥纶万有,博大精深,乃古圣先贤经邦济世之书,知道我的意思了吧?”师父问。
她答:“哦,您的意思是先贤其实都是骗子。”
师父脸一板,“放肆,休得污蔑圣人。先贤当然不是骗子,说的话都有道理,有道理的话才助他们功成名就。不管你要做贤能还是骗子,都得熟读它,有了它,纵然是骗子,也是个令天下人信服的骗子。”
暖笙仅用一年就掌握《易经》精髓。
她问师父:“我现在是不是很厉害?”
师父老了,倚着大树啧啧两声,神色复杂。
暖笙有个秘密,天生就会读人心,世上的人,大部分只需看几眼说两句话,她就能猜到对方心里想什么。
不过也有特例,比方说师父,她永远都不知师父在想什么。
师父开始教她相士的精髓,“卦象不是算出的,而是看出的,”他笑吟吟指了指自己的眼睛,“用眼睛发现人们内心深埋的秘密,帮他们说出来,他们就会奉你若神明。”
暖笙张大了眼睛,“还可以这样?”
师父说是的,摸摸她脑袋,“不过你不用学,你天生就会。”
但师父没来得及教她做人得谦虚内敛,就溘然长逝。
失去师父之后,暖笙独自在远离人烟的村落生活四年,每天晨起,先在师父墓前练功,再吃饭读书,累了便去树上睡一觉。
这样的日子原本可以活一辈子也不腻,可是粮食不够吃一辈子,她得去一个叫做城镇的地方买。
从前有师父看护,她甚少直接面对同类,如今堂而皇之出现在人群,引来无数好奇。
来来往往,人们惊讶地看她。
她习惯隐居却并非不懂人心,相反,实在太懂了,接收到纷繁诡谲的目光,心中泛不起半分波澜。
有人叫她美人,愿意免费提供她最醇香的酒酿和华丽的屋子。
她喝主人的美酒,住主人华丽的屋子,还杀了一群围着她的男人,又杀了主人。
终于安静了,她如同一个好奇的孩子,在这栋华丽的宅院尽情玩耍。
直到有一日,封闭了数月的大门被一群身着甲胄的人推开,走在最前面的年轻男子,绝世风采,如仙君错涉人间,一袭白衣,出尘脱俗。
他淡漠的眉眼皱也未皱,扫视着满院尸体。
以及一脸天真的少女。
海棠,落花,还有尸臭。
少女如玉。
那天,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她,踱着步子漫漫绕了她一圈,而她也好奇地看着他,在他星辰一般的眼眸找不到半分迷醉与朦胧。
是她不好看了么?
为何都是男人,他对自己没有欲念呢?暖笙在心里纳闷。
“这里的人,都是你杀的?”他问。
她乖巧地回:“院子里的是,地窖里的不是。”
地窖的尸体是院子里的两倍。
他眸光深深,终于解下斗篷包住近乎半裸的她,轻轻松松将她单手抱了起来。
她也不反抗,任由他将自己带去未知的地方
离开了宛如人间炼狱的豪宅。
他亲自为她清洗伤口,喂药。
这可真是个漂亮的郎君,又香又干净,与所有男人都不一样。她笑盈盈,一口一口喝掉他喂的汤药。
也知道了他的姓名与身份。
简昭,最年轻的帝师,琅琊简氏现任家主。
从此,她是简昭手心的宝,锋利的剑。
作为一柄利剑,她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仅靠一朵花,一只飞鸟,一片薄云,即能预知未来几时有雨,几时干旱。
相士洞察人心,宛如神妖,本就自带神秘。
倘若这名相士兼有倾城之姿,想不出名都难。
两年后,她成了名满京师的第一大相士,金银财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游走在豪门世家,名流贵胄间,如鱼得水。
天生吃这碗饭的料。
人们遇到解不开的难题,习惯问卜问卦,以求神明指引方向。
殊不知人间没有神明,有的只是洞悉了他们秘密的妖女。
那些秘密,有些是家长里短,有些是狼子野心。
只要简昭喜欢,她都会如数家珍说给他听。
他对她的表现满意极了。
望着心爱的人露出愉悦之色,她的心也会怦然而动。
爱极了这双她永远也看不透的双眼。
暖笙告诉他,“其实我不叫小花,我叫暖笙。”
“暖笙。”他轻轻道。
连声音都这般醉人。
被心爱的人呼唤,半边身子已酥麻。
自己一定是生病了,简昭便是医她的药。
生病了得吃药,天经地义。
她要求简昭抱一抱。
他听话地倾身抱着她。
这样的举动令她满意极了,忘形环着他脖颈哼起了歌。
与他度过生命中最开心的一年。
成了他的外室。
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朝廷慕名请她出山进司天台,这正是简昭所希望的。
黄时雨莞尔:“遵命。”
闻遇嘴角牵了牵,驱马先行一步。
黄时雨舒了口气,一手遮阳,望向天际,晴空万里,洁白的云朵像一大团棉花,蓬松而柔软。
遥远的船上,简珣抬眸,入目是一团柔软的白云。
清宁县四季缤纷,春日漫长绚烂,两年时光犹如白驹过隙。
在时光的长河里,黄时雨偶尔还会听到曾让她流过眼泪的名字,如今的她已不会再悲伤。
成长是宽容的,因为强大才宽容。
简珣在京师安静地等待两年,每每听闻有清宁县归来的画师,他就会跑去渡口瞧一瞧。
渡口黄昏,除了一叶孤舟,什么都没有。
他想,明年或许就会回来的。
毕竟她的画已经被世人看见,价值百两甚至千两。
第三年,他坐在舟上,两手随意撑在身后,目送今年最后一艘官船离去,仰脸凝望夕阳。
没关系的,明年一定会回来。
他独坐小舟,眼眶微红。
“简允璋。”
可是熟悉的声音将他不断沉入水底的灵魂又拽了上来,简珣猛然惊醒,转过身,双手微微发抖地按住船舷。
黄时雨牵着四岁的久安,立在岸边,青丝如瀑在江风中飞舞。
“傻瓜,久安晕船,我们坐马车回来的。”
简珣笑了,眼眶却更红了,偏头扬了扬下巴道:“你才是傻瓜!”
“傻瓜,你为什么回京呢?”他明知故问。
黄时雨抿了笑,“因为有人说要娶我,与我永远在一起。”
船夫已经划着小舟越来越近。
简珣等不及,飞身箭步跨上岸,朝她奔去。
【正文完】
第100章 春官正 丐婆线,换一个角度……
暖笙,师父说发现她那天恰逢人间二月,东风日暖闻吹笙,就叫她暖笙。
她这一生有过许多身份,相士,武林高手,美人,春官正,外室,疯婆子,丐婆,唯独没有多少人好好叫一声暖笙。
“那我,是在哪里被师父发现的呢?”少女时期的她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师父笑道:“河边,抬头是皓月星空,低头是烛火映照下波光粼粼的水面,水面上飘着小竹篮,你就在里面。”
皓月星空,波光粼粼,多么宁静美好。
只她不知那是上京著名的十里香坊,两岸画舫楼船,香云漫漫,娇声莺啼,红粉骷髅。
风流的师父酒醒后捡了一位落魄歌姬的弃婴。
师父说江湖人不拘小节,但求吃吃喝喝逍遥自在。
就是吃喝也要本钱,必须学本领。
古往今来,没有本领,就没有立世之本。
暖笙的骨子里天生擅长吃苦,无论拳脚棍棒还是刀剑长枪,学得有模有样,连师父都震惊,说她是吃这碗饭的,以后靠卖艺也能给他养老。
堂堂第一剑客,竟能说出让徒儿卖艺给他养老的话,委实没出息。
不过,师父可不仅仅是一名威震八方的剑客,更是名流贵胄争相拜访的相士。
师父说:“做相士才是咱们的正经营生,打打杀杀的多危险。”
她擦着剑,不解问:“为何?”
明明刀剑更好说话。
师父不屑地瞪她一眼,“我问你,你是想靠抢劫发财还是想那群傻子追着你送钱?”
暖笙大笑:“当然是后者。”
“孺子可教也。”
师父开始授她《易经》。
“忽悠也讲究真才实学,上不得台面的是骗子,受人追捧的可以进司天台。”师父捋着山羊胡须,一派高深道,“星云,风和雨归为天象,所谓天象,占吉凶、定生死、推节气、制历法。”
“《易经》,好东西啊,你得背熟咯,背熟就能做高明的骗子。此书弥纶万有,博大精深,乃古圣先贤经邦济世之书,知道我的意思了吧?”师父问。
她答:“哦,您的意思是先贤其实都是骗子。”
师父脸一板,“放肆,休得污蔑圣人。先贤当然不是骗子,说的话都有道理,有道理的话才助他们功成名就。不管你要做贤能还是骗子,都得熟读它,有了它,纵然是骗子,也是个令天下人信服的骗子。”
暖笙仅用一年就掌握《易经》精髓。
她问师父:“我现在是不是很厉害?”
师父老了,倚着大树啧啧两声,神色复杂。
暖笙有个秘密,天生就会读人心,世上的人,大部分只需看几眼说两句话,她就能猜到对方心里想什么。
不过也有特例,比方说师父,她永远都不知师父在想什么。
师父开始教她相士的精髓,“卦象不是算出的,而是看出的,”他笑吟吟指了指自己的眼睛,“用眼睛发现人们内心深埋的秘密,帮他们说出来,他们就会奉你若神明。”
暖笙张大了眼睛,“还可以这样?”
师父说是的,摸摸她脑袋,“不过你不用学,你天生就会。”
但师父没来得及教她做人得谦虚内敛,就溘然长逝。
失去师父之后,暖笙独自在远离人烟的村落生活四年,每天晨起,先在师父墓前练功,再吃饭读书,累了便去树上睡一觉。
这样的日子原本可以活一辈子也不腻,可是粮食不够吃一辈子,她得去一个叫做城镇的地方买。
从前有师父看护,她甚少直接面对同类,如今堂而皇之出现在人群,引来无数好奇。
来来往往,人们惊讶地看她。
她习惯隐居却并非不懂人心,相反,实在太懂了,接收到纷繁诡谲的目光,心中泛不起半分波澜。
有人叫她美人,愿意免费提供她最醇香的酒酿和华丽的屋子。
她喝主人的美酒,住主人华丽的屋子,还杀了一群围着她的男人,又杀了主人。
终于安静了,她如同一个好奇的孩子,在这栋华丽的宅院尽情玩耍。
直到有一日,封闭了数月的大门被一群身着甲胄的人推开,走在最前面的年轻男子,绝世风采,如仙君错涉人间,一袭白衣,出尘脱俗。
他淡漠的眉眼皱也未皱,扫视着满院尸体。
以及一脸天真的少女。
海棠,落花,还有尸臭。
少女如玉。
那天,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她,踱着步子漫漫绕了她一圈,而她也好奇地看着他,在他星辰一般的眼眸找不到半分迷醉与朦胧。
是她不好看了么?
为何都是男人,他对自己没有欲念呢?暖笙在心里纳闷。
“这里的人,都是你杀的?”他问。
她乖巧地回:“院子里的是,地窖里的不是。”
地窖的尸体是院子里的两倍。
他眸光深深,终于解下斗篷包住近乎半裸的她,轻轻松松将她单手抱了起来。
她也不反抗,任由他将自己带去未知的地方
离开了宛如人间炼狱的豪宅。
他亲自为她清洗伤口,喂药。
这可真是个漂亮的郎君,又香又干净,与所有男人都不一样。她笑盈盈,一口一口喝掉他喂的汤药。
也知道了他的姓名与身份。
简昭,最年轻的帝师,琅琊简氏现任家主。
从此,她是简昭手心的宝,锋利的剑。
作为一柄利剑,她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仅靠一朵花,一只飞鸟,一片薄云,即能预知未来几时有雨,几时干旱。
相士洞察人心,宛如神妖,本就自带神秘。
倘若这名相士兼有倾城之姿,想不出名都难。
两年后,她成了名满京师的第一大相士,金银财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游走在豪门世家,名流贵胄间,如鱼得水。
天生吃这碗饭的料。
人们遇到解不开的难题,习惯问卜问卦,以求神明指引方向。
殊不知人间没有神明,有的只是洞悉了他们秘密的妖女。
那些秘密,有些是家长里短,有些是狼子野心。
只要简昭喜欢,她都会如数家珍说给他听。
他对她的表现满意极了。
望着心爱的人露出愉悦之色,她的心也会怦然而动。
爱极了这双她永远也看不透的双眼。
暖笙告诉他,“其实我不叫小花,我叫暖笙。”
“暖笙。”他轻轻道。
连声音都这般醉人。
被心爱的人呼唤,半边身子已酥麻。
自己一定是生病了,简昭便是医她的药。
生病了得吃药,天经地义。
她要求简昭抱一抱。
他听话地倾身抱着她。
这样的举动令她满意极了,忘形环着他脖颈哼起了歌。
与他度过生命中最开心的一年。
成了他的外室。
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朝廷慕名请她出山进司天台,这正是简昭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