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2章
这也给了秦礼操作空间。
声东击西,调虎离山,让盟军防线出现了缺口,己方伏兵可以绕后偷袭,给盟军秀一波操作。秦礼不仅要指挥调度己方,还要借着己方去指挥敌方兵马,心神耗费极大。
什么时候口干不适都没注意。
而檀渟为人细心,观察细致入微。
只是——
“梦渊,秦相这个称呼还是改改吧……”
因为官职和加封,外人称呼秦礼的方式非常多,太史局惯称呼他为秦令,六部惯称他秦尚书,军器监称他秦监,除此之外还有秦相、秦少师。唯独就对秦相的称呼有意见。
以前是没意见的。
只是上一次康国开启山海圣地,有学子从里面带出来几策要录和一个青铜人像,这个人像双手负背,上身袒露,双膝跪地。截止这里还没什么,直到秦礼知道人像事迹。
【竟有如此奸佞?】
【羞与此人同姓。】
根据言灵记载,此人还曾加封太师,秦礼感觉更晦气了。在此之前一次私宴,主上曾明说一统大陆的志向,若此生如愿,一众老臣居功至伟,待遇就要再晋一晋。一个少师对秦礼而言不够,大概率是太师+国公组合。
解锁新称呼【秦太师】以及【秦国公】。
若是其他人说这话,秦礼要疑心对方是不是敲打试探自己,反省自己是不是哪里惹到对方了,要不要急流勇退什么的,但主上不一样。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是单纯画饼。
说不开心,那肯定是假的。
稳重如秦礼也无法拒绝主上的肯定。
然而秦桧“珠玉在前”,秦礼真不行。
檀渟笑着改口:“好,秦令。”
在场其他人也知道秦礼别扭什么,在这般紧张氛围之中也露出了笑意。只是这种轻松太珍贵,转瞬即逝,秦礼放下润喉的茶水,他似乎通过浓雾有了新的发现。他问道:“西南盟军营中除了公羊永业,还有棘手人物?”
棘手人物?
听意思,实力跟公羊永业相当?
檀渟仔细回忆一番,与他隔了俩位置的文士拱手出言:“斥候并未发现新动向。”
“又是一个十九等关内侯?”
秦礼摇摇头:“看不太清,只是气息与公羊永业有些相似,想来实力也差不多。”
“西南一地何时又冒出这么个人?”
众人对这个消息也有些淡淡无力。
以前这些老东西一个个装死,不蹦不跳,西南诸国扯头花扯到分崩离析,也不见他们出来,现在跟上赶着投胎一样如雨后春笋冒出头,晦气!秦礼对此倒是没太大意外,其实西北大陆也不乏卧虎藏龙之辈。诸如云达这样二十等彻侯没有,但十八等大庶长、十九等关内侯,仔细扒拉还是能找到蛛丝马迹。
他们隐居后轻易不会出山。
别说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哪怕是对其他武者而言有致命吸引力的国运武气也无法撼动他们。二十等彻侯可不是国运能堆起来的,他们都修炼到距离巅峰一步之遥了,最后瓶颈只能自己打破,或是灵光闪现,或是心境通明,世俗杀戮只会占用他们精力。
因此,请人出山难,代价大。
也不知道西南诸国怎么将人请出来。
一个不够,居然还两个???
秦礼余光不着痕迹观察其他人,见他们只是深锁眉头,并无怯战生惧之意,心中安定不少。他挺担心外界拿这个做文章攻讦主上——若真是明主,为何人才都去帮他人?
偌大康国不比戚国更有资格引来两名十九等关内侯投奔?哪怕这种效忠只是一时。
康国没有就是还不够吸引人。
抑或,天命根本不在康国身上。
秦礼思及此,感觉口舌又干不少,一口气喝下已经凉透的茶水,借此降降火气——这些老东西有眼无珠!气煞人也!不来就不来!
没有他们助力,天下就打不下来了?
檀渟问道:“此人现在何处?”
秦礼闻言来了兴致:“梦渊想会会他?”
主上早就跟他通过气,祈元良也暗示过檀渟实力特殊——在其他文士拼了命卷文士言灵、针对敌方军团整体的时候,檀渟的家传言灵以及文士之道处处在针对敌方武将。
极大程度限制敌方高阶战力的发挥,不好说这两条路线哪一条更优,但各有胜场。
檀渟道:“想,但出手机会只有一次。”
“我会极力配合梦渊。”按照康国此战出兵的阵容,檀渟不出手限制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秦礼也有把握能全身而退。而檀渟出手能让局面更稳,也是檀梦渊在军中树立威望的初战,秦礼愿意给他这个机会!别看祈善其他不行,但结梁子的水平是有保障的。
相信檀渟会给他一个惊喜。
要说栾信这几年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无疑就是切换文士之道更丝滑了。
自从获悉文士之道圆满条件,同僚和敌人又给力,成功让栾公义的圆满之路往前迈了几步,他逐渐发现许久不曾松动的瓶颈开始松动——反应似乎更快了,切换不同文士之道的缓冲时间大幅度缩短、后遗症减轻不少……
这不,栾信直接随军上阵。
他依照计划,在秦礼起雾笼罩盟军营寨的时候,发动【润物无声】,不着痕迹地融入浓雾。此举有两重好处,一重便是配合秦礼,能让秦礼远程指挥范围扩大,另一重便是遮掩踪迹。秦礼文士之道圆满,他的浓雾不会让敌人轻易反追踪成功,但栾信不是。
栾信发动【润物无声】,将自身文气融入雨水才能达到监控洞悉敌人行踪目的。文气藏匿再隐蔽,仍是逃不过某些高手眼睛。有些文士甚至可以借助文气特有的气息反向锁定栾信,势必会暴露栾信在前线的具体位置。
但,融入浓雾就不一样了。
相当于用秦礼的文士之道给自己当掩护。
秦礼不暴露,栾信也不会暴露。
除了【润物无声】,栾信还会适当切换其他文士之道,例如祈善的【妙手丹青】。
【妙手丹青】这个文士之道搭配避役相关言灵,有个神奇妙用,能让大活人彻底融入周遭环境,别说肉眼分辨,即便是实力强大的武者也很难在混杂环境中精确锁定气息。
避役,即为变色龙。
此法效果比专门伪装偷袭的军阵言灵更佳!当时为了验证猜想还特地办了场活动,让公西仇几个名将去抓藏匿起来的士兵。规定时间过了大半,仍有上百武卒躲过法眼。
这套战术效果立竿见影,同时负担也大。
偏偏栾信超负荷使用文士之道的弊端是反应慢,偏偏战场时机稍纵即逝。饶是顾池也不免担心:“眼下安全,公义不妨先收了?”
不知道主上什么恶趣味,让他和栾信配合。众所周知,二人可是数年如一日不合。
准确来说,是栾信单方面跟他不合。
顾池心甘情愿背下多年黑锅。
大敌当前,栾信也不会将私人恩仇情绪带进来,只是冷着脸婉拒顾池好意:“尚且吃得消,眼下收了文士之道,容易暴露吾等。”
顾池表面风轻云淡,内心却在掐算自己跟栾信对话,后者给予他回应的时间空隙。
跟以前相比,栾信有进步。
但,进步还不够大!
顾池等人率领精锐伏兵主力,甩开围追堵截的敌人,顺利从他们后方切入要害。风助火势,一条条“黑龙”从士兵背着的猛火油木桶腾飞而出,狂风猎猎,掠过目之所及的营帐。放火可是偷袭敌营最传统的保留节目。
以前是用言灵化出火龙去烧,方便是方便,却很容易被相克言灵熄灭,火势蔓延速度也不尽如人意。要是敌人反应够快,战果还会打折扣。从性价比方面来说,不划算。
如今进步了。
直接上猛火油!
火龙变成猛火油龙!
这也是主力伏兵东躲西藏,秦礼费尽心力调度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根本不是轻装简行,大军背了好些装满猛火油的木桶呢。大活人好藏,这些木桶不要容易,要神不知鬼不觉将它们运进来,难度可想而知,他们还得警惕纵火烧敌不成,反而引火自焚……
不过几息,这些“黑龙”便蹭了所及范围大半营帐。此时天边无月,夜色正浓,这些黑咕隆咚的“黑龙”行动安静,猛火油特有的气味又被遮掩,盟军并未第一时间针对它们。
直到一条“黑龙”飞行路线暴露,险些正面撞上某一路盟军兵力,这才遭到攻击。
磅礴士气化作利刃斩断“黑龙”首级。
缺口处液体喷涌,洒落一地。
浓烈气息扩散开来。
盟军武将当即变了脸色。
用手指蹭了一把地上液体,搁在鼻尖轻嗅。猛火油也不是什么地方都有,西南大陆就只有少数几个地区能寻到它的踪迹,用的少自然比较陌生。武将并未第一时间认出,待他反应过来,急忙大喝:“火把全部熄灭——”
声东击西,调虎离山,让盟军防线出现了缺口,己方伏兵可以绕后偷袭,给盟军秀一波操作。秦礼不仅要指挥调度己方,还要借着己方去指挥敌方兵马,心神耗费极大。
什么时候口干不适都没注意。
而檀渟为人细心,观察细致入微。
只是——
“梦渊,秦相这个称呼还是改改吧……”
因为官职和加封,外人称呼秦礼的方式非常多,太史局惯称呼他为秦令,六部惯称他秦尚书,军器监称他秦监,除此之外还有秦相、秦少师。唯独就对秦相的称呼有意见。
以前是没意见的。
只是上一次康国开启山海圣地,有学子从里面带出来几策要录和一个青铜人像,这个人像双手负背,上身袒露,双膝跪地。截止这里还没什么,直到秦礼知道人像事迹。
【竟有如此奸佞?】
【羞与此人同姓。】
根据言灵记载,此人还曾加封太师,秦礼感觉更晦气了。在此之前一次私宴,主上曾明说一统大陆的志向,若此生如愿,一众老臣居功至伟,待遇就要再晋一晋。一个少师对秦礼而言不够,大概率是太师+国公组合。
解锁新称呼【秦太师】以及【秦国公】。
若是其他人说这话,秦礼要疑心对方是不是敲打试探自己,反省自己是不是哪里惹到对方了,要不要急流勇退什么的,但主上不一样。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是单纯画饼。
说不开心,那肯定是假的。
稳重如秦礼也无法拒绝主上的肯定。
然而秦桧“珠玉在前”,秦礼真不行。
檀渟笑着改口:“好,秦令。”
在场其他人也知道秦礼别扭什么,在这般紧张氛围之中也露出了笑意。只是这种轻松太珍贵,转瞬即逝,秦礼放下润喉的茶水,他似乎通过浓雾有了新的发现。他问道:“西南盟军营中除了公羊永业,还有棘手人物?”
棘手人物?
听意思,实力跟公羊永业相当?
檀渟仔细回忆一番,与他隔了俩位置的文士拱手出言:“斥候并未发现新动向。”
“又是一个十九等关内侯?”
秦礼摇摇头:“看不太清,只是气息与公羊永业有些相似,想来实力也差不多。”
“西南一地何时又冒出这么个人?”
众人对这个消息也有些淡淡无力。
以前这些老东西一个个装死,不蹦不跳,西南诸国扯头花扯到分崩离析,也不见他们出来,现在跟上赶着投胎一样如雨后春笋冒出头,晦气!秦礼对此倒是没太大意外,其实西北大陆也不乏卧虎藏龙之辈。诸如云达这样二十等彻侯没有,但十八等大庶长、十九等关内侯,仔细扒拉还是能找到蛛丝马迹。
他们隐居后轻易不会出山。
别说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哪怕是对其他武者而言有致命吸引力的国运武气也无法撼动他们。二十等彻侯可不是国运能堆起来的,他们都修炼到距离巅峰一步之遥了,最后瓶颈只能自己打破,或是灵光闪现,或是心境通明,世俗杀戮只会占用他们精力。
因此,请人出山难,代价大。
也不知道西南诸国怎么将人请出来。
一个不够,居然还两个???
秦礼余光不着痕迹观察其他人,见他们只是深锁眉头,并无怯战生惧之意,心中安定不少。他挺担心外界拿这个做文章攻讦主上——若真是明主,为何人才都去帮他人?
偌大康国不比戚国更有资格引来两名十九等关内侯投奔?哪怕这种效忠只是一时。
康国没有就是还不够吸引人。
抑或,天命根本不在康国身上。
秦礼思及此,感觉口舌又干不少,一口气喝下已经凉透的茶水,借此降降火气——这些老东西有眼无珠!气煞人也!不来就不来!
没有他们助力,天下就打不下来了?
檀渟问道:“此人现在何处?”
秦礼闻言来了兴致:“梦渊想会会他?”
主上早就跟他通过气,祈元良也暗示过檀渟实力特殊——在其他文士拼了命卷文士言灵、针对敌方军团整体的时候,檀渟的家传言灵以及文士之道处处在针对敌方武将。
极大程度限制敌方高阶战力的发挥,不好说这两条路线哪一条更优,但各有胜场。
檀渟道:“想,但出手机会只有一次。”
“我会极力配合梦渊。”按照康国此战出兵的阵容,檀渟不出手限制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秦礼也有把握能全身而退。而檀渟出手能让局面更稳,也是檀梦渊在军中树立威望的初战,秦礼愿意给他这个机会!别看祈善其他不行,但结梁子的水平是有保障的。
相信檀渟会给他一个惊喜。
要说栾信这几年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无疑就是切换文士之道更丝滑了。
自从获悉文士之道圆满条件,同僚和敌人又给力,成功让栾公义的圆满之路往前迈了几步,他逐渐发现许久不曾松动的瓶颈开始松动——反应似乎更快了,切换不同文士之道的缓冲时间大幅度缩短、后遗症减轻不少……
这不,栾信直接随军上阵。
他依照计划,在秦礼起雾笼罩盟军营寨的时候,发动【润物无声】,不着痕迹地融入浓雾。此举有两重好处,一重便是配合秦礼,能让秦礼远程指挥范围扩大,另一重便是遮掩踪迹。秦礼文士之道圆满,他的浓雾不会让敌人轻易反追踪成功,但栾信不是。
栾信发动【润物无声】,将自身文气融入雨水才能达到监控洞悉敌人行踪目的。文气藏匿再隐蔽,仍是逃不过某些高手眼睛。有些文士甚至可以借助文气特有的气息反向锁定栾信,势必会暴露栾信在前线的具体位置。
但,融入浓雾就不一样了。
相当于用秦礼的文士之道给自己当掩护。
秦礼不暴露,栾信也不会暴露。
除了【润物无声】,栾信还会适当切换其他文士之道,例如祈善的【妙手丹青】。
【妙手丹青】这个文士之道搭配避役相关言灵,有个神奇妙用,能让大活人彻底融入周遭环境,别说肉眼分辨,即便是实力强大的武者也很难在混杂环境中精确锁定气息。
避役,即为变色龙。
此法效果比专门伪装偷袭的军阵言灵更佳!当时为了验证猜想还特地办了场活动,让公西仇几个名将去抓藏匿起来的士兵。规定时间过了大半,仍有上百武卒躲过法眼。
这套战术效果立竿见影,同时负担也大。
偏偏栾信超负荷使用文士之道的弊端是反应慢,偏偏战场时机稍纵即逝。饶是顾池也不免担心:“眼下安全,公义不妨先收了?”
不知道主上什么恶趣味,让他和栾信配合。众所周知,二人可是数年如一日不合。
准确来说,是栾信单方面跟他不合。
顾池心甘情愿背下多年黑锅。
大敌当前,栾信也不会将私人恩仇情绪带进来,只是冷着脸婉拒顾池好意:“尚且吃得消,眼下收了文士之道,容易暴露吾等。”
顾池表面风轻云淡,内心却在掐算自己跟栾信对话,后者给予他回应的时间空隙。
跟以前相比,栾信有进步。
但,进步还不够大!
顾池等人率领精锐伏兵主力,甩开围追堵截的敌人,顺利从他们后方切入要害。风助火势,一条条“黑龙”从士兵背着的猛火油木桶腾飞而出,狂风猎猎,掠过目之所及的营帐。放火可是偷袭敌营最传统的保留节目。
以前是用言灵化出火龙去烧,方便是方便,却很容易被相克言灵熄灭,火势蔓延速度也不尽如人意。要是敌人反应够快,战果还会打折扣。从性价比方面来说,不划算。
如今进步了。
直接上猛火油!
火龙变成猛火油龙!
这也是主力伏兵东躲西藏,秦礼费尽心力调度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根本不是轻装简行,大军背了好些装满猛火油的木桶呢。大活人好藏,这些木桶不要容易,要神不知鬼不觉将它们运进来,难度可想而知,他们还得警惕纵火烧敌不成,反而引火自焚……
不过几息,这些“黑龙”便蹭了所及范围大半营帐。此时天边无月,夜色正浓,这些黑咕隆咚的“黑龙”行动安静,猛火油特有的气味又被遮掩,盟军并未第一时间针对它们。
直到一条“黑龙”飞行路线暴露,险些正面撞上某一路盟军兵力,这才遭到攻击。
磅礴士气化作利刃斩断“黑龙”首级。
缺口处液体喷涌,洒落一地。
浓烈气息扩散开来。
盟军武将当即变了脸色。
用手指蹭了一把地上液体,搁在鼻尖轻嗅。猛火油也不是什么地方都有,西南大陆就只有少数几个地区能寻到它的踪迹,用的少自然比较陌生。武将并未第一时间认出,待他反应过来,急忙大喝:“火把全部熄灭——”