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司北安看着在房中四处搜索的官兵,在心里暗自庆幸此刻西陵人已经离开。
只要他们没发现西陵人,那他出现在青楼的事,顶多就会被景文帝责骂几句。
过了一会,官兵搜查无果,前来同大理寺卿汇报,“大人,未发现有何可疑的东西。”
司北安心下一松,抬眸眼神幽深的直视大理寺卿,“张大人,快带着你的人离开吧!今日之事,本宫会记住的!”
正当大理寺卿要带着官兵转身离开之时,他在经过屋中侧面的墙时,发觉这面墙壁似乎有些不太一样,他试着伸手敲了敲,随后眸底散发出一丝狡黠。
他对着属下招了招手,“拿刀把这面墙劈开。”
本来松一口气的司北安见到大理寺卿停在那面墙跟前时,他手心冒汗,心下惶恐,忙出声制止,“住手,你们要干什么!”
大理寺卿见司北安如此反应,心里更加笃定几分,他不理会司北安,继续对属下命令,“给我劈开!”
这面墙只是用木板隔开,后面是空的,被刀一劈便露出墙后边有一间狭小的密室。
待将这面墙劈出一个能容一人进去的口子,大理寺卿率先进去,这间密室里堆积了许多书籍,角落还有几个大箱子,这些箱子都落了锁,官兵用刀都无法将箱子的锁劈开。
大理寺卿接过刀,他运起全身内力,将内力全都放在刀刃上,一刀落下,箱子的锁开了。
他小心将箱子打开,当众人看到,在昏暗的密室里在箱子里闪闪发光的金子时,皆面露震惊。
等剩下的箱子全部被打开,里面全都是闪闪发光金子。
在场之人面上皆是惊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在这里竟然隐藏着如此巨大的财富。
眼前那堆积如山的黄金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这些金子的数量之多,简直超乎想象。
大理寺卿命人将箱子都搬出来,看着一箱一箱搬出来的金子,司北安手心发汗,双腿也有些发软。
待箱子全都搬出来,大理寺卿又在里面四处搜索一番,在一个夹层里他搜出一份地契,他拿在手中一看,这是满香楼的地契,上面还盖有司北安的太子印章。
大理寺卿看到满香楼的地契上竟盖有司北安的印章,他心下也十分惊骇,这可是京城最大的青楼啊!
他拿着地契走到此时神情有些空洞的司北安跟前,“太子殿下,麻烦您同微臣一起进宫一趟。”
当这些东西摆到景文帝跟前时,景文帝龙颜大怒,他将龙案上的奏折狠狠向司北安砸过去。
“你是南桑国的太子,你看看你都干了什么!”
司北安跪着向前挪几步,“父皇,儿臣什么都不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儿臣的,肯定是有人冤枉儿臣。”
“你还说这些东西不是你的?那你看看这上面盖的印章,你好好看看这是不是你的!”
景文帝说着将地契丢到司北安面前,冷冷道:“你可莫要说,你的印章被人偷了。”
今日被看到他出现在满香楼,又从满香楼里搜出来这些东西,司北安此时想要替自己辩解都不知要从何处说起。
他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神情苦涩,目光涣散,这下是真的完了!
看到司北安这个样子,景文帝更为气愤,在心里也对这个太子感到无比的失望。
以往他瞧着司北安虽没有多大的本事,但至少他安分,景文帝还想着等太子娶亲后要好好历练他,可没想到,他私下竟这般胆大包天。
景文帝合了合眼,再睁开时眼中尽是淡漠之色。
“太子,你可还有何想说的?”
“父皇,儿臣只是一时糊涂,求父皇绕过儿臣这一回,求父皇饶过儿臣这一回…”
司北安边说边不停的磕头。
第69章 满香楼被查封
“你做出这等事,你叫朕如何饶你?你可知官员在我国私自开青楼可是重罪,更何况你是我国的太子!”
言及此,景文帝淡漠的眸子突然变得犀利,他紧紧地盯着司北安,仿佛要看穿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你跟朕说说你开这么大的青楼做什么?你要那么多银子想要干什么?是想要谋反么?”最后一句景文帝声音突然拔高,语气中带着愤怒和威严。
景文帝的目光如同两把利剑,直直地刺向司北安的内心,让他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父皇,您误会了,儿臣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思呢!借儿臣一百个胆子,儿臣也不敢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啊!”
景文帝冷笑一声,眼神冷漠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司北安,“哦?那你倒是给朕解释一下,这么多金子,你都用在了哪里,又打算用在哪里?”
司北安脸色变换,额头上冒出一层细汗。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自己的衣袍,试图掩饰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他告诉自己此时千万不能慌乱,必须想出一个合理的借口来解释这些金子的去向和用处。
司北安眼神慌乱,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在心中快速思索着各种可能性,但时间紧迫,容不得他多想。
他绞尽脑汁想了半天,到最后也想不出来一个合理的理由来,他目光不敢与景文帝相碰,垂眸望着地面,浓密的睫毛遮住他眸底的慌乱。
“父皇,这…这…”
景文帝眼底闪过一丝失望,在心里仅存的一点对司北安的期望彻底破灭。
“你身为我国太子,私自开设青楼,从今日起,废除你的太子之位,罚俸三年,并禁足三月!即刻查封满香楼,将满香楼的所有盈利全部上交国库!”
景文帝这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听到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废除,司北安险些吐出一口鲜血。
他万万没想到景文帝会如此果断地做出这个决定,他眸子赤红,像极了要发狂的模样。
“父皇,您不能,您不能废除儿臣的太子之位!您忘了母后临终前说过的话了吗?您答应过她会保儿臣坐稳太子之位的,您忘了么!”
听闻司北安提起先皇后,景文帝大怒。
“你给朕住口!你还敢提起你母后,要不是看在你母后的面上,你以为你如今犯下的罪,便只是废除你的太子之位这般轻么!"
胸口的怒气仍难以消散,景文帝又拿起龙案上的奏折狠狠砸向司北安,司北安躲避不及,额头被砸出一个血口子,血顺着他额头流下。
景文帝伸手指向司北安,“你母后要是还在世,知晓你如今做下的这些事,她定也会赞同朕的做法。你给朕滚回去好好反省,若再执迷不悟,动些歪心思,朕不介意背负一个父杀子的恶名!”
司北安心如死灰,双目无神,被宫人扶着出了殿内。
景文帝脸色阴沉地望向站在殿内的大理寺卿,“你立刻带人去查封满香楼,不得有任何疏漏!此外,今日太子之事,朕不希望外传!若有半句闲言碎语流出,你们就等着掉脑袋吧!”
大理寺卿心中一凛,连忙跪地应道:“臣遵旨!陛下放心,此事绝不会泄露半分!”
景文帝微微颔首,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待大理寺卿离开后,景文帝独自坐在龙椅上,神色黯然。
想起曾经与发妻相伴的时光,那些美好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她的温柔善良和对自己的深情,到如今都让景文帝难以忘怀
而对于太子,他虽然生气,恨他不争气,但终究还是存有一点私心。
毕竟太子是皇长子,是他与先皇后唯一的孩子…
萧老太爷从屏风后走出来,看着景文帝有些黯然的神色,他缓声开口,“陛下这是又想起过往了?”
“老师,这事,你早就知晓了吧?”
景文帝的话虽然带着询问,但他心中早有答案。
“陛下可怪老臣不提前同陛下说?”
“不,若不是朕今日亲眼所见,先前就算是老师同朕说,朕也不一定会相信太子会这般胆大包天!”
“多谢陛下体谅。”
“老师是何时知晓的?”
“允安出征前。”
“此事是允安发现的?”
“是!”
想到萧君禾,景文帝对萧老太爷多了几分愧疚:“老师可怪朕让老师白发人送黑发人?”
萧老太爷摇了摇头,目光幽深地凝视景文帝,“陛下,若老臣说允安还未死,您会信吗?”
景文帝猛地一震,难以置信地看向萧老太爷,“老师,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萧老太爷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陛下,此事说来话长,不过允安确实差一点便死了。之所以先前会传回来允安战死的消息,是为了查清一些事。”
“何事?”
萧老太爷一字一顿道:“西陵国人同我国人有勾结!之所以传出允安战死,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再次出现在京城内。”
景文帝闻萧老太爷此言,他眸光闪烁着锋芒,面沉如水。
只要他们没发现西陵人,那他出现在青楼的事,顶多就会被景文帝责骂几句。
过了一会,官兵搜查无果,前来同大理寺卿汇报,“大人,未发现有何可疑的东西。”
司北安心下一松,抬眸眼神幽深的直视大理寺卿,“张大人,快带着你的人离开吧!今日之事,本宫会记住的!”
正当大理寺卿要带着官兵转身离开之时,他在经过屋中侧面的墙时,发觉这面墙壁似乎有些不太一样,他试着伸手敲了敲,随后眸底散发出一丝狡黠。
他对着属下招了招手,“拿刀把这面墙劈开。”
本来松一口气的司北安见到大理寺卿停在那面墙跟前时,他手心冒汗,心下惶恐,忙出声制止,“住手,你们要干什么!”
大理寺卿见司北安如此反应,心里更加笃定几分,他不理会司北安,继续对属下命令,“给我劈开!”
这面墙只是用木板隔开,后面是空的,被刀一劈便露出墙后边有一间狭小的密室。
待将这面墙劈出一个能容一人进去的口子,大理寺卿率先进去,这间密室里堆积了许多书籍,角落还有几个大箱子,这些箱子都落了锁,官兵用刀都无法将箱子的锁劈开。
大理寺卿接过刀,他运起全身内力,将内力全都放在刀刃上,一刀落下,箱子的锁开了。
他小心将箱子打开,当众人看到,在昏暗的密室里在箱子里闪闪发光的金子时,皆面露震惊。
等剩下的箱子全部被打开,里面全都是闪闪发光金子。
在场之人面上皆是惊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在这里竟然隐藏着如此巨大的财富。
眼前那堆积如山的黄金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这些金子的数量之多,简直超乎想象。
大理寺卿命人将箱子都搬出来,看着一箱一箱搬出来的金子,司北安手心发汗,双腿也有些发软。
待箱子全都搬出来,大理寺卿又在里面四处搜索一番,在一个夹层里他搜出一份地契,他拿在手中一看,这是满香楼的地契,上面还盖有司北安的太子印章。
大理寺卿看到满香楼的地契上竟盖有司北安的印章,他心下也十分惊骇,这可是京城最大的青楼啊!
他拿着地契走到此时神情有些空洞的司北安跟前,“太子殿下,麻烦您同微臣一起进宫一趟。”
当这些东西摆到景文帝跟前时,景文帝龙颜大怒,他将龙案上的奏折狠狠向司北安砸过去。
“你是南桑国的太子,你看看你都干了什么!”
司北安跪着向前挪几步,“父皇,儿臣什么都不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儿臣的,肯定是有人冤枉儿臣。”
“你还说这些东西不是你的?那你看看这上面盖的印章,你好好看看这是不是你的!”
景文帝说着将地契丢到司北安面前,冷冷道:“你可莫要说,你的印章被人偷了。”
今日被看到他出现在满香楼,又从满香楼里搜出来这些东西,司北安此时想要替自己辩解都不知要从何处说起。
他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神情苦涩,目光涣散,这下是真的完了!
看到司北安这个样子,景文帝更为气愤,在心里也对这个太子感到无比的失望。
以往他瞧着司北安虽没有多大的本事,但至少他安分,景文帝还想着等太子娶亲后要好好历练他,可没想到,他私下竟这般胆大包天。
景文帝合了合眼,再睁开时眼中尽是淡漠之色。
“太子,你可还有何想说的?”
“父皇,儿臣只是一时糊涂,求父皇绕过儿臣这一回,求父皇饶过儿臣这一回…”
司北安边说边不停的磕头。
第69章 满香楼被查封
“你做出这等事,你叫朕如何饶你?你可知官员在我国私自开青楼可是重罪,更何况你是我国的太子!”
言及此,景文帝淡漠的眸子突然变得犀利,他紧紧地盯着司北安,仿佛要看穿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你跟朕说说你开这么大的青楼做什么?你要那么多银子想要干什么?是想要谋反么?”最后一句景文帝声音突然拔高,语气中带着愤怒和威严。
景文帝的目光如同两把利剑,直直地刺向司北安的内心,让他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父皇,您误会了,儿臣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思呢!借儿臣一百个胆子,儿臣也不敢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啊!”
景文帝冷笑一声,眼神冷漠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司北安,“哦?那你倒是给朕解释一下,这么多金子,你都用在了哪里,又打算用在哪里?”
司北安脸色变换,额头上冒出一层细汗。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自己的衣袍,试图掩饰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他告诉自己此时千万不能慌乱,必须想出一个合理的借口来解释这些金子的去向和用处。
司北安眼神慌乱,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在心中快速思索着各种可能性,但时间紧迫,容不得他多想。
他绞尽脑汁想了半天,到最后也想不出来一个合理的理由来,他目光不敢与景文帝相碰,垂眸望着地面,浓密的睫毛遮住他眸底的慌乱。
“父皇,这…这…”
景文帝眼底闪过一丝失望,在心里仅存的一点对司北安的期望彻底破灭。
“你身为我国太子,私自开设青楼,从今日起,废除你的太子之位,罚俸三年,并禁足三月!即刻查封满香楼,将满香楼的所有盈利全部上交国库!”
景文帝这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听到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废除,司北安险些吐出一口鲜血。
他万万没想到景文帝会如此果断地做出这个决定,他眸子赤红,像极了要发狂的模样。
“父皇,您不能,您不能废除儿臣的太子之位!您忘了母后临终前说过的话了吗?您答应过她会保儿臣坐稳太子之位的,您忘了么!”
听闻司北安提起先皇后,景文帝大怒。
“你给朕住口!你还敢提起你母后,要不是看在你母后的面上,你以为你如今犯下的罪,便只是废除你的太子之位这般轻么!"
胸口的怒气仍难以消散,景文帝又拿起龙案上的奏折狠狠砸向司北安,司北安躲避不及,额头被砸出一个血口子,血顺着他额头流下。
景文帝伸手指向司北安,“你母后要是还在世,知晓你如今做下的这些事,她定也会赞同朕的做法。你给朕滚回去好好反省,若再执迷不悟,动些歪心思,朕不介意背负一个父杀子的恶名!”
司北安心如死灰,双目无神,被宫人扶着出了殿内。
景文帝脸色阴沉地望向站在殿内的大理寺卿,“你立刻带人去查封满香楼,不得有任何疏漏!此外,今日太子之事,朕不希望外传!若有半句闲言碎语流出,你们就等着掉脑袋吧!”
大理寺卿心中一凛,连忙跪地应道:“臣遵旨!陛下放心,此事绝不会泄露半分!”
景文帝微微颔首,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待大理寺卿离开后,景文帝独自坐在龙椅上,神色黯然。
想起曾经与发妻相伴的时光,那些美好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她的温柔善良和对自己的深情,到如今都让景文帝难以忘怀
而对于太子,他虽然生气,恨他不争气,但终究还是存有一点私心。
毕竟太子是皇长子,是他与先皇后唯一的孩子…
萧老太爷从屏风后走出来,看着景文帝有些黯然的神色,他缓声开口,“陛下这是又想起过往了?”
“老师,这事,你早就知晓了吧?”
景文帝的话虽然带着询问,但他心中早有答案。
“陛下可怪老臣不提前同陛下说?”
“不,若不是朕今日亲眼所见,先前就算是老师同朕说,朕也不一定会相信太子会这般胆大包天!”
“多谢陛下体谅。”
“老师是何时知晓的?”
“允安出征前。”
“此事是允安发现的?”
“是!”
想到萧君禾,景文帝对萧老太爷多了几分愧疚:“老师可怪朕让老师白发人送黑发人?”
萧老太爷摇了摇头,目光幽深地凝视景文帝,“陛下,若老臣说允安还未死,您会信吗?”
景文帝猛地一震,难以置信地看向萧老太爷,“老师,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萧老太爷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陛下,此事说来话长,不过允安确实差一点便死了。之所以先前会传回来允安战死的消息,是为了查清一些事。”
“何事?”
萧老太爷一字一顿道:“西陵国人同我国人有勾结!之所以传出允安战死,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再次出现在京城内。”
景文帝闻萧老太爷此言,他眸光闪烁着锋芒,面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